第9章 拈花笑佛自逍遙(3)
關燈
小
中
大
靈魂藏在某個有蓮花的角落,又飄忽地離去。
梵音是永不停止的,千百年來,隻有端坐在大雄寶殿前的兩株梧桐才能深悟它的空靈。
有許多僧者的一生,都是在沉默中度過。
他們從前世逃離到今生,又懷着清澈明淨的心去赴來世的約定。
在青燈古佛下,一次次告訴自己斷卻孽緣情債,去相信世間的因果輪回。
我的思緒被鐘鼓聲催醒,天色已近黃昏,該是他們誦晚課的時間了。
我沒有像往常一樣跪在蒲團上傾聽,同他們一起朝拜莊嚴慈悲的佛主,那些經文似乎早在千年前就已聽過。
今生,我也想過要做個淡遠超脫的隐者,幻化一身的仙風道骨,歸卧深山古刹栽種菩提。
可我有俗憂、俗慮,無法忘卻過往,也沒法不去懷想将來。
于是,我感動世人感動的一切,堅心做個凡塵中的女子。
在不經意間,我來到一間僧房的門口。
門虛掩着,好奇心讓我想推開它,看看清心的僧人過着怎樣一種簡單的生活。
是否如想象中那樣擺放一張木床,木桌上攤開一卷經書,一方木魚,一盅清茶,一盞香油燈?抑或是在牆壁上斜挂一管洞箫,在窗下橫放一把綠绮琴?房内一定整潔素淨,還溢滿清幽的檀香味。
我沒敢打擾,寺中有太多的清規戒律,我隻是個凡人,更何況是個女子。
其實,所有人心靈的門扉都是虛掩着的,而推開那重門的人就是有緣人。
我相信姻緣宿命,隻是我今生的那扇門扉,又将會是誰來輕叩? 宿山寺 唐·賈島 衆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雲。
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聞。
濕軟的桐葉落在石階上,我有些不忍踩過去。
一座高牆便讓人遠離滔滔的塵寰,養在深院的雨也有着一種隔世的寡靜。
走進這肅穆莊嚴的寶殿,誰還會将罪惡與肮髒攜帶在身上?即使曾經走過迷途,丢失過善良,這兒也不會和你計較,它會給你時間去彌補人生的缺陷。
當怒放的佛光灑在身上時,你可以帶着一顆輕松的心去飛翔。
有鳥栖息在大殿的檐角上,以一種安詳的姿态眺望遠方,見着了山水也就尋到了故鄉。
有的時候,年輪它不是距離,哪怕在千百年後,某個瞬間的片段也依然會清晰。
人間富貴花間露,紙上功名水上漚。
幽靜的山林自然有種忘我的美,可我也隻是帶着一顆平常的心來的。
如果有一天,佛為我開啟心門,我想我終會再來,那時我就再也不離開了。
當我看着僧者誦完經文,沿着長廊緩緩回到自己的廂房時,留下的隻是風一樣的背影。
那一刻,我明白,結局是注定的。
踏出檻外,雨已停息。
寺廟的門口擺着許多賣香燭的小攤,路邊還有許多專為人稱骨相面的江湖術士。
有個留着銀須的老者,不停地用手召喚我止步,嘴裡嘀咕着我聽不清的話語。
我沒有回頭去看那雙好似知曉我過去與未來的眼睛,一切自有結果。
靈山聖境 我似乎總是在行走,沒有遠途的跋涉,卻翻越幾重蓬山,涉過浩渺的太湖。
我有預感,有一處夢境,等待着我抵達。
我聽說,江南的夢,像落花一樣輕。
她會在時間靜止的時候,有情有意地醒着。
我應該有一段經年的心事,在藍色的深沉裡,撥去天光雲影,做一次無盡的冥想。
我應該有幾度遷徙的曆程,在歲月的疼痛中,尋覓前塵舊夢,做一次無言的回首。
有鳥從遠方飛來,它借給我翅膀。
沐浴清風的姿态,我忘情地飛翔。
那偶爾掠過的雲彩,它視我為一粒粉塵。
在水流的地方,我的飛翔變得有些慵懶。
短暫的徘徊,讓我在此岸企望抵達彼岸的方向。
這個過程,足以收蓄煙雲,成就生命的底色。
千帆過盡,回望蒼茫的太湖,無岸無渡,隻有一葉小舟劃過昨天。
湖光萬頃淨琉璃。
佛坐落在群山之端,以祥和的目光,俯視着人世間無常的悲喜。
層疊的青山,清澈的藍天,潔淨的白雲,仿佛在提醒人們,這兒拒絕所有的浮華。
我知道,我已進入靈山,這是紅塵中沒有的聖境。
空遠的視野,仿佛到達天的盡頭。
而這盡頭,可以舒展狹小的心靈,足以讓你放下所有的愛恨,讓沉重得以歇息。
幾排漢白玉石柱澄澈人間的平靜,又似乎隐含着昔日的文明。
白玉的石階依然醒目如初,隻是不知承載了多少過客的腳印?也許這兒曾經存留過黯淡的背影,收藏過失落的回眸。
他們不願在淨化心靈後又倉促地回到塵世間,不願匆忙地湮沒在擁擠的人流裡。
放生池中,定是一片無塵境界。
幾尾魚兒在悠閑地遊弋,它們因為長在這方寶地,而過上了神仙般的生活。
這兒的魚沾染不到塵味,它們魂清骨淨,自在逍遙。
幾盞睡蓮惺忪着夢呓的雙眼,似是而非地看着這個世界。
荷盤上的清露,乃瓊漿玉液,也是我等凡人不得攝取的。
梵音是永不停止的,千百年來,隻有端坐在大雄寶殿前的兩株梧桐才能深悟它的空靈。
有許多僧者的一生,都是在沉默中度過。
他們從前世逃離到今生,又懷着清澈明淨的心去赴來世的約定。
在青燈古佛下,一次次告訴自己斷卻孽緣情債,去相信世間的因果輪回。
我的思緒被鐘鼓聲催醒,天色已近黃昏,該是他們誦晚課的時間了。
我沒有像往常一樣跪在蒲團上傾聽,同他們一起朝拜莊嚴慈悲的佛主,那些經文似乎早在千年前就已聽過。
今生,我也想過要做個淡遠超脫的隐者,幻化一身的仙風道骨,歸卧深山古刹栽種菩提。
可我有俗憂、俗慮,無法忘卻過往,也沒法不去懷想将來。
于是,我感動世人感動的一切,堅心做個凡塵中的女子。
在不經意間,我來到一間僧房的門口。
門虛掩着,好奇心讓我想推開它,看看清心的僧人過着怎樣一種簡單的生活。
是否如想象中那樣擺放一張木床,木桌上攤開一卷經書,一方木魚,一盅清茶,一盞香油燈?抑或是在牆壁上斜挂一管洞箫,在窗下橫放一把綠绮琴?房内一定整潔素淨,還溢滿清幽的檀香味。
我沒敢打擾,寺中有太多的清規戒律,我隻是個凡人,更何況是個女子。
其實,所有人心靈的門扉都是虛掩着的,而推開那重門的人就是有緣人。
我相信姻緣宿命,隻是我今生的那扇門扉,又将會是誰來輕叩? 宿山寺 唐·賈島 衆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雲。
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聞。
濕軟的桐葉落在石階上,我有些不忍踩過去。
一座高牆便讓人遠離滔滔的塵寰,養在深院的雨也有着一種隔世的寡靜。
走進這肅穆莊嚴的寶殿,誰還會将罪惡與肮髒攜帶在身上?即使曾經走過迷途,丢失過善良,這兒也不會和你計較,它會給你時間去彌補人生的缺陷。
當怒放的佛光灑在身上時,你可以帶着一顆輕松的心去飛翔。
有鳥栖息在大殿的檐角上,以一種安詳的姿态眺望遠方,見着了山水也就尋到了故鄉。
有的時候,年輪它不是距離,哪怕在千百年後,某個瞬間的片段也依然會清晰。
人間富貴花間露,紙上功名水上漚。
幽靜的山林自然有種忘我的美,可我也隻是帶着一顆平常的心來的。
如果有一天,佛為我開啟心門,我想我終會再來,那時我就再也不離開了。
當我看着僧者誦完經文,沿着長廊緩緩回到自己的廂房時,留下的隻是風一樣的背影。
那一刻,我明白,結局是注定的。
踏出檻外,雨已停息。
寺廟的門口擺着許多賣香燭的小攤,路邊還有許多專為人稱骨相面的江湖術士。
有個留着銀須的老者,不停地用手召喚我止步,嘴裡嘀咕着我聽不清的話語。
我沒有回頭去看那雙好似知曉我過去與未來的眼睛,一切自有結果。
靈山聖境 我似乎總是在行走,沒有遠途的跋涉,卻翻越幾重蓬山,涉過浩渺的太湖。
我有預感,有一處夢境,等待着我抵達。
我聽說,江南的夢,像落花一樣輕。
她會在時間靜止的時候,有情有意地醒着。
我應該有一段經年的心事,在藍色的深沉裡,撥去天光雲影,做一次無盡的冥想。
我應該有幾度遷徙的曆程,在歲月的疼痛中,尋覓前塵舊夢,做一次無言的回首。
有鳥從遠方飛來,它借給我翅膀。
沐浴清風的姿态,我忘情地飛翔。
那偶爾掠過的雲彩,它視我為一粒粉塵。
在水流的地方,我的飛翔變得有些慵懶。
短暫的徘徊,讓我在此岸企望抵達彼岸的方向。
這個過程,足以收蓄煙雲,成就生命的底色。
千帆過盡,回望蒼茫的太湖,無岸無渡,隻有一葉小舟劃過昨天。
湖光萬頃淨琉璃。
佛坐落在群山之端,以祥和的目光,俯視着人世間無常的悲喜。
層疊的青山,清澈的藍天,潔淨的白雲,仿佛在提醒人們,這兒拒絕所有的浮華。
我知道,我已進入靈山,這是紅塵中沒有的聖境。
空遠的視野,仿佛到達天的盡頭。
而這盡頭,可以舒展狹小的心靈,足以讓你放下所有的愛恨,讓沉重得以歇息。
幾排漢白玉石柱澄澈人間的平靜,又似乎隐含着昔日的文明。
白玉的石階依然醒目如初,隻是不知承載了多少過客的腳印?也許這兒曾經存留過黯淡的背影,收藏過失落的回眸。
他們不願在淨化心靈後又倉促地回到塵世間,不願匆忙地湮沒在擁擠的人流裡。
放生池中,定是一片無塵境界。
幾尾魚兒在悠閑地遊弋,它們因為長在這方寶地,而過上了神仙般的生活。
這兒的魚沾染不到塵味,它們魂清骨淨,自在逍遙。
幾盞睡蓮惺忪着夢呓的雙眼,似是而非地看着這個世界。
荷盤上的清露,乃瓊漿玉液,也是我等凡人不得攝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