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零落成泥香如故(1)
關燈
小
中
大
竹種竹,以翠竹為伴,與清風為鄰,似閑雲野鶴般飄逸無塵。
經曆了官場浮沉、人生起落的放人蘇轼,此時正徜徉于客徑。
在他眼中,千古才高名士,皆似東流之水;功名利祿,隻是過往雲煙。
唯有千竿翠竹,才可以令他忘卻營營,不問塵寰消長。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與東坡居士的清醒相比,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闆橋多了份難得的糊塗。
他居住在有瘦水瘦風的揚州,居住在瘦竹瘦月的庭院,卻瘦得有韻味,瘦得見風骨。
這兒瘦水藏龍,是名人雅士風雲聚會之地,飄溢着酣暢淋漓的墨香。
他們在山水人文中滋養着性情,一身俠骨仙風,将情思寄托在風物中,畫竹詠竹。
任自才高于世,卻不慕虛名,隻清樽取醉,糊塗于萬物之間,深得竹趣,又清名遺世。
鄭闆橋借詩暗喻,其人格屹立在巍峨的青山間,紮根于堅硬的岩石中,縱然風雨飄搖、千磨萬擊,依舊百折不撓,蒼翠挺立。
青青翠竹,離紅塵很近,當你遠離,它依舊生長在苔藓闌珊的角落;離紅塵很遠,當你走近,它已消失在如流的人群中。
月明清風下,這千竿翠竹,以其清瘦的風姿、俊逸的神采、高潔的品格、深厚的涵養,滋長在歲月走過的山巒水畔,給古人寄存淡遠的風雅,也給今人留下無言的想象。
世間風景天然而成,倘若人生讓你半醉半醒,就折一枝清新的翠竹吧,它帶有千年依稀尚存的文墨,還有老不盡的詩情和褪不去的優雅風骨。
寒山訪松 自古以來,被譽為&ldquo歲寒三友&rdquo之一的青松,就有着經寒霜而不凋、遇冰雪而不折的凜然氣質。
青松雖沒有幽蘭的風流自賞、清芬宜人;沒有水仙的冰肌玉骨、冷豔飄逸;亦無蓮荷的淡愁含露、清雅秀美,然而青松卻能在寒風凜冽之際、萬物皆枯之時,迎霜傲雪,郁郁蔥茏。
世人愛松,愛它在皚皚白雪下的巍然挺拔;愛它在炎炎夏日裡的濃蔭蒼翠;愛它在蕭瑟秋風裡的淡定從容;愛它在靜穆冬日裡的蓬勃生機。
古人愛松,以松柏喻己不變的天性,青松是真誠偉岸人格的剪影,牽引着人們景仰的視線。
在漫長的人生曆程中,青松耐寒高潔的品質錘煉出壯美的人格理想,在人們的品咂中閃現出共鳴的火花。
詠寒松 南朝齊·範雲 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浔。
淩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
範雲以精巧的語言詠出寒松的節操與貞心,&ldquo修條&rdquo與&ldquo密葉&rdquo乃青松之形,&ldquo勁節&rdquo與&ldquo貞心&rdquo乃青松之神。
青松傲雪獨立,流經千年的歲月依然青翠挺拔。
那風雪不動的巍然,那穩若磐石的堅毅,實則寄寓了範雲理想的人格。
松的魅力,于入塵出塵中,猶為令人神往。
有時,雪枝怒展,白甲披身,俨然立馬沙場的武将,飒爽英姿;有時,俨然自處,遁迹白雲,卻似形迹飄忽的隐士,不與紅塵同步。
詠松 清·陸惠心 瘦石寒梅共結鄰,亭亭不改四時春。
須知傲雪淩霜質,不是繁華隊裡身。
陸惠心的松,更多幾分難言的飄逸,猶如雪中獨卧的高士。
萬物榮枯皆有定數,盛衰浮沉不可丈量。
青松用其堅韌的品質,在冰雪中鍛造着瑰麗卓絕的風景,無須繁華的背景,卻有永恒的真淳。
這不就是雪中獨立,與青松相看兩不厭的詩人自己嗎?瘦石、寒梅,一樣清癯而富靈性。
青松卻立影重岩之上,鐵骨丹心、傲雪淩霜,雖無嫣然留笑的花朵,也無輕煙起蕩的纖枝,但穿着青衫的它,就那樣立于雪中,雲為笠、風為蓑,遠去紅塵,高韻淡然。
松 唐五代·成彥雄 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群。
将謂嶺頭閑得了,夕陽猶挂數枝雲。
松的孤傲悠閑,更是人生的一大至境。
相傳秦始皇登泰山避雨于五株松樹下,後來封五樹為&ldquo大夫&rdquo。
大夫松,雖有奇名,卻不為名束,卓爾不群,獨然一枝。
如此名價,卻仍閑于蒼茫的山巅,就如同一位成功之士,或處官道,或處利場,雖具名卻不棄孤貞。
大夫松,不為虛浮的高名,隻是将心靈擱淺在熔金的夕陽裡,任由光陰消逝得無影無痕,它依然栖居在山嶺。
想世人身處塵寰,為碌碌功名羁絆,心蒙塵埃,随世流俗,雖飽讀詩文仍難以真正的覺醒。
一旦得勢,則為富貴名利拘束,不能持以素往之心。
千古人事相同,将悲喜一次次重複地上演。
唯有青松高風亮節的情操,可以滌蕩世俗名利的侵擾,在穎悟超脫後尋得半盞閑逸、幾分清涼。
長松标 南北朝·樂府 落落千丈松,晝夜對長風。
歲歲霜雪時,寒苦與誰雙。
經曆了官場浮沉、人生起落的放人蘇轼,此時正徜徉于客徑。
在他眼中,千古才高名士,皆似東流之水;功名利祿,隻是過往雲煙。
唯有千竿翠竹,才可以令他忘卻營營,不問塵寰消長。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與東坡居士的清醒相比,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闆橋多了份難得的糊塗。
他居住在有瘦水瘦風的揚州,居住在瘦竹瘦月的庭院,卻瘦得有韻味,瘦得見風骨。
這兒瘦水藏龍,是名人雅士風雲聚會之地,飄溢着酣暢淋漓的墨香。
他們在山水人文中滋養着性情,一身俠骨仙風,将情思寄托在風物中,畫竹詠竹。
任自才高于世,卻不慕虛名,隻清樽取醉,糊塗于萬物之間,深得竹趣,又清名遺世。
鄭闆橋借詩暗喻,其人格屹立在巍峨的青山間,紮根于堅硬的岩石中,縱然風雨飄搖、千磨萬擊,依舊百折不撓,蒼翠挺立。
青青翠竹,離紅塵很近,當你遠離,它依舊生長在苔藓闌珊的角落;離紅塵很遠,當你走近,它已消失在如流的人群中。
月明清風下,這千竿翠竹,以其清瘦的風姿、俊逸的神采、高潔的品格、深厚的涵養,滋長在歲月走過的山巒水畔,給古人寄存淡遠的風雅,也給今人留下無言的想象。
世間風景天然而成,倘若人生讓你半醉半醒,就折一枝清新的翠竹吧,它帶有千年依稀尚存的文墨,還有老不盡的詩情和褪不去的優雅風骨。
寒山訪松 自古以來,被譽為&ldquo歲寒三友&rdquo之一的青松,就有着經寒霜而不凋、遇冰雪而不折的凜然氣質。
青松雖沒有幽蘭的風流自賞、清芬宜人;沒有水仙的冰肌玉骨、冷豔飄逸;亦無蓮荷的淡愁含露、清雅秀美,然而青松卻能在寒風凜冽之際、萬物皆枯之時,迎霜傲雪,郁郁蔥茏。
世人愛松,愛它在皚皚白雪下的巍然挺拔;愛它在炎炎夏日裡的濃蔭蒼翠;愛它在蕭瑟秋風裡的淡定從容;愛它在靜穆冬日裡的蓬勃生機。
古人愛松,以松柏喻己不變的天性,青松是真誠偉岸人格的剪影,牽引着人們景仰的視線。
在漫長的人生曆程中,青松耐寒高潔的品質錘煉出壯美的人格理想,在人們的品咂中閃現出共鳴的火花。
詠寒松 南朝齊·範雲 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浔。
淩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
範雲以精巧的語言詠出寒松的節操與貞心,&ldquo修條&rdquo與&ldquo密葉&rdquo乃青松之形,&ldquo勁節&rdquo與&ldquo貞心&rdquo乃青松之神。
青松傲雪獨立,流經千年的歲月依然青翠挺拔。
那風雪不動的巍然,那穩若磐石的堅毅,實則寄寓了範雲理想的人格。
松的魅力,于入塵出塵中,猶為令人神往。
有時,雪枝怒展,白甲披身,俨然立馬沙場的武将,飒爽英姿;有時,俨然自處,遁迹白雲,卻似形迹飄忽的隐士,不與紅塵同步。
詠松 清·陸惠心 瘦石寒梅共結鄰,亭亭不改四時春。
須知傲雪淩霜質,不是繁華隊裡身。
陸惠心的松,更多幾分難言的飄逸,猶如雪中獨卧的高士。
萬物榮枯皆有定數,盛衰浮沉不可丈量。
青松用其堅韌的品質,在冰雪中鍛造着瑰麗卓絕的風景,無須繁華的背景,卻有永恒的真淳。
這不就是雪中獨立,與青松相看兩不厭的詩人自己嗎?瘦石、寒梅,一樣清癯而富靈性。
青松卻立影重岩之上,鐵骨丹心、傲雪淩霜,雖無嫣然留笑的花朵,也無輕煙起蕩的纖枝,但穿着青衫的它,就那樣立于雪中,雲為笠、風為蓑,遠去紅塵,高韻淡然。
松 唐五代·成彥雄 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群。
将謂嶺頭閑得了,夕陽猶挂數枝雲。
松的孤傲悠閑,更是人生的一大至境。
相傳秦始皇登泰山避雨于五株松樹下,後來封五樹為&ldquo大夫&rdquo。
大夫松,雖有奇名,卻不為名束,卓爾不群,獨然一枝。
如此名價,卻仍閑于蒼茫的山巅,就如同一位成功之士,或處官道,或處利場,雖具名卻不棄孤貞。
大夫松,不為虛浮的高名,隻是将心靈擱淺在熔金的夕陽裡,任由光陰消逝得無影無痕,它依然栖居在山嶺。
想世人身處塵寰,為碌碌功名羁絆,心蒙塵埃,随世流俗,雖飽讀詩文仍難以真正的覺醒。
一旦得勢,則為富貴名利拘束,不能持以素往之心。
千古人事相同,将悲喜一次次重複地上演。
唯有青松高風亮節的情操,可以滌蕩世俗名利的侵擾,在穎悟超脫後尋得半盞閑逸、幾分清涼。
長松标 南北朝·樂府 落落千丈松,晝夜對長風。
歲歲霜雪時,寒苦與誰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