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五百十五

關燈
醫術名流列傳 明 王培元 按《會稽縣志》:王培元,以字行,幼聰穎,通諸子百家言,長而有濟人志,因潛心醫學越人遘疾,雖良醫所望而驚心者,辄使之立愈。

    子仁龍号霖汝,慷慨有大志,壯遊京國,人鹹慕其豪風,且亦以醫馳名畿省。

     姚能 按《浙江通志》:姚能,字懋良,号靜山,海鹽人。

    善談論,好吟詩,精于醫理,着《傷寒家秘》、《心法》、《小兒正蒙》、《藥性辨疑》諸書。

     丁毅 按《江甯府志》:丁毅,字德剛,江浦人。

    路逢殡者棺下流血,毅熟視之,曰:此生人血也。

    止舁者,欲啟之,喪家不之信。

    毅随至墓所,強使啟棺,乃孕婦也。

    診之,以針刺其胸,俄而産一兒,婦亦旋蘇。

    蓋兒手執母心,氣悶身僵耳。

    針貫兒掌,兒驚痛,開拳始娩。

    通邑稱神。

    着有《醫方集》、《宜玉函集》、《蘭閣秘方》,人争傳之,崇祀鄉賢。

     周從魯 按《高郵州志》:周從魯,字思賢,漷縣知縣儉之子,郵之良醫也。

    診脈能知人壽夭,其治病以他巧法,多不藥而愈,四方就醫痊活者甚衆,人皆以為神。

    性疏财,不計利,蕭如也。

    郵地卑下,居人多濕病,從魯以己意按圖經教人治五加皮酒,其法用籼米粉和五加皮末,于伏日為曲,至冬日釀酒飲者,病辄愈。

     袁班 按《高郵州志》:袁班,字體庵。

    自二十歲閉戶,十年岐黃家書無所不讀,按脈極捷如神,稱為江北名醫。

    州人王曰籓寒疾死,已小殓,班過視之,以一劑灌入口中,曰:右手動則死,左手動則生。

    已而果動左手,遂活。

    铨部孫虞僑夫人王氏得疾,遍身俱紫,人事已絕。

    時孫欲攜弟就試期,迫不能待,延班視之,曰:但去無妨,此證五日後必活,但三年後必成虛證,乃不可治耳。

    已而果然,其神如此。

     嚴觀【嚴泰】 按《浙江通志》:嚴觀,仁和人。

    不拘古方,頗有膽略,用姜汁制附子或難之曰:附子性熱,當以童便制,奈何複益以姜?嚴曰:附子性大熱而有毒,用之取其性悍,而行藥甚速,若制以童便,則緩矣。

    緩則非其治也,今佐以生姜之辛,而去其毒,不尤見其妙乎!是以用,獲奇效。

    人稱之曰嚴附子。

    其用藥有法有方,行于世。

    弟泰繼兄而出,精于方脈,治傷寒如決川,為時所推。

     姜居安 按《豐縣志》:姜居安,常居沛之沙河鎮,以醫鳴。

    時有達官攜家過沛,抵沙河而稚子病幾殆,延居安視之,居安一見曰:請毋恐,但得沙一鬥即愈。

    官如其指,布沙舟中,令兒卧其上。

    久之,兒病遂霍然。

    已而達官問其故,姜曰:小兒純陽當春月,而衣皆湖綿,過于熱,故得涼氣而解。

     彭浩 按《浙江通志》:彭浩,字養浩,仁和人。

    素性簡亢,不為杭人所禮。

    錢塘張尹,昆山人,延請至京,醫名大振。

    所著有《傷寒秘用》、《雜病正傳》、《醫性》等書,發明性理,所在傳誦。

     無名道人 按《嵊縣志》:道人無名氏,不知何來。

    戴華陽巾,披鶴氅衣,自言精方藥凡針藥所不到者,能刳割湔洗,若華陀然。

    人不信。

    過長樂鄉,有錢遵道者病噎不治,自念刳割不驗死,不刳割亦死,均死請以醫試。

    道人用麻沸散抺其胸,刲之開七八寸許,取痰涎數碗,遵道暈死,無所知,頃之蘇,以膏摩割處,四五日差,噎亦愈。

    道人不受,謝去。

    人言遵道素謹實,其父有芝饒隐行,乃所遇,不常有以哉。

     餘世規 按《龍遊縣志》:餘世規,端禮七世孫,善軒岐術,凡經其藥石者,罔不獲效,求者環門,無貧富鹹濟之。

     錢德富 按《嵊縣志》:錢德富,順義鄉人。

    業儒究醫,以養母。

    遂著名醫術。

     裘世滿 按《嵊縣志》:裘世滿,崇仁鄉人。

    精醫術擅,名有隐德。

     張轸 按《浙江通志》:張轸,号漢聚,秀水人。

    精痘疹率,以意為治,多奇驗。

    所至嬰童竹馬迎之,性好施,親舊賴其赀助。

     呂秉常 按《嵊縣志》:呂秉常,貴門裡人。

    善醫治傷寒,有殊效。

    許時用贈呂孟倫有松雲丘壑詩:太白山前習隐者,清曉開軒炷香灺。

    當軒長松碧連雲,一丘一壑正潇灑。

    燕坐時簽岐伯書,茯苓熟煮供晨廚。

    我哀世人痌瘝如,請子盡發囊中儲。

    三蟲不怕二豎驅,吾廬洵美甯潛居。

     李應日 按《嵊縣志》:李應日,東隅人,習儒而目眇,精醫多效。

     郭琬 按《浙江通志》:郭琬,字宜生。

    宋時其始祖昭幹好施,遇仙授牡丹十三方,專治婦人胎産諸證,奇驗。

    父紹渠亦以醫知名當世。

    琬繼世業,既精其理,而又以誠心應物,舉辄愈。

    故婦人聞郭宜生來,自喜得生,疾已減十四矣。

    性坦豁無城府,湖山樽酒,澹乎無欲。

    年七十一預刻死期而卒,母吳氏、婦毛氏亦皆能診脈授藥。

    三子桢、杞、枚傳世業焉。

     權盛 按《鳳陽府志》:權盛,淮陰鄉人。

    以善醫名,活人頗多,年九十不疾而卒。

     俞濤 按《奉化縣志》:俞應,子濤号惠泉山人。

    明于醫理,精于切脈,存心救人,所活甚衆,不矜其功,人鹹德之。

    子德揚承父緒有聲,孫惟聖能世其業,縣令賴與夏及邑丞孫皆額扁旌門。

     謝表 按《上虞縣志》:謝表,少習舉業,既而業醫,于脈理有獨解,且能望而決人生死。

    邑人劉姓者,患痘不起,勢垂絕,父母置棺将殓之。

    謝往視,驚詫曰:此火證也。

    急以水澆其面,作咿唔聲,仍取水灌之,痘即分串累累起矣。

    有婦難産,諸藥靡效,謝以升麻、人參、前胡各五錢投之,即下。

    衆問其故,謝曰:此胎走岐路而氣下陷也,故用升麻以提之;而參則佐其氣;前胡則活其痰耳。

    嘗家居見媳從前過,謂其子曰:汝婦神理已絕,明年此時當不複有矣。

    竟如其言。

    久客廣德,廣德人鹹稱謝一貼,又曰謝半仙。

    得所酬,即貸人。

    一日,置酒集諸交遊曰:吾化期已逼,與諸君話别。

    衆以為癡,謝曰:吾欲決人生死,而不能自決耶?取諸所貸券火之。

    抵家其叔偶值問之曰:奈何以此時還對如前言?叔曰:試為我一診。

    謝曰:同行自見。

    不數武,謂叔曰:當先侄十日。

    叔訝未之信,後刻期無爽,人以為秦越人複出焉。

     周一龍 按《上虞縣志》:周一龍,字五雲,邑庠生。

    幼精舉子業,一夕夢神授以秘術,遂習岐黃,望聞問切多所救濟,善知人生死。

    性好施與,赈施貧乏,服劑不取其酬,邑中稱良醫雲。

    後李茂蘭得一龍傳,盡習其術,亦以善醫聞。

     範應春 按《上虞縣志》:範應春,少負奇氣,嘗自計曰:匹夫而欲濟人利物無它術,惟醫藥乎!乃遍讀岐黃家言,遂以醫鳴世,尤神于脈理。

    一日,途遇姻親薛文龍,驚愕曰:公病劇,奈何?薛曰:固無恙也。

    應春就其家診之,陽為好語,密囑其子曰:而翁髒脈已絕,特浮,陽在外,不見劇耳。

    夜半當疾作,及晡而逝矣,可亟治後事已而。

    時刻不爽。

    有按院行部至虞,稱病不言,所以遍召諸醫,莫曉。

    乃召應春,診之曰:無它病,祇患夜遺耳,安神保元自已。

    院冁然曰:胡神哉!又問曰:富貴中人,豢養安逸,然多疾病,時服藥餌。

    窭人日勞筋骨,奔走衣食而鮮病,何也?應春對曰:戶樞不纒,流水不腐。

    院大奇之,曰:此非方術中人。

    命其子荩臣例入太學。

    應春診脈醫治類有神驗,即二事依稀扁鵲之視桓侯焉。

    然随所求治酌方與之不計其酬,因取神仙家董奉種杏故事,自号杏莊。

    有《杏莊集》十卷藏于家。

     莫士英 按《浙江通志》:莫士英,字士颕,太學生也。

    少年多病,喜方書,能出奇驗,治決生死。

    會歲大疫甚至滅門,士英俱得全活,感德者至,置生位于家拜之。

    有二女求其診,一女命将絕,自以為瘵,士英曰:非瘵也,可愈。

    一女無大病,士英曰:脈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