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五百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諸醫技窮,族中丞讓溪引受視之,投劑立愈。
劉謝曰:遊公生我。
諸療異證,不可殚述。
族子希太得受真傳,治傷寒病,呼為遊一劑。
有子守正,孫公慶、公甫并以醫名。
唐祖官 按《酃縣志》:唐祖官,幼工岐黃之術,及長而業益精,延請者日踵趾相錯。
性樸實醇厚,無貧富一以至誠予之,而于财利有無弗計也,尤憫恤貧困,辄自袖方藥周旋之始,終無倦容,嘗立起沉疴,未嘗沾沾作德色。
人有言感恩者,辄逡巡退讓,如有歉然。
于族黨鄉裡婣睦敦笃,拯厄解争,尤汲汲焉。
品行端正,一時罕出其右者。
江時途 按《婺源縣志》:江時途,字正甫,江灣人。
幼善病,遍閱方書,精研奧旨,異人談方術,了了頓悟。
嗣是投劑,辄效。
有少年病悸,親戚鹹惴惴危之,一劑霍然有起色。
名著郡邑,戶外之履常滿,前後邑令鹹見推重,舉鄉賓者再。
着有《醫學原理》三十卷,《丹溪發明》五卷,醫家争傳誦焉。
黃良佑 按《休甯縣志》:黃良佑,字履祥,五城人。
資明敏,有隐德,棄儒業醫,以針石療人,多奇中,擅名于吳,會京都遊,其門者甚衆。
所著有《本草類方》、《痳痘秘法》諸書。
程霁春 按《休甯縣志》:程霁春,寓屯溪,以醫擅名數十載。
蔡孟熙 按《桐鄉縣志》:蔡孟熙,知藥性,善方脈,以醫舉授越府良醫,公卿多愛重之。
朱之光 按《休甯縣志》:朱之光,字爾韬,鶴山裡人。
精針灸,療人喉項間疾,無不痊,有相酬,辄遺之。
陳翔梧 按《江南通志》:陳翔梧,名一綸,上元人。
精醫,視疾多奇中,性樂施,予貧者濟以藥餌,不計值,人多德之。
壽至九十卒,子天玉能世其業。
徐光瑞 按《紹興府志》:徐光瑞,字樂庵。
少攻制舉義,精于易,性孝友,同裡司成沈懋孝器重之,累試不售,乃發其先人所集《東垣》、《丹溪》諸書精研,醫術有聞于時。
羅煉 按《湖廣通志》:羅煉,江夏人。
故儒家,深于醫學,診脈斷人生死不爽。
禦史李某吐黑痰,診之曰:是殆有所思不遂耳。
李起拜曰:神醫也!吾少貧,納婚某氏為婦,翁所嫌,離去,婦為我死,吾不忍婚耳。
服藥立愈。
楚王妃周氏微恙,診之曰:是殆不起,即在今午。
時妃猶飲食言笑,王不信。
未幾中風逝。
一傭人自言:某無病。
第覺首在下,足在上,羅俯首良久,見地下鐵杵重六十斤,曰:汝試捧而上,捧而下,如是者三曰,愈乎?曰:愈矣。
首在上足在下矣。
問故,曰:汝以用力傷經絡,心逆轉,特為反正之耳。
諸如此類甚多。
着醫書授其子。
一日,其子乘醉為人視疾,煉怒曰:奈何以性命為戲!焚其書,無傳者。
喻守淳 按《江南通志》:喻守淳,字養真,太平府人。
以良醫名一時,手活數千輩。
風雅敦厚,人稱長者。
毛梓孫 按《處州府志》:毛梓孫,松陽人。
好軒岐術,受業于顧希武,時禦史吳叔潤病瘠,環醫無措,梓孫以數劑瘥之。
程恩與病惡寒已易箦,梓孫曰:可生。
使掘穽寘火,設纩令卧其上,覆以重衾,周釜煮藥蒸之,即起。
其神異多類此,人以神醫目之,邑令洪臧序其事雲。
趙夢弻 按《湖廣通志》:趙夢弻,字肖野,居江夏。
年八十,因呼肖翁。
家世受醫,精脈法,凡診諸病者,形神俱往,徐以一二語,發其隐結,投藥立效。
胡方伯且死,構木以待,邀翁至,發兩匕而痊。
赴人之急,百裡外中夜叩門,無不應者,既老猶杖以往。
歲大祲,煮藥如池,全活甚衆。
年八十八,一日,遍辭所識而卒。
張大綱 按《甯波府志》:張大綱,字玉田,性謙和溫厚,自幼精軒岐家言,然于群書,靡不博覽,叩以醫學洞悉其源流即推,而星蔔堪輿諸家,亦皆通曉。
以故公卿大夫以及布衣山野之士鹹樂與之交,聆其言論,津津忘倦。
大綱醫術既工而又有心利濟,不問貴賤貧富疏戚遠迩,有邀必赴,人以此益親厚之。
丁酉歲巡按王元曦特旌其善行,邑令屢肅賓筵,其品行非徒以藝術著者。
張鳴鳳 按《溫州府志》:張鳴鳳,永嘉人,字仲喈。
少随父谒選京邸,遇一異人與語,奇之,授以養生導氣之術,遂盡得其傳,臨别出袖中禁方與之,曰:習此可以長年,可以壽世。
鳴鳳即屏公交車業弗事,遍遊方外,每遇危疴投劑,無不立愈。
艾弘 按《湖廣通志》:艾弘,監利人,善針灸,診脈知人生死歲月,多所全活,不責其報。
用薦入為太醫院官。
督學使病,召弘往視,望見辄曰:公之金木俱病,豈飲後常露坐耶?督學使起謝,一藥而愈。
翁朝缙 按《溫州府志》:翁朝缙,永嘉人。
精岐黃業,于《金匮》、《靈樞》、《潔古》、《海藏》諸書探微抉奧,而以意上下之,所存活不可億計。
仁厚嗜義,殖德于裡,屢舉賓筵。
同時有張源、蔡偉節俱以精醫名。
李恒 按《荊州府志》:李恒,江陵人。
從父官粵,喜施予,遂棄儒業醫,父止之,恒曰:家世以來,冠進賢者不下十餘人,何愛一第?恒自料為官亦無補,且财力俱不足,濟人不如學醫。
遂以醫擅,一時裡中病疫者,恒攜仆挈藥囊偕行,遍診其脈藥之,或舉家不起,則留一仆以伺,日饋薪米,愈乃已。
徐待征 按《嘉興府志》:徐待征,字邃雲。
幼遇異人,得青囊秘術,尤精于外科薦。
授太醫院吏目,舉鄉飲賓。
王錫 按《衡州府志》:王錫,号露山桂陽人。
遇異人得醫術,郡中大疫,以藥施之全活者衆。
後仙去。
鎖萬言 按《浙江通志》:鎖萬言,字盛松,始祖飛扈跸南渡,遂居武林,代有隐德。
萬言生而嗜學,不得志,于有司去而業醫,嘗遊天目山中,遇異人,盡得其術。
歸而濟世,活人甚多。
子文良,孫幹世守其業,不墜厥緒。
今稱良醫者,人必推鎖氏雲。
朱績 按《嘉興府志》:朱績,字君用,精于醫,決生死百不失一,遇證有疑難,雖名醫林立,必待績,一言而決,前後郡縣屢旌其門。
葛天爵 按《湖廣通志》:葛天爵,監
劉謝曰:遊公生我。
諸療異證,不可殚述。
族子希太得受真傳,治傷寒病,呼為遊一劑。
有子守正,孫公慶、公甫并以醫名。
唐祖官 按《酃縣志》:唐祖官,幼工岐黃之術,及長而業益精,延請者日踵趾相錯。
性樸實醇厚,無貧富一以至誠予之,而于财利有無弗計也,尤憫恤貧困,辄自袖方藥周旋之始,終無倦容,嘗立起沉疴,未嘗沾沾作德色。
人有言感恩者,辄逡巡退讓,如有歉然。
于族黨鄉裡婣睦敦笃,拯厄解争,尤汲汲焉。
品行端正,一時罕出其右者。
江時途 按《婺源縣志》:江時途,字正甫,江灣人。
幼善病,遍閱方書,精研奧旨,異人談方術,了了頓悟。
嗣是投劑,辄效。
有少年病悸,親戚鹹惴惴危之,一劑霍然有起色。
名著郡邑,戶外之履常滿,前後邑令鹹見推重,舉鄉賓者再。
着有《醫學原理》三十卷,《丹溪發明》五卷,醫家争傳誦焉。
黃良佑 按《休甯縣志》:黃良佑,字履祥,五城人。
資明敏,有隐德,棄儒業醫,以針石療人,多奇中,擅名于吳,會京都遊,其門者甚衆。
所著有《本草類方》、《痳痘秘法》諸書。
程霁春 按《休甯縣志》:程霁春,寓屯溪,以醫擅名數十載。
蔡孟熙 按《桐鄉縣志》:蔡孟熙,知藥性,善方脈,以醫舉授越府良醫,公卿多愛重之。
朱之光 按《休甯縣志》:朱之光,字爾韬,鶴山裡人。
精針灸,療人喉項間疾,無不痊,有相酬,辄遺之。
陳翔梧 按《江南通志》:陳翔梧,名一綸,上元人。
精醫,視疾多奇中,性樂施,予貧者濟以藥餌,不計值,人多德之。
壽至九十卒,子天玉能世其業。
徐光瑞 按《紹興府志》:徐光瑞,字樂庵。
少攻制舉義,精于易,性孝友,同裡司成沈懋孝器重之,累試不售,乃發其先人所集《東垣》、《丹溪》諸書精研,醫術有聞于時。
羅煉 按《湖廣通志》:羅煉,江夏人。
故儒家,深于醫學,診脈斷人生死不爽。
禦史李某吐黑痰,診之曰:是殆有所思不遂耳。
李起拜曰:神醫也!吾少貧,納婚某氏為婦,翁所嫌,離去,婦為我死,吾不忍婚耳。
服藥立愈。
楚王妃周氏微恙,診之曰:是殆不起,即在今午。
時妃猶飲食言笑,王不信。
未幾中風逝。
一傭人自言:某無病。
第覺首在下,足在上,羅俯首良久,見地下鐵杵重六十斤,曰:汝試捧而上,捧而下,如是者三曰,愈乎?曰:愈矣。
首在上足在下矣。
問故,曰:汝以用力傷經絡,心逆轉,特為反正之耳。
諸如此類甚多。
着醫書授其子。
一日,其子乘醉為人視疾,煉怒曰:奈何以性命為戲!焚其書,無傳者。
喻守淳 按《江南通志》:喻守淳,字養真,太平府人。
以良醫名一時,手活數千輩。
風雅敦厚,人稱長者。
毛梓孫 按《處州府志》:毛梓孫,松陽人。
好軒岐術,受業于顧希武,時禦史吳叔潤病瘠,環醫無措,梓孫以數劑瘥之。
程恩與病惡寒已易箦,梓孫曰:可生。
使掘穽寘火,設纩令卧其上,覆以重衾,周釜煮藥蒸之,即起。
其神異多類此,人以神醫目之,邑令洪臧序其事雲。
趙夢弻 按《湖廣通志》:趙夢弻,字肖野,居江夏。
年八十,因呼肖翁。
家世受醫,精脈法,凡診諸病者,形神俱往,徐以一二語,發其隐結,投藥立效。
胡方伯且死,構木以待,邀翁至,發兩匕而痊。
赴人之急,百裡外中夜叩門,無不應者,既老猶杖以往。
歲大祲,煮藥如池,全活甚衆。
年八十八,一日,遍辭所識而卒。
張大綱 按《甯波府志》:張大綱,字玉田,性謙和溫厚,自幼精軒岐家言,然于群書,靡不博覽,叩以醫學洞悉其源流即推,而星蔔堪輿諸家,亦皆通曉。
以故公卿大夫以及布衣山野之士鹹樂與之交,聆其言論,津津忘倦。
大綱醫術既工而又有心利濟,不問貴賤貧富疏戚遠迩,有邀必赴,人以此益親厚之。
丁酉歲巡按王元曦特旌其善行,邑令屢肅賓筵,其品行非徒以藝術著者。
張鳴鳳 按《溫州府志》:張鳴鳳,永嘉人,字仲喈。
少随父谒選京邸,遇一異人與語,奇之,授以養生導氣之術,遂盡得其傳,臨别出袖中禁方與之,曰:習此可以長年,可以壽世。
鳴鳳即屏公交車業弗事,遍遊方外,每遇危疴投劑,無不立愈。
艾弘 按《湖廣通志》:艾弘,監利人,善針灸,診脈知人生死歲月,多所全活,不責其報。
用薦入為太醫院官。
督學使病,召弘往視,望見辄曰:公之金木俱病,豈飲後常露坐耶?督學使起謝,一藥而愈。
翁朝缙 按《溫州府志》:翁朝缙,永嘉人。
精岐黃業,于《金匮》、《靈樞》、《潔古》、《海藏》諸書探微抉奧,而以意上下之,所存活不可億計。
仁厚嗜義,殖德于裡,屢舉賓筵。
同時有張源、蔡偉節俱以精醫名。
李恒 按《荊州府志》:李恒,江陵人。
從父官粵,喜施予,遂棄儒業醫,父止之,恒曰:家世以來,冠進賢者不下十餘人,何愛一第?恒自料為官亦無補,且财力俱不足,濟人不如學醫。
遂以醫擅,一時裡中病疫者,恒攜仆挈藥囊偕行,遍診其脈藥之,或舉家不起,則留一仆以伺,日饋薪米,愈乃已。
徐待征 按《嘉興府志》:徐待征,字邃雲。
幼遇異人,得青囊秘術,尤精于外科薦。
授太醫院吏目,舉鄉飲賓。
王錫 按《衡州府志》:王錫,号露山桂陽人。
遇異人得醫術,郡中大疫,以藥施之全活者衆。
後仙去。
鎖萬言 按《浙江通志》:鎖萬言,字盛松,始祖飛扈跸南渡,遂居武林,代有隐德。
萬言生而嗜學,不得志,于有司去而業醫,嘗遊天目山中,遇異人,盡得其術。
歸而濟世,活人甚多。
子文良,孫幹世守其業,不墜厥緒。
今稱良醫者,人必推鎖氏雲。
朱績 按《嘉興府志》:朱績,字君用,精于醫,決生死百不失一,遇證有疑難,雖名醫林立,必待績,一言而決,前後郡縣屢旌其門。
葛天爵 按《湖廣通志》:葛天爵,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