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劉知遠大戰梁兵

關燈
迎,正逢錢元振,兩軍混戰。

    将及天明,直西鼓聲大振,人報知遠軍馬又到,朱溫棄寨而走,背後錢元振、趙德、謝豹躍馬趕來。

    當頭知遠飛馬來到,葛從周、尚讓雙戰不住,溫望北山而走。

    山背後一彪軍出,左有嶽存訓,右有向慎之,溫命齊克讓、柳彥璋敵之,不利。

    溫望南而走,喊聲大振,一彪軍出,彥真親自臨陣,帶領畢龍、戚豹二副将,攔住去路。

     朱溫見四面八方圍定,衆将皆在後面死戰,溫當先沖陣,梆子響處,箭如驟雨,亂射将來。

    朱溫急回,無計可脫,大叫曰:“誰人救我!”馬軍隊裡,一将踴出,乃濮州人也,姓龐名師古表字希賢,躍馬提二流星錘,重八十斤,大叫:“主公勿慮!”下馬脫甲,遮覆溫體,左手挾定步行,低頭冒箭而去。

    同台之軍,能射者數十騎,近前飛流星錘擊之,一人墜馬,箭無虛發,衆皆奔走。

    師古複回,飛身上馬,提二鐵錘亂沖出來。

    彥真、畢龍、戚豹,皆不能擋抵,各自逃生,龐師古趕殺衆軍,救出朱溫。

    後人有詩為證:镔鐵雙錘八十斤,同台城外顯功勳,希賢救主聞天下,勇猛當先第一人。

     師古救了朱溫,尋路歸寨,看看天色傍晚,背後喊聲大振。

     劉知遠趕來,大叫:“逆賊休走!”此時人馬困乏,口内生煙,面面相觑,各欲逃生。

    溫心正慌,西上一彪軍到,溫視之,乃鄧季筠,引生力軍來救,接住知遠大戰。

    黃昏大雨如注,各自引軍分散。

    溫回寨,重賞龐師古,加為領兵都尉。

    是時,梁兵數日被知遠殺敗一十七陣,兵雖不退,而城内關防周密,萬無一失。

    當日,知遠得勝回營,彥真差人赍酒肉搞賞知遠。

    知遠愕然歎息曰:“大丈夫處世,志在國王定霸,豈圖酒肉乎?雖經血戰數場,不能寸進,何日得展其志也!”乃鼓劍作歌曰: 浩氣沖天貫鬥牛,要将社稷一平收, 何時得際風雲會,定斬奸臣佞宰頭。

     是夜,知遠睡卧不安,起來帳内秉燭看書,自覺神思困倦,伏幾而卧,鼾睡如雷。

    時彥真一女,名曰玉英,與一使女,乘夜出院步月,忽然望見營内紅光一道,閃爍耀目,二人疑為火發。

    近前視之,乃一将士熟睡于此,果然紅光罩體,鼾聲如雷。

     二人吃了一驚,急忙轉歸私宅來,告知其父。

    父曰:“待我自去看他。

    ”視之果是。

    歸對玉英曰:“知遠數日戰倦,故此熟睡,向來累有異能,真帝王氣象。

    今夜之事,隻你我知之,不可漏洩。

    ”是夜各自安歇。

     次日,彥真備酒,為知遠賀功,酒至半酣,彥真曰:“今日此酒專為足下而設,某有一事,今以實告。

    累蒙足下建功,無以補報,某有一女,名曰玉英,年方二八,願與足下為妻,未知意下如何?”知遠曰:“某乃一小卒,大人乃朝廷元臣,以令愛而配末卒,正所謂貴賤不伴,某安敢望此?”彥真曰:“今敵朱溫逆賊,别無英雄,惟足下耳!某等之命,皆賴足下,望乞匆辭!”知遠跪謝曰:“誠如此,願當犬馬之報。

    ”彥真大喜,喚女玉英與知遠當日成親,更命安排花燭筵席,翁婿盡情歡宴,不在話下。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逸狂詩曰: 戰倦回營睡正濃,紅光紫霧罩真龍, 玉英望見非凡相,嶽使驚知有帝容。

     備酒講姻酬智勇,結緣事女報奇功, 同台不是知豪傑,怎敵奸臣賊子鋒。

     卓吾子評: 劉知遠連敗梁兵一十七陣,聊假少息,嶽玉英一見而知為真龍。

    姻緣巧合,豈非天湊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