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兇器
關燈
小
中
大
在何處?是真的兇器,不會錯吧?”
“地點在西邊了望台石垣,随便塞在石垣中段縫隙。
詳細情形,等鑒定結果再做通知。
” “知道,辛苦了。
” 檢察官放回聽筒瞟了一下江津子。
他想開口卻沒有發出聲音。
他點支煙抽,煙霧徐徐而上由窗口飄出。
檢察官辦公室又成各自為政的局面。
沒有對象的對坐,能存在嗎?陽光受遮,室内變暗。
檢察官透過玻璃窗,茫然地眺望室外陰沉的天空。
兇器的發現者是川路刑警。
公園入口處,相對着有二座了望台。
正後方可見到另一座了望台。
這座便是西了望台。
西了望台也是市立博物館,展示着真田、仙石、松平各諸侯之資料。
擔任西了望台搜查的是川路、主任以及另一中年刑警。
了望台的一邊面臨峻山斷崖,基部築有三公尺許的石垣,建築物便矗立此石垣之上。
因此站在此處,可一眼眺望上田市西邊和南邊一帶。
三個人站在了望台前。
“從前的諸侯,可真有氣魄。
”主任仰看石垣,以欽佩口吻說。
堆疊的石塊,是俗稱真田岩的巨石。
築城之際,傳說真田昌幸親自指揮監工建造。
“大概擁有财力與人力吧!”川路伸手撫摸巨大岩石之表面說。
“呀!什麼東西?” 就在他手掌不遠處,有、一白紙包的東西,在石垣縫隙中露出一端。
他順手拉出來。
“主任!”他的觸感,已判斷出内容。
打開紙包,是一把折疊式小刀。
他交給主任說,“果然,真有其物。
” 聲音裡沒有感動,發現過于偶然吧!主任亦以陰郁目光注視着它。
這便是那樣地令搜查人員陷入苦惱的兇器嗎?是不是有人在戲弄我們? 折疊式小刀,握把部分鍍金色,并有撲克牌國王與皇後的浮雕。
固定刀刃的扣環上還刻有“菊富”制造商之名字。
“總之,得向大家宣布。
隻要兇器到手,以後便看我們的了。
立刻調查兇器出處。
” 另一位刑警,活力十足地跑過去了。
“立刻交給鑒定?”川路刑警看看主任的面說。
主任卻簡短地啐道:“總覺得不可信。
” 不久,鑒定有了結果。
主任将消息傳給大家。
“尋獲的小刀,确實為兇器。
”他說着把小刀擱在桌上。
“先說,包裡小刀的紙張,是普通的寫字用紙。
上面還粘有幹硬飯粒。
也許包過飯團被丢棄公園裡的吧。
所以沒有什麼線索價值。
至于小刀,鑒定結果是這樣的。
” 他打開小筆記簿逐條說明: 1.小刀刃幅一點五公分。
刃長十二公分。
和被害者傷口深度符合。
尤其襯衫遺留割痕與刃幅完全一緻。
2.襯衫遺留環扣痕迹,與小刀環扣一緻。
3.小刀表面無血迹,但刀鞘内部檢驗出血液。
血型屬AB型,與被害者同一。
4.另由刀鞘中驗出微量脂肪酸,推測小刀或許使用肥皂水清洗過。
5.小刀沒有采取到指紋。
“總而言之,由以上各點判斷,這把小刀為兇器,十分明确。
以常識論,我們尋獲到有力的證據。
但……”主任摸了一把那豐腴的下颚繼續道,“兇器并非由我們所發現。
是自稱兇犯的人指示我們找到的。
這一點無論如何不能放心。
為什麼犯人會做出警方所高興的事呢?是普通犯罪所不能想象的。
兇器的發現,究竟是帶領我們,走近犯人?或者遠離犯人?可以說皆無答案。
” 木曾交臂傾聽主任說明。
他十分了解主任的苦惱。
兇器的發現,解除了木崎江津子之嫌疑。
命案現場距離公園約有一公裡。
為了隐藏兇器她來回兩地點是不可能的事。
當然,拘留中的她,也不可能去投書。
一切的一切都證明江津子無罪。
她已走出搜查圈。
警方完全吃了一場敗戰。
“至于今後的搜查方針——”主任以沉重口吻說,“小刀上有‘菊富’的刻字。
也許是制造商名稱。
請大家先走走市内五金店、百貨行等調查這把小刀;何時何地售出之事。
分局長正去地檢處,報
詳細情形,等鑒定結果再做通知。
” “知道,辛苦了。
” 檢察官放回聽筒瞟了一下江津子。
他想開口卻沒有發出聲音。
他點支煙抽,煙霧徐徐而上由窗口飄出。
檢察官辦公室又成各自為政的局面。
沒有對象的對坐,能存在嗎?陽光受遮,室内變暗。
檢察官透過玻璃窗,茫然地眺望室外陰沉的天空。
兇器的發現者是川路刑警。
公園入口處,相對着有二座了望台。
正後方可見到另一座了望台。
這座便是西了望台。
西了望台也是市立博物館,展示着真田、仙石、松平各諸侯之資料。
擔任西了望台搜查的是川路、主任以及另一中年刑警。
了望台的一邊面臨峻山斷崖,基部築有三公尺許的石垣,建築物便矗立此石垣之上。
因此站在此處,可一眼眺望上田市西邊和南邊一帶。
三個人站在了望台前。
“從前的諸侯,可真有氣魄。
”主任仰看石垣,以欽佩口吻說。
堆疊的石塊,是俗稱真田岩的巨石。
築城之際,傳說真田昌幸親自指揮監工建造。
“大概擁有财力與人力吧!”川路伸手撫摸巨大岩石之表面說。
“呀!什麼東西?” 就在他手掌不遠處,有、一白紙包的東西,在石垣縫隙中露出一端。
他順手拉出來。
“主任!”他的觸感,已判斷出内容。
打開紙包,是一把折疊式小刀。
他交給主任說,“果然,真有其物。
” 聲音裡沒有感動,發現過于偶然吧!主任亦以陰郁目光注視着它。
這便是那樣地令搜查人員陷入苦惱的兇器嗎?是不是有人在戲弄我們? 折疊式小刀,握把部分鍍金色,并有撲克牌國王與皇後的浮雕。
固定刀刃的扣環上還刻有“菊富”制造商之名字。
“總之,得向大家宣布。
隻要兇器到手,以後便看我們的了。
立刻調查兇器出處。
” 另一位刑警,活力十足地跑過去了。
“立刻交給鑒定?”川路刑警看看主任的面說。
主任卻簡短地啐道:“總覺得不可信。
” 不久,鑒定有了結果。
主任将消息傳給大家。
“尋獲的小刀,确實為兇器。
”他說着把小刀擱在桌上。
“先說,包裡小刀的紙張,是普通的寫字用紙。
上面還粘有幹硬飯粒。
也許包過飯團被丢棄公園裡的吧。
所以沒有什麼線索價值。
至于小刀,鑒定結果是這樣的。
” 他打開小筆記簿逐條說明: 1.小刀刃幅一點五公分。
刃長十二公分。
和被害者傷口深度符合。
尤其襯衫遺留割痕與刃幅完全一緻。
2.襯衫遺留環扣痕迹,與小刀環扣一緻。
3.小刀表面無血迹,但刀鞘内部檢驗出血液。
血型屬AB型,與被害者同一。
4.另由刀鞘中驗出微量脂肪酸,推測小刀或許使用肥皂水清洗過。
5.小刀沒有采取到指紋。
“總而言之,由以上各點判斷,這把小刀為兇器,十分明确。
以常識論,我們尋獲到有力的證據。
但……”主任摸了一把那豐腴的下颚繼續道,“兇器并非由我們所發現。
是自稱兇犯的人指示我們找到的。
這一點無論如何不能放心。
為什麼犯人會做出警方所高興的事呢?是普通犯罪所不能想象的。
兇器的發現,究竟是帶領我們,走近犯人?或者遠離犯人?可以說皆無答案。
” 木曾交臂傾聽主任說明。
他十分了解主任的苦惱。
兇器的發現,解除了木崎江津子之嫌疑。
命案現場距離公園約有一公裡。
為了隐藏兇器她來回兩地點是不可能的事。
當然,拘留中的她,也不可能去投書。
一切的一切都證明江津子無罪。
她已走出搜查圈。
警方完全吃了一場敗戰。
“至于今後的搜查方針——”主任以沉重口吻說,“小刀上有‘菊富’的刻字。
也許是制造商名稱。
請大家先走走市内五金店、百貨行等調查這把小刀;何時何地售出之事。
分局長正去地檢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