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山又此一山高
關燈
小
中
大
自相府有急事與羅大人相見,可否出示身份證明?”
屠靈立即解下一面腰牌遞向侍衛手中。
侍衛接過腰牌,反覆仔細察視了兩眼,轉遞于同行一名老者。
不言而知,那老者正是薛瑜。
“不錯,”薛瑜僅略略察視了一眼,颔首笑道:“确是相府之物,屠朋友言有急事,不知可否見告,老朽自當盡速向羅副統領陳明。
” 屠靈怎敢推心置腹坦言無隐,忙歉然一笑道:“奉相爺之命,隻能向羅副統領當面告知,請海涵寬諒。
” “既是如此,也就算了,老朽何能強求,不過……”薛瑜淡淡一笑道:“老朽久在相府,隻覺屠朋友甚是面生,迄未見過,屠朋友在相府供職有多久了?” 屠靈面色一變,知事已戳穿,但仍面色恭忙道:“屠某身份不假,羅副統領一見屠某即可證明并非虛言!” 薛瑜哈哈大笑道:“那顯然是老朽不對了,相爺行事莫測高深,老朽雖身在相府甚久,許多 事真真假假使老朽難以明白究竟,請!” 這聲“請”字無疑代表了已獲信任,接屠靈一行五人前往太原府城。
屠靈控騎而行,吊橋已放下,順利無阻安然入城,但他心中忐忑不甯,能夠見到羅如臯是再好不過,否則将為太行帶來一場彌天大禍。
夜已深,居民俱進入夢境,石闆大街寂靜異常,得得蹄聲分外清澈入耳。
一行多人抵達一幢八字門牆亘宅前停住。
屠靈不禁憂心俱釋,認出是羅如臯私宅,自已每年中必有一兩次專程面谒。
薛瑜步向門前敲擊銅環。
大門隆隆開啟,一個壯漢跨出,目睹侍衛,立即躬身施禮笑道:“原來是王大人,小的隻道咱們老爺回來了!” 王姓侍衛道:“你們大人不到天亮不會回家,嘉賓遠來作客,你們大人吩咐款待不可簡慢!” “是,小的怎敢?”立即帶路引入客廳獻上香茗。
王姓侍衛吩咐酒宴款待,羅府下人喏喏遵命而去。
屠靈竟忽略了羅府下人并非熟面孔。
薛瑜立時向屠靈告知自己等人姓名來曆一一為之引見,姓名來曆自然是捏造無疑。
王姓侍衛及其他之人均沉默寡言,而薛瑜則健談風生,講述京城官場趣事,武林轶聞。
屠靈心内雖焦急如焚,巴不得天色大亮,羅如臯急急歸來,但卻不能不鎮定應付,防瞧出破綻。
須臾,酒菜已擺上,珍肴羅列,酒味芬芳。
薛瑜延請屠靈入席,舉杯相敬,呵呵笑道:“鳳翔陳汾‘千步香’名聞天下,想不到羅大人竟有珍藏陳釀時逾百年,老朽真是口福不淺。
” 酒确是好酒,入口即知。
屠靈是羅府常客,那有不知之理,向薛瑜等人一一乾杯相敬,平時他在太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頤指氣使,作威作福,如今,卻低聲下氣,笑顔相向。
薛瑜依舊談笑風生,不失東道主之禮,即使屠靈四個随從一樣恭敬。
酒到半醺之際,薛瑜忽目注屠靈道:“老朽越瞧閣下越熟,使老朽不禁憶起一人,閣下莫非太行白龍堂主,人稱鬼子殺神屠靈就是閣下麼?” 屠靈聞言勃然色變,倏起立起。
那知甫才立起,體内真氣頓感逆行狂竄,四肢頓生飛麻失力感覺,不禁面色大變。
随行四名手下亦翻身倒地,口吐白沫昏死過去。
薛瑜等人發出哈哈大笑不絕。
口口口 岩曉太華俯威景,天外三-削不成; 武帝嗣前雲欲散,仙人掌上兩初晴。
河山北枕秦關險,驿路西遠漢時平; 借問道傍名利客,何如此處學長生。
唐,崔颢,望華陰詩。
華山,世稱西嶽,又名太華,以示與其西部華州的“少華山”有别。
整個華山,以石秀為奇,就像一塊龐然亘石,削成千百奇-,以五-為主,中曰“玉女”、東曰“朝陽”、南曰“落雁”、西曰“蓮花”、北曰“雲台”攢簇似蓮,下出雲麥,以北-最秀。
事實上華山卻以東南西三-為主,獨矗雲表,巍然如削,故稱天外之。
華陰縣西有處西嶽廟,又名華嶽廟,占地廣達一二百餘畝,紅牆綠瓦,金碧輝煌,為曆代帝王或緻祭大臣祭嶽之所,及登華山遊客必先拜廟,不獨香火旺盛,而廟外亦成市廛,攤販林立,吃喝雜耍,應有盡有,不亞于燕京天橋。
廟中碑文甚多,曆代帝王虹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均題有匾額,後又經康熙乾隆均有增賜,可惜的是唐玄宗禦制面嶽華山碑於黃巢之亂時被焚毀,盡得三數字而已。
殿前槐柏成林,其中有巨柏一柏,樹枝已剝落殆盡,斑紋蒼老可愛,有旁曰: “老子檢牛處。
” 相傳李老君騎青牛入關,曾系牛於此,殿後為萬壽閣,正對華山,憑欄遠眺,可見太華三-,高揮雲表,閣中題詠甚多,不乏佳句。
這日清晨,華嶽廟登山拜廟遊客衆多,香火鼎盛,殿側東廉房内突走出一個老道。
說他是老道卻又不像,除了發梳高髫,身穿灰袍外,從不頂禮膜拜,少有食廟中飯業,多獨自一人去廟外攤上酒食自娛,或登華山攀涉為樂,間亦杜門不出。
但,他人緣極佳,廟中道士對他極為尊敬。
但見這老道飄飄然走出廟外攤上叫了兩盤白切羊肉、鹵牛腎,一角酒,另加拾個牛肉包子,自飲自啖。
這家攤上頗著盛名,風味獨絕,尤其羊肉切薄如紙,不膻不粗,入口香腴則化,食客趨之若 鹜,應接不暇。
忽有一短裝漢子擠坐老道之側,雜七雜八胡叫了一通,呼嘿呼啦大喝大嚼,一邊悄悄說道:“匡老,風聲不大好!” 這老道無疑是受簡松逸囑命而來的匡殘。
匡殘自顧吃着頭也不偏,似喃喃自語道:“什麼風,還是東南?還是西北?” 漢子答道:“多方面的,”悄悄地告知一切,吃完後付了錢揚長離去。
他們對話多是江湖隐語,話音又低,市聲嘈雜,即使共坐一攤的食客,也無法聽清楚。
匡殘淺酌慢飲,忖道:“來到華陰快一月了,消息傳來看來簡少俠這兒似穩操勝算。
可見邪不勝正!” 蓦聞一個蒼老語聲道:“道長别來無恙?昨晚西嶽之遊想必盡興而歸!” 此乃隐語,匡殘暗暗冷笑道:“也該來了,而且也要費華山一杯土,掩埋屍體,”立即離坐而起,轉身相顧大笑道:“施主風-依舊,難得難得,施主怎知貧道昨晚夜遊華山,來,去貧道房内暢飲離情!” 來人一副寒儒模樣,面帶笑容随着匡殘走入華嶽廟廊庑一間室中。
室内擺設不算筒陋,窗明幾淨,架上書冊諸子百家,琳琅滿目。
寒儒道:“不知道長幾時下手,隻許成功不準失敗。
” 匡殘冷冷答道:“凡事不可逆料,人算不如天算,貧道隻盡其在我而已!” 寒儒聞言大感驚愕,詫道:“道長不是多日來摸清了華山派底細,一真師太獨居瓊花崖,偏僻無人,呼應不便,猝然奇襲,必奏全功。
” “閣下未免說得太輕松了,消息傳來無一不與貴上有害,貧道應允貴上時,隻允相助,并未應承獨任其難!” “難道道長怕了麽?” “貧道不惱一真師太,到是畏懼姜翰林老鬼,貧道死不足惜,隻怕誤了大事。
” 寒儒聞言不禁面色大變,詫道:“聽道長語焉,莫非發現了姜翰林老鬼形迹麼?” 匡殘點了點頭,道:“貧道雖太看得極為清楚,卻可斷言那必是姜翰林無疑。
姜翰林老鬼從不做沒有把握的事,他說敢于背叛貴上,就胸中已扼有九成勝算,閱下來了,諒已調遣甚多能手,依貧道看來未必能操勝算!” 寒儒面色更為之一變,驚道:“姜老鬼,老朽與你誓不兩立,我等箭已在弦,不能不發,準定明晚三更時分動手。
” 匡殘道:“貧道話可要說在前頭,事情壞了可别怨貧道言不在先!” “那是當然!”寒儒道:“老朽立即飛訊禀明當家的,不論如何明晚三更勢在必行,除非當家的傳谕取消。
”言畢即告辭。
匡殘默
侍衛接過腰牌,反覆仔細察視了兩眼,轉遞于同行一名老者。
不言而知,那老者正是薛瑜。
“不錯,”薛瑜僅略略察視了一眼,颔首笑道:“确是相府之物,屠朋友言有急事,不知可否見告,老朽自當盡速向羅副統領陳明。
” 屠靈怎敢推心置腹坦言無隐,忙歉然一笑道:“奉相爺之命,隻能向羅副統領當面告知,請海涵寬諒。
” “既是如此,也就算了,老朽何能強求,不過……”薛瑜淡淡一笑道:“老朽久在相府,隻覺屠朋友甚是面生,迄未見過,屠朋友在相府供職有多久了?” 屠靈面色一變,知事已戳穿,但仍面色恭忙道:“屠某身份不假,羅副統領一見屠某即可證明并非虛言!” 薛瑜哈哈大笑道:“那顯然是老朽不對了,相爺行事莫測高深,老朽雖身在相府甚久,許多 事真真假假使老朽難以明白究竟,請!” 這聲“請”字無疑代表了已獲信任,接屠靈一行五人前往太原府城。
屠靈控騎而行,吊橋已放下,順利無阻安然入城,但他心中忐忑不甯,能夠見到羅如臯是再好不過,否則将為太行帶來一場彌天大禍。
夜已深,居民俱進入夢境,石闆大街寂靜異常,得得蹄聲分外清澈入耳。
一行多人抵達一幢八字門牆亘宅前停住。
屠靈不禁憂心俱釋,認出是羅如臯私宅,自已每年中必有一兩次專程面谒。
薛瑜步向門前敲擊銅環。
大門隆隆開啟,一個壯漢跨出,目睹侍衛,立即躬身施禮笑道:“原來是王大人,小的隻道咱們老爺回來了!” 王姓侍衛道:“你們大人不到天亮不會回家,嘉賓遠來作客,你們大人吩咐款待不可簡慢!” “是,小的怎敢?”立即帶路引入客廳獻上香茗。
王姓侍衛吩咐酒宴款待,羅府下人喏喏遵命而去。
屠靈竟忽略了羅府下人并非熟面孔。
薛瑜立時向屠靈告知自己等人姓名來曆一一為之引見,姓名來曆自然是捏造無疑。
王姓侍衛及其他之人均沉默寡言,而薛瑜則健談風生,講述京城官場趣事,武林轶聞。
屠靈心内雖焦急如焚,巴不得天色大亮,羅如臯急急歸來,但卻不能不鎮定應付,防瞧出破綻。
須臾,酒菜已擺上,珍肴羅列,酒味芬芳。
薛瑜延請屠靈入席,舉杯相敬,呵呵笑道:“鳳翔陳汾‘千步香’名聞天下,想不到羅大人竟有珍藏陳釀時逾百年,老朽真是口福不淺。
” 酒确是好酒,入口即知。
屠靈是羅府常客,那有不知之理,向薛瑜等人一一乾杯相敬,平時他在太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頤指氣使,作威作福,如今,卻低聲下氣,笑顔相向。
薛瑜依舊談笑風生,不失東道主之禮,即使屠靈四個随從一樣恭敬。
酒到半醺之際,薛瑜忽目注屠靈道:“老朽越瞧閣下越熟,使老朽不禁憶起一人,閣下莫非太行白龍堂主,人稱鬼子殺神屠靈就是閣下麼?” 屠靈聞言勃然色變,倏起立起。
那知甫才立起,體内真氣頓感逆行狂竄,四肢頓生飛麻失力感覺,不禁面色大變。
随行四名手下亦翻身倒地,口吐白沫昏死過去。
薛瑜等人發出哈哈大笑不絕。
口口口 岩曉太華俯威景,天外三-削不成; 武帝嗣前雲欲散,仙人掌上兩初晴。
河山北枕秦關險,驿路西遠漢時平; 借問道傍名利客,何如此處學長生。
唐,崔颢,望華陰詩。
華山,世稱西嶽,又名太華,以示與其西部華州的“少華山”有别。
整個華山,以石秀為奇,就像一塊龐然亘石,削成千百奇-,以五-為主,中曰“玉女”、東曰“朝陽”、南曰“落雁”、西曰“蓮花”、北曰“雲台”攢簇似蓮,下出雲麥,以北-最秀。
事實上華山卻以東南西三-為主,獨矗雲表,巍然如削,故稱天外之。
華陰縣西有處西嶽廟,又名華嶽廟,占地廣達一二百餘畝,紅牆綠瓦,金碧輝煌,為曆代帝王或緻祭大臣祭嶽之所,及登華山遊客必先拜廟,不獨香火旺盛,而廟外亦成市廛,攤販林立,吃喝雜耍,應有盡有,不亞于燕京天橋。
廟中碑文甚多,曆代帝王虹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均題有匾額,後又經康熙乾隆均有增賜,可惜的是唐玄宗禦制面嶽華山碑於黃巢之亂時被焚毀,盡得三數字而已。
殿前槐柏成林,其中有巨柏一柏,樹枝已剝落殆盡,斑紋蒼老可愛,有旁曰: “老子檢牛處。
” 相傳李老君騎青牛入關,曾系牛於此,殿後為萬壽閣,正對華山,憑欄遠眺,可見太華三-,高揮雲表,閣中題詠甚多,不乏佳句。
這日清晨,華嶽廟登山拜廟遊客衆多,香火鼎盛,殿側東廉房内突走出一個老道。
說他是老道卻又不像,除了發梳高髫,身穿灰袍外,從不頂禮膜拜,少有食廟中飯業,多獨自一人去廟外攤上酒食自娛,或登華山攀涉為樂,間亦杜門不出。
但,他人緣極佳,廟中道士對他極為尊敬。
但見這老道飄飄然走出廟外攤上叫了兩盤白切羊肉、鹵牛腎,一角酒,另加拾個牛肉包子,自飲自啖。
這家攤上頗著盛名,風味獨絕,尤其羊肉切薄如紙,不膻不粗,入口香腴則化,食客趨之若 鹜,應接不暇。
忽有一短裝漢子擠坐老道之側,雜七雜八胡叫了一通,呼嘿呼啦大喝大嚼,一邊悄悄說道:“匡老,風聲不大好!” 這老道無疑是受簡松逸囑命而來的匡殘。
匡殘自顧吃着頭也不偏,似喃喃自語道:“什麼風,還是東南?還是西北?” 漢子答道:“多方面的,”悄悄地告知一切,吃完後付了錢揚長離去。
他們對話多是江湖隐語,話音又低,市聲嘈雜,即使共坐一攤的食客,也無法聽清楚。
匡殘淺酌慢飲,忖道:“來到華陰快一月了,消息傳來看來簡少俠這兒似穩操勝算。
可見邪不勝正!” 蓦聞一個蒼老語聲道:“道長别來無恙?昨晚西嶽之遊想必盡興而歸!” 此乃隐語,匡殘暗暗冷笑道:“也該來了,而且也要費華山一杯土,掩埋屍體,”立即離坐而起,轉身相顧大笑道:“施主風-依舊,難得難得,施主怎知貧道昨晚夜遊華山,來,去貧道房内暢飲離情!” 來人一副寒儒模樣,面帶笑容随着匡殘走入華嶽廟廊庑一間室中。
室内擺設不算筒陋,窗明幾淨,架上書冊諸子百家,琳琅滿目。
寒儒道:“不知道長幾時下手,隻許成功不準失敗。
” 匡殘冷冷答道:“凡事不可逆料,人算不如天算,貧道隻盡其在我而已!” 寒儒聞言大感驚愕,詫道:“道長不是多日來摸清了華山派底細,一真師太獨居瓊花崖,偏僻無人,呼應不便,猝然奇襲,必奏全功。
” “閣下未免說得太輕松了,消息傳來無一不與貴上有害,貧道應允貴上時,隻允相助,并未應承獨任其難!” “難道道長怕了麽?” “貧道不惱一真師太,到是畏懼姜翰林老鬼,貧道死不足惜,隻怕誤了大事。
” 寒儒聞言不禁面色大變,詫道:“聽道長語焉,莫非發現了姜翰林老鬼形迹麼?” 匡殘點了點頭,道:“貧道雖太看得極為清楚,卻可斷言那必是姜翰林無疑。
姜翰林老鬼從不做沒有把握的事,他說敢于背叛貴上,就胸中已扼有九成勝算,閱下來了,諒已調遣甚多能手,依貧道看來未必能操勝算!” 寒儒面色更為之一變,驚道:“姜老鬼,老朽與你誓不兩立,我等箭已在弦,不能不發,準定明晚三更時分動手。
” 匡殘道:“貧道話可要說在前頭,事情壞了可别怨貧道言不在先!” “那是當然!”寒儒道:“老朽立即飛訊禀明當家的,不論如何明晚三更勢在必行,除非當家的傳谕取消。
”言畢即告辭。
匡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