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璇玑失機
關燈
小
中
大
是晚,鐵膽瞻孟嘗徐三泰三撥十人先後抵達德安縣投宿在城府一家客棧内。
一字慧劍丁源、通臂猿倪鳳子、鐵爪神镖趙金英一行三人最後抵達,談及遇阻經過。
徐三泰說道:“老朽與東方老師兩撥因何未受任何驚擾?” 衆人均想不出所以然來。
天氣燠熱,汗水浸透,客棧準備熱水沐浴,待桌上羅列豐富酒飯時,卻不見程乃恭沐浴出來,倪鳳子口中嘟嘟嚷嚷道:“倪某腹中饑如雷鳴,先到先吃,誰管禮數不禮數!”添了一大碗米飯坐下,唏哩呼噜即大吃大喝起來。
丁源笑道:“人家喚你倪瘋子,一點不差!” 倪鳳子瞪了丁源一眼,也不說話,自顧放飲食喝。
徐三泰微笑道:“諸位也請入席飲用吧,今日稱得上平安無事,明天必不能如此順利,吃飽早點歇息,留點精神明天上路!” 沐浴間在客棧最後面,隻道程乃恭洗完後即出,但食用半飽尚不見程乃恭現身,徐三泰放下竹筷轉往後間。
忽聞徐三泰傳來一聲驚呼,群雄情知有異,慌忙紛紛掠去,發現程乃恭外衣尚挂在繩上,浴桶内留有不潔餘水,隻是不見程乃恭蹤影。
這一驚非同小可,群雄無不面面相觑。
陸慧娥究竟心細若發,發現門楣上貼有一紙,黑夜無光,紙僅三指寬,不易發現。
詫道:“那是什麼?” 群雄亦察覺了,徐三泰将紙條揭下,返身快步奔回川堂,就着燈光下映視。
紙上僅寥寥數行,謂程乃恭居心險惡,以偷天換日手法竊占象牙寶球,陷顔中铮幾乎於死,擒回逼供寶球下落,決不傷害程乃恭性命,請勿外洩,亦無上下款。
群雄已随來川堂,紫面韋護東方旭忙道:“程乃恭定是在猝不及防,穴道受制情形下被架走,來人亦必不多,架着一個活死人帶走,去必不遠,我等何不四向追蹤搜索。
” 此乃沒有辦法中的辦法,總不能坐在客棧内乾着急,略略商量下,展飛虹丁源江上雲趙金英倪鳳子東方旭六人疾離客棧分向搜覓。
客棧内僅剩下鐵膽孟嘗徐三泰,擒龍手陸慧乾陸慧娥兄妹三人。
三人圍坐燈下默默無語,面色凝肅。
陸慧娥忽道:“不好,如是信如紙上之言,那到也不妨事,隻是……” “隻是什麼?”陸慧乾知幼妹心細如發,料事百不爽一,望着陸慧娥道:“九妹不妨說說看!” 陸慧娥道:“此乃移禍江東之計,長江镖局失镖已然震蕩整個江湖,我等此次義助程乃恭赴含鄱口之約府城内外無人不知,如今程乃恭被人擄去說出恐無人相信,難免有人妄測暗镖必是徐老爺子得去!” “哦!”徐三泰不禁動容,道:“老朽也有此想法,可是事已如此,隻有走一步算一步了!”言下不禁長歎一聲。
陸慧娥道:“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程乃恭自己設下這種詭計,無法赴含鄱口之約,使徐老爺無法自圓其說,百口莫辯!” 擒龍手陸慧乾不禁連連點頭。
徐三泰忽長歎一聲道:“簡老弟若在此處,以他才智必可弭禍於無形。
” 蓦地,屋瓦上突起了落足微聲。
徐三泰倏地吹熄了燈火,與陸慧乾陸慧娥兄妹魚貫掠出戶外穿上屋面。
隻見月夜星光下遠處的屋面上一雙形如淡煙人影疾掠而去,徐三泰三人展開輕功身法追出。
一雙形似淡煙人影身法絕快,轉瞬已翻出牆外。
追逐出十餘裡外,已是綿延無盡崇山峻嶺,那一雙淡煙人影穿入密林中。
遇林莫入,江湖中人有些禁忌,徐三泰三人不禁止步停身。
突聞林中傳來語聲道:“來者可是徐老爺子麼?” 徐三泰鼻中冷哼一聲道:“朋友,你這是明知故問!” “徐老爺子,我等弟兄将三位引來,也是一片好意,三位不是要知程乃恭的去向麼?目前展女俠等六人已陷身危境,我等又卻有不得已苦衷相救,隻等将三位引來!” 徐三泰不禁大驚,道:“程乃恭被擄,對方是何來曆及其去向還請見告?” “對方是何來路無法見告,程乃恭是否被擄抑或目設詭謀眼前難查明,徐老爺子,循着林外迳向西去,約莫五裡之遙有座深谷便是對方藏處,三位必須謹慎小心!” 徐三泰略一沉吟,抱拳一拱,道:“承蒙相告,不勝心感!” 三人拔足沿着密林望西疾掠如飛而去。
途中陸慧娥道:“此人之話究竟可信不信?” 徐三泰道:“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們快去吧!” 口口口 一彎明月,懸挂中天,散發迷蒙光輝。
已是四更時分。
趙秋舫宅後庭園内一角小樓上,簡松逸正與趙秋舫坐叙方才於玉堂春酒樓上情景。
簡松逸道:“在下套出了易煥堂甚多真言,果然不出在下所料,那竊取名冊之奸細名喚王廉,有過目不忘之能,竊抄名冊之餘尚偷窺得另外隐秘,強記下各處首要人名,趙兄即為其中之一。
” “王廉識得天竺及西藏文字麼?” “他雖不識,卻強記下如何寫法,趙兄便是其中之一。
”簡松逸道:“王廉憑着特殊記憶力密報薩磊這鷹犬,薩磊秉性多疑,王廉慘死,薩磊更疑中了反間之計,無奈内廷嚴旨追迫,薩磊不得已下令緝捕,在下隻知冀豫魯鄂四省各捕一人,但不知姓名是誰?” “不妙了!”趙秋舫心憂如焚道:“被捕四人若受刑不過供出,實然與前明義俠蒙受其害。
” “大概無妨!”簡松逸略一忖思,答道:“在下請易煥堂飛訊去京,暫押在獄,以免中了反間之計!” 這不是實話,簡松逸謹慎小心,不敢向趙秋舫吐露隐秘。
趙秋舫憂心仍未釋,道:“公子騙得了易煥堂一時,不能騙得了一世!”他隻知文士超及瞿大剛均系自己這方派赴兩廣督署卧底,并不知文瞿兩人在清廷權勢大小,簡松逸僅奉文士超之命運交密旨名冊,更不知簡松逸底蘊。
簡松逸朗笑一聲道:“但能騙過一時,再徐為之計,或能迎刃而解!”兩人之後則談些風土人情,絕口不提隐秘,不覺東方之既白。
簡松逸告辭,趙秋舫送至門外殷殷道别,簡松逸才出得巷尾,迎面忽走來一個短裝漢子低聲道:“簡公子麼?”言畢自懷中取出一函遞交。
短裝漠子隻說了這句話後,轉身快步走去。
簡松逸展開了後,不禁一怔,忽聞身後起了衣袂振風微聲,倏又寂止,忙拔步迫上短裝漢子,低聲道:“不要問話,尊駕有性命之危,”繼又朗聲大笑道:“貴上既有在下所需之物,那是再好不過,有勞轉覆,午刻不能如約,傍晚時分定然前往拜望!”說着低喝道:“速向湖濱走去!” 湖濱已然在望,簡松逸又道:“泊岸舟群中,有艘黑篷矮桅小舟,尊驽迳可登上隻說奉我之命駛向湖心,目的地任尊駕自便。
” 果如簡松逸所言,短裝漢子登上黑篷小舟,命啟行即駛向湖心而去。
湖濱碼頭有不少人走動,隻見一個青衫人立在簡松逸身後五丈遠處,目光眺向一側遠處,佯裝遊客模樣,沉浸在湖光山色中。
但那裡瞞得過簡松逸,也不顧忌驚世駭俗,背向青衫人,随地潛龍升天拔起,蓦地一個輪轉,化作飛鷹攫兔雙手拾指攫下。
青衫人做夢也未曾想到簡松逸有此一着,俟勁風淩頭時已是不及閃避,為簡松逸左手五指扣住肩胛骨,猛感下颚一痛,颚骨卸落。
湖濱人群不由驚叫出聲,他們幾曾見過如此曠絕驚世的輕功。
簡松逸毫不停頓,抓起青衫人如飛掠向易煥堂下榻之處。
四個親兵護在門首,認得簡松逸,飛奔入内禀知易煥堂,卻不料簡松逸已自邁入堂屋,将青衫人抛擲在地,大刺刺地坐下。
日月雙環易煥堂聞訊偕同曹真平趨出。
曹真平一見青衫人,不禁面色大變。
易煥堂驚問道:“簡公子,這是何人?” 簡松逸沉聲道:“易大人一問曹真平就知?” 易煥堂聞言便知曹真平又惹下大禍,昨晚在醉夢園回來時不敢向曹真平明言簡松逸來曆,隻告知曹真平少招惹簡松逸,明晚簡松逸即要離開吳城,何必樹怨,不由怒視了曹真平一眼。
曹真平不禁犯了倔性,冷笑道:“查得奸宄,乃屬下職責,趙秋舫系朝廷要犯,屬下懼他畏罪潛逃無蹤,故遺人暗暗嚴密監視,難道這還有什麼不對麼?” 簡松逸面色微變,取出一柄摺扇,颔首道:“曹管帶,說得極是!”招扇啦喇展揮而去。
隻見曹真平人頭離肩沖起,血如泉噴,随起一掌,勁風山壓青衫人亦氣窒斃命。
簡松逸面色寒沉,話也不說,轉面邁出屋外而去。
易煥堂噤若寒蟬,半晌不敢出聲…… 口口口 看盡江湖半裡-,不嫌雲夢介吾胸; 戲招西塞山前月,來聽東林寺裡鐘。
遠客豈知今再至,老僧能記昔相逢; 虛憲熟睡誰驚覺,野寂無人夜自春。
此乃宋人陸遊宿匡廬東林寺詩 廬山濱臨長江鄱陽湖,濕氣最重,今人語之謂濕度,霧障雲繞,變幻莫測,故有“不識廬山真面目”之語。
吳城與德安均傍鄱陽湖,地近密迩,僅相距數十裡,德安縣除一面臨湖外,三面山勢環抱,綿亘蜿蜒銜接匡廬。
這日清晨,隻見一條人影掠飛若矢,穿越白雲翠樹叢中,身影倏隐倏現,掠抵一處削壁纏崖之下。
崖下古木幽森,一株虬柯下有茅廬一座。
來人正是簡松逸,青衫儒服星目搖鼻,面若冠玉,披劍握扇,豐神潇灑之極,巍立在茅廬門前,朗聲道:“大師相召在下,不知有無驚擾麼?” “阿彌陀佛!”一聲宏亮佛号中,隻見一個濃眉虎目,身着一襲灰袍,足登-鞋,颔下無須的披發頭陀踱出,望着簡松逸,似驚訝錯愕已極,合掌和南道:“簡少施主麼?真個仙露明珠,老納百了失敬了!” 簡松逸道:“不敢,還請明言救出徐老爺之策。
” 百了大師伸手一牽,引着簡松逸進入茅廬,就在佛案前蒲團上相對而坐,道:“少施主知道麼?侯爺為竟複國之志,南七北六十三省均欲設立分舵,自王廉洩露筠門嶺分舵隐秘遂棄廢不用另覓,雖然如此,侯爺三年即中意了八指-下璇玑洞……” “八指-璇玑洞!”簡松逸詫道:“此-位在何處?” “就在附近!”百了大師道:“徐老施主等即陷身該洞,洞裡宛如天星纏度,宛如迷宮稍一不慎即不得其徑而出?” “侯爺去過了麼?” “沒有去過!” “那麼侯爺怎麼看中了璇玑洞?” “是聽老納說的!”百了大師長歎一聲道:“璇玑洞内隐藏得一位鬼傑,武功高深莫測,心性介乎正邪之間,喜怒無常,既不甘作清廷鷹犬,又不層與黑道為伍,更與正派衛道俠義之士格格不入,故老納稱他為鬼傑!” “請問大師,他隻一人麼?姓甚名誰?是何來曆,可否請告其詳?” 百了大師搖首道:“他自稱璇玑秀士,對他自身來曆姓名諱莫如深,即使其屬下七人也不知情,老納結廬此間屈指已十易寒暑了,本不知有璇玑洞,五年前璇玑秀士忽找上門來,自言暗中已觀察老納壹年,好确定老納是與世無争的高僧,并瞧出老納深谙武功,幾度堅請老納與其印證,老納謙讓避不與較,三年前,他竟謂若不與其印證高下即驅老納離去,迫不得已與其較量……” “大師勝了麼?” “憑老納這點微末技藝,不傷便是萬幸
一字慧劍丁源、通臂猿倪鳳子、鐵爪神镖趙金英一行三人最後抵達,談及遇阻經過。
徐三泰說道:“老朽與東方老師兩撥因何未受任何驚擾?” 衆人均想不出所以然來。
天氣燠熱,汗水浸透,客棧準備熱水沐浴,待桌上羅列豐富酒飯時,卻不見程乃恭沐浴出來,倪鳳子口中嘟嘟嚷嚷道:“倪某腹中饑如雷鳴,先到先吃,誰管禮數不禮數!”添了一大碗米飯坐下,唏哩呼噜即大吃大喝起來。
丁源笑道:“人家喚你倪瘋子,一點不差!” 倪鳳子瞪了丁源一眼,也不說話,自顧放飲食喝。
徐三泰微笑道:“諸位也請入席飲用吧,今日稱得上平安無事,明天必不能如此順利,吃飽早點歇息,留點精神明天上路!” 沐浴間在客棧最後面,隻道程乃恭洗完後即出,但食用半飽尚不見程乃恭現身,徐三泰放下竹筷轉往後間。
忽聞徐三泰傳來一聲驚呼,群雄情知有異,慌忙紛紛掠去,發現程乃恭外衣尚挂在繩上,浴桶内留有不潔餘水,隻是不見程乃恭蹤影。
這一驚非同小可,群雄無不面面相觑。
陸慧娥究竟心細若發,發現門楣上貼有一紙,黑夜無光,紙僅三指寬,不易發現。
詫道:“那是什麼?” 群雄亦察覺了,徐三泰将紙條揭下,返身快步奔回川堂,就着燈光下映視。
紙上僅寥寥數行,謂程乃恭居心險惡,以偷天換日手法竊占象牙寶球,陷顔中铮幾乎於死,擒回逼供寶球下落,決不傷害程乃恭性命,請勿外洩,亦無上下款。
群雄已随來川堂,紫面韋護東方旭忙道:“程乃恭定是在猝不及防,穴道受制情形下被架走,來人亦必不多,架着一個活死人帶走,去必不遠,我等何不四向追蹤搜索。
” 此乃沒有辦法中的辦法,總不能坐在客棧内乾着急,略略商量下,展飛虹丁源江上雲趙金英倪鳳子東方旭六人疾離客棧分向搜覓。
客棧内僅剩下鐵膽孟嘗徐三泰,擒龍手陸慧乾陸慧娥兄妹三人。
三人圍坐燈下默默無語,面色凝肅。
陸慧娥忽道:“不好,如是信如紙上之言,那到也不妨事,隻是……” “隻是什麼?”陸慧乾知幼妹心細如發,料事百不爽一,望着陸慧娥道:“九妹不妨說說看!” 陸慧娥道:“此乃移禍江東之計,長江镖局失镖已然震蕩整個江湖,我等此次義助程乃恭赴含鄱口之約府城内外無人不知,如今程乃恭被人擄去說出恐無人相信,難免有人妄測暗镖必是徐老爺子得去!” “哦!”徐三泰不禁動容,道:“老朽也有此想法,可是事已如此,隻有走一步算一步了!”言下不禁長歎一聲。
陸慧娥道:“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程乃恭自己設下這種詭計,無法赴含鄱口之約,使徐老爺無法自圓其說,百口莫辯!” 擒龍手陸慧乾不禁連連點頭。
徐三泰忽長歎一聲道:“簡老弟若在此處,以他才智必可弭禍於無形。
” 蓦地,屋瓦上突起了落足微聲。
徐三泰倏地吹熄了燈火,與陸慧乾陸慧娥兄妹魚貫掠出戶外穿上屋面。
隻見月夜星光下遠處的屋面上一雙形如淡煙人影疾掠而去,徐三泰三人展開輕功身法追出。
一雙形似淡煙人影身法絕快,轉瞬已翻出牆外。
追逐出十餘裡外,已是綿延無盡崇山峻嶺,那一雙淡煙人影穿入密林中。
遇林莫入,江湖中人有些禁忌,徐三泰三人不禁止步停身。
突聞林中傳來語聲道:“來者可是徐老爺子麼?” 徐三泰鼻中冷哼一聲道:“朋友,你這是明知故問!” “徐老爺子,我等弟兄将三位引來,也是一片好意,三位不是要知程乃恭的去向麼?目前展女俠等六人已陷身危境,我等又卻有不得已苦衷相救,隻等将三位引來!” 徐三泰不禁大驚,道:“程乃恭被擄,對方是何來曆及其去向還請見告?” “對方是何來路無法見告,程乃恭是否被擄抑或目設詭謀眼前難查明,徐老爺子,循着林外迳向西去,約莫五裡之遙有座深谷便是對方藏處,三位必須謹慎小心!” 徐三泰略一沉吟,抱拳一拱,道:“承蒙相告,不勝心感!” 三人拔足沿着密林望西疾掠如飛而去。
途中陸慧娥道:“此人之話究竟可信不信?” 徐三泰道:“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們快去吧!” 口口口 一彎明月,懸挂中天,散發迷蒙光輝。
已是四更時分。
趙秋舫宅後庭園内一角小樓上,簡松逸正與趙秋舫坐叙方才於玉堂春酒樓上情景。
簡松逸道:“在下套出了易煥堂甚多真言,果然不出在下所料,那竊取名冊之奸細名喚王廉,有過目不忘之能,竊抄名冊之餘尚偷窺得另外隐秘,強記下各處首要人名,趙兄即為其中之一。
” “王廉識得天竺及西藏文字麼?” “他雖不識,卻強記下如何寫法,趙兄便是其中之一。
”簡松逸道:“王廉憑着特殊記憶力密報薩磊這鷹犬,薩磊秉性多疑,王廉慘死,薩磊更疑中了反間之計,無奈内廷嚴旨追迫,薩磊不得已下令緝捕,在下隻知冀豫魯鄂四省各捕一人,但不知姓名是誰?” “不妙了!”趙秋舫心憂如焚道:“被捕四人若受刑不過供出,實然與前明義俠蒙受其害。
” “大概無妨!”簡松逸略一忖思,答道:“在下請易煥堂飛訊去京,暫押在獄,以免中了反間之計!” 這不是實話,簡松逸謹慎小心,不敢向趙秋舫吐露隐秘。
趙秋舫憂心仍未釋,道:“公子騙得了易煥堂一時,不能騙得了一世!”他隻知文士超及瞿大剛均系自己這方派赴兩廣督署卧底,并不知文瞿兩人在清廷權勢大小,簡松逸僅奉文士超之命運交密旨名冊,更不知簡松逸底蘊。
簡松逸朗笑一聲道:“但能騙過一時,再徐為之計,或能迎刃而解!”兩人之後則談些風土人情,絕口不提隐秘,不覺東方之既白。
簡松逸告辭,趙秋舫送至門外殷殷道别,簡松逸才出得巷尾,迎面忽走來一個短裝漢子低聲道:“簡公子麼?”言畢自懷中取出一函遞交。
短裝漠子隻說了這句話後,轉身快步走去。
簡松逸展開了後,不禁一怔,忽聞身後起了衣袂振風微聲,倏又寂止,忙拔步迫上短裝漢子,低聲道:“不要問話,尊駕有性命之危,”繼又朗聲大笑道:“貴上既有在下所需之物,那是再好不過,有勞轉覆,午刻不能如約,傍晚時分定然前往拜望!”說着低喝道:“速向湖濱走去!” 湖濱已然在望,簡松逸又道:“泊岸舟群中,有艘黑篷矮桅小舟,尊驽迳可登上隻說奉我之命駛向湖心,目的地任尊駕自便。
” 果如簡松逸所言,短裝漢子登上黑篷小舟,命啟行即駛向湖心而去。
湖濱碼頭有不少人走動,隻見一個青衫人立在簡松逸身後五丈遠處,目光眺向一側遠處,佯裝遊客模樣,沉浸在湖光山色中。
但那裡瞞得過簡松逸,也不顧忌驚世駭俗,背向青衫人,随地潛龍升天拔起,蓦地一個輪轉,化作飛鷹攫兔雙手拾指攫下。
青衫人做夢也未曾想到簡松逸有此一着,俟勁風淩頭時已是不及閃避,為簡松逸左手五指扣住肩胛骨,猛感下颚一痛,颚骨卸落。
湖濱人群不由驚叫出聲,他們幾曾見過如此曠絕驚世的輕功。
簡松逸毫不停頓,抓起青衫人如飛掠向易煥堂下榻之處。
四個親兵護在門首,認得簡松逸,飛奔入内禀知易煥堂,卻不料簡松逸已自邁入堂屋,将青衫人抛擲在地,大刺刺地坐下。
日月雙環易煥堂聞訊偕同曹真平趨出。
曹真平一見青衫人,不禁面色大變。
易煥堂驚問道:“簡公子,這是何人?” 簡松逸沉聲道:“易大人一問曹真平就知?” 易煥堂聞言便知曹真平又惹下大禍,昨晚在醉夢園回來時不敢向曹真平明言簡松逸來曆,隻告知曹真平少招惹簡松逸,明晚簡松逸即要離開吳城,何必樹怨,不由怒視了曹真平一眼。
曹真平不禁犯了倔性,冷笑道:“查得奸宄,乃屬下職責,趙秋舫系朝廷要犯,屬下懼他畏罪潛逃無蹤,故遺人暗暗嚴密監視,難道這還有什麼不對麼?” 簡松逸面色微變,取出一柄摺扇,颔首道:“曹管帶,說得極是!”招扇啦喇展揮而去。
隻見曹真平人頭離肩沖起,血如泉噴,随起一掌,勁風山壓青衫人亦氣窒斃命。
簡松逸面色寒沉,話也不說,轉面邁出屋外而去。
易煥堂噤若寒蟬,半晌不敢出聲…… 口口口 看盡江湖半裡-,不嫌雲夢介吾胸; 戲招西塞山前月,來聽東林寺裡鐘。
遠客豈知今再至,老僧能記昔相逢; 虛憲熟睡誰驚覺,野寂無人夜自春。
此乃宋人陸遊宿匡廬東林寺詩 廬山濱臨長江鄱陽湖,濕氣最重,今人語之謂濕度,霧障雲繞,變幻莫測,故有“不識廬山真面目”之語。
吳城與德安均傍鄱陽湖,地近密迩,僅相距數十裡,德安縣除一面臨湖外,三面山勢環抱,綿亘蜿蜒銜接匡廬。
這日清晨,隻見一條人影掠飛若矢,穿越白雲翠樹叢中,身影倏隐倏現,掠抵一處削壁纏崖之下。
崖下古木幽森,一株虬柯下有茅廬一座。
來人正是簡松逸,青衫儒服星目搖鼻,面若冠玉,披劍握扇,豐神潇灑之極,巍立在茅廬門前,朗聲道:“大師相召在下,不知有無驚擾麼?” “阿彌陀佛!”一聲宏亮佛号中,隻見一個濃眉虎目,身着一襲灰袍,足登-鞋,颔下無須的披發頭陀踱出,望着簡松逸,似驚訝錯愕已極,合掌和南道:“簡少施主麼?真個仙露明珠,老納百了失敬了!” 簡松逸道:“不敢,還請明言救出徐老爺之策。
” 百了大師伸手一牽,引着簡松逸進入茅廬,就在佛案前蒲團上相對而坐,道:“少施主知道麼?侯爺為竟複國之志,南七北六十三省均欲設立分舵,自王廉洩露筠門嶺分舵隐秘遂棄廢不用另覓,雖然如此,侯爺三年即中意了八指-下璇玑洞……” “八指-璇玑洞!”簡松逸詫道:“此-位在何處?” “就在附近!”百了大師道:“徐老施主等即陷身該洞,洞裡宛如天星纏度,宛如迷宮稍一不慎即不得其徑而出?” “侯爺去過了麼?” “沒有去過!” “那麼侯爺怎麼看中了璇玑洞?” “是聽老納說的!”百了大師長歎一聲道:“璇玑洞内隐藏得一位鬼傑,武功高深莫測,心性介乎正邪之間,喜怒無常,既不甘作清廷鷹犬,又不層與黑道為伍,更與正派衛道俠義之士格格不入,故老納稱他為鬼傑!” “請問大師,他隻一人麼?姓甚名誰?是何來曆,可否請告其詳?” 百了大師搖首道:“他自稱璇玑秀士,對他自身來曆姓名諱莫如深,即使其屬下七人也不知情,老納結廬此間屈指已十易寒暑了,本不知有璇玑洞,五年前璇玑秀士忽找上門來,自言暗中已觀察老納壹年,好确定老納是與世無争的高僧,并瞧出老納深谙武功,幾度堅請老納與其印證,老納謙讓避不與較,三年前,他竟謂若不與其印證高下即驅老納離去,迫不得已與其較量……” “大師勝了麼?” “憑老納這點微末技藝,不傷便是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