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真龍寶劍

關燈
萬柳莊,位于西湖東南岸,沿道楊柳随風依依,密麻成林,有醉柳如貴妃醉酒,有浣紗柳如少女浣紗,有獅柳如猛獅盤踞,柳陰深處,莺莺燕燕嬌嬌啼啼婉婉轉轉,聞之如飲醇膠,如聞仙音,神怡心曠,三月不知肉味。

     河北有祝家,宋初即以風流傳世,曆代卿相,七世前移居蘇杭,于西湖景色絕美處建萬柳莊,從此不問政事,茲今一百六十九年。

     暮春三月,草長莺飛,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覺楊柳風。

    趙四公子撐起油紙傘,遮住綿綿春雨,連袂一位容色秀麗絕倫的稚齡少女,下江南、訪萬柳莊。

     萬柳莊内内外外,大紅燈籠高高挂起,紅紙紅布滿貼滿挂,一盒盒諸色體餅禮箱高疊,家仆丫鬟忙碌往來,顯是家有喜事。

    喜事在辦,内外各人卻均面有重憂,全無喜悅之色,不知是何緣故。

     趙四公子在偏廳等候,仆人端來兩隻宜興紫砂茶杯,打開蓋子,龍井茶香撲鼻。

    祝家曆代官宦,品味高雅,一杯一茶俱是極盡考究。

     他還未喝茶,祝長聲已從内堂出迎,呵呵笑道:“趙兄弟,一别三年,風采更勝往時,甚麼風吹你來的?” 這一代的萬柳莊主人,名叫祝長聲,年約四十馀歲,相貌清瞿,喜作道裝打扮,望之猶如出塵脫俗的世外高人。

     趙四公子三年前遊江南,曾與祝長聲有一面之緣,大家實在說不上稔熟。

    此刻見祝長聲連鞋子也禾穿好,倒履相迎,如此熱情,不禁愕然。

    他今番前來,實有所圖謀,心想:“大丈夫有話直說,轉彎抹角,反倒顯得小家。

    ”臉有愧色,說道:“祝兄,實不相瞞,在下此來非善,是要取你家傳的真龍寶劍!” 祝長聲奇道:“甚麼真龍寶劍?” 趙四公子早料到他有此反問,緩緩道:“祝兄,你無須隐瞞。

    在下要的,便是你家世代秘藏,相傳有天界威力的真龍寶劍。

    ” 祝長聲沉吟道:“趙兄弟,你可是意指昔年唐開國天子高祖的禦劍,他仗此劍之威,唐軍所向披靡,終削平南方群雄,身登大寶,建立唐代盛世。

    ” 趙四公子點頭道:“在下受人救命之恩,答允以此劍為報。

    ” 祝長聲搖頭道:“敝莊并無此劍。

    不知趙兄何處聽來此等謠言?” 趙四公子道:“祝兄,你先祖無意獲得此劍,是故辭官退隐,鑽研劍中之秘。

    劍在府上,毋庸疑義。

    在下此番明知有負于你,卻也顧不得了。

    ” 祝長聲呵呵笑道:“趙兄弟,此劍若在我手,為兄早已縱橫天下,稱王稱霸了,何須在此福地養老等死?” 趙四公子心道:“老狐狸好厲害!推得一乾二淨。

    ”呷一口龍井茶,茶味清雅,齒頰留香,應采自更先于“雨前”之新發嫩芽,煮以天下第一的杭州虎跑泉水,唯獨火候尚嫌太猛,茶味失之過急。

    他徐徐說道:“此中原委,你知我知,此間耳目衆多,何足為外人道?” 祝長聲笑道:“敝莊既無寶劍,你若找到,盡管取去無妨。

    ” 趙四公子暗道:“好老狐狸!明知打我不過,若我找到寶劍,不給我也不成,樂得賣個大方。

    這萬柳莊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要找一柄劍,何異大海撈針!”笑道:“如此正好。

     在下便在此叨擾一下,找到寶劍,方才告辭。

    ” 祝長聲誠懇地道:“趙兄弟,萬柳莊山居野宅,似你這等嬌客枉顧,不知是幾年修到的福氣。

    老夫倒希望趙兄弟千萬則要找到真龍寶劍,那就可在舍下盤桓多幾天了。

    ” 趙四公子暗暗好笑:“事到如今,老狐狸還可以睜開眼睛說謊話。

    若他進入戲班,必可成為一代名伶,也許名留史冊,列入《伶宮傳》哩!”說道:“西湖山水,甲于天下。

    如祝莊主不嫌棄,便是住上一生一世,也是樂意!” 祝長聲道:“此間局促,不若你我到後花園煮酒暢談?” 趙四公子笑道:“甚妙!”遂手攜稚齡少女,随着祝長聲,走過曲院回廊,到達後花園。

     祝家花園,花團錦簇,近處花如人臉紅,遠看山似佛頭青,遙望西湖,萬頃碧波浮天地,西湖煙水,盡收眼簾。

    二人飲紹興酒、賞江南花、攀西湖柳,盡賞蘇杭風流。

     自入花園,祝趙二人未始再提真龍寶劍之事。

     稚齡少女伴着二人談風弄月,默不作聲,一雙妙目總不離趙四公子。

    趙四公子并無介紹少女來曆,祝長聲也就不問。

     趙四公子道:“适才見尊府張燈結彩,偏廳禮餅高置,此等排場,莫非有人出嫁?” 祝長聲臉上閃過一絲陰霾,說道:“明天正是小女英台大婚之喜,明天夫家便來提親。

    ” 趙四公子拱手道:“恭喜恭喜。

    上次與祝兄見面,令愛尚是個垂髻丫頭,想不到她居然要出嫁了。

    未知她夫婿是誰?” 祝長聲道:“是人原馬家大公子文才。

    ” 趙四公子“哦”一聲:“素聞馬家大公子文武兼備,既是玉皇大帝關門弟子,又是應屆榜眼,的是一等一的少年英傑。

    ”小道:“馬家乃山西七大錢莊之首,有财有勢,你攀上這頭親家,真是天跌下來的好運氣。

    ” 他來之前,早已調查清楚,祝家移居西湖之時,帶着萬貫家财,買下萬頃良田,富甲蘇杭。

    然而數百年下來,時移勢易,再加遇上幾個不善理财的莊主,傳到祝長聲這一代,早已變成一個空殼,偏生還要維持排場,假若再無新金加入,很快便要傾家蕩産。

     趙四公子帶來萬兩銀票,本欲得劍後,以資贊助祝長聲,聊為幫補,然而祝長聲既已攀上馬家,再提起此等小錢,不啻枉作小人。

     二人談詩論文、說風道月,言不及義,直俟一抹夕陽,茫茫暮霭垂,數點寒鴉,陣陣歸鵲叫,祝長聲方才吩咐仆人在花園擺上酒菜。

     是席珍肴滿桌,盡擺江蘇名菜!先來清水油面筋、鎮江肴肉、中堡醉蟹、南通桌方腿四小碟,再加清炖蟹粉獅頭、二套鴨、将軍過橋、笑容雞片、蝦仁珊瑚、文峰雙竹、火煮乾絲、醋溜桂魚八大盤,另上芝麻糖、水蜜桃、酒釀丸子甜品。

    不過,趙四公子最欣賞的,還是佐以紫蘇葉、隔水清蒸的洋澄湖大閘蟹。

    那大閘蟹原于深秋時分最為肥美,此時尚屬初春,真不知祝長聲從何處找來此等肉肥膏腴的一等上蟹。

     四名仆役丫鬟在一旁待菜燙酒,紹興花雕原是江南第一名酒,浸以話梅,甜香四溢,更易入喉。

     趙四公子低聲教授少女如何吃蟹:拿起小銀匙,勺起一匙濃濃的蟹黃,醮滿姜絲甜醋,張口咬之,再喝一口紹興女兒紅。

    吃罷蟹黃,拆殼取肉,再将蟹殼還成全蟹,鉗腳回歸原位,食之為樂,無過逾此。

     酒酣菜飽之際,祝長聲忽道:“不滿趙兄弟,為兄實有一事相求。

    ” 趙四公子心頭一凜,問道:“不知是何貴幹?”隐隐覺得,眼前這頭老狐狸無故禮賢下士,舉動大非尋常,所求之事定然十分棘手。

    然而偏圭在此關鍵時刻提出,總是難以推卻。

     祝長聲道:“此事說來話長。

    為兄獨生愛女英台雖是女兒身,卻是聰明伶俐。

    我欲英台承繼家業,便看她到白鹿洞書院,學文習武。

    ” 趙四公子道:“白鹿洞主學究天人,文韬武略俱臻化境,确是一代名師。

    ” 祝長聲歎了口氣,說道:“誰知英台在白鹿洞書院期間,與一名叫梁山伯的同窗私訂終身。

    當她解館回家,我告知她攀上馬文才這個好夫婿,她大吵大鬧,堅決不嫁。

    ” 趙四公子正欲問:“既然如此,何不悔婚?”随即明白:“馬家财雄勢大,加上玉皇大帝在背後撐腰,縱給老狐狸豹子膽吃,他也不敢悔婚!” 祝長聲道:“據說這梁山伯是個謙謙君子,與英台同窗三年,朝相夕對,同房共枕,竟不發覺英台原是女兒身。

    ” 趙四公子心道:“這梁山伯真是呆瓜得要命"” 祝長聲道:“直到解館前,英台方才表露身份,并着梁山伯回家禀明父母後,前來求親。

    ” 趙四公子心想:“祝英台戀上梁山伯,倒還罷了,梁山伯突然發覺同學竟是個女人,居然可以立刻愛上她,是那碼子的愛情?這位呆瓜梁兄哥,前生一定沒見過女人!” 祝長聲道:“小女歸來不久,那梁山伯便攜同聘禮,前來求親。

    ” 趙四公子“啊”了一聲:“這可糟糕了!”說到聽故事,他也是一流高手,深谙何時提示、何時感歎、何時發噱、何時拍手等等大贊之道,相聲之技,絕不遜于祝長聲的演技做手,後世史家若編“伶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