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象列仙全傳卷之一

關燈
吳郡王世貞輯次,新都汪雲鵬校梓。

     老子 老子者,太上老君也。

    混沌圖雲:初三皇時化身,号為萬法天師,中三皇時為盤古先生,伏羲時為郁華子,女娲氏時為郁密子,神農時為太成子,軒轅時為廣成子,少皞時為随應子,颛帝時為赤精子,帝喾時為錄圖子,堯時為務成子,舜時為尹壽子,禹時為真行子,湯時為錫則子。

    老君雖累世化身,而未有誕生之迹。

    迨商陽甲時,分神化氣,始寄胎玄妙玉女,八十一年。

    暨武丁庚辰二月蔔五日卯時,降誕于楚之苦縣濑鄉曲仁裡,從母左腋,而生于李樹下指樹曰:此吾姓也。

    生時白首,面黃白色,額有參牛達理。

    曰:月角懸長,耳矩自鼻,純骨雙柱,耳有三漏門美須廣颡,疏齒方口,足蹈三五,手把十文。

    姓李名耳,字伯陽。

    号曰:老子又号曰老聃。

    周文王為西伯,召為守藏史武王。

    時遷為柱下史。

    成王時,仍為柱下史,乃遊西極大秦。

    竺乾等國,号古先生,化道其國。

    康王時,還歸于周,複為柱下史。

    昭王時,去官歸亳隐焉。

    後複欲開化西域,乃以昭王二十三年,駕青牛車,過函谷關度關令尹喜知之,求得其道。

    二十五年,降于蜀青羊肆。

    會尹喜同,度流沙胡域。

    至穆王時,複還中夏。

    平王時,複出關開化蘇鄰諸國,複還中國。

    敬王十七年,孔子問道于老聃,退而有猶龍之歎。

    烈王三年,過秦,秦獻公問以曆數,遂出散關。

    報王九年,複出散關,飛升昆侖。

    秦時,降峽河之濱,号河上公。

    授道安期生。

    漢文帝時,号廣成子。

    文帝好老子之旨,遣使诏聞之。

    公曰:道尊德貴,非可遙問。

    帝即命駕詣之。

    帝曰:普天之及,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域中有四大,王居一也。

    子雖有道,猶朕民也,不能屈,何乃高乎?朕足使貧賤富貴。

    須臾,公乃拊掌坐躍,冉冉在虛空中,如雲之升,去地百餘丈,而止于玄虛。

    良久,俯而答曰:今上不至天,中不類人,下不屈地,何民之有?陛下焉能令富貴貧賤乎?帝乃悟,知是神人,方正辇稽首禮謝,授帝道德二經。

    成帝時,降曲陽泉,授于吉。

    太平真經章帝時,授于吉。

    一百八十大戒。

    安帝時降,授劉圖,罪福新科,順帝時降。

    授天師三洞經簏。

    桓帝時,降天台授葛孝先上清靈寶大洞諸經。

    魏明帝時,降嵩山,授天師寇謙之新科符簏。

    唐高祖時,降羊角山。

    語吉善行唐公受命符,玄宗天寶初。

    降丹鳳門,帝親享之興慶宮。

    随又降語,田同。

    秀以函谷所藏金匮靈符又降語王元。

    翼妙直符宋政。

    和二年,降華陽洞天,授梁先生加句天童護命經。

    蓋無世不出,先塵劫而行化,後無極而常存。

    隐顯莫測,變化無窮。

    普度天人,良不可以具述者矣。

    史雲:老子南升之時,五色光貫紫微,昭王令太史占之,雲:當有聖人西去,千年之外,聲教返北,此西化之兆也。

    自昭王甲寅至漢永平,果千年焉。

    續博物志雲:唐高祖武德三年,晉州人吉善行于羊角山見白衣父老,呼善行曰:為吾語唐天子,吾為老君。

    即其祖也。

    高祖因立廟。

    高宗追尊玄元皇帝,明皇為注道德真經。

    兩京及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京師号玄元宮,諸州号紫極宮。

    尋改西京為太清宮,東京為太微宮,皆置學生,尊号曰:太聖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木公,諱倪,字君明。

    天下未有民物時,鐘化而生于碧海之上,蒼靈之墟,道性凝寂,湛體無為,将贊迪玄功,育化萬物,主陽和之氣,理于東方,亦号東王公。

    凡上天下地男子登仙得道者,悉所掌焉。

    嘗以丁卯日登台觀望轉劫學道得仙之品,品有九:一曰九天真皇,二曰三天真皇,三曰太上真人,四曰飛天真人,五曰靈仙,六曰真人,七曰靈人,八曰飛仙,九曰仙人。

    凡品仙升天之日先拜木公後谒金母,受事既畢,方得升九天,入三清,禮太上而觀元始。

    漢初,有群兒戲謠于道曰:着青裙上天門,揖金母,拜木公。

    時人皆莫之知,唯子房往拜焉,乃語人曰:此東主公之玊童也。

    西王母即龜台金母也。

    以西華至妙之氣,化而生于伊川,姓缑一作何一,字太虛,配位西方與東王,一作揚。

    諱回,字婉。

    姈公共理二氣,調成天地,陶鈞萬品。

    兒上天下地女子之登仙得道者,鹹所隸焉。

    居昆侖之圃,阆風之苑,玊樓玄。

    台九,左帶瑤池,右環翠水,女五華林、媚蘭、青娥、瑤姬。

     王巵周穆王八駿西巡,乃執白圭玄璧,谒見西王母。

    複觞母于瑤池之上,母為王謠曰:白雲在天,山陵自出。

    道裡悠遠,山川間之。

    将子無死,尚能複來。

     後漢元封元年,降武帝殿。

    母進蟠桃七枚于帝,自食其二。

    帝欲留核,母日:此桃非世間所有,三千年一實耳。

    偶東方朔于牗間窺之,母指曰:此兒巳三偷吾桃矣。

    是日,命侍女董雙成吹雲和之笛,王子登彈八琅之璈,許飛瓊鼓靈虛之簧,安法興歌玄靈之曲,為武帝壽焉。

    太真王夫人,王母少女玊巵也。

    每彈一弦琴,即百禽飛集,時乘白龍,周遊四海。

     赤松子 神農時雨師,服冰玊,教神農,能入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