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象列仙全傳卷之八
關燈
小
中
大
甯海。
書畢,跏趺而化,香風散漫,瑞氣氤氲竟曰:不散。
上官道人 劍浦人,辟榖煉氣。
一日,作辭世偈雲:處世紅塵五十八,混沌獨有今始沒。
時人若問吾歸處,掃盡雲霞一輪月。
後戍兵于廣西,有複見之者。
呂道章 垣曲人。
金大定間為縣吏,夜夢神人教以修道,寤即避役,居洪慶觀。
功成,治人疾疫皆驗。
比修觀宇,買本管州山放栰,遠近不一,每木上皆有道童身董之。
工訖,乃解衲置黃河水面,道童坐其上,順風而去。
譚處端 字通正,初名玊,号長真子,甯海人。
生而骨相不凡。
六歲随井,則安坐水上。
又所居失火,棟折于榻前,處端方熟寝,呼而起之,神情自若。
十歲,詠木架葡萄,有雲:一朝行上青龍架,見者人人仰面看。
居家以孝義稱,博學尢工草隸。
因醉卧雪中,感風痹疾,乃暗誦北鬥經以求愈。
忽夢大席橫空,欲取之,見諸星坐其上。
處端拜禱之,恍??然而覺。
自是歸道之心遂決。
金世宗大定七年,聞王重陽祖師在馬丹陽家,往師之。
重陽留同宿庵中。
時太寒,重陽展足令抱之,少頃汗出,如置身□中。
明日,以洗手餘水令滌其面,宿疾頓愈。
後随重陽之昆侖,一日,寓新鄉府君廟。
尋複往衛州新鄉廟。
廟官溫六,忽夜見庵中燈火熒然,竊視之,見處端向火獨坐,溫拜于前,處端微答,不言而出。
溫待師久不至,乃迹之,不知所在,急呼道衆白其事。
衆令朱四者詣衛質之。
主人曰:先生自來。
衛未嘗少出。
朱回告其衆,始知處端陽神也。
後乞食磁州,一狂徙,遽以奉擊其口,血流齒折,而容色不變。
但雲□他慈悲教誨。
時重陽在關中,聞而贊之曰:一拳消盡。
平生業雲。
過高唐縣,書龜蛇二字,贈茶肆人吳六,吳懸之于肆。
時鄰舍失火,多所延及,而吳肆獨存。
人以二字。
比呂純陽辟火符。
東遊至陽武,夜見北鬥交換,星如車輪,語石孔目:今年此地當有大水災。
是年果河決,後寓。
華陰夢遇重陽,丹陽報以飛仙之期,乃作長短句一首。
書畢,曲肱而逝。
有冰雲前後集行世。
劉處玄 字通妙,号長生子。
母夢白衣翁指取玊樹金葉葉。
忽堕于手,視之,乃金蟬飛入口中,處玄乃生。
是夜,紫氣二道,從大基山橫貫其家。
處玄弱冠,即不欲娶。
一日于鄰居壁間得二頌,其墨尚濡,末句雲:武官養性真仙地,須作長生不死人。
是年,重陽與其徒丹陽長真自東而來,玄與母參谒。
重陽問之日:汝解壁間語否?因令從遊。
梁注道德、黃庭、清靜等經。
有驸馬都尉出,鎮萊州,見其歸向者甚衆,而不見有異于人,乃捕處玄于獄。
俄市人見玄于城南,押獄鄭姓者亦見之,意為逃出,急往視獄中,處玄方熟睡,乃驚駭,具白驸馬,亟令出之。
泰和二年,主濱州醮。
正月中句,小雪初霁,古城濠冰上現瓊葩玊樹千數,若珊瑚之狀,尤多桃杏花,衆皆以為通明所感也。
次月羽化,春秋五十有六。
有太虛安閑仙集、至真語錄等集行世。
徐彎 海鹽人,少有道術,貫收捕邪精。
錢塘有杜氏女,被邪鸾為作符召之,見白衣人入門一光即成白龜。
後登石崎山不返,兄弟往尋之,見彎在山上,倚樹不動,抱下惟空殼耳。
丘處機 字通密,号長春子,登州人。
幼穎悟,夙有道綠,年甫十九,近居昆侖山。
後聞王重陽住甯海全真庵,即往師焉,相随遊梁。
未幾,重陽羽化,與馬丹陽、譚長真、劉長生四人,護喪葬之終南,廬墓三年餘。
金世宗召見,待之甚優。
辭還終南,賜錢十萬,不受。
元太祖遣侍臣劉仲祿萬裡迎之,設二帳于禦幄之東以居。
訪以至道,對曰:人生四十以上,血氣漸衰,宜修德保身,以介眉壽。
又谕以服藥節欲之理。
藥為草,精為髓,去髓添草,譬如囊中貯金,以金易鐵,久之金盡,囊之所存者全鐵耳,夫何益哉!服?藥者,何以異此?又言兵火相繼,流散未集,宜量免稅賦,以蘇黔黎,亦祈福之一端耳。
又言為治在敬天勤民,長生在清心寡欲。
太祖悅,命左右書于策。
嘗禱雨及退荥惑,皆驗,大寵眷之。
後辭歸,乃賜以虎符,凡道家事,一委處機處置。
一日,持梨花贈張公去華公養之瓶中,至秋,結實二十四枚。
延祥觀枯槐一株,處機以杖繞而擊之雲:此槐生矣,及今榮茂,他槐莫及。
至元六年六月,東湖水涸,北口山摧,處機曰:其為我乎!九日,登寶玄堂留頌,書畢而逝,春秋八十。
有磻溪鳴道集行世。
唐廣直 嚴州人。
既嫁得血疾,夢道人與藥,服而愈。
自是與夫相離,從師修道,得谒何仙姑。
宋淳熙中,在郭家食飯,若有人喚者。
出門逢三仙人引至海邊,跨太蝦蟆渡海,因随遊名山。
仙人問曰:汝欲超凡入聖耶?留形住世耶?棄骨成仙耶?對曰:有母在,願奉終養。
曰:如是,且留形住世。
遂與丹一粒吞之,自是不米食。
後召入德壽宮,封寂靜凝神真人。
陳楠 字南木,号翠虛,博羅人。
以盤栊篐桶為生,後得太乙刀圭金丹法于毗陵禅師,得景霄大雷琅書于黎姥山神人。
能以符水撚土愈病,時人呼之為陳泥。
九時披發,日行四五百裡,鹑衣百結,塵垢滿身。
善食犬肉,終日爛醉。
嘗之蒼梧,遇郡禱旱,翠虛執鐵鞭,下潭驅龍,須臾雷雨交作。
過三山大義,渡洪流,舟不敢行,翠虛浮笠而濟。
行欽管道中,遇群盜,拉殺之,瘗三日,盜散複蘇。
遊長沙,沖師節執拘送邕州獄,數夕,又回長沙矣。
蟲夜坐,或倉水銀,越宿成白金,是自言。
閱世四十五然人傳有四世是之者,以丹法授白玊蟾。
甯宗嘉定間,于漳入水而解去。
當日有葛縣尉在潭州甯鄉見之,翠虛與尉父相能,因寄書潮州,達其父,計之,即水解曰巳,複與其父相見。
有翠虛妙悟全集行于世。
訾亘 陳留人,師丹陽馬??長春丘處機自号。
甯真子,人稱訾仙翁。
遊曆濟南,抵鄭之釣台,得泰和間,太雪丈餘,亘不出巳十餘日,人以為死矣。
除雪視之,端坐俨然,殊無寒餒色。
貞祐間,太兵破關隘,軍民震恐,亘曰:無妨。
巳而果然。
哀宗奔蔡,問曰:天下城池攻陷殆盡,此城獨堅,何也?佥以訾仙翁對。
亘逐,溘然羽化,未及葬,翌曰城陷矣。
書畢,跏趺而化,香風散漫,瑞氣氤氲竟曰:不散。
上官道人 劍浦人,辟榖煉氣。
一日,作辭世偈雲:處世紅塵五十八,混沌獨有今始沒。
時人若問吾歸處,掃盡雲霞一輪月。
後戍兵于廣西,有複見之者。
呂道章 垣曲人。
金大定間為縣吏,夜夢神人教以修道,寤即避役,居洪慶觀。
功成,治人疾疫皆驗。
比修觀宇,買本管州山放栰,遠近不一,每木上皆有道童身董之。
工訖,乃解衲置黃河水面,道童坐其上,順風而去。
譚處端 字通正,初名玊,号長真子,甯海人。
生而骨相不凡。
六歲随井,則安坐水上。
又所居失火,棟折于榻前,處端方熟寝,呼而起之,神情自若。
十歲,詠木架葡萄,有雲:一朝行上青龍架,見者人人仰面看。
居家以孝義稱,博學尢工草隸。
因醉卧雪中,感風痹疾,乃暗誦北鬥經以求愈。
忽夢大席橫空,欲取之,見諸星坐其上。
處端拜禱之,恍??然而覺。
自是歸道之心遂決。
金世宗大定七年,聞王重陽祖師在馬丹陽家,往師之。
重陽留同宿庵中。
時太寒,重陽展足令抱之,少頃汗出,如置身□中。
明日,以洗手餘水令滌其面,宿疾頓愈。
後随重陽之昆侖,一日,寓新鄉府君廟。
尋複往衛州新鄉廟。
廟官溫六,忽夜見庵中燈火熒然,竊視之,見處端向火獨坐,溫拜于前,處端微答,不言而出。
溫待師久不至,乃迹之,不知所在,急呼道衆白其事。
衆令朱四者詣衛質之。
主人曰:先生自來。
衛未嘗少出。
朱回告其衆,始知處端陽神也。
後乞食磁州,一狂徙,遽以奉擊其口,血流齒折,而容色不變。
但雲□他慈悲教誨。
時重陽在關中,聞而贊之曰:一拳消盡。
平生業雲。
過高唐縣,書龜蛇二字,贈茶肆人吳六,吳懸之于肆。
時鄰舍失火,多所延及,而吳肆獨存。
人以二字。
比呂純陽辟火符。
東遊至陽武,夜見北鬥交換,星如車輪,語石孔目:今年此地當有大水災。
是年果河決,後寓。
華陰夢遇重陽,丹陽報以飛仙之期,乃作長短句一首。
書畢,曲肱而逝。
有冰雲前後集行世。
劉處玄 字通妙,号長生子。
母夢白衣翁指取玊樹金葉葉。
忽堕于手,視之,乃金蟬飛入口中,處玄乃生。
是夜,紫氣二道,從大基山橫貫其家。
處玄弱冠,即不欲娶。
一日于鄰居壁間得二頌,其墨尚濡,末句雲:武官養性真仙地,須作長生不死人。
是年,重陽與其徒丹陽長真自東而來,玄與母參谒。
重陽問之日:汝解壁間語否?因令從遊。
梁注道德、黃庭、清靜等經。
有驸馬都尉出,鎮萊州,見其歸向者甚衆,而不見有異于人,乃捕處玄于獄。
俄市人見玄于城南,押獄鄭姓者亦見之,意為逃出,急往視獄中,處玄方熟睡,乃驚駭,具白驸馬,亟令出之。
泰和二年,主濱州醮。
正月中句,小雪初霁,古城濠冰上現瓊葩玊樹千數,若珊瑚之狀,尤多桃杏花,衆皆以為通明所感也。
次月羽化,春秋五十有六。
有太虛安閑仙集、至真語錄等集行世。
徐彎 海鹽人,少有道術,貫收捕邪精。
錢塘有杜氏女,被邪鸾為作符召之,見白衣人入門一光即成白龜。
後登石崎山不返,兄弟往尋之,見彎在山上,倚樹不動,抱下惟空殼耳。
丘處機 字通密,号長春子,登州人。
幼穎悟,夙有道綠,年甫十九,近居昆侖山。
後聞王重陽住甯海全真庵,即往師焉,相随遊梁。
未幾,重陽羽化,與馬丹陽、譚長真、劉長生四人,護喪葬之終南,廬墓三年餘。
金世宗召見,待之甚優。
辭還終南,賜錢十萬,不受。
元太祖遣侍臣劉仲祿萬裡迎之,設二帳于禦幄之東以居。
訪以至道,對曰:人生四十以上,血氣漸衰,宜修德保身,以介眉壽。
又谕以服藥節欲之理。
藥為草,精為髓,去髓添草,譬如囊中貯金,以金易鐵,久之金盡,囊之所存者全鐵耳,夫何益哉!服?藥者,何以異此?又言兵火相繼,流散未集,宜量免稅賦,以蘇黔黎,亦祈福之一端耳。
又言為治在敬天勤民,長生在清心寡欲。
太祖悅,命左右書于策。
嘗禱雨及退荥惑,皆驗,大寵眷之。
後辭歸,乃賜以虎符,凡道家事,一委處機處置。
一日,持梨花贈張公去華公養之瓶中,至秋,結實二十四枚。
延祥觀枯槐一株,處機以杖繞而擊之雲:此槐生矣,及今榮茂,他槐莫及。
至元六年六月,東湖水涸,北口山摧,處機曰:其為我乎!九日,登寶玄堂留頌,書畢而逝,春秋八十。
有磻溪鳴道集行世。
唐廣直 嚴州人。
既嫁得血疾,夢道人與藥,服而愈。
自是與夫相離,從師修道,得谒何仙姑。
宋淳熙中,在郭家食飯,若有人喚者。
出門逢三仙人引至海邊,跨太蝦蟆渡海,因随遊名山。
仙人問曰:汝欲超凡入聖耶?留形住世耶?棄骨成仙耶?對曰:有母在,願奉終養。
曰:如是,且留形住世。
遂與丹一粒吞之,自是不米食。
後召入德壽宮,封寂靜凝神真人。
陳楠 字南木,号翠虛,博羅人。
以盤栊篐桶為生,後得太乙刀圭金丹法于毗陵禅師,得景霄大雷琅書于黎姥山神人。
能以符水撚土愈病,時人呼之為陳泥。
九時披發,日行四五百裡,鹑衣百結,塵垢滿身。
善食犬肉,終日爛醉。
嘗之蒼梧,遇郡禱旱,翠虛執鐵鞭,下潭驅龍,須臾雷雨交作。
過三山大義,渡洪流,舟不敢行,翠虛浮笠而濟。
行欽管道中,遇群盜,拉殺之,瘗三日,盜散複蘇。
遊長沙,沖師節執拘送邕州獄,數夕,又回長沙矣。
蟲夜坐,或倉水銀,越宿成白金,是自言。
閱世四十五然人傳有四世是之者,以丹法授白玊蟾。
甯宗嘉定間,于漳入水而解去。
當日有葛縣尉在潭州甯鄉見之,翠虛與尉父相能,因寄書潮州,達其父,計之,即水解曰巳,複與其父相見。
有翠虛妙悟全集行于世。
訾亘 陳留人,師丹陽馬??長春丘處機自号。
甯真子,人稱訾仙翁。
遊曆濟南,抵鄭之釣台,得泰和間,太雪丈餘,亘不出巳十餘日,人以為死矣。
除雪視之,端坐俨然,殊無寒餒色。
貞祐間,太兵破關隘,軍民震恐,亘曰:無妨。
巳而果然。
哀宗奔蔡,問曰:天下城池攻陷殆盡,此城獨堅,何也?佥以訾仙翁對。
亘逐,溘然羽化,未及葬,翌曰城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