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象列仙全傳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十年,老君遣使召之,與妻賈氏共載,授羲碧洛侍郎,白日升天。
時道間耕鋤人共見之。
須臾大霧,霧解,失其所在,但見羲所乘車牛,在田中食禾。
或有識為羲車牛,以語義家弟子數百人,恐是邪魅,車牛入山谷間。
乃将數百人,分布于百裡之間,求之不得。
至漢殇帝延平元年,凡四百一十二年,乃複還鄉裡。
推求,得十餘世孫,名懷喜。
懷喜曰:聞先世相傳,果有遠祖登仙。
義歸,留數成雲。
初上天時,不見天帝,惟谒老君。
老君向東坐,宮殿郁郁,雲氣五色,庭中皆珠王樹。
侍從數百,多女少男。
四壁熠熠,有符書老君,長可丈餘,身體有光,不可正視。
老君令玉女持金案玉杯,盛藥賜羲曰:此是神丹,飲者不死。
夫妻各得一刀圭。
飲畢,複賜大??二枚,大如雞子。
複以符一道,仙方一道,賜羲,令且還人間,救人疾苦。
若欲上升,以此符懸之竿杪,仙吏當迎汝也。
語巳,奄忽如睡,巳在地上。
窦太後疾,嘗遣使請問安帝時猶在人間,後複升天。
周亮 字泰貞,太原人。
母宵寝,見五色流霞覆其宅,因感有孕,經十五月而生。
長而師事姚坦,授五千文及八素真。
經能治鬼怪,各見真形。
周靈王太子晉聞之,召與相見,賜以九光七明芝。
亮修服之,遂能變化。
或如老翁,發白齒落,經宿不出。
複為少年,姿容如花。
或被兇人侮之,其人不覺自縛,至于拷擎,叫号口中流而求哀,乃釋之。
年一百九十餘歲。
威烈王二十四年,上帝遣天官下迎,授為秦隴真人,出入太清。
涓子 齊人,如餌術,啬食養精,至三百年,仍見于齊。
著天地人經四十八篇。
後釣魚于河澤,得鯉,腹中有符,隐于岩山,能制風雨。
受伯陽九仙法。
淮南王安少得其文,不能解其意也。
獨琴心三篇有條理焉。
亢倉子 姓庚桑名楚,陳人也。
得老君之旨,隐毗陵孟峰。
嘗雲:導箸骨則形全,剪情欲則神全,靜言語則福全。
後道成仙去。
琴高 趙人能鼓琴,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術,浮遊冀州涿郡間,二百餘年。
後入涿水,取龍子,與諸弟子期,某曰當返。
諸弟子明齋潔,待于水傍設祀,高果乘鯉而來,觀者萬餘人。
留一月,複入水去。
寇先 者,宋人也,釣魚為業,居雎水傍百餘年。
得魚,或放寶,或食,好種荔,食其葩實焉。
宋景公問其道,不告,即殺之。
後數十年,踞宋城門,鼓琴,十日而去。
宋人家家奉祀焉。
馬丹 晉狄人,文侯時為大夫,獻公時為幕正。
公滅狄,殺恭太子,丹去。
至趙宣子時,乘安車,入晉都候之。
靈公欲仕之,逼不以禮。
俄迅風發,丹入回風中而去。
北方人尊而祠之。
王玮玄 不知何許人,得道,居林屋山洞中。
吳國韓崇好道,遊名山,訪方術于林屋,遇玮玄,求度世之道,玮玄以流珠丹授之,謂崇曰:子行此道,無妨居世,功成之日,自當仙舉也。
崇行之大驗。
仕為汝南太守,在郡十四年,治化大行,著為天下最。
年七十四。
玮玄又降人聞,授崇隐遁解形之法,入大霍山。
又授崇道化泥丸并紫房之術,後俱升天。
韓崇附。
負局先生 語似燕代間人。
因磨鏡,辄問主人:得無有疾苦者否?若有,辄出紫丸赤藥與之,莫丕愈。
時大疫,每列戶與藥,愈者萬計,不取一錢。
後止吳山絕崖,世世懸藥與人,曰:吾欲還蓬萊山,為汝曹下神水崖頭。
一旦有水白色,從石崖流下,服之者多所愈。
鄉人乃立祠祀之。
列子 鄭人名禦寇,問道于關尹子,複師壺丘子。
九年,能禦風而行,隐居鄭國四十年,無知者。
著書行于世。
唐天寶初,冊為沖虛真人,題其書曰沖虛真經。
宋景德四年,敇加至德二字。
莊子 蒙人名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然其要本歸于老子,著書六萬餘言,率銜言也。
楚威王聞周賢,使使厚币迎之,許以為作。
周笑謂使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巳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
此龜者,甯其死為留骨而貴乎?甯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使者曰:甯生而曳尾于塗中。
莊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
又聘于莊子,莊子應其使者曰:子見夫犧牛乎?衣以文繡,食以刍菽,及其牽而入于太廟。
當是之時,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遂終身不仕。
後竟仙去。
帝命為闱編郎,以紀諸仙戒善。
尹喜 字公文,天水人。
初,母氏嘗晝寝,夢天下終霄,流繞其身。
及喜生時,家陸地自生蓮花遍滿。
及長,眼有日精,姿形長雅,垂臂下膝,堂堂有天人之貌。
少好學墳索,善内學星宿,服精華,隐德行仁,大度不修俗禮,損身濟物,不求聞達。
周康王時為大夫,仰觀乾象,見東方有紫氣西邁,知有聖人,當度關而西。
乃求為函谷關令。
預敕關史孫景曰:若有形容殊俗,車服異常者,勿聽過。
喜嘗候物色而迹之。
時昭王二十三年七月十二日甲子,老君果乘
時道間耕鋤人共見之。
須臾大霧,霧解,失其所在,但見羲所乘車牛,在田中食禾。
或有識為羲車牛,以語義家弟子數百人,恐是邪魅,車牛入山谷間。
乃将數百人,分布于百裡之間,求之不得。
至漢殇帝延平元年,凡四百一十二年,乃複還鄉裡。
推求,得十餘世孫,名懷喜。
懷喜曰:聞先世相傳,果有遠祖登仙。
義歸,留數成雲。
初上天時,不見天帝,惟谒老君。
老君向東坐,宮殿郁郁,雲氣五色,庭中皆珠王樹。
侍從數百,多女少男。
四壁熠熠,有符書老君,長可丈餘,身體有光,不可正視。
老君令玉女持金案玉杯,盛藥賜羲曰:此是神丹,飲者不死。
夫妻各得一刀圭。
飲畢,複賜大??二枚,大如雞子。
複以符一道,仙方一道,賜羲,令且還人間,救人疾苦。
若欲上升,以此符懸之竿杪,仙吏當迎汝也。
語巳,奄忽如睡,巳在地上。
窦太後疾,嘗遣使請問安帝時猶在人間,後複升天。
周亮 字泰貞,太原人。
母宵寝,見五色流霞覆其宅,因感有孕,經十五月而生。
長而師事姚坦,授五千文及八素真。
經能治鬼怪,各見真形。
周靈王太子晉聞之,召與相見,賜以九光七明芝。
亮修服之,遂能變化。
或如老翁,發白齒落,經宿不出。
複為少年,姿容如花。
或被兇人侮之,其人不覺自縛,至于拷擎,叫号口中流而求哀,乃釋之。
年一百九十餘歲。
威烈王二十四年,上帝遣天官下迎,授為秦隴真人,出入太清。
涓子 齊人,如餌術,啬食養精,至三百年,仍見于齊。
著天地人經四十八篇。
後釣魚于河澤,得鯉,腹中有符,隐于岩山,能制風雨。
受伯陽九仙法。
淮南王安少得其文,不能解其意也。
獨琴心三篇有條理焉。
亢倉子 姓庚桑名楚,陳人也。
得老君之旨,隐毗陵孟峰。
嘗雲:導箸骨則形全,剪情欲則神全,靜言語則福全。
後道成仙去。
琴高 趙人能鼓琴,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術,浮遊冀州涿郡間,二百餘年。
後入涿水,取龍子,與諸弟子期,某曰當返。
諸弟子明齋潔,待于水傍設祀,高果乘鯉而來,觀者萬餘人。
留一月,複入水去。
寇先 者,宋人也,釣魚為業,居雎水傍百餘年。
得魚,或放寶,或食,好種荔,食其葩實焉。
宋景公問其道,不告,即殺之。
後數十年,踞宋城門,鼓琴,十日而去。
宋人家家奉祀焉。
馬丹 晉狄人,文侯時為大夫,獻公時為幕正。
公滅狄,殺恭太子,丹去。
至趙宣子時,乘安車,入晉都候之。
靈公欲仕之,逼不以禮。
俄迅風發,丹入回風中而去。
北方人尊而祠之。
王玮玄 不知何許人,得道,居林屋山洞中。
吳國韓崇好道,遊名山,訪方術于林屋,遇玮玄,求度世之道,玮玄以流珠丹授之,謂崇曰:子行此道,無妨居世,功成之日,自當仙舉也。
崇行之大驗。
仕為汝南太守,在郡十四年,治化大行,著為天下最。
年七十四。
玮玄又降人聞,授崇隐遁解形之法,入大霍山。
又授崇道化泥丸并紫房之術,後俱升天。
韓崇附。
負局先生 語似燕代間人。
因磨鏡,辄問主人:得無有疾苦者否?若有,辄出紫丸赤藥與之,莫丕愈。
時大疫,每列戶與藥,愈者萬計,不取一錢。
後止吳山絕崖,世世懸藥與人,曰:吾欲還蓬萊山,為汝曹下神水崖頭。
一旦有水白色,從石崖流下,服之者多所愈。
鄉人乃立祠祀之。
列子 鄭人名禦寇,問道于關尹子,複師壺丘子。
九年,能禦風而行,隐居鄭國四十年,無知者。
著書行于世。
唐天寶初,冊為沖虛真人,題其書曰沖虛真經。
宋景德四年,敇加至德二字。
莊子 蒙人名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然其要本歸于老子,著書六萬餘言,率銜言也。
楚威王聞周賢,使使厚币迎之,許以為作。
周笑謂使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巳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
此龜者,甯其死為留骨而貴乎?甯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使者曰:甯生而曳尾于塗中。
莊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
又聘于莊子,莊子應其使者曰:子見夫犧牛乎?衣以文繡,食以刍菽,及其牽而入于太廟。
當是之時,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遂終身不仕。
後竟仙去。
帝命為闱編郎,以紀諸仙戒善。
尹喜 字公文,天水人。
初,母氏嘗晝寝,夢天下終霄,流繞其身。
及喜生時,家陸地自生蓮花遍滿。
及長,眼有日精,姿形長雅,垂臂下膝,堂堂有天人之貌。
少好學墳索,善内學星宿,服精華,隐德行仁,大度不修俗禮,損身濟物,不求聞達。
周康王時為大夫,仰觀乾象,見東方有紫氣西邁,知有聖人,當度關而西。
乃求為函谷關令。
預敕關史孫景曰:若有形容殊俗,車服異常者,勿聽過。
喜嘗候物色而迹之。
時昭王二十三年七月十二日甲子,老君果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