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步步為營 李宗仁進逼 處處挨打 孫哲生下台

關燈
所以我突地來一個引退,來一個以退為進,挫挫他們的烏煙瘴氣。

    &ldquo他獰笑:&rdquo隻有混蛋才真正以為我再也起不來了。

    &ldquo但是,還沒有等蔣介石&rdquo起來&ldquo,前方又傳來使他難堪的消息:傅作義的部隊,已經順利地宣布和平改編,這就必然引起國民黨部隊更強烈的離心力。

     &rdquo他們怎麼搞的!&ldquo蔣介石不安地說:&rdquo真的這樣改編,而且很順利麼?&ldquo 蔣經國帶上房門,攤開大疊電報紙,苦着臉道:&rdquo大概是如此了。

    這方案是他的&rsquo平津前線司令部政治部&lsquo宣布的。

    &ldquo &rdquo内容如何?&ldquo &rdquo他們說;北平周圍聽候改編的國民黨部隊,原有的指揮系統正式取消,由人民解放軍平津司令部指揮。

    傅作義将軍代表郭宗汾将軍均親臨主持,受編部隊師以上軍官全體出席。

    &ldquo &rdquo會議由陶鑄副主任緻詞,宣布改編方案。

    該方案曾由聯合辦事處及傅作義将軍幾次交換意見,各方認為合理。

    下午在國民黨一級軍官會議中宣布,均無異議。

    此項方案規定: &ldquo一,原國民黨華北&rsquo剿總&lsquo第四、第九兩兵團和八個軍部的二級指揮機構均應全部結束,其所有工作人員與直屬部分,分别編入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與各兵團部及各軍部,其所屬的二十五個師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獨立師,各特種部隊則和解放軍的特種部隊合編。

     &rdquo二、原國民黨部隊中的政工人員願留解放軍工作的,須經過訓練後再行錄用。

     &ldquo三、原國民黨部隊各級軍官,凡接受解放軍分配工作的,其本人和家屬均按解放軍各級幹部和家屬享受同樣待遇。

    &rdquo 蔣介石既心痛,又惶恐,一個勁兒喘息。

     &ldquo四、&rdquo蔣經國瞅了老頭一眼,透口氣讀下去道:&ldquo原國民黨部隊軍官中願意學習深造的,按其工作職位與程度,分班組織學習。

    學習時期其待遇與在職幹部相同。

     &rdquo五、國民黨軍官中願意回家的,按下列規定辦理;①回家軍官一律按照原薪發給三個月薪晌;②由平津前線司令部發給車票,在解放區沿途供食宿(包括其家屬在内);③除不準攜帶武器和公用資财外,一切私人财物均可全部帶走;④回家的國民黨軍官可按其工作職務與需要,酌許一二名護兵同行;⑤凡在解放區居住的國民黨軍官,回家後可分得應有的一份土地。

    如其本人是地主家庭,則其土地和财産不論已分未分,均按土地法大綱第八條之規定處理。

    至其本人隻須今後遵守民主政府一切法令,其過去對于農民的行為如何,一概不加追究;⑥回家的國民黨軍,一律發給&rsquo參加北平和平解放&lsquo的證明書,以後如願來解放軍工作,仍然受到歡迎。

    &ldquo 蔣介石倒抽口涼氣道:&rdquo這個方案可惡之極!可惡之極!&ldquo做兒子的再瞅他一眼,幹咳一聲念下去道:&rdquo陶鑄副主任說明,采取以上措施,是為了參加北平和平解放的國民黨軍官們有功國家,有功人民;并且為全國樹立了一個和平解決問題的榜樣,所以解放軍和人民願意加以獎勵和優待。

    &ldquo蔣經國沉重地透了口氣:&rdquo下面的不必理它了,我以為這個方案對我們的士氣影響極大,影響極大!&ldquo &rdquo怎麼辦呢?&ldquo蔣介石話剛出口,立刻感到&rdquo有失身分&ldquo馬上強作鎮靜說道:&rdquo我們隻有一個辦法:不使這個方案在我們地區流傳,一個字也不能見報,一個字也不行!即使在溪口,這個文件幹脆也把它燒了,免得多一個人過目,便多一個人知道,流傳到外面,豈非糟糕!&ldquo 蔣經國隻是點頭,忙把這一疊電報紙燒了。

    熊熊火光中父子倆相對無言。

    時鐘寂寞地在這間屋子裡沒精打采地移動着腳步。

    蔣經國突地一怔,揉揉眼道:&rdquo時間真是不多了,怎樣和談,内容先弄清楚才好。

    &ldquo &rdquo也沒什麼新鮮的了,&ldquo蔣介石道:&rdquo他們不會答應,我們也不是真正在一廂情願。

    我們還是老辦法:态度好象很誠懇,空氣弄得很樂觀,辦法一個個提出來,看得人們眼花缭亂,成與不成由它去了!&ldquo 蔣經國點頭道:&rdquo話是這樣說,現在花樣已經不少,不過還沒好好地整理出來。

    北平反應如何,隻好不管。

    &ldquo &rdquo立夫他們做得很賣力,&ldquo蔣介石苦笑:&rdquo這一陣京滬報紙對&rsquo劃江而治&lsquo的辦法,也真是吹得夠響的,除了北平,有什麼反對的意見嗎?&ldquo 蔣經國搔搔頭道:&rdquo沒有。

    報紙上繪聲繪影,目迷神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