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一國三公 李宗仁一籌莫展 一石三鳥 白崇禧神機妙算
關燈
小
中
大
書接上回。
話說蔣介石在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一日&ldquo引退&rdquo以後,隻有兩個多星期,南京的國民政府就土崩瓦解了。
除了李宗仁還留在南京,所有的政府大員、院部首腦、和談代表全部沒了蹤影。
大批國民黨部隊從江北撤到了江南布防。
甯滬路、滬杭路、浙贛路沿線,塞滿了南撤的殘兵敗将。
上海、浦東、寶山、青浦擠滿了湯恩伯的&ldquo精兵&rdquo,他們強占民房,構築工事,修建碉堡群,準備&ldquo保衛大上海&rdquo而決一死戰。
李宗仁指定的和談代表張治中,在漢口、蘭州、迪化滿天飛,至今沒有回來。
而另一個和談代表彭昭賢遭中共拒絕後已經提出辭職,卻又遭到行政院的扣留。
李宗仁想穩定局面、希望和談迅速開始,卻始終不能如願。
最可惱的是孫科的行政院,竟然不和他打招呼,不告而别,全體撤到了廣州,行政院正副院長孫科、吳鐵城也告&ldquo失蹤&rdquo。
據說一個外國記者在南京尋找孫科,找了三十個小時也沒有找到,原來孫科到奉化看蔣去了。
陳立夫、谷正綱,何應欽、張群等人比孫科、吳鐵城&ldquo開溜&rdquo得還早。
正在李宗仁長籲短歎、一籌莫展的重要時刻,漢口的小堵葛白崇禧給他送來了&ldquo錦囊妙計&rdquo。
白崇禧說,如今是和戰未決,前途難測,吉兇難料,如果再拖下去,對外的影響惡劣不說,對以後的&ldquo領導權&rdquo也沒有什麼好處。
因此,白崇禧提出了一個緩和溪口、拉攏廣州的辦法。
這個辦法的要點是:啟用蔣的親信将領何應欽。
在啟用何的過程中,再用點心計,使何能離蔣幫李。
李宗仁心頭一動,佩服小諸葛的神機妙算。
于是在二月十四日派專機飛滬,把何應欽接到南京。
李宗仁也知道他們不會一說便合,就針對何的心理,說了很多好話。
何應欽苦着臉道:&ldquo雙十二事變,我在南京派兵攻打西安,給人誤會借刀殺人,老頭子一直記恨到今天。
如果今天再幫你的忙,那不是同他一刀兩斷了嗎?&rdquo 李宗仁弦外有音道:&ldquo敬之老兄,今天你還顧慮同他該不該一刀兩斷啊?&rdquo 何應欽聞言默然。
沉思良久,強笑道:&ldquo這個問題我得想一想再答複。
現在我想問你:你要他們釋放政治犯,釋放張學良、楊虎城,他們照力了嗎?&rdquo 李宗仁恨恨地說:&ldquo哼!能照辦倒好了。
各地集中營一切照舊,有些還來個回信,說沒接到黨的總裁命令,未便擅自放人;有的根本沒消息,你說這叫我怎麼見人?釋放張學良的命令到達台北,你說陳辭修怎麼答複我?&rdquo 何應欽搖搖頭。
&ldquo他媽的!他說不知道!他說這個人歸中央管,他是地方政權,他既不知道,又管不了!&rdquo李宗仁氣得直揉胸脯:&ldquo我他媽的代總統難道是私生子?是小老婆不成?&rdquo 何應欽勸道:&ldquo這又何必同他一般見識?張學良出不來,楊虎城總可以了吧?&rdquo 李宗仁一個勁兒搖頭:&ldquo一樣一樣,這個命令是二十号到達重慶市政府的,楊森派市府秘書李寰找綏署秘書長廖楷陶商談了一小時,還是沒有下文,你說要我多難堪!多痛心!&rdquo 何應欽歎道:&ldquo所以我說,這個人實在難搞,我一聽到他的名字就頭痛。
&rdquo他接支煙,長長地吸了一口,問道:&ldquo這一次,他在溪口除了挂出黨部招牌,你知道他還在幹什麼?&rdquo &ldquo願聞其詳。
&rdquo &ldquo他還在幻想團結黃埔同學,重振什麼黃埔精神,誰都知道他的&rsquo黃埔精神不死&lsquo,他領導下的黃埔同學有幾個肯為他賣命的?&rdquo李宗仁急于問他:&ldquo到底他對黃埔同學怎麼樣?&rdquo 何應飲道:&ldquo黃埔同學告訴我,在上海的黃埔同學領袖人物是袁守謙。
袁奉蔣命在上海警備司令部舉行會議,那天出席的人除了袁自己,還有鄧文儀、石覺、黃珍吾、蕭贊育等人,大家感到萬分洩氣,黃埔軍校那麼多學生,肯為落介石賣命的就他們幾個。
&rdquo &ldquo賀衷寒呢?該起點作用吧?&rdquo &ldquo賀衷寒沒有參加,&rdquo何應飲道:&ldquo他在台灣。
有一次他在南京同谷正綱大吵大鬧,幾乎打得頭破血流,這次老谷正在上海幫湯恩伯的忙,賀衷寒便不好意思到上海去了。
&rdquo 李宗仁聚精會神地說:&ldquo袁守謙他們對局勢怎麼看法?&rdquo &ldquo可憐之極!&rdquo何應欽道:&ldquo有人在上海告訴我,說這批人給自己的謊話陶醉了,他們認為上海還能守住好幾年,在大談恢複核心領導的計劃。
老頭子當然高興得很,在溪口恐怕還會做北伐夢呢!哈哈!&rdquo 李宗仁把話頭又拉了回來:&ldquo這件事,請敬之兄一定幫忙!&rdquo 何應飲沉吟良久:&ldquo德公!關于我的事,希望給我一個時間,讓我好好想想,反正我已經回來了。
&rdquo &ldquo好好。
&rdquo李宗仁道:&ldquo明天晚上我請吃便飯,到時候再聊吧!&rdquo 送走了何應欽,李宗仁又跟張治中促膝面談道: &ldquo文白兄,事到如今,你老兄務必助我一臂之力!誰都知道老兄同毛潤之先生、周恩來先生他們都熟,你非走一趟不可。
&rdquo 張治中苦笑道:&ldquo唯其我同他們不陌生,我更不能去。
&rdquo &ldquo為什麼?&rdquo &ldquo因為我對他們的廣播、答複、聲明都研究過了,除非一切根據他們的意思去做;否則不可能有圓滿的回答。
&rdquo &ldquo問題有這樣嚴重?&rdquo &ldquo事實是這樣簡單。
&rdquo張治中憤憤地說:&ldquo是誰先破壞和談?老頭子可以命令中央社發電報到全世界,說當年是&rsquo共匪破壞和談&lsquo,但此事瞞不過我、瞞不過你、瞞不過老頭子自己!&rdquo &ldquo那是過去的事情了。
&rdquo &ldquo不,不,&rdquo張治中道:&ldquo今天的問題,是當年&rsquo戡亂&lsquo的延續,今天人家打到大門口來,我們卻要人家别打,請問古今中外,有哪一段曆史是這樣的?假定是這樣,人家會不
話說蔣介石在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一日&ldquo引退&rdquo以後,隻有兩個多星期,南京的國民政府就土崩瓦解了。
除了李宗仁還留在南京,所有的政府大員、院部首腦、和談代表全部沒了蹤影。
大批國民黨部隊從江北撤到了江南布防。
甯滬路、滬杭路、浙贛路沿線,塞滿了南撤的殘兵敗将。
上海、浦東、寶山、青浦擠滿了湯恩伯的&ldquo精兵&rdquo,他們強占民房,構築工事,修建碉堡群,準備&ldquo保衛大上海&rdquo而決一死戰。
李宗仁指定的和談代表張治中,在漢口、蘭州、迪化滿天飛,至今沒有回來。
而另一個和談代表彭昭賢遭中共拒絕後已經提出辭職,卻又遭到行政院的扣留。
李宗仁想穩定局面、希望和談迅速開始,卻始終不能如願。
最可惱的是孫科的行政院,竟然不和他打招呼,不告而别,全體撤到了廣州,行政院正副院長孫科、吳鐵城也告&ldquo失蹤&rdquo。
據說一個外國記者在南京尋找孫科,找了三十個小時也沒有找到,原來孫科到奉化看蔣去了。
陳立夫、谷正綱,何應欽、張群等人比孫科、吳鐵城&ldquo開溜&rdquo得還早。
正在李宗仁長籲短歎、一籌莫展的重要時刻,漢口的小堵葛白崇禧給他送來了&ldquo錦囊妙計&rdquo。
白崇禧說,如今是和戰未決,前途難測,吉兇難料,如果再拖下去,對外的影響惡劣不說,對以後的&ldquo領導權&rdquo也沒有什麼好處。
因此,白崇禧提出了一個緩和溪口、拉攏廣州的辦法。
這個辦法的要點是:啟用蔣的親信将領何應欽。
在啟用何的過程中,再用點心計,使何能離蔣幫李。
李宗仁心頭一動,佩服小諸葛的神機妙算。
于是在二月十四日派專機飛滬,把何應欽接到南京。
李宗仁也知道他們不會一說便合,就針對何的心理,說了很多好話。
何應欽苦着臉道:&ldquo雙十二事變,我在南京派兵攻打西安,給人誤會借刀殺人,老頭子一直記恨到今天。
如果今天再幫你的忙,那不是同他一刀兩斷了嗎?&rdquo 李宗仁弦外有音道:&ldquo敬之老兄,今天你還顧慮同他該不該一刀兩斷啊?&rdquo 何應欽聞言默然。
沉思良久,強笑道:&ldquo這個問題我得想一想再答複。
現在我想問你:你要他們釋放政治犯,釋放張學良、楊虎城,他們照力了嗎?&rdquo 李宗仁恨恨地說:&ldquo哼!能照辦倒好了。
各地集中營一切照舊,有些還來個回信,說沒接到黨的總裁命令,未便擅自放人;有的根本沒消息,你說這叫我怎麼見人?釋放張學良的命令到達台北,你說陳辭修怎麼答複我?&rdquo 何應欽搖搖頭。
&ldquo他媽的!他說不知道!他說這個人歸中央管,他是地方政權,他既不知道,又管不了!&rdquo李宗仁氣得直揉胸脯:&ldquo我他媽的代總統難道是私生子?是小老婆不成?&rdquo 何應欽勸道:&ldquo這又何必同他一般見識?張學良出不來,楊虎城總可以了吧?&rdquo 李宗仁一個勁兒搖頭:&ldquo一樣一樣,這個命令是二十号到達重慶市政府的,楊森派市府秘書李寰找綏署秘書長廖楷陶商談了一小時,還是沒有下文,你說要我多難堪!多痛心!&rdquo 何應欽歎道:&ldquo所以我說,這個人實在難搞,我一聽到他的名字就頭痛。
&rdquo他接支煙,長長地吸了一口,問道:&ldquo這一次,他在溪口除了挂出黨部招牌,你知道他還在幹什麼?&rdquo &ldquo願聞其詳。
&rdquo &ldquo他還在幻想團結黃埔同學,重振什麼黃埔精神,誰都知道他的&rsquo黃埔精神不死&lsquo,他領導下的黃埔同學有幾個肯為他賣命的?&rdquo李宗仁急于問他:&ldquo到底他對黃埔同學怎麼樣?&rdquo 何應飲道:&ldquo黃埔同學告訴我,在上海的黃埔同學領袖人物是袁守謙。
袁奉蔣命在上海警備司令部舉行會議,那天出席的人除了袁自己,還有鄧文儀、石覺、黃珍吾、蕭贊育等人,大家感到萬分洩氣,黃埔軍校那麼多學生,肯為落介石賣命的就他們幾個。
&rdquo &ldquo賀衷寒呢?該起點作用吧?&rdquo &ldquo賀衷寒沒有參加,&rdquo何應飲道:&ldquo他在台灣。
有一次他在南京同谷正綱大吵大鬧,幾乎打得頭破血流,這次老谷正在上海幫湯恩伯的忙,賀衷寒便不好意思到上海去了。
&rdquo 李宗仁聚精會神地說:&ldquo袁守謙他們對局勢怎麼看法?&rdquo &ldquo可憐之極!&rdquo何應欽道:&ldquo有人在上海告訴我,說這批人給自己的謊話陶醉了,他們認為上海還能守住好幾年,在大談恢複核心領導的計劃。
老頭子當然高興得很,在溪口恐怕還會做北伐夢呢!哈哈!&rdquo 李宗仁把話頭又拉了回來:&ldquo這件事,請敬之兄一定幫忙!&rdquo 何應飲沉吟良久:&ldquo德公!關于我的事,希望給我一個時間,讓我好好想想,反正我已經回來了。
&rdquo &ldquo好好。
&rdquo李宗仁道:&ldquo明天晚上我請吃便飯,到時候再聊吧!&rdquo 送走了何應欽,李宗仁又跟張治中促膝面談道: &ldquo文白兄,事到如今,你老兄務必助我一臂之力!誰都知道老兄同毛潤之先生、周恩來先生他們都熟,你非走一趟不可。
&rdquo 張治中苦笑道:&ldquo唯其我同他們不陌生,我更不能去。
&rdquo &ldquo為什麼?&rdquo &ldquo因為我對他們的廣播、答複、聲明都研究過了,除非一切根據他們的意思去做;否則不可能有圓滿的回答。
&rdquo &ldquo問題有這樣嚴重?&rdquo &ldquo事實是這樣簡單。
&rdquo張治中憤憤地說:&ldquo是誰先破壞和談?老頭子可以命令中央社發電報到全世界,說當年是&rsquo共匪破壞和談&lsquo,但此事瞞不過我、瞞不過你、瞞不過老頭子自己!&rdquo &ldquo那是過去的事情了。
&rdquo &ldquo不,不,&rdquo張治中道:&ldquo今天的問題,是當年&rsquo戡亂&lsquo的延續,今天人家打到大門口來,我們卻要人家别打,請問古今中外,有哪一段曆史是這樣的?假定是這樣,人家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