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在北方,無論城市亦或農村,三月都是一個不受歡迎的季節。
從節氣上講,早已立春了,然而哪哪其實都看不到一點點春的迹象。
春節前一個星期一直到初五,确切地說是一直到初六的上午,A市處在西伯利亞寒流的侵襲之中,天天風勢凜冽。
現在是下午四點多鐘,寒流終于肆虐過去了,風也多了,一陣有,一陣無。
然而天氣仍幹冷幹冷的。
C大學後門所臨的那條馬路,夏季裡新鋪過了。
它被風刮得幹幹淨淨,仿佛黑地毯從遠處鋪來,為着迎接喜歡黑色的冥王似的。
天空也被刮得幹幹淨淨,一派容易令人眼厭倦的灰色,預示着就要黑下來了。
人行道上站着幾個人,等着出租車的出現。
在他們對面,在“伊人酒吧”的原址那兒,酒吧已不複存在,隻剩一片焦墟。
在離那一大片火災垃圾三四十米處,有一張舊長椅,綠漆斑駁,中間的木條,被“伊人酒吧”的煙囪倒下時砸塌了,像一匹斷了腰的可憐的老斑馬。
它原本在酒吧的後面,酒吧變成了一片火災的垃圾,它于是呈現出來了。
在那樣的一張長椅的一端,坐着一個人,一個女人,穿一件黑色皮大衣,一雙長筒黑皮靴,頭上卻圍着一條白色的長圍巾,遮住了半張臉,幾乎隻露一雙眼睛。
如果她并沒圍那一條白色的長圍巾的話,那麼她的存在,和那一大堆焦黑的廢墟是很協調的。
倘以舞台美工的眼來看,可視為那廢墟的活的陪襯物。
她的白圍巾真夠長的,在領上交叉繞了一環,竟還有很長的兩端垂在胸前。
她雙手插在皮大衣兜裡,已經一動不動地在長椅上坐了很久。
她身下墊着一張報紙。
多餘出一半兒,被一陣陣倏然而起的風刮得沙沙作響,卻絲毫也沒使她分過神。
她一直在注視着廢墟。
她分明沉浸在一種什麼難解的心結之中。
“請問,這兒怎麼了?” 她循聲望去,見一個身材颀長的男人站在離她幾步遠的地方。
他的臉朝向着廢墟,她看到的是他的側面,但她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
“喬祺!……” 那個男人正是喬祺,他穿的仍是去年那一件羽絨服,還是在冬天也不戴帽子,隻不過豎起着羽絨服的高領。
而那個女人自然是秦岑。
當喬祺向她轉過臉時,她将遮住着自己臉的圍巾往下一扯。
她非常激動,卻沒站起一下。
不是不打算站起來,不是要成心在喬祺面前顯示矜持。
實際上她很想站起來,很想立刻走到喬祺跟前去,告訴他一年中她有多麼思念他,思念得多麼苦。
然而意外像一根釘子,将她牢牢地釘在一張破損的長椅上了。
“秦……岑?!……” 喬祺顯得特别意外,但臉上卻幾乎沒有什麼激動的表情。
自從喬喬死去以後,他變成了一個很難再因什麼事而激動的男人。
也許那一時刻他内心裡也是很激動的。
但被意外抵消了。
他看去老了好幾歲,頭發也稀了。
被風吹亂了。
這當年的坡底村的少年,曾在氣質方面被城市潛移默化地改造得比城市人還像城市人。
而那曾是他的一份得意。
現在,他的樣子又像一個半老不老的、心靈疲憊的、穿羽絨服的農村人了。
農民的那一種“土裡土氣”的魂,似乎又牢牢地附在他身上了。
而且,他似乎也認了。
他的眼神向秦岑傳達着這一點。
自然而然地傳達着。
在2005年的這一個時候,他從坡底村來到這裡,隻不過想隔着“伊人酒吧”的窗子,看看裡邊他所熟悉的情形。
還渴望再看到秦岑一次,隔着玻璃。
看看就走,趕最後一班列車連夜回到鄰省,回到坡底村自己的家裡去。
是的,他企圖從他的記憶中抹去“伊人酒吧”,抹去一個叫秦岑的女人。
他明白那對于自己談何容易!但是他相信他能做到。
如果不回來看看,根本做不到。
回來看過了,就做得到了。
他這麼以為。
他想清理他的記憶,清理出更多的空間,留給喬喬,和他的父親。
沒有喬喬,這一個坡底村的農民的兒子,也許至今不知父子情深是怎麼一回事。
他是懷着對喬喬的感恩情愫打算清理他的記憶的。
以後也不打算再往裡邊裝什麼了。
他怎麼也沒想到在這兒看到的是一片火災後的廢墟,還不期然地看到了他打算從記憶中抹去的女人…… 他問:“你的酒吧……怎麼了?……” 秦岑眼中的激動,刹那間遊走了一半,因為“你的酒吧”四個字。
她指指長椅另一端,低聲說:“你也過來坐下吧。
” 喬祺略一猶豫,走過去坐在了長椅的另一端。
秦岑将身旁多餘出來的那半頁報紙齊齊撕下,遞給喬祺。
她說:“椅子髒。
” 他說:“沒事兒,我這一身該洗了。
” 她說:“那也還是墊着吧。
” 于是喬祺默默接過,墊在身下。
她又說:“喬祺,你别對我不滿啊?” 喬祺望着廢墟問:“為什麼?” 秦岑說:“快整整一年沒見到你了,見到了也不主動起站一下……我在這兒坐得太久,腿麻了……” 喬祺收回目光,瞧着她的臉說:“你瘦了。
” 秦岑眼中頓時淚光閃閃,将臉一轉。
喬祺伸出一隻手,在她靠近他這一邊的大衣兜那兒,使勁按了一下。
他問:‘伊人酒吧’怎麼了?” 秦岑低聲說:“失火
從節氣上講,早已立春了,然而哪哪其實都看不到一點點春的迹象。
春節前一個星期一直到初五,确切地說是一直到初六的上午,A市處在西伯利亞寒流的侵襲之中,天天風勢凜冽。
現在是下午四點多鐘,寒流終于肆虐過去了,風也多了,一陣有,一陣無。
然而天氣仍幹冷幹冷的。
C大學後門所臨的那條馬路,夏季裡新鋪過了。
它被風刮得幹幹淨淨,仿佛黑地毯從遠處鋪來,為着迎接喜歡黑色的冥王似的。
天空也被刮得幹幹淨淨,一派容易令人眼厭倦的灰色,預示着就要黑下來了。
人行道上站着幾個人,等着出租車的出現。
在他們對面,在“伊人酒吧”的原址那兒,酒吧已不複存在,隻剩一片焦墟。
在離那一大片火災垃圾三四十米處,有一張舊長椅,綠漆斑駁,中間的木條,被“伊人酒吧”的煙囪倒下時砸塌了,像一匹斷了腰的可憐的老斑馬。
它原本在酒吧的後面,酒吧變成了一片火災的垃圾,它于是呈現出來了。
在那樣的一張長椅的一端,坐着一個人,一個女人,穿一件黑色皮大衣,一雙長筒黑皮靴,頭上卻圍着一條白色的長圍巾,遮住了半張臉,幾乎隻露一雙眼睛。
如果她并沒圍那一條白色的長圍巾的話,那麼她的存在,和那一大堆焦黑的廢墟是很協調的。
倘以舞台美工的眼來看,可視為那廢墟的活的陪襯物。
她的白圍巾真夠長的,在領上交叉繞了一環,竟還有很長的兩端垂在胸前。
她雙手插在皮大衣兜裡,已經一動不動地在長椅上坐了很久。
她身下墊着一張報紙。
多餘出一半兒,被一陣陣倏然而起的風刮得沙沙作響,卻絲毫也沒使她分過神。
她一直在注視着廢墟。
她分明沉浸在一種什麼難解的心結之中。
“請問,這兒怎麼了?” 她循聲望去,見一個身材颀長的男人站在離她幾步遠的地方。
他的臉朝向着廢墟,她看到的是他的側面,但她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
“喬祺!……” 那個男人正是喬祺,他穿的仍是去年那一件羽絨服,還是在冬天也不戴帽子,隻不過豎起着羽絨服的高領。
而那個女人自然是秦岑。
當喬祺向她轉過臉時,她将遮住着自己臉的圍巾往下一扯。
她非常激動,卻沒站起一下。
不是不打算站起來,不是要成心在喬祺面前顯示矜持。
實際上她很想站起來,很想立刻走到喬祺跟前去,告訴他一年中她有多麼思念他,思念得多麼苦。
然而意外像一根釘子,将她牢牢地釘在一張破損的長椅上了。
“秦……岑?!……” 喬祺顯得特别意外,但臉上卻幾乎沒有什麼激動的表情。
自從喬喬死去以後,他變成了一個很難再因什麼事而激動的男人。
也許那一時刻他内心裡也是很激動的。
但被意外抵消了。
他看去老了好幾歲,頭發也稀了。
被風吹亂了。
這當年的坡底村的少年,曾在氣質方面被城市潛移默化地改造得比城市人還像城市人。
而那曾是他的一份得意。
現在,他的樣子又像一個半老不老的、心靈疲憊的、穿羽絨服的農村人了。
農民的那一種“土裡土氣”的魂,似乎又牢牢地附在他身上了。
而且,他似乎也認了。
他的眼神向秦岑傳達着這一點。
自然而然地傳達着。
在2005年的這一個時候,他從坡底村來到這裡,隻不過想隔着“伊人酒吧”的窗子,看看裡邊他所熟悉的情形。
還渴望再看到秦岑一次,隔着玻璃。
看看就走,趕最後一班列車連夜回到鄰省,回到坡底村自己的家裡去。
是的,他企圖從他的記憶中抹去“伊人酒吧”,抹去一個叫秦岑的女人。
他明白那對于自己談何容易!但是他相信他能做到。
如果不回來看看,根本做不到。
回來看過了,就做得到了。
他這麼以為。
他想清理他的記憶,清理出更多的空間,留給喬喬,和他的父親。
沒有喬喬,這一個坡底村的農民的兒子,也許至今不知父子情深是怎麼一回事。
他是懷着對喬喬的感恩情愫打算清理他的記憶的。
以後也不打算再往裡邊裝什麼了。
他怎麼也沒想到在這兒看到的是一片火災後的廢墟,還不期然地看到了他打算從記憶中抹去的女人…… 他問:“你的酒吧……怎麼了?……” 秦岑眼中的激動,刹那間遊走了一半,因為“你的酒吧”四個字。
她指指長椅另一端,低聲說:“你也過來坐下吧。
” 喬祺略一猶豫,走過去坐在了長椅的另一端。
秦岑将身旁多餘出來的那半頁報紙齊齊撕下,遞給喬祺。
她說:“椅子髒。
” 他說:“沒事兒,我這一身該洗了。
” 她說:“那也還是墊着吧。
” 于是喬祺默默接過,墊在身下。
她又說:“喬祺,你别對我不滿啊?” 喬祺望着廢墟問:“為什麼?” 秦岑說:“快整整一年沒見到你了,見到了也不主動起站一下……我在這兒坐得太久,腿麻了……” 喬祺收回目光,瞧着她的臉說:“你瘦了。
” 秦岑眼中頓時淚光閃閃,将臉一轉。
喬祺伸出一隻手,在她靠近他這一邊的大衣兜那兒,使勁按了一下。
他問:‘伊人酒吧’怎麼了?” 秦岑低聲說:“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