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平康巷陌記

關燈
悲歎&rdquo他日密以紅箋授予,乃詩,曰:&ldquo日日悲傷未有圖,懶将心事托凡夫。

    非同覆水因收得,隻問郎君有意無。

    &rdquo餘未答,宜之含淚曰:&ldquo妾名不系于官籍,傥蒙君子不鄙賤陋,費用妾自為之。

    &rdquo餘因謝之曰:&ldquo甚惬所欲,但家有嚴君,亦非舉子所為。

    &rdquo宜之低眉泣下,不複有言,白片情意頓薄。

    其夏,餘西之洛陽,再集宴于宜之家。

    酒酣,數相屬曰:&ldquo此次難于再會。

    &rdquo嗚咽而别,冬初還京,果為豪家之子主之,不複可見。

    至明年上已,因與親朋修禊曲水,聞林棚絲竹,因而視之,見宜之在焉。

    因子棚後候其女奴而詢之,乃曰:&ldquo張街使郎君置宴&rdquo(曲中諸女,多為富豪輩日輸一缗于假母,謂之買斷,但未免官使,不複私接賓客也)。

    須臾見女奴複在棚後,私謂予曰:&ldquo來日可到前曲街使門首&rdquo。

    诘早詣其裡,果見宜之在門。

    予立乘與語,宜之團紅巾擲餘,即别。

    視之,乃詩,雲:&ldquo久試恩情欲托身,已将心事再三陳。

    蓮根既沒移栽分,今日分飛莫恨人。

    &rdquo餘覽之,怅然而已。

     ○詩贈趙降真 趙降真住于曲中,善談谑,能文詞,常為飲筵之最。

    姿容雖常常,但醞籍不惡,時賢推尚之,因增其聲價耳。

    鄭仁表席上贈詩曰:&ldquo嚴吹如何下太清,玉肌無暑五铢輕。

    雖知不是流霞酒,願聽雲和瑟一聲。

    &rdquo ○島仙少有詩名 島仙字清卿,蓬仙之女弟也。

    素為三曲之尤,而又辯惠,往往有詩句可稱。

    為女兒時為新月詩,有&ldquo待得團員時候,樽前問這時節&rdquo之句。

    後為萬年縣郭進思所納,置于他所。

    島仙在倡中,狂劣特甚,及被拘系,未能息心。

    進思又主繁務而有正室,到島仙處亦稀,每有舊相識經從其門者,多于窗隙間招呼,或使人詢訊,亦以巾箋送遣。

     ○舉舉善辯 鄭舉舉居曲中,常與趙降真善,亦喜琴瑟,而膚體充博,貌非品流,但巧談諧,亦為朝士所眷。

    時有名賢醵宴來訪,工緻君、趙崇等皆在席。

    鄭禮臣初入内庭,矜誇不已,緻君諸人皆不能對,甚減歡笑。

    舉舉知之,乃下籌指禮臣曰:&ldquo學士言語母乃得色,然學士雖一時清貴,亦在人耳,至如争骘(音隻)、劉承雍,亦常為之,又豈能增其聲價耶?&rdquo緻君等躍起,喜不自勝。

    禮臣因引滿白飲,更不複言,于是極歡,及暮而罷。

    緻君各出采帛以贈。

    乾符五年,孫渥為狀元,與同年多訪其館,預盟不至者且有罰金之約。

    一日同年魯應之不獲預席,狀元行罰,魯乃置詩于孫狀元曰:&ldquo未識都知面,頻輸複分錢。

    苦心親筆研,得志助金钿。

    徒步為春賦,持杯給暮饣。

    力微多謝病,非不奉同年。

    &rdquo應之雖有詞藝之名,無操守之譽,同年非舊識,必辭力窘,不遵狀元罰金,故為此詩。

    曲中名妓之頭角者為頭知,又名都知,謂其分管諸妓名籍追名。

    當時鄭舉舉、趙降真即都知也。

    曲中常價:每妓一席四,見燭即倍,新郎君又倍其數,故雲複分錢也。

    凡席常數妓佐之。

     ○因娘輕率 因娘亦輩流中翹楚,而輕率猾,唯喜以手傷人肌膚。

    夏候澤以甲科及第,與同輩訪于因娘。

    因娘設宴尤盛,而澤性亦疏率,不拘言語。

    或因醉戲之,為因娘傷其面頗甚。

    明日期集師門,同年多竊視之,澤乃抗聲曰:&ldquo昨因訪因娘,戲傷澤面。

    &rdquo同年皆愕然,主司低首而哂,不能舉者久之。

     ○常兒詩筆 常兒姓王,善詩筆,好讀書,喜與能文之士談論。

    有太學生李緻主往來其家,後緻主登科得仕榮歸,作詩以别常兒雲:&ldquo魚鑰獸環斜掩門,萋萋芳草憶王孫。

    醉憑青瑣窺韓壽,間擲金梭惱謝鲲。

    不夜珠光連玉匣,辟寒钗影落瑤尊。

    欲知明慧多情态,莫役江淹别後魂。

    &rdquo常兒即和其詩,題于壁雲:&ldquo長者車塵每到門,長卿非慕卓王孫。

    定知羽翼難随鳳,卻喜波濤已化鲲。

    嬌别翠钿粘去袂,醉翻金雀碎殘尊。

    多情那更多離别,毋惜音書慰斷魂。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