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瑣闼異聞
關燈
小
中
大
○日林國怪石
其國在淮東北四萬裡,國西南有怪石,方數百裡,光明澄澈,可鑒人五髒六腑,亦謂之&ldquo仙人鏡&rdquo。
其國人有疾,照之遂見其疾起于某處髒腑,即自采神草餌之,無不愈焉。
○賜輔國玉辟邪 肅宗賜李輔國二玉,名辟邪,各長一尺五寸,奇巧殆非人間所有。
其玉之香可聞于數百步,雖秘之于金匮玉函,終不能掩其氣。
或以衣裙誤拂,則芬馥經年;縱浣濯之,亦不消歇。
輔國常置座側。
一日方巾栉,忽一大笑,一悲号而涕泗交下。
輔國惡其怪,碎如粉,以投廁中。
其後常聞悲痛之聲,不周歲而輔國死焉。
初投玉屑時,為嬖孥幕客宮人知物異常,隐留二合。
後為一朝士知之,以錢三十萬買去。
後朝士以事将伏誅,其香化為白蝶數萬,竟天而去。
○碧芙蓉為異 唐元載造芸輝堂于私第。
芸輝,香草也,出于于阗國。
其光潔如玉,入土不朽爛,舂之為屑以塗壁,故号&ldquo芸輝&rdquo焉。
而更構沈檀為梁棟,飾金銀為戶牖,内設懸黎屏風,屏上刻前代美女妓樂之形,外以玳瑁水犀為柙,結絡以真珠瑟瑟。
其為精妙,殆非人工所及。
而服玩之奢侈,拟于帝王之家。
&ldquo芸輝&rdquo之前有池,悉以白石砌其岸,中有花,亦類白,其色紅,大如牡丹,不知何自而來。
間有碧莢蓉香潔,菡萏偉于常者。
載因暇日憑闌以觀,忽聞歌聲清響,若十四五女子唱焉。
其曲則《五樹後庭花》也。
載驚惡既甚,遂剖其花,更無所有。
即秘之。
及載誅死,其家逸奴言其實。
○奉天之谶 德宗因朱Г之變幸奉天。
有知星者奏上曰:&ldquo逢林即住。
&rdquo上曰:&ldquo豈可令朕處林木間乎?&rdquo曰:&ldquo不然,但以地名亦應也。
&rdquo及奉天尉賈隐林谒上于行在,上觀隐林氣宇雄俊,兼是忠烈之家,而名亦應知星者語,上因延于卧内,以探籌略之深淺。
隐林于禦榻前以手闆畫地,陳攻守之策,上奇之。
隐林因奏曰:&ldquo臣昨夜夢日墜于是,臣以頭戴日上天。
日,陛下也。
陛廠此來,事契前定。
&rdquo奉天之難,後果符于隐林之夢。
○詩谶 澤潞有僧号普滿,随意所為,不拘僧相。
或歌或笑,莫喻其旨。
以言事往往有驗,故時人比為萬回。
或于佛舍中醉題詩數篇而亡去,但記一詩雲:&ldquo此水連泾水,雙珠血滿川。
青牛将赤虎,還号太平年。
&rdquo朱Г、朱滔兄弟亂,乃知其谶。
&ldquo此水&rdquo乃&ldquoГ&rdquo字;&ldquo泾水&rdquo自泾州兵亂;&ldquo雙珠&rdquo,Г兄弟也;&ldquo青牛&rdquo,乙醜歲,乙木、醜牛也;次年丙寅,乃丙火、寅虎是也。
○神仙術 順宗好神仙,聞有處士玄解,上召至,в發童顔,氣息香潔。
常乘一黃牝馬,粗高三尺,不啖刍粟,但飲醇酎,不施缰勒,唯以青氈藉其背,常遊曆青兖間。
與人浯千百年事,曆如目擊,知其異人,遂令召入宮。
處九華之室,設紫茭席,飲龍膏酒。
上每日親自谒問,頗加敬仰,未嘗以君臣之禮相關。
上因問曰:&ldquo先生春秋既高,而顔色不衰,何也?&rdquo玄解曰:&ldquo家于海上,常種靈草食之,故得然也。
&rdquo即于衣間出三年藥實,為上種于殿前,沃以長安酒,覆以金盤,戒于帝曰:&ldquo慎勿令人開視。
&rdquo經七日,令帝齋沐焚香,啟盤視之,靈草巳成,異香芬馥,自帝之外皆不與見。
玄解請上随心餌之,頗覺神驗,由是益加禮重。
玄解一日,辭歸東海,上未之計:。
遇宮中刻木作海上三山,采繪華麗,間以珠玉,因元日與玄解視之。
上指蓬萊曰:&ldqu
其國人有疾,照之遂見其疾起于某處髒腑,即自采神草餌之,無不愈焉。
○賜輔國玉辟邪 肅宗賜李輔國二玉,名辟邪,各長一尺五寸,奇巧殆非人間所有。
其玉之香可聞于數百步,雖秘之于金匮玉函,終不能掩其氣。
或以衣裙誤拂,則芬馥經年;縱浣濯之,亦不消歇。
輔國常置座側。
一日方巾栉,忽一大笑,一悲号而涕泗交下。
輔國惡其怪,碎如粉,以投廁中。
其後常聞悲痛之聲,不周歲而輔國死焉。
初投玉屑時,為嬖孥幕客宮人知物異常,隐留二合。
後為一朝士知之,以錢三十萬買去。
後朝士以事将伏誅,其香化為白蝶數萬,竟天而去。
○碧芙蓉為異 唐元載造芸輝堂于私第。
芸輝,香草也,出于于阗國。
其光潔如玉,入土不朽爛,舂之為屑以塗壁,故号&ldquo芸輝&rdquo焉。
而更構沈檀為梁棟,飾金銀為戶牖,内設懸黎屏風,屏上刻前代美女妓樂之形,外以玳瑁水犀為柙,結絡以真珠瑟瑟。
其為精妙,殆非人工所及。
而服玩之奢侈,拟于帝王之家。
&ldquo芸輝&rdquo之前有池,悉以白石砌其岸,中有花,亦類白,其色紅,大如牡丹,不知何自而來。
間有碧莢蓉香潔,菡萏偉于常者。
載因暇日憑闌以觀,忽聞歌聲清響,若十四五女子唱焉。
其曲則《五樹後庭花》也。
載驚惡既甚,遂剖其花,更無所有。
即秘之。
及載誅死,其家逸奴言其實。
○奉天之谶 德宗因朱Г之變幸奉天。
有知星者奏上曰:&ldquo逢林即住。
&rdquo上曰:&ldquo豈可令朕處林木間乎?&rdquo曰:&ldquo不然,但以地名亦應也。
&rdquo及奉天尉賈隐林谒上于行在,上觀隐林氣宇雄俊,兼是忠烈之家,而名亦應知星者語,上因延于卧内,以探籌略之深淺。
隐林于禦榻前以手闆畫地,陳攻守之策,上奇之。
隐林因奏曰:&ldquo臣昨夜夢日墜于是,臣以頭戴日上天。
日,陛下也。
陛廠此來,事契前定。
&rdquo奉天之難,後果符于隐林之夢。
○詩谶 澤潞有僧号普滿,随意所為,不拘僧相。
或歌或笑,莫喻其旨。
以言事往往有驗,故時人比為萬回。
或于佛舍中醉題詩數篇而亡去,但記一詩雲:&ldquo此水連泾水,雙珠血滿川。
青牛将赤虎,還号太平年。
&rdquo朱Г、朱滔兄弟亂,乃知其谶。
&ldquo此水&rdquo乃&ldquoГ&rdquo字;&ldquo泾水&rdquo自泾州兵亂;&ldquo雙珠&rdquo,Г兄弟也;&ldquo青牛&rdquo,乙醜歲,乙木、醜牛也;次年丙寅,乃丙火、寅虎是也。
○神仙術 順宗好神仙,聞有處士玄解,上召至,в發童顔,氣息香潔。
常乘一黃牝馬,粗高三尺,不啖刍粟,但飲醇酎,不施缰勒,唯以青氈藉其背,常遊曆青兖間。
與人浯千百年事,曆如目擊,知其異人,遂令召入宮。
處九華之室,設紫茭席,飲龍膏酒。
上每日親自谒問,頗加敬仰,未嘗以君臣之禮相關。
上因問曰:&ldquo先生春秋既高,而顔色不衰,何也?&rdquo玄解曰:&ldquo家于海上,常種靈草食之,故得然也。
&rdquo即于衣間出三年藥實,為上種于殿前,沃以長安酒,覆以金盤,戒于帝曰:&ldquo慎勿令人開視。
&rdquo經七日,令帝齋沐焚香,啟盤視之,靈草巳成,異香芬馥,自帝之外皆不與見。
玄解請上随心餌之,頗覺神驗,由是益加禮重。
玄解一日,辭歸東海,上未之計:。
遇宮中刻木作海上三山,采繪華麗,間以珠玉,因元日與玄解視之。
上指蓬萊曰:&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