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名公佳制
關燈
小
中
大
輩?自非磨犀角、擢象齒,安得附風翼、攀龍鱗?惟其一一而吹,必也多多益辦。
《白雪陽春》,雖雲寡和;《高山流水》,自有知音。
況人人磨鐵硯之徒,個個奪錦标之手;文妙&ldquo黃絹幼婦&rdquo,賦高《烏有》《子虛》。
如或一日暴十日寒,豈謂千人英萬人傑?欲跨烏骓馬,須還扛鼎之人;不戰黃鶴樓,争睹降旗之帥?讵可家自為師,人自為學?要知遊必擇士,居必擇鄰,幸有王郎司講及時之得,可無劉氏益堅固姓之謀。
過猶不及,惟茲四人,期而不至,其罰五百。
凡我既盟之後,吾友從事于斯,點爾何如,異乎三子之撰;聊爾自謂,或有一日之長。
待收拾芥之勳,當鼓焚舟之勇。
益張士氣,橫飛得志之秋;大振家風,聯名澹墨之上。
檄書所至,輿議佥從。
○容膝齋緻語 寸地休心,或發置錐之诮;數椽容膝,大勝環堵之居。
非坐井以觀天,猶乘槎之間漢。
{亡木}桷但求于細木,門闾不納于高車。
斤斧淪功,龜魚薦瑞。
某技窮知上,興盡倦飛。
半百年而日苦無多,又餘幹稔;九萬裡而風斯在下,安敢肆言?鹪鹩不過于一枝,鳳皇如翔于千仞。
因山之麓,倚竹為廬。
每駐屐而少留,必橫琴而獨樂。
塵外欲招于五老,飲中難著于八仙。
抵掌而談,不出橘州之景;曲肱而枕,可追槐裡之歡。
晝掩卷以盟鷗,夜舉杯而勸月。
小以成小,斯焉取斯。
霧塞華榱,沈沈者所以敗也;風生圭窦,綽綽然有餘裕哉。
○禦書扇銘 故刑部尚書孫公諱直孺,紹興初侍講禁中。
上以所禦白團扇親書十字賜之,雲:&ldquo文物多師古,朝廷半老儒&rdquo之句。
後十七年,公之子臣枞屬某為之銘。
曰: 天厭隋亂,唐室代興,于赫太祖,大入繼明。
手持三尺,除殘禁暴。
日月宣光,風霆布号。
功侔堯甸,德配禹天。
卑宮菲食,吾無間然。
賢路宏開,正直是與。
儒先首尊,禦于帝所。
著為世準,聖聖相因。
稽經問道,如出一人。
偉欤胡公,萬人之傑。
耆儒宿艾,曆宗三葉。
扇出上方,寶墨未幹。
天縱筆妙,宛若龍鸾。
璧月煌煌,光燭室。
子孫祝之,稽古之力。
○清醇酒頌 清如秋江寒月,風吹波靜而無雲;醇如春江永日,遊絲落花之困人。
借之以涪翁清閑,鑒此杯面渌;本之以李叟孝友,成此甕頭春。
○竹石銘 劉文伯晚景次需之暇,于所居之側妝飾一軒,潇灑可人。
其中一壁,但畫竹石而已。
劉酷愛之,日遊其中。
江永之一日來訪,劉乃具酒,拉親舊飲于是軒。
永之既醉,忽舉筆題兩句于畫壁之旁雲:&ldquo此石拳然,此君蕭然。
&rdquo劉意殊不樂。
江久乃再續雲:&ldquo是謂歲寒之操,人與物以俱堅。
&rdquo劉乃大喜。
遂題兩句于江所題之後壁雲:&ldquo壁上有人題好句,天應錫我老何難。
&rdquo飲坐客爛醉乃散。
○司馬公聯句 溫公退休之暇,攜筇為招提之遊,其寺之下有峻嶺焉。
公登是嶺,見二人坐于石上,揚然自得。
公亦憩于其旁,忽聞二人聯句。
公不覺微笑。
二人尤輕視之,乃言曰:&ldquo公亦能詩乎?可聯兩句。
&rdquo溫公曰:&ldquo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嶺頭上。
&rdquo二人大笑。
少頃,公曰:&ldquo詩猶未就,再吟兩句。
&rdquo曰:&ldquo乾坤隻在掌中,四海五湖歸一望。
&rdquo二人相視大驚,知其為大賢,乃長揖而退。
○棄竹杖詩 劉侍郎夔因赴省之時,攜筇徒步,道經三衢。
臨登舟次,以所攜之竹杖投于江,乃口占詩以祝之曰:&ldquo曾伴仙翁出武夷,艱難險阻有扶持。
我今去作朝天客,送汝為龍到葛陂。
&rdquo識者聞其詩,知此公志量不出人下,是年果登第。
《白雪陽春》,雖雲寡和;《高山流水》,自有知音。
況人人磨鐵硯之徒,個個奪錦标之手;文妙&ldquo黃絹幼婦&rdquo,賦高《烏有》《子虛》。
如或一日暴十日寒,豈謂千人英萬人傑?欲跨烏骓馬,須還扛鼎之人;不戰黃鶴樓,争睹降旗之帥?讵可家自為師,人自為學?要知遊必擇士,居必擇鄰,幸有王郎司講及時之得,可無劉氏益堅固姓之謀。
過猶不及,惟茲四人,期而不至,其罰五百。
凡我既盟之後,吾友從事于斯,點爾何如,異乎三子之撰;聊爾自謂,或有一日之長。
待收拾芥之勳,當鼓焚舟之勇。
益張士氣,橫飛得志之秋;大振家風,聯名澹墨之上。
檄書所至,輿議佥從。
○容膝齋緻語 寸地休心,或發置錐之诮;數椽容膝,大勝環堵之居。
非坐井以觀天,猶乘槎之間漢。
{亡木}桷但求于細木,門闾不納于高車。
斤斧淪功,龜魚薦瑞。
某技窮知上,興盡倦飛。
半百年而日苦無多,又餘幹稔;九萬裡而風斯在下,安敢肆言?鹪鹩不過于一枝,鳳皇如翔于千仞。
因山之麓,倚竹為廬。
每駐屐而少留,必橫琴而獨樂。
塵外欲招于五老,飲中難著于八仙。
抵掌而談,不出橘州之景;曲肱而枕,可追槐裡之歡。
晝掩卷以盟鷗,夜舉杯而勸月。
小以成小,斯焉取斯。
霧塞華榱,沈沈者所以敗也;風生圭窦,綽綽然有餘裕哉。
○禦書扇銘 故刑部尚書孫公諱直孺,紹興初侍講禁中。
上以所禦白團扇親書十字賜之,雲:&ldquo文物多師古,朝廷半老儒&rdquo之句。
後十七年,公之子臣枞屬某為之銘。
曰: 天厭隋亂,唐室代興,于赫太祖,大入繼明。
手持三尺,除殘禁暴。
日月宣光,風霆布号。
功侔堯甸,德配禹天。
卑宮菲食,吾無間然。
賢路宏開,正直是與。
儒先首尊,禦于帝所。
著為世準,聖聖相因。
稽經問道,如出一人。
偉欤胡公,萬人之傑。
耆儒宿艾,曆宗三葉。
扇出上方,寶墨未幹。
天縱筆妙,宛若龍鸾。
璧月煌煌,光燭室。
子孫祝之,稽古之力。
○清醇酒頌 清如秋江寒月,風吹波靜而無雲;醇如春江永日,遊絲落花之困人。
借之以涪翁清閑,鑒此杯面渌;本之以李叟孝友,成此甕頭春。
○竹石銘 劉文伯晚景次需之暇,于所居之側妝飾一軒,潇灑可人。
其中一壁,但畫竹石而已。
劉酷愛之,日遊其中。
江永之一日來訪,劉乃具酒,拉親舊飲于是軒。
永之既醉,忽舉筆題兩句于畫壁之旁雲:&ldquo此石拳然,此君蕭然。
&rdquo劉意殊不樂。
江久乃再續雲:&ldquo是謂歲寒之操,人與物以俱堅。
&rdquo劉乃大喜。
遂題兩句于江所題之後壁雲:&ldquo壁上有人題好句,天應錫我老何難。
&rdquo飲坐客爛醉乃散。
○司馬公聯句 溫公退休之暇,攜筇為招提之遊,其寺之下有峻嶺焉。
公登是嶺,見二人坐于石上,揚然自得。
公亦憩于其旁,忽聞二人聯句。
公不覺微笑。
二人尤輕視之,乃言曰:&ldquo公亦能詩乎?可聯兩句。
&rdquo溫公曰:&ldquo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嶺頭上。
&rdquo二人大笑。
少頃,公曰:&ldquo詩猶未就,再吟兩句。
&rdquo曰:&ldquo乾坤隻在掌中,四海五湖歸一望。
&rdquo二人相視大驚,知其為大賢,乃長揖而退。
○棄竹杖詩 劉侍郎夔因赴省之時,攜筇徒步,道經三衢。
臨登舟次,以所攜之竹杖投于江,乃口占詩以祝之曰:&ldquo曾伴仙翁出武夷,艱難險阻有扶持。
我今去作朝天客,送汝為龍到葛陂。
&rdquo識者聞其詩,知此公志量不出人下,是年果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