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戰地黃花
關燈
小
中
大
迎香已經能架着拐走路了。
劉克豪的傷口還沒有完全愈合,走起路來小心翼翼的。
兩個人經常在這樣的狀态下不期而遇,見了面就相互詢問:你的傷咋樣了,好點沒? 王迎香就拍着那條受傷的腿,恨鐵不成鋼地說:你說傷哪兒不好,咋偏偏傷在了腿上,如果不是腿受傷,我一定不會躺在這兒。
這會兒正跟着部隊一直往南,殺到老蔣的老家去。
劉克豪不說什麼,隻笑一笑。
其實他心裡也在着急,剛回到部隊不久,可以說剛找到打仗的感覺,就負傷了。
盡管沒像王迎香一樣傷到腿上,可自己不是也沒有随隊伍南下嗎?在這個問題上,他不想和她多說什麼,說也說不清楚。
于是,兩個人就坐在一塊石頭上,望着頭頂很好的太陽,享受着短暫的安甯與溫暖。
半晌,她忽然問道:你說,咱們的隊伍該過江了吧? 他揚了揚手裡的報紙說:咱們的紅旗已經插到了總統府,南京解放了。
她漲紅了臉,目光向南邊的天際望去,一臉羨慕地說:真好啊。
這時,她又一次想起了李志。
她知道,幾路大軍都在長江沿岸彙合了,那裡肯定有李志。
如果自己不受傷,說不定自己已經和李志彙合了,這會兒,她應該正和李志走在南京的街頭,享受着勝利後的喜悅。
遊擊戰役結束之後,她曾偷偷地給李志寫過一封信。
她不知道李志能否收到她的信,不過直到現在,她也沒見到李志的來信。
李志既是與她出生入死的搭檔,又是她的初戀。
盡管兩個人沒有正面地表白過,但李志對她的态度,傻子也能看出來。
如果不是去東北執行任務,說不定自己早就和李志結婚了。
想到這裡,她仍然臉紅心跳的,同時也感受到了身邊真實存在的劉克豪。
她偷偷地看了眼一旁的劉克豪,竟覺得有些對不住他,她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
平心而論,劉克豪一點也不比李志差,兩人在一起工作生活這麼久,她沒有動心思,完全是因為李志,可誰讓劉克豪晚來了一步呢?這麼想過後,她的心裡也平靜了許多。
在後方醫院甯靜的日子裡,他們頻繁地見面,要麼他去病房看她,要麼她過來轉轉。
這樣的日子,讓兩個人仿佛又回到了曾經的生活。
一天,她終于忍不住說:等有機會,我讓你認識一個人。
什麼樣的人?搞得這樣神秘。
他好奇地看着她。
她得意地說下去:他叫李志,是三野的,做過我的搭檔。
在東北和濟南的時候,他似乎記得她提起過李志的名字,但那時他沒太往心裡去,當時他隻以為那是她熟悉的戰友,自己不也常把戰友的名字挂在嘴上嗎? 此一時,彼一時也。
現在的她再提起李志時,他的心裡便陰晴雨雪了一陣子,然後盯着她的眼睛問:李志是你未婚夫嗎? 他這麼一問,猶如在她的心裡點燃了堆幹柴,她不僅紅了臉,渾身上下竟燥熱起來,腿上的傷口也因此“突突”地跳疼了起來。
不用她的回答,他已經明白了。
他低下頭,緩慢地說道:等你傷好了,重新歸隊後,你就會見到他了。
她突然用一隻手拉住了他的手,急急地說:劉克豪,對不起啊!然後,就拄着拐頭也不回地走了。
望着她的背影,他一時沒有明白過來。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幾天後。
那是個下午,陽光依舊很好,幾隻麻雀落在窗外的枝頭上吱吱叫個不停。
劉克豪做了個夢,夢見自己又回了小時候。
母親拉着他的手,沒完沒了地問他還餓不餓?他說:不餓。
母親卻像沒有聽見一樣。
于是,他就醒了。
醒來後,他就真的想到了母親,心裡有種想哭的欲望。
就這個時候,他聽見王迎香在走廊裡大聲地喊:劉克豪,你出來一下。
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忙走了出去。
王迎香已經率先離開了,隻留下拐杖敲擊地面的“笃笃”聲。
兩個人先後坐到以前常坐的那塊石頭上。
他忽然發現她似乎哭過,正疑惑間,她從懷裡掏出一封信。
他猶豫着接過來,那是一封戰地來信,信封上依稀能嗅到煙火的氣息,信封的一角被燒掉了,經過多次輾轉,已經看不出本來的面目。
他舉着這封莫名其妙的信,不知所措。
王迎香沒好氣地說:讓你看你就看,磨唧個啥? 他不明真相地打開了信。
原來這封信是李志寫的,李志在信中說:接到王迎香的信感到很突然,他們已經很久沒有出将入相了,他隻知道王迎香去執行任務,并不知道她是打入敵人内部。
他現在是師政治部主任,同時也祝賀王迎香再一次歸隊,并希望她努力進步。
信的末尾還輕描淡寫地說解放鄭州後他就結婚了,妻子是他們的戰友劉洋,她認識。
最後還真誠地祝福她在革命隊伍中早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劉克豪看完信就什麼都明白了,他想安慰她幾句,可又不知道怎麼開口。
她一把奪過那封信,幾把撕了,順手揚在風裡。
那些經曆過硝煙和戰火的紙片紛紛揚揚地四散飄走了。
她突然大哭了兩聲,沒頭沒腦地沖他說:你們男人都是騙子! 說完,“笃笃”地拄着拐走了。
劉克豪的傷口還沒有完全愈合,走起路來小心翼翼的。
兩個人經常在這樣的狀态下不期而遇,見了面就相互詢問:你的傷咋樣了,好點沒? 王迎香就拍着那條受傷的腿,恨鐵不成鋼地說:你說傷哪兒不好,咋偏偏傷在了腿上,如果不是腿受傷,我一定不會躺在這兒。
這會兒正跟着部隊一直往南,殺到老蔣的老家去。
劉克豪不說什麼,隻笑一笑。
其實他心裡也在着急,剛回到部隊不久,可以說剛找到打仗的感覺,就負傷了。
盡管沒像王迎香一樣傷到腿上,可自己不是也沒有随隊伍南下嗎?在這個問題上,他不想和她多說什麼,說也說不清楚。
于是,兩個人就坐在一塊石頭上,望着頭頂很好的太陽,享受着短暫的安甯與溫暖。
半晌,她忽然問道:你說,咱們的隊伍該過江了吧? 他揚了揚手裡的報紙說:咱們的紅旗已經插到了總統府,南京解放了。
她漲紅了臉,目光向南邊的天際望去,一臉羨慕地說:真好啊。
這時,她又一次想起了李志。
她知道,幾路大軍都在長江沿岸彙合了,那裡肯定有李志。
如果自己不受傷,說不定自己已經和李志彙合了,這會兒,她應該正和李志走在南京的街頭,享受着勝利後的喜悅。
遊擊戰役結束之後,她曾偷偷地給李志寫過一封信。
她不知道李志能否收到她的信,不過直到現在,她也沒見到李志的來信。
李志既是與她出生入死的搭檔,又是她的初戀。
盡管兩個人沒有正面地表白過,但李志對她的态度,傻子也能看出來。
如果不是去東北執行任務,說不定自己早就和李志結婚了。
想到這裡,她仍然臉紅心跳的,同時也感受到了身邊真實存在的劉克豪。
她偷偷地看了眼一旁的劉克豪,竟覺得有些對不住他,她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
平心而論,劉克豪一點也不比李志差,兩人在一起工作生活這麼久,她沒有動心思,完全是因為李志,可誰讓劉克豪晚來了一步呢?這麼想過後,她的心裡也平靜了許多。
在後方醫院甯靜的日子裡,他們頻繁地見面,要麼他去病房看她,要麼她過來轉轉。
這樣的日子,讓兩個人仿佛又回到了曾經的生活。
一天,她終于忍不住說:等有機會,我讓你認識一個人。
什麼樣的人?搞得這樣神秘。
他好奇地看着她。
她得意地說下去:他叫李志,是三野的,做過我的搭檔。
在東北和濟南的時候,他似乎記得她提起過李志的名字,但那時他沒太往心裡去,當時他隻以為那是她熟悉的戰友,自己不也常把戰友的名字挂在嘴上嗎? 此一時,彼一時也。
現在的她再提起李志時,他的心裡便陰晴雨雪了一陣子,然後盯着她的眼睛問:李志是你未婚夫嗎? 他這麼一問,猶如在她的心裡點燃了堆幹柴,她不僅紅了臉,渾身上下竟燥熱起來,腿上的傷口也因此“突突”地跳疼了起來。
不用她的回答,他已經明白了。
他低下頭,緩慢地說道:等你傷好了,重新歸隊後,你就會見到他了。
她突然用一隻手拉住了他的手,急急地說:劉克豪,對不起啊!然後,就拄着拐頭也不回地走了。
望着她的背影,他一時沒有明白過來。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幾天後。
那是個下午,陽光依舊很好,幾隻麻雀落在窗外的枝頭上吱吱叫個不停。
劉克豪做了個夢,夢見自己又回了小時候。
母親拉着他的手,沒完沒了地問他還餓不餓?他說:不餓。
母親卻像沒有聽見一樣。
于是,他就醒了。
醒來後,他就真的想到了母親,心裡有種想哭的欲望。
就這個時候,他聽見王迎香在走廊裡大聲地喊:劉克豪,你出來一下。
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忙走了出去。
王迎香已經率先離開了,隻留下拐杖敲擊地面的“笃笃”聲。
兩個人先後坐到以前常坐的那塊石頭上。
他忽然發現她似乎哭過,正疑惑間,她從懷裡掏出一封信。
他猶豫着接過來,那是一封戰地來信,信封上依稀能嗅到煙火的氣息,信封的一角被燒掉了,經過多次輾轉,已經看不出本來的面目。
他舉着這封莫名其妙的信,不知所措。
王迎香沒好氣地說:讓你看你就看,磨唧個啥? 他不明真相地打開了信。
原來這封信是李志寫的,李志在信中說:接到王迎香的信感到很突然,他們已經很久沒有出将入相了,他隻知道王迎香去執行任務,并不知道她是打入敵人内部。
他現在是師政治部主任,同時也祝賀王迎香再一次歸隊,并希望她努力進步。
信的末尾還輕描淡寫地說解放鄭州後他就結婚了,妻子是他們的戰友劉洋,她認識。
最後還真誠地祝福她在革命隊伍中早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劉克豪看完信就什麼都明白了,他想安慰她幾句,可又不知道怎麼開口。
她一把奪過那封信,幾把撕了,順手揚在風裡。
那些經曆過硝煙和戰火的紙片紛紛揚揚地四散飄走了。
她突然大哭了兩聲,沒頭沒腦地沖他說:你們男人都是騙子! 說完,“笃笃”地拄着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