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改變
關燈
小
中
大
組織同意王迎香調離地下工作的通知,自然是李露帶來的。
那封通知中交待,讓喬天朝處理好善後事宜。
喬天朝明白善後意味着什麼,在這之前,他已經設計好了王迎香的善後。
那天晚上,他帶着王曉鳳又一次來到了徐寅初的家。
徐寅初和沈麗娜熱情地接待了他們,當喬天朝說出準備讓王曉鳳回徐州老家去探望生病的母親時,徐寅初沒有立刻說話,他托着下巴,仔細地望着喬天朝。
沈麗娜聽說王曉鳳要走,就用空前的熱情把王曉鳳拉到了另外一個房間,說起女人家的私房話來。
徐寅初站了起來,背着手在喬天朝面前踱了幾步。
喬天朝的目光就随着徐寅初的身子在轉,他不擔心徐寅初懷疑什麼,這一點他是清楚的。
他跟着徐寅初從東北到濟南已經有幾年的時間,徐寅初最初對自己的懷疑已經打消了,可以說,軍統局濟南站,目前徐寅初最信任的就是他了。
他當初将最為信任的尚品和馬天成留在了東北,現在是死是活沒人知道,和徐寅初一起從東北逃出來的人,在徐寅初的心裡還沒有經過考驗期。
許多機密的事,他還不敢放心地交給他們。
徐寅初終于停止了踱步,歎口氣道:也好,那就讓她走吧,跟着咱們過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也不是長久之計。
喬天朝站了起來,他叫了聲:站長—— 徐寅初的一隻手就落在了他的肩上,盯着喬天朝的眼睛說:北平和天津失守,下一步濟南可就是前線了,仗要是這麼打下去…… 他說到這兒,便不再說什麼了,隻是搖了搖頭。
喬天朝心裡清楚,徐寅初已經看到了結局,可這種結局他又不能說白了,隻能在心裡意會。
仗打到這個份兒上,軍心早就亂了,從上到下一片浮躁之氣,下級在罵娘,上級之間相互推委、猜忌,這樣的一支部隊把仗打到這個份兒上,還在盤算着各自的利益。
徐寅初的擔憂,也正是喬天朝感到興奮的。
他壓抑着内心的激動,深刻地說:站長,目前到了這個份兒上,也不是咱們軍統的人能改變的。
但不管怎樣,咱們盡力了。
徐寅初仰起頭,望了一眼天棚,那裡懸着的一盞燈,讓他有些刺眼。
于是,他眯起了眼睛說:看來,我們也該想想後路了。
讓你夫人先走吧,過幾天,我也讓麗娜離開這裡。
看來,濟南這個地方也存留不下多少日子了。
喬天朝萬般感慨地喚道:站長—— 他看見徐寅初的眼裡有淚光一閃,他的心沉了沉,徐寅初作為一名軍人是稱職的,隻是他錯投了主人。
作為職業軍人,他在心裡是尊重徐寅初的。
那天晚上,一離開徐寅初的家,王曉鳳就已經變成了王迎香,隻差歡呼雀躍了。
一回到家裡,關上門,她就撲在床上捂了被子哈哈大笑。
喬天朝靠在門後,看着她興奮的樣子,感情很複雜,他羨慕又嫉妒地望着她。
雖然調離的報告是他向組織申請的,可她真的要走了,他心裡不免又空落落的,畢竟在一起工作、生活了那麼長時間,作為戰友,她讓他感受到了友情的溫暖和踏實。
如今,她就要離開自己,回到戰友中去了,這是多麼令人幸福的一件事啊!他不知道組織還讓他在這裡堅持多久。
王迎香終于從激動中清醒過來,特别是看到他的樣子,就更加清醒了。
在這之前,兩個人告别的話已經說過了,此時,他們不再需要更多的語言,他平靜地沖她說:明天一早,我就安排你出城。
等出了城,會有人接應你的。
她點了點頭,站起身,走過去,抻了抻他的衣角道:你一定要安全地回來,我在老家等你。
這兩天裡,她這樣的話已經說過無數次了,但每次聽了,他的心裡都是陰晴雨雪的,很複雜,說不清是一種什麼滋味。
他還想向她交待些什麼,這時電話鈴急促地響了起來。
他奔過去,電話是徐寅初打來的。
徐寅初在電話裡說,駐紮在濟南郊區的一支部隊準備嘩變,目前已被守備區的部隊包圍了,守備區請求軍統的人去處理。
喬天朝從抽屜裡拿出槍,别在了腰上。
這樣的事情他已經曆過無數次,部隊之間勾心鬥角引起的火并在前線是經常發生的。
國民黨的部隊指揮系統非常混亂,各支部隊都有自己的指揮官,這些指揮官效忠的對象各有不同,因而他們隻買自己長官的賬。
有時為了一場戰役,又必須把這些雜七雜八的隊伍拼湊在一起,于是,就經常出現相互傾軋,甚至内亂的現象。
此時軍統的人就承擔了像救火隊員的角色。
喬天朝出門前,沖王曉鳳說了一句:你早些休息吧,明天還要上路呢。
就在他走出院門的時候,她在他身後喊道:要小心啊。
他回了一下頭,在黑暗裡沖她笑了笑,揮揮手。
他帶着軍統執行隊的衛兵趕到出事地點時,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這是一支從河北調防到濟南的隊伍,為了駐紮的問題和原來的守軍發生了矛盾。
原先駐紮在這裡的部隊住在一個小鎮裡,有自己的臨時營房;而後趕到的部隊也想住到鎮子上,兩支隊伍就糾纏在了一起,雙方架好了槍,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率領城外隊伍的上校指揮官,長着連鬓胡,手裡揮着雙槍,咋咋呼呼地叫
那封通知中交待,讓喬天朝處理好善後事宜。
喬天朝明白善後意味着什麼,在這之前,他已經設計好了王迎香的善後。
那天晚上,他帶着王曉鳳又一次來到了徐寅初的家。
徐寅初和沈麗娜熱情地接待了他們,當喬天朝說出準備讓王曉鳳回徐州老家去探望生病的母親時,徐寅初沒有立刻說話,他托着下巴,仔細地望着喬天朝。
沈麗娜聽說王曉鳳要走,就用空前的熱情把王曉鳳拉到了另外一個房間,說起女人家的私房話來。
徐寅初站了起來,背着手在喬天朝面前踱了幾步。
喬天朝的目光就随着徐寅初的身子在轉,他不擔心徐寅初懷疑什麼,這一點他是清楚的。
他跟着徐寅初從東北到濟南已經有幾年的時間,徐寅初最初對自己的懷疑已經打消了,可以說,軍統局濟南站,目前徐寅初最信任的就是他了。
他當初将最為信任的尚品和馬天成留在了東北,現在是死是活沒人知道,和徐寅初一起從東北逃出來的人,在徐寅初的心裡還沒有經過考驗期。
許多機密的事,他還不敢放心地交給他們。
徐寅初終于停止了踱步,歎口氣道:也好,那就讓她走吧,跟着咱們過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也不是長久之計。
喬天朝站了起來,他叫了聲:站長—— 徐寅初的一隻手就落在了他的肩上,盯着喬天朝的眼睛說:北平和天津失守,下一步濟南可就是前線了,仗要是這麼打下去…… 他說到這兒,便不再說什麼了,隻是搖了搖頭。
喬天朝心裡清楚,徐寅初已經看到了結局,可這種結局他又不能說白了,隻能在心裡意會。
仗打到這個份兒上,軍心早就亂了,從上到下一片浮躁之氣,下級在罵娘,上級之間相互推委、猜忌,這樣的一支部隊把仗打到這個份兒上,還在盤算着各自的利益。
徐寅初的擔憂,也正是喬天朝感到興奮的。
他壓抑着内心的激動,深刻地說:站長,目前到了這個份兒上,也不是咱們軍統的人能改變的。
但不管怎樣,咱們盡力了。
徐寅初仰起頭,望了一眼天棚,那裡懸着的一盞燈,讓他有些刺眼。
于是,他眯起了眼睛說:看來,我們也該想想後路了。
讓你夫人先走吧,過幾天,我也讓麗娜離開這裡。
看來,濟南這個地方也存留不下多少日子了。
喬天朝萬般感慨地喚道:站長—— 他看見徐寅初的眼裡有淚光一閃,他的心沉了沉,徐寅初作為一名軍人是稱職的,隻是他錯投了主人。
作為職業軍人,他在心裡是尊重徐寅初的。
那天晚上,一離開徐寅初的家,王曉鳳就已經變成了王迎香,隻差歡呼雀躍了。
一回到家裡,關上門,她就撲在床上捂了被子哈哈大笑。
喬天朝靠在門後,看着她興奮的樣子,感情很複雜,他羨慕又嫉妒地望着她。
雖然調離的報告是他向組織申請的,可她真的要走了,他心裡不免又空落落的,畢竟在一起工作、生活了那麼長時間,作為戰友,她讓他感受到了友情的溫暖和踏實。
如今,她就要離開自己,回到戰友中去了,這是多麼令人幸福的一件事啊!他不知道組織還讓他在這裡堅持多久。
王迎香終于從激動中清醒過來,特别是看到他的樣子,就更加清醒了。
在這之前,兩個人告别的話已經說過了,此時,他們不再需要更多的語言,他平靜地沖她說:明天一早,我就安排你出城。
等出了城,會有人接應你的。
她點了點頭,站起身,走過去,抻了抻他的衣角道:你一定要安全地回來,我在老家等你。
這兩天裡,她這樣的話已經說過無數次了,但每次聽了,他的心裡都是陰晴雨雪的,很複雜,說不清是一種什麼滋味。
他還想向她交待些什麼,這時電話鈴急促地響了起來。
他奔過去,電話是徐寅初打來的。
徐寅初在電話裡說,駐紮在濟南郊區的一支部隊準備嘩變,目前已被守備區的部隊包圍了,守備區請求軍統的人去處理。
喬天朝從抽屜裡拿出槍,别在了腰上。
這樣的事情他已經曆過無數次,部隊之間勾心鬥角引起的火并在前線是經常發生的。
國民黨的部隊指揮系統非常混亂,各支部隊都有自己的指揮官,這些指揮官效忠的對象各有不同,因而他們隻買自己長官的賬。
有時為了一場戰役,又必須把這些雜七雜八的隊伍拼湊在一起,于是,就經常出現相互傾軋,甚至内亂的現象。
此時軍統的人就承擔了像救火隊員的角色。
喬天朝出門前,沖王曉鳳說了一句:你早些休息吧,明天還要上路呢。
就在他走出院門的時候,她在他身後喊道:要小心啊。
他回了一下頭,在黑暗裡沖她笑了笑,揮揮手。
他帶着軍統執行隊的衛兵趕到出事地點時,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這是一支從河北調防到濟南的隊伍,為了駐紮的問題和原來的守軍發生了矛盾。
原先駐紮在這裡的部隊住在一個小鎮裡,有自己的臨時營房;而後趕到的部隊也想住到鎮子上,兩支隊伍就糾纏在了一起,雙方架好了槍,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率領城外隊伍的上校指揮官,長着連鬓胡,手裡揮着雙槍,咋咋呼呼地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