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關燈


    ” 林寒青接過香茗吃了,把廳中群豪商議的拒敵之事,仔細的講了一遍。

     白惜香站在林寒青的身側,一直很用心的聽着,直待林寒青說完經過,才微微一笑,道:“李中慧已有她自己的主意,她要振作起盟主的身份。

    ” 回身行到一張木椅旁側,坐了下去,接道:“目下的情形,表面十分平靜,實則是十分混亂,錯雜的恩怨,使這場黃山大會變的異常微妙,這是一項智和勇的決鬥。

    ” 長長籲一口氣,又笑道:“林郎,好好的用心練那天雷三掌和乾坤一劍,我要你在這場黃山大會之上,一鳴驚人,使天下英雄感覺主宰江湖命運的人,又從女子手中,交還了男人。

    ” 林寒青口齒啟動,似要問話,但卻被白惜香搖手攔阻,搶先說道:“不耍多問,你現在不能分心,知道的越少越好。

    ” 林寒青微微一笑,道:“在下悉聽姑娘安排。

    ” 白惜香道:“當然啦!我已經是你的妻子了,難道還會害你。

    ” 數日時光,彈指即過,林寒青獨處一室練習劍掌,全神貫注,不知幾度日落日出。

     這日,天色初前時分,白惜香推門而入,笑道:“林郎,練習的怎樣了?” 林寒青道:“已覺出有些進境。

    ” 白惜香道:“那很好,今日也許要你一顯身手了。

    ” 林寒青道:“怎麼?今日已是黃山大會之期?” 白惜香點頭說道:“不錯,李中慧在這幾日中,似是突然增強了很多信心。

    ” 林寒青道:“為什麼?” 白惜香道:“因為她一直未來看我。

    ” 林寒青雙目盯住在白惜香的臉上瞧了一陣,隻見她蒼白的臉上,微泛起了一層紅暈,精神似是好了很多。

    微微一笑,道:“近來,你身體好一些嗎?” 白惜香道:“嗯!好了很多……” 語聲微微一頓,接道:“你雖然武功大進,但知道内情的人,實是不多,李中慧也不會對你重視,不會給你重要職司。

    ” 林寒青道:“那我應該如何?” 白惜香道:“你去跟着她,非必要時不要随便出手。

    ” 林寒育點點頭,道:“在下謹記姑娘吩咐。

    ”行出室門,突然又回顧說道:“姑娘呢?” 白惜香笑道:“我自會在适當之時現身,你去吧!不用管我了。

    ” 林寒青肅然說道:“你要多多珍重自己。

    ” 白惜香道:“我會為林郎珍惜。

    ” 林寒青點點頭,移步下接而去,直奔大廳。

     沿途上,一片寂然,連那經常布守在林牆旁側的女婢,也已不見。

     但林寒青心中明白,這黃山世家中的女婢,必已為李中慧調集于其它之處。

     行人大廳,隻見廳中早已集滿了人,左面以神判周簧為首。

    依序是楓葉谷生陳正波、昆侖金拂道長,天南二怪的常劍和白發龍婆,以及皇甫長風、金娘娘、龐天化、知命子等。

     右首一列,以李文揚為首,以下是韓士公、皇南岚等十餘個年事較輕的人。

     林寒青雖然不識那些人物,記心知那些人,都是一方一區的豪雄、主腦。

     廳中不見一個少林、武當弟子,亦不見桑南樵和玄皇教中人,及那劍王子。

     大家都似在等待什麼,面情肅然,雅雀無聲。

     林寒青打量了廳中形勢一眼,緩步向右前行去。

     皇甫岚身子一側,讓了一個空位,低聲說道:“林兄,快站過來,盟主大駕就要到了。

    ” 就在林寒青剛剛站好身子,李中慧已緩步行入廳中。

     左首是于小龍,勁裝佩劍,右首卻是李夫人身側的女婢追雲,青帕罩頭,背插雙劍,左的間還挂着一個革囊。

     神州四大兇人,神、煞、鬼、魂,也都帶着兵刃,随後護駕。

     林寒青暗暗贊道:“好威風啊!好神氣啊!” 李中慧此刻也改了裝束,内着青色勁裝,外罩立色鬥篷,劍把外露,青穗飄垂。

     隻見她目光轉動,掃掠了群豪一眼,緩緩說道:“有勞諸位久候了。

    ” 群豪齊齊抱拳,道:“見過盟主。

    ” 李中慧欠身還了一禮,道:“今後江湖是否淪入魔道,全在今日之戰,還望諸位協力同心,共禦強敵。

    ” 群豪齊聲應道:“我等悉遵盟主之命。

    ” 李中慧望望天色,道:“西門玉霜快要來了,諸位之中如有不願卷入這場是非之中,這是最後的退出機會了。

    ” 群豪齊聲應道:“我等死而無悔。

    ” 林寒青瞻暗村道:看樣子,李中慧似是早已胸有成竹了。

     這當兒,突聞一個高昂的聲音,傳了過來,道:“西門玉霜拜山。

    ” 李中慧舉手一揮,道:“知道了。

    ”目光一掠群豪,接道:“咱們不能失禮,去接她進來吧!” 當先舉步向廳外行去。

     追雲和于小龍緊随左右,周簧和李文揚率領老少群豪,緊随在李中慧身後,向外行去。

     行至萬松谷口,西門玉霜早已站在谷口。

     今日西門玉霜,也穿着一身勁裝,背上交叉插着雙劍一條綠色蛟皮帶,橫束柳腰,帶上插着一排短劍。

     李中慧欠身一禮,道:“小妹迎接來遲,還望姊妹恕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