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關燈


     心中念頭轉動,口裡卻微微笑道:“如若西門姊姊肯放了白惜香,小妹亦願恭送姊姊登岸。

    ” 西門玉霜暗道:“鬼丫頭果然刁惡,看樣子是不見白惜香之面,今日是不會放過我了。

    ” 任她智慧絕世武功過人,但一時間也無法變一個活生生白惜香出來,但形勢迫急,多一時考慮,即将增加李中慧一分疑慮,隻好淡淡一笑,道:“此事我也難以作得主意,必得去問問白姑娘再說。

    ”身子一側,進入了船艙之中。

     擡頭看去,隻見林寒青呆呆的坐在船艙之中,望着艙壁出神。

     西門玉霜輕輕以後一聲,道:“林郎,你可曾看到了她?” 她雖然未提名字,但那林寒青卻是早已知她說的是誰,點點頭,道:“見到。

    ” 西門玉霜臉色肅穆的說道:“李中慧的話,你都聽到了?她說的一點不錯,此時此情之下,我幾乎已失去了抗拒之力,如是單憑武功,我倒未必就怕他們,但他們安排下那一片火功,卻叫我無力抗拒。

    如其我傷亡在他們手中,倒不如把這件震世駭俗的功勞,記載于你的頭傷。

    ” 林寒青道:“什麼功勞?” 西門玉霜道:“你可以殺了我,或者點了我的穴道,告訴他們,你殺了或生擒了西門玉霜,豈不是一件驚動武林的大事?” 林寒青雙目中神芒閃動,逼視在西門玉霜的臉上,道:“這話可是當真麼?” 西門玉霜道:“于真萬确,你總是不信任我,現在就可當面證明。

    ” 說罷,閉上雙目。

     林寒青望着西門玉霜猶帶笑容的臉上,心中卻矛盾難決,想到這個女魔頭留在世間,為害之烈,今日倒是一個除她的機會。

     但是,林寒青又覺此舉實非君子行徑,日後傳揚于江湖之上,說是林寒青生擒了西門玉霜,縱然事實俱在,隻怕也有很多人不肯相信。

     隻聽西門玉霜夢呓般的聲音,道:“林郎啊!你為什麼不下手,隻要你舉手點下,片刻之後,就可以名震天下了。

    ” 林寒青暗道:今日如若稍存兒女心腸,此後,不知要多少武林人物的鮮血、生命,才能補償我今日之錯。

     心念轉動,一咬牙舉手點下。

     但見西門玉霜緊閉雙目,微笑如花,心中忽生不忍之感,手指将要觸及西門玉霜身上時,突然停了下來,長長歎息一聲。

    道:“你一向為所欲為,殺人不眨眼睛,何以此刻突然間變的這般怯弱,” 西門玉霜突然睜開了雙目,淡淡一笑,道:“這不是怯弱,這是我生平隊未有過的大勇氣。

    束手就截,毫不反抗,對我而言,這該是多麼困難的事啊……” 她舉手理一下鬓邊散發,接道:“今日我雖處劣勢,但如我要全力反擊。

    他們到少将有半數以上的傷亡。

    我還有三成的逃走機會。

    ” 林寒青道:“既是如此,你又為什麼不和他們拼上一陣呢?” 西門玉霜笑道:“為了你。

    ” 林寒青道:“為我什麼?哼!信口開河。

    ” 西門玉霜笑道:“我如逃出了今日之劫,此後所作所為,都是你痛恨、厭惡的事,對是不對?” 林寒青沉吟了一陣,道:“不錯。

    ” 西門玉霜道:“如若我傷死此地,死在别人手中,心實有所不甘,如是傷死在你的手中,那就不同了。

    ” 林寒青道:“有什麼不同,” 西門玉霜黯然一笑,道:“因為傷死在你的手中,我有着以身殉情的感覺。

    ” 林寒青道:“哪有此事,咱們一向是情不投,意不合,豈能牽扯到以身相殉之上?” 西門玉霜接道:“不論你想什麼,今日我如傷死在你的手中,不論是白惜香或李中慧,都算是落後了一步,她們也許可以和你白首偕老,但卻無法除去我留在你心中傷死前的景像,唉!我一生中從未讓人占先過一件事,隻有你……” 林寒青接道:“我怎麼?須知我鄰寒青堂堂六尺之軀。

    我武功、才智雖是輸你們,但也不能受你們絲毫的屈辱,大丈夫可殺不可……” 西門玉霜微微一笑,接道:“這個,不用說了,我已經早知道啦!” 林寒青道:“那很好……”語微微一頓,接道:“你們今日的事,我自知無費多管,我沒現有殺慘的能加,決然你不反抗,我不過舉手之勞,但此事如是傳揚開去,決然不曾有人相信。

    ” 西門玉霜道:“為什麼不相像事實俱在,而且有武林德高望重的四大高手為證。

    ” 林寒青搖搖頭,道:“感情心領,這等事我作不出來,我無能助你,也不願助你,但也不願盜世欺名。

    ” 西門玉霜歎道:“林郎,趁我還沒有改變主意,快些下手吧。

    ” 隻聽艙外傳入李中慧的聲音,道:“西門姐姐,白姑娘可願和小妹見上一面麼?” 西門玉霜道:“如是你有膽氣,那就請過船一叙。

    ” 但聞李中慧道:“不瞞西門姊姊你說,小妹對你擄來白姑娘一事,始終是有些不敢相信。

    ” 西門玉霜道:“你不肯相信,那就請過船一叙。

    ” 李中慧道:“小妹以十聲鑼鳴為準,如是仍不見白姑娘現身出來,小妹即将下令總攻,這十聲鳴鑼,也等于給你一個思索逃走的機會,至于你能否逃跑,那就要看你的能耐了。

    ” 語聲甫落,“咚”的一聲鳴鑼,傳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