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福兮禍兮
關燈
小
中
大
十月二十三。
徐州。
徽幫徐州分舵。
徽幫的徐州分舵是一座極大的宅院。
座西面東六進八開。
宅院的主人文向榮不用說正是徽幫徐州分舵的舵主。
文向榮是徐州首屈一指的大老闆。
偌大一個徐州,水上陸上的生意他一人便占了十分之三還有餘。
也就是說,如果徐州城某一天各路生意赢利的總額是十萬兩白銀,那麼這其中至少有三萬兩要流進文向榮的腰包。
文向榮是一個白白胖胖的中年人,一張肥白圓滿的臉上總是挂着祥和的、心滿意足的微笑。
他每天巳正起身後,除了花上一個時辰檢查一下各方面生意的運轉情況之外,如果那一天沒有什麼特别的應酬,其餘的時間他都會呆在第四進北跨院南側的小花廳裡。
小花廳大概可算是整座庭院最精緻的房間了。
花廳裡的陳設并不多,除了幾架古玩,一架字畫,一架書之外,隻在書架的左側擺着一張烏木躺椅,椅邊一面小巧的烏木茶幾。
斜歪在躺椅上,吃着細點,品着香茗,把玩着精巧的古玩,有時也品味幾幅名人字畫,真是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文向榮特别偏愛這間花廳,即使有時有那麼一星半點不順心的事,隻要一走進這裡,他馬上就感覺舒服多了。
第五名現在就大馬金刀地坐在這間小花廳裡,但他的感覺卻很不好,離“舒服”二字更是差上了十萬八千裡。
文向榮也在廳裡。
他顯然也舒服不起來了。
時令已是初冬,天氣已經轉冷,但他保養的極好的肥白腮幫子上卻正流着汗水。
當然是冷汗。
冷汗一粒一粒自他額頭上爆出,彙聚成一道一道細流,流過他光滑的臉頰,聚到圓圓的下巴上,再一滴一滴滴到他腳前。
他連伸手擦一擦都不敢。
那張烏木躺椅仍然擺在原地,但文向榮卻連看都不敢再看它一眼,當然更不用說躺上去,歇一歇了。
他的腰腿都站酸了,連腳趾頭都麻了。
第五名站起身,背着手,仔細地欣賞着架上的古玩。
他這樣将文向榮晾在一邊足足有兩頓飯功夫了,文向榮卻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更不用說動一動了。
終于,第五名總算歎了口氣,臉沖着古玩架,淡淡道:“你小日子過得很不錯嘛。
” 文向榮悄悄用衣袖抹了抹臉上的汗珠,賠笑道:“幫主……嘿嘿……幫主…··” 他不是不想回答一句很得體的話,但他的嗓子很不得勁兒,連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出來。
第五名仍然淡淡道:“我老人家上一次來,是什麼時候?” 文向榮道:“是…··是去年春天……二月中旬。
” 第五名慢慢轉過身,掃了他一眼,道:“才兩年不到的時間,文大掌櫃又發福不少哇。
” 文向榮隻覺得嗓子眼裡被什麼東西堵住了,想說話,卻說不出來。
如果第五名惡狠狠地将他罵個狗血淋頭,他倒會覺得舒服一些。
說到底事情是出在徐州,而且就發生在最最不該發生的地方,他對此理所當然地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可第五名就是不火,不動怒,就隻是有一句沒一句地說些不鹹不淡的話。
這可比殺了他還讓他難受。
第五名忽然又歎了口氣,臉一沉,冷冷道:“還不加派人手四處追查,釘在那兒跟個木樁子似的,是不是想氣死老子?嗯?” 文向榮總算稍稍松了口氣,賠笑道:“尊幫主,屬下已經傳令城内衆兄弟嚴加查訪……” 不等他說完,第五名就揮了揮手,截口道:“你知不知道這事到底是哪一路的人幹的?” 文向榮偷偷瞄了他一眼,小心翼翼地道:“現場一點痕迹也沒留下,來人肯定都是些老手,到底是哪一路人幹的,屬下一時……” 第五名頓時瞪圓了眼珠子,罵道:“老子讓你坐鎮徐州,你他媽的除了坐出一身肥膘來,幹過一件正經事嗎? 嗯?一點點小事就要勞動老子大架,催命似地把老子催來。
這下好了,人丢了!老子看你怎麼交待!” 文向榮大大地松了口氣。
他知道今天的罪算是受到頭了。
隻要第五名開口罵人,那就萬事大吉。
果然,第五名猛一揮手,指着房門道:“滾。
你給老子滾出去。
老子要你親自去找,找不到人别回來見老子!” 文向榮汗也不流了,腿也不抖了,精神抖擻地道: “是!屬下尊命!” 話音還未落,他就一溜煙跑得人影也不見了,留下第五名一個人在小花廳内生悶氣。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就得想辦法去解決,而生悶氣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隻怕還會對解決問題大大地不利。
因為人一生氣,思維就難免混亂,心情就難免煩躁,頭腦就難免發熱。
在頭腦發熱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十個至少有九個會是錯誤的。
再說,生氣更是有傷身體。
這些道理,号稱杏林國手的第五名自然不會不明白,可他還是忍不住要生氣。
其實也難怪,近兩個月來,徽幫出的事也的确多了一點。
首先就是因為禇衆養那個老無賴,聖火教幹掉了徽幫北京分舵的四位好手,緊接着,涿州分舵又突然遭到了聖火教的襲擊。
殷朝歌、司馬喬南下大理後,上方山一帶的防務以及尋找聖火教自禇衆養手中搶走的那半張寶圖的任務,自然而然地落到了第五名和秋水頭上。
問題是秋水在北京沒呆上幾天,就嚷嚷着悶得慌,留下白袍會中二十來名好手協助第五名,自己卻揚長而去,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第五名絕沒有半點責怪秋水的意思,他知道白袍會在每一次複仇行動之後,都會消聲匿迹一段時間,一來避一避風頭,二來也借這段時間養精蓄銳,尋找下一個打擊目标。
但不管怎麼說,秋水甩手一走,第五名立即就有一種獨木難支的感覺,而且北京公舵的四名好手被殺後,實力也大受影響。
無奈之下,第五名隻得飛鴿傳書,調集大同、萬全、大甯三分舵的人力來北京。
徽幫之中,這三個分舵的實力最強。
大同分舵主阮時臣、萬全分舵主郁正洲、大甯分舵主藍野三人更是幫中素有威名的三大高手。
他們的武功比之第五名,也僅略低一籌。
三大分舵的人馬齊集北京後,第五名才算是徹底地松了一口氣。
但他們的好日子總共也沒過上兩天。
藍野等人趕到北京的第三天,第五名又接到了徐州、九江、安慶、揚州、蘇州、杭州、甯國七個分舵的舵主的聯名上書,要求幫主火速往江南一行。
看完這份“聯名上書”,第五名差一點沒給氣死,差一點沒有暈倒。
這七個分舵所管的三十一個錢莊中,有十七個在同一天夜裡幾乎同時遭到了不明身分的蒙面人的洗劫,總共損失黃金二萬三千餘兩,白銀八十九萬五千七百六十二兩。
他隻手創立徽幫已有四十餘年,這種事情還是第一次發生。
讓他生氣的并不是損失了這麼大數目的黃金白銀。
雖說二萬多兩黃金、八十九萬餘兩白銀的确是一個極大的數目,但對于整個徽幫來是,隻不過九牛一毛而已。
他最感到惱火,最感到窩心的,是江南七大分舵的舵主們對于這件事的态度。
雖說徽幫的組織結構比較松散,但每個分舵的舵主都是第五名親自挑選出來,親自加以訓練,直到他認為他們無論是在理财、經營還是在武功上都能獨當一面時,才讓他們真正負責起當地的生意。
但就是這些他花了大量的心血培養起來的骨幹,一遇到棘手的問題,除了向他求助外,就想不出一點别的辦法來。
你說第五名能不生氣,能不感到窩心嗎? 他哪裡還是一幫之主,簡直就是一個跑腿打雜的人。
自己怎麼到現在還沒被他們氣死呢?第五名真是感到奇了。
乘着快船沿運河南下的一路上,第五名一直在很認真地思考着一個計劃。
他覺得實在是有必要狠狠治一治這班混賬小子了。
再這樣下去,一旦他老人家撒手西歸,徽幫基業不敗在這班小子手裡,那才叫怪呢! 他越想越窩心,越想越生氣,要不是有李眉一路之上時不時耍些小把戲讓他開心,隻怕不等船到徐州,他老人家早就氣過去了。
原來他本不打算帶李眉同行,但她吵吵着一定要來江南逛一逛。
因為她既不願回金刀莊,又嫌呆在北京沒意思。
其
徐州。
徽幫徐州分舵。
徽幫的徐州分舵是一座極大的宅院。
座西面東六進八開。
宅院的主人文向榮不用說正是徽幫徐州分舵的舵主。
文向榮是徐州首屈一指的大老闆。
偌大一個徐州,水上陸上的生意他一人便占了十分之三還有餘。
也就是說,如果徐州城某一天各路生意赢利的總額是十萬兩白銀,那麼這其中至少有三萬兩要流進文向榮的腰包。
文向榮是一個白白胖胖的中年人,一張肥白圓滿的臉上總是挂着祥和的、心滿意足的微笑。
他每天巳正起身後,除了花上一個時辰檢查一下各方面生意的運轉情況之外,如果那一天沒有什麼特别的應酬,其餘的時間他都會呆在第四進北跨院南側的小花廳裡。
小花廳大概可算是整座庭院最精緻的房間了。
花廳裡的陳設并不多,除了幾架古玩,一架字畫,一架書之外,隻在書架的左側擺着一張烏木躺椅,椅邊一面小巧的烏木茶幾。
斜歪在躺椅上,吃着細點,品着香茗,把玩着精巧的古玩,有時也品味幾幅名人字畫,真是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文向榮特别偏愛這間花廳,即使有時有那麼一星半點不順心的事,隻要一走進這裡,他馬上就感覺舒服多了。
第五名現在就大馬金刀地坐在這間小花廳裡,但他的感覺卻很不好,離“舒服”二字更是差上了十萬八千裡。
文向榮也在廳裡。
他顯然也舒服不起來了。
時令已是初冬,天氣已經轉冷,但他保養的極好的肥白腮幫子上卻正流着汗水。
當然是冷汗。
冷汗一粒一粒自他額頭上爆出,彙聚成一道一道細流,流過他光滑的臉頰,聚到圓圓的下巴上,再一滴一滴滴到他腳前。
他連伸手擦一擦都不敢。
那張烏木躺椅仍然擺在原地,但文向榮卻連看都不敢再看它一眼,當然更不用說躺上去,歇一歇了。
他的腰腿都站酸了,連腳趾頭都麻了。
第五名站起身,背着手,仔細地欣賞着架上的古玩。
他這樣将文向榮晾在一邊足足有兩頓飯功夫了,文向榮卻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更不用說動一動了。
終于,第五名總算歎了口氣,臉沖着古玩架,淡淡道:“你小日子過得很不錯嘛。
” 文向榮悄悄用衣袖抹了抹臉上的汗珠,賠笑道:“幫主……嘿嘿……幫主…··” 他不是不想回答一句很得體的話,但他的嗓子很不得勁兒,連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出來。
第五名仍然淡淡道:“我老人家上一次來,是什麼時候?” 文向榮道:“是…··是去年春天……二月中旬。
” 第五名慢慢轉過身,掃了他一眼,道:“才兩年不到的時間,文大掌櫃又發福不少哇。
” 文向榮隻覺得嗓子眼裡被什麼東西堵住了,想說話,卻說不出來。
如果第五名惡狠狠地将他罵個狗血淋頭,他倒會覺得舒服一些。
說到底事情是出在徐州,而且就發生在最最不該發生的地方,他對此理所當然地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可第五名就是不火,不動怒,就隻是有一句沒一句地說些不鹹不淡的話。
這可比殺了他還讓他難受。
第五名忽然又歎了口氣,臉一沉,冷冷道:“還不加派人手四處追查,釘在那兒跟個木樁子似的,是不是想氣死老子?嗯?” 文向榮總算稍稍松了口氣,賠笑道:“尊幫主,屬下已經傳令城内衆兄弟嚴加查訪……” 不等他說完,第五名就揮了揮手,截口道:“你知不知道這事到底是哪一路的人幹的?” 文向榮偷偷瞄了他一眼,小心翼翼地道:“現場一點痕迹也沒留下,來人肯定都是些老手,到底是哪一路人幹的,屬下一時……” 第五名頓時瞪圓了眼珠子,罵道:“老子讓你坐鎮徐州,你他媽的除了坐出一身肥膘來,幹過一件正經事嗎? 嗯?一點點小事就要勞動老子大架,催命似地把老子催來。
這下好了,人丢了!老子看你怎麼交待!” 文向榮大大地松了口氣。
他知道今天的罪算是受到頭了。
隻要第五名開口罵人,那就萬事大吉。
果然,第五名猛一揮手,指着房門道:“滾。
你給老子滾出去。
老子要你親自去找,找不到人别回來見老子!” 文向榮汗也不流了,腿也不抖了,精神抖擻地道: “是!屬下尊命!” 話音還未落,他就一溜煙跑得人影也不見了,留下第五名一個人在小花廳内生悶氣。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就得想辦法去解決,而生悶氣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隻怕還會對解決問題大大地不利。
因為人一生氣,思維就難免混亂,心情就難免煩躁,頭腦就難免發熱。
在頭腦發熱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十個至少有九個會是錯誤的。
再說,生氣更是有傷身體。
這些道理,号稱杏林國手的第五名自然不會不明白,可他還是忍不住要生氣。
其實也難怪,近兩個月來,徽幫出的事也的确多了一點。
首先就是因為禇衆養那個老無賴,聖火教幹掉了徽幫北京分舵的四位好手,緊接着,涿州分舵又突然遭到了聖火教的襲擊。
殷朝歌、司馬喬南下大理後,上方山一帶的防務以及尋找聖火教自禇衆養手中搶走的那半張寶圖的任務,自然而然地落到了第五名和秋水頭上。
問題是秋水在北京沒呆上幾天,就嚷嚷着悶得慌,留下白袍會中二十來名好手協助第五名,自己卻揚長而去,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第五名絕沒有半點責怪秋水的意思,他知道白袍會在每一次複仇行動之後,都會消聲匿迹一段時間,一來避一避風頭,二來也借這段時間養精蓄銳,尋找下一個打擊目标。
但不管怎麼說,秋水甩手一走,第五名立即就有一種獨木難支的感覺,而且北京公舵的四名好手被殺後,實力也大受影響。
無奈之下,第五名隻得飛鴿傳書,調集大同、萬全、大甯三分舵的人力來北京。
徽幫之中,這三個分舵的實力最強。
大同分舵主阮時臣、萬全分舵主郁正洲、大甯分舵主藍野三人更是幫中素有威名的三大高手。
他們的武功比之第五名,也僅略低一籌。
三大分舵的人馬齊集北京後,第五名才算是徹底地松了一口氣。
但他們的好日子總共也沒過上兩天。
藍野等人趕到北京的第三天,第五名又接到了徐州、九江、安慶、揚州、蘇州、杭州、甯國七個分舵的舵主的聯名上書,要求幫主火速往江南一行。
看完這份“聯名上書”,第五名差一點沒給氣死,差一點沒有暈倒。
這七個分舵所管的三十一個錢莊中,有十七個在同一天夜裡幾乎同時遭到了不明身分的蒙面人的洗劫,總共損失黃金二萬三千餘兩,白銀八十九萬五千七百六十二兩。
他隻手創立徽幫已有四十餘年,這種事情還是第一次發生。
讓他生氣的并不是損失了這麼大數目的黃金白銀。
雖說二萬多兩黃金、八十九萬餘兩白銀的确是一個極大的數目,但對于整個徽幫來是,隻不過九牛一毛而已。
他最感到惱火,最感到窩心的,是江南七大分舵的舵主們對于這件事的态度。
雖說徽幫的組織結構比較松散,但每個分舵的舵主都是第五名親自挑選出來,親自加以訓練,直到他認為他們無論是在理财、經營還是在武功上都能獨當一面時,才讓他們真正負責起當地的生意。
但就是這些他花了大量的心血培養起來的骨幹,一遇到棘手的問題,除了向他求助外,就想不出一點别的辦法來。
你說第五名能不生氣,能不感到窩心嗎? 他哪裡還是一幫之主,簡直就是一個跑腿打雜的人。
自己怎麼到現在還沒被他們氣死呢?第五名真是感到奇了。
乘着快船沿運河南下的一路上,第五名一直在很認真地思考着一個計劃。
他覺得實在是有必要狠狠治一治這班混賬小子了。
再這樣下去,一旦他老人家撒手西歸,徽幫基業不敗在這班小子手裡,那才叫怪呢! 他越想越窩心,越想越生氣,要不是有李眉一路之上時不時耍些小把戲讓他開心,隻怕不等船到徐州,他老人家早就氣過去了。
原來他本不打算帶李眉同行,但她吵吵着一定要來江南逛一逛。
因為她既不願回金刀莊,又嫌呆在北京沒意思。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