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智者千慮
關燈
小
中
大
九月二十六。
濟南。
君子客店。
劉仲謀依然昏迷不醒。
兩天來,張飛鴻與田福想盡了各種辦法,也沒能救醒他。
他的心脈的确被童尚榮那一掌震傷了,合張飛鴻與田福二人的内力,也沒能有效地疏通他散亂的心脈。
奇怪的是,雖然各種傷藥與各種療傷的功法都不起作用,劉仲謀的傷勢卻也沒有繼續惡化,一直就吊着半口氣,死不了也活不成的樣子。
曹勳看着幾天來為了劉仲謀的傷勢急得團團轉的張飛鴻,感動得淚水直在眼睛裡打轉。
認真說起來,劉仲謀隻不過是一個江湖浪子,他的死活對張飛鴻來說,根本就是無足輕重的,但張飛鴻卻是如此盡心盡力,能不讓曹勳為之感動麼! 對一個毫不相幹的人尚能如此,對自己的部屬自然更不用說了。
曹勳覺得自己這幾十年提心吊膽的日子沒有白過,跟着這樣一位主公,後半世的榮華富貴自是一點不用擔心。
張飛鴻将右掌自劉仲謀的膻中大穴上撤下,搖着頭,深深歎息着。
曹勳低聲道:“主公,還是不行嗎?” 張飛鴻黯然點頭。
他的臉色已變得蒼白,額上隐隐有一層細密的冷汗。
兩天裡數次以内力替劉仲謀療傷,他自己的體力也受到了極大的損耗。
田福道:“主公還是先休息一陣子吧,你自己的身體也要注意才是。
能想到的辦法都用上了,看來也隻能是盡人事而聽天命了。
” 張飛鴻黯然一歎,道:“那天不是劉兄破了聖火教的陣法,我們幾個的生死可真在不定之數,再說,劉兄與曹勳有十幾年過命的交情,如果就此不活,讓我心裡怎麼過得去呢?” 曹勳不禁淚流滿面,哽咽道:“主公……” 張飛鴻輕輕拍了拍他的肩頭,道:“你留在這裡陪着他,我和福爺爺先回房休息一會兒,如果劉兄傷勢有什麼變化,盡快來叫我。
” 他仔細看了着曹勳的右臂,又道:“你自己的傷勢,也要多加小心。
” 曹勳再也說不出一個字來,隻是流淚。
現在,就算讓他為張飛鴻去死,他也絕不會皺一皺眉頭。
張飛鴻住在客店最東頭天字一号客房裡。
天字一号客房其實是一處相對獨立的跨院,隻有一道月亮小門與客店相通,環境十分清幽。
張飛鴻走進自己的房間,坐到一張椅子上,深深吸了口氣,臉上的蒼白疲倦之色頓時一掃而光。
田福輕輕掩上房門,道:“主公,此人有詐。
” 張飛鴻含笑道:“何以見得?” 田福道:“心脈受傷之人,要不就死,要不就活,絕不可能半死不活地吊着一口氣在那裡。
再說,憑主公與老奴的功力,他也早該好起來了。
” 張飛鴻笑道:“福爺爺是說,劉仲謀的傷勢不見好轉,隻不過是他自己暫時不願好起來而已?” 田福道:“不錯。
” 張飛鴻笑了笑,悠悠地道:“不管怎樣,此人可算是個奇才,如能為我所用,豈非是件好事?” 田福道:“老奴以為,這種心機詭詐之人,應該盡早除掉為妙,再說,保不準他會是錦衣衛或東廠的人呢?” 張飛鴻仍然笑眯眯地道:“如果不能為我所用,再殺他也不遲嘛。
” 田福道:“夜長夢多。
” 張飛鴻斟了一杯茶,慢慢啜飲着。
田福又道:“曹勳這些年跟他混在一起,隻怕也會有些靠不住,幹脆一并殺了。
” 張飛鴻歎了口氣,道:“尚未起兵,就先殺自家将土,福爺爺不怕有擾軍心嗎?” 田福住口。
——殺個把小角色絕不至于擾亂軍心! 他再一次深切地感覺到,自己已很難摸清張飛鴻心裡到底在想些什麼了。
但他可以肯定,張飛鴻不殺曹勳,絕不會是因為軍心,更不是心慈手軟。
他看着似乎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手中的那杯茶上的張飛鴻,心裡不禁湧上一絲悲哀。
自己真的老了嗎? 真的是老了。
張飛鴻心裡感歎着——田福真的是老了。
他的思維已大大不如以前快捷、缜密。
如果是十年前的田福,一定早已想到劉仲謀根本不可能是錦衣衛或東廠的人,而是聖火教的人。
如果是十年前的田福,也絕不會提出殺掉曹勳。
曹勳的忠心絲毫沒有改變。
他根本就不知道劉仲謀的真實身份,更不知道劉仲謀的武功要遠遠高出他一大截。
張飛鴻啜着清茶,沉沉不語。
茶很燙,很苦。
又燙又苦的茶既能醒腦提神,又能活絡人的思維。
但張飛鴻還是不能肯定劉仲謀這樣做到底有什麼圖謀。
他不着急。
隻要他能沉住氣,先沉不住氣的,一定會是劉仲謀。
這一點,張飛鴻很清楚。
耐心。
要有耐心。
很多時候。
耐心正是決定勝負的最關鍵的因素。
日福忽然道:“主公,軍劍他們都到齊了。
” 張飛鴻一擡頭,驚喜地道:“哦?叫他們快過來!” 田福道:“是。
” 他剛走到門邊,張飛鴻突又道:“福爺爺應該過去守着劉仲謀才好,免得他傷勢一旦惡化,身邊沒有得力的人能救他。
” 田福陰沉沉的眼睛微微一亮,躬身退出門。
他很高興。
因為他所想到的,張飛鴻早已想到了。
田福欣喜之餘,他不禁又從心底裡升起一絲寒意。
張飛鴻如此年輕,心機便已如此深沉毒辣,隻怕手下部屬的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
複國一旦成功,他老田福所能得到的,極有可能是毒酒一杯。
當然喽,對于田福來說,隻要能親眼看見張飛鴻坐上龍椅,皇袍加身,甭說一杯,就算是毒酒一壇,他也會痛痛快快喝下去,如飲瓊漿。
“飛鴻兄: 因機會難得,且事起突然,弟自作主張成行扶桑,未及禀告,望吾兄恕罪。
弟此行,意欲謀扶桑三兵相助,亦可借機籌集舉事所急需之款項。
扶桑将軍已經付酬金六十萬兩,不日便可由海路送達中原。
近來方華凱諸人率部相繼攻入江浙,弟曾着上人力勸,華凱拒不聽命,一意孤行。
弟以為華凱此舉必将使明廷嚴備海防,于吾兄舉兵之事大為不利,望吾兄善處之。
弟已将詳情禀老夫人,老夫人雲方華凱罪當誅,且已遣使者行格殺之令。
結果容弟後報。
弟此行扶桑,意猶在招集士誠公及方公國珍之舊部,此輩皆先帝遺民,若僅流竄于各海島之間為盜為寇,實非士誠公出海之本意也。
吾兄身處中原朱家虎狼之地,宜謹慎小心,遇事當與田公商議而後行。
瓦刺也先處,亦應着人聯絡,以求結為聯手同盟,但吾兄切不可冒險親往,以防也先詭詐也。
弟身處海島,無一日不思及吾兄,無一時不思及吾兄大計。
書竟之時,見扶桑之東,日出鴻飛,此誠天降之瑞兆也。
弟西屏,頓首再拜。
” 張飛鴻慢慢将信箋疊起,鄭重地放進懷中,口中喃喃道:“扶桑之東,日出鴻飛,此誠天降之瑞兆也……西屏兄真是用心良苦啊!” 他的眼中,竟似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霧氣。
手下九員大将中,他最信任、最依賴的,便是趙西屏與慕容旦二人,此二人不論是謀略還是武功,都足以與他比肩,但他們卻一直忠心耿耿,别無二志。
現在,九員大将已到其七,但慕容旦不知何往,趙西屏遠渡扶桑,張飛鴻不禁頗有獨力難支之歎。
在現在這種形勢下,他實在是太需要慕容旦與趙西屏二人了。
他擡眼環顧圍坐在他身邊的七人,暗自點頭。
對他們,他還是很滿意的。
雖說這七人中沒人能像趙西屏、慕容旦那樣替他出面擔當重任,但有他們在中原,各方面的進展倒也不再會令他過于操心。
如果現在有一個不知内情的人闖進來,一定會大感奇怪。
“這樣幾個人怎麼會湊在一起的?” 七個人的穿着打扮各不相同:兩位青衣小販,一位麻衣相士,一名士子,一名道人,一名江湖郎中與一位勁裝挎刀的江湖好漢。
走在大街上,誰又會想到這樣幾個人會是張飛鴻實現複國計劃的核心力量呢? 青衣
濟南。
君子客店。
劉仲謀依然昏迷不醒。
兩天來,張飛鴻與田福想盡了各種辦法,也沒能救醒他。
他的心脈的确被童尚榮那一掌震傷了,合張飛鴻與田福二人的内力,也沒能有效地疏通他散亂的心脈。
奇怪的是,雖然各種傷藥與各種療傷的功法都不起作用,劉仲謀的傷勢卻也沒有繼續惡化,一直就吊着半口氣,死不了也活不成的樣子。
曹勳看着幾天來為了劉仲謀的傷勢急得團團轉的張飛鴻,感動得淚水直在眼睛裡打轉。
認真說起來,劉仲謀隻不過是一個江湖浪子,他的死活對張飛鴻來說,根本就是無足輕重的,但張飛鴻卻是如此盡心盡力,能不讓曹勳為之感動麼! 對一個毫不相幹的人尚能如此,對自己的部屬自然更不用說了。
曹勳覺得自己這幾十年提心吊膽的日子沒有白過,跟着這樣一位主公,後半世的榮華富貴自是一點不用擔心。
張飛鴻将右掌自劉仲謀的膻中大穴上撤下,搖着頭,深深歎息着。
曹勳低聲道:“主公,還是不行嗎?” 張飛鴻黯然點頭。
他的臉色已變得蒼白,額上隐隐有一層細密的冷汗。
兩天裡數次以内力替劉仲謀療傷,他自己的體力也受到了極大的損耗。
田福道:“主公還是先休息一陣子吧,你自己的身體也要注意才是。
能想到的辦法都用上了,看來也隻能是盡人事而聽天命了。
” 張飛鴻黯然一歎,道:“那天不是劉兄破了聖火教的陣法,我們幾個的生死可真在不定之數,再說,劉兄與曹勳有十幾年過命的交情,如果就此不活,讓我心裡怎麼過得去呢?” 曹勳不禁淚流滿面,哽咽道:“主公……” 張飛鴻輕輕拍了拍他的肩頭,道:“你留在這裡陪着他,我和福爺爺先回房休息一會兒,如果劉兄傷勢有什麼變化,盡快來叫我。
” 他仔細看了着曹勳的右臂,又道:“你自己的傷勢,也要多加小心。
” 曹勳再也說不出一個字來,隻是流淚。
現在,就算讓他為張飛鴻去死,他也絕不會皺一皺眉頭。
張飛鴻住在客店最東頭天字一号客房裡。
天字一号客房其實是一處相對獨立的跨院,隻有一道月亮小門與客店相通,環境十分清幽。
張飛鴻走進自己的房間,坐到一張椅子上,深深吸了口氣,臉上的蒼白疲倦之色頓時一掃而光。
田福輕輕掩上房門,道:“主公,此人有詐。
” 張飛鴻含笑道:“何以見得?” 田福道:“心脈受傷之人,要不就死,要不就活,絕不可能半死不活地吊着一口氣在那裡。
再說,憑主公與老奴的功力,他也早該好起來了。
” 張飛鴻笑道:“福爺爺是說,劉仲謀的傷勢不見好轉,隻不過是他自己暫時不願好起來而已?” 田福道:“不錯。
” 張飛鴻笑了笑,悠悠地道:“不管怎樣,此人可算是個奇才,如能為我所用,豈非是件好事?” 田福道:“老奴以為,這種心機詭詐之人,應該盡早除掉為妙,再說,保不準他會是錦衣衛或東廠的人呢?” 張飛鴻仍然笑眯眯地道:“如果不能為我所用,再殺他也不遲嘛。
” 田福道:“夜長夢多。
” 張飛鴻斟了一杯茶,慢慢啜飲着。
田福又道:“曹勳這些年跟他混在一起,隻怕也會有些靠不住,幹脆一并殺了。
” 張飛鴻歎了口氣,道:“尚未起兵,就先殺自家将土,福爺爺不怕有擾軍心嗎?” 田福住口。
——殺個把小角色絕不至于擾亂軍心! 他再一次深切地感覺到,自己已很難摸清張飛鴻心裡到底在想些什麼了。
但他可以肯定,張飛鴻不殺曹勳,絕不會是因為軍心,更不是心慈手軟。
他看着似乎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手中的那杯茶上的張飛鴻,心裡不禁湧上一絲悲哀。
自己真的老了嗎? 真的是老了。
張飛鴻心裡感歎着——田福真的是老了。
他的思維已大大不如以前快捷、缜密。
如果是十年前的田福,一定早已想到劉仲謀根本不可能是錦衣衛或東廠的人,而是聖火教的人。
如果是十年前的田福,也絕不會提出殺掉曹勳。
曹勳的忠心絲毫沒有改變。
他根本就不知道劉仲謀的真實身份,更不知道劉仲謀的武功要遠遠高出他一大截。
張飛鴻啜着清茶,沉沉不語。
茶很燙,很苦。
又燙又苦的茶既能醒腦提神,又能活絡人的思維。
但張飛鴻還是不能肯定劉仲謀這樣做到底有什麼圖謀。
他不着急。
隻要他能沉住氣,先沉不住氣的,一定會是劉仲謀。
這一點,張飛鴻很清楚。
耐心。
要有耐心。
很多時候。
耐心正是決定勝負的最關鍵的因素。
日福忽然道:“主公,軍劍他們都到齊了。
” 張飛鴻一擡頭,驚喜地道:“哦?叫他們快過來!” 田福道:“是。
” 他剛走到門邊,張飛鴻突又道:“福爺爺應該過去守着劉仲謀才好,免得他傷勢一旦惡化,身邊沒有得力的人能救他。
” 田福陰沉沉的眼睛微微一亮,躬身退出門。
他很高興。
因為他所想到的,張飛鴻早已想到了。
田福欣喜之餘,他不禁又從心底裡升起一絲寒意。
張飛鴻如此年輕,心機便已如此深沉毒辣,隻怕手下部屬的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
複國一旦成功,他老田福所能得到的,極有可能是毒酒一杯。
當然喽,對于田福來說,隻要能親眼看見張飛鴻坐上龍椅,皇袍加身,甭說一杯,就算是毒酒一壇,他也會痛痛快快喝下去,如飲瓊漿。
“飛鴻兄: 因機會難得,且事起突然,弟自作主張成行扶桑,未及禀告,望吾兄恕罪。
弟此行,意欲謀扶桑三兵相助,亦可借機籌集舉事所急需之款項。
扶桑将軍已經付酬金六十萬兩,不日便可由海路送達中原。
近來方華凱諸人率部相繼攻入江浙,弟曾着上人力勸,華凱拒不聽命,一意孤行。
弟以為華凱此舉必将使明廷嚴備海防,于吾兄舉兵之事大為不利,望吾兄善處之。
弟已将詳情禀老夫人,老夫人雲方華凱罪當誅,且已遣使者行格殺之令。
結果容弟後報。
弟此行扶桑,意猶在招集士誠公及方公國珍之舊部,此輩皆先帝遺民,若僅流竄于各海島之間為盜為寇,實非士誠公出海之本意也。
吾兄身處中原朱家虎狼之地,宜謹慎小心,遇事當與田公商議而後行。
瓦刺也先處,亦應着人聯絡,以求結為聯手同盟,但吾兄切不可冒險親往,以防也先詭詐也。
弟身處海島,無一日不思及吾兄,無一時不思及吾兄大計。
書竟之時,見扶桑之東,日出鴻飛,此誠天降之瑞兆也。
弟西屏,頓首再拜。
” 張飛鴻慢慢将信箋疊起,鄭重地放進懷中,口中喃喃道:“扶桑之東,日出鴻飛,此誠天降之瑞兆也……西屏兄真是用心良苦啊!” 他的眼中,竟似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霧氣。
手下九員大将中,他最信任、最依賴的,便是趙西屏與慕容旦二人,此二人不論是謀略還是武功,都足以與他比肩,但他們卻一直忠心耿耿,别無二志。
現在,九員大将已到其七,但慕容旦不知何往,趙西屏遠渡扶桑,張飛鴻不禁頗有獨力難支之歎。
在現在這種形勢下,他實在是太需要慕容旦與趙西屏二人了。
他擡眼環顧圍坐在他身邊的七人,暗自點頭。
對他們,他還是很滿意的。
雖說這七人中沒人能像趙西屏、慕容旦那樣替他出面擔當重任,但有他們在中原,各方面的進展倒也不再會令他過于操心。
如果現在有一個不知内情的人闖進來,一定會大感奇怪。
“這樣幾個人怎麼會湊在一起的?” 七個人的穿着打扮各不相同:兩位青衣小販,一位麻衣相士,一名士子,一名道人,一名江湖郎中與一位勁裝挎刀的江湖好漢。
走在大街上,誰又會想到這樣幾個人會是張飛鴻實現複國計劃的核心力量呢? 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