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關燈
炊事員快要做好的早飯,被敵人一個突然襲擊,吃不成了,這意外的事,對于走了一天一夜的人,是多嚴重的問題啊!隊伍沿着石闆鋪的路往上走。

    橫列在面前宛如駝背的山峰,東西綿延,又高又陡。

    從山腹到山頂,是一片密密麻麻的竹林。

    大路傾斜向上延伸,到兩峰相接的凹地,就隐沒在竹林裡。

    微弱的太陽,也象疲倦了一樣,沒有光輝。

    大塊的浮雲,沉重地壓在山頂,就象壓在人們的頭上。

    蝸牛一樣往上爬的人們,走不到幾步,又停下坐在石階上,面向來路休息。

    山下汨羅江長長的流帶,從東邊起伏着的山邊的陰影底下出來,消失于西邊夾在兩岸的山峽的曲折處。

    那裡,銀色的飛機正成群結隊從東邊飛來,流連于汨羅江兩岸的上空;那裡,野蠻的國民黨軍隊正跟着紅軍的腳迹,從北岸渡過南岸,用火力向南搜索。

    看着這,上了山的紅軍,雖然非常疲倦,但隻得奮力前進。

     這樣走一程,又休息一程,到了中午,前衛上了大道的最高點徐家垅。

    左邊高不可測,無邊無際的茂林修竹,右邊是深邃的險壑。

    從溪豁通視過去,又是綿延的高山峻嶺,山腹象許多蚌殼,不規則地排列在傾斜面上,比較平坦的地方有小塊竹林,竹林外面,有許多荒蕪的梯田;竹林裡面,隐約可以看到茅屋,但沒有人影,也沒有雞犬的鳴叫聲。

    回過頭看,又是一片青色的竹林、枯萎的荒草。

    路旁,星星點點散落着被火毀了的破垣斷壁。

    這時人們忘記了一切,不管地下怎樣潮濕,蟲蟻多少,都就地一躺。

    四面沒有一點聲響。

    馬垂着耳朵,有的橫卧地下,有的啃着枯草,又擡起頭來輕輕嚼幾下,随即半閉眼腈,閉着口,口中露出幾根枯草…… 郭楚松、杜崇惠、黃晔春、黎蘇都在想辦法找飯吃。

    向導告訴他們要糧食就得走路,或者後退三十裡,退到敵碉堡能打到冷槍的地方;或者前進四十裡,進到南山山腳下的小村莊中。

    可是,後退是誰也不願意的,因為不僅是違反南進的方針,而且要受到追擊的危險,同時空着肚子已經走了十幾個鐘頭的人,誰也沒有氣力再走三十裡了。

    前進是最好的,但既然沒有氣力走三十裡,當然更不能走四十裡了。

    他們望着莽莽山林,一籌莫展。

    戰士們漸漸醒來了,有的擡着洋鐵桶,有的拿着洋瓷面盆,也有用洋瓷茶杯或其他東西下到深壑中去汲取清泉,回來以後,掘開地下或架起石塊,做臨時竈,又采拾些幹柴野草作燃料。

    于是道旁的煙火便一股股地升了起來,戰士們不斷地添火,不斷地添水,水開了,他們一碗又一碗地喝,這樣雖然能解渴,但肚子越喝越慌。

     忽然有個電話員指着一匹不大瘦的青馬,那是那群瘦馬中最肥的,笑着說:“這匹馬倒有幾斤肉……” “還有幾個輕彩号跟着這匹馬呢!”有人說。

     電話員的話似乎提醒了餓壞的人們,他們叽叽喳喳,打起馬的主意來。

    “把那匹馱東西的殺掉吧。

    ”“太瘦了,沒有幾斤肉。

    ”“對,殺了!殺了它!” 人越來越多,後到的人喊:“怎麼還不動手?” 大家都喊殺,但誰也沒有動手。

     正在吵鬧的時候,人牆外面響起了一個粗大的嗓門:‘站開點!” 他們雖然沒有看叫喊的人,但都聽出是朱老大的聲音。

     “誰說要殺馬?這匹馬馱着司令部的東西,把它殺了,你來馱?” 人們看着紅了跟腈的朱老大,反問他:“你這火頭軍給我們弄飯吃啊!” “沒飯吃也不能殺馬!”朱老大說着,愛憐地拍拍馬頭。

    馬擡起頭拱拱他的手。

     “别吵了,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