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天已大亮,郭楚松、黃晔春、黎蘇都到了前衛團團部。
接着各團的首長也到了,他們都坐在三個地鋪排成的凹字形地鋪上面。
兩個洋鐵公文箱平擺起來,上面的馬燈已擰熄。
附近十步八步遠的竹樹下,露營的人都起來了,三五一群,七嘴八舌地議論着杜崇惠出走的問題: “哎,知道嗎?杜政委走了。
” “你怎麼知道的?不要亂說。
” “我聽到政委的警衛員告訴馮參謀說政委走了,馮參謀還罵了幾句‘逃兵’。
” “什麼政委,真是可恥的逃兵。
” “連政委都走了,還有什麼幹頭。
” “他走他的,我幹我的。
” “……” 黃晔春坐在凹字形的左邊,向大家看一下,小聲地說: “今天我們利用部隊出發之前的時間開個師黨委擴大會,除黨委委員還有各團團長和團政委參加。
會議的議題有兩個,第一個是整編隊伍問題;第二個是堅定全軍的鬥志問題。
” 郭楚松伸了一下懶腰,疲勞的眼睛突然放出光輝,接着說“首先說一下政委杜崇惠的問題。
他在昨天夜晚離開隊伍走了。
革命不是強迫的,要走想留也留不住,更何況他是個受黨教育多年的人。
在他突然離隊的情況下,我建議讓黃晔春同志當我們的政委。
在上級沒有批準之前是代理。
根據紅軍政治工作傳統,政治委員不在政治部主任就可以代理。
同志們有意見沒有?” 杜崇惠的行為,團以上幹部都知道了,聽郭楚松這樣講,大家都說沒有意見。
郭楚松頓了頓,又說:“沒有意見我們就這樣執行了。
等電台通了後,立即給上級報告。
下面我來講講前一段的行動問題。
“我們從突出敵人對九宮山的包圍後,艱苦地向南走了幾天。
那時候我們認為敵人的主力都落到後面,同時還根據一些不足為憑的偵察材料,認為厲鼎也落到後面或者還在攸水方面,所以在行軍中隻注意後面側面不注意前面。
走到巨溪,結果厲鼎竄出來了。
厲鼎明知他有一個師,人員充實,是在有計劃地堵截我們。
我們的部隊要同敵人一個師打,是不行的。
可是,覺得前面有敵人堵,後面有敵人追,想打開一條生路,于是拼命向前沖,結果,反而打了個敗仗。
如果我們事先警覺前面,注意偵察,是可以避免同優勢的敵人打的;打響之後,如果好好掩護,向西撤退,也可以脫離敵人;可是,我們沒有這樣做,一錯再錯。
朱彪犧牲了,二團政委也犧牲了,隊伍傷亡三百來人,損失不小。
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這件事我負主要責任。
“現在我們過了楓陽坳,行動的方向有兩個,一個是向南,一個是向東。
向南是回羅霄山中段蘇區,向東是到幽居蘇區。
兩個方向哪個好些呢?我的看法是繼續向南為好。
本來我們在九宮山向南突圍之前,曾經把向南到幽居蘇區的意見報告了總司令部,但因時機緊迫,沒有等到回電就行動了。
走了兩天,得到總司令部的指示,不僅同意我們的意見,還要我們在必要時進到袁水流域行動,這樣就給我們的機動範圍大得多了。
由于袁水南面是蘇區,這樣就使我們可以靠近基本蘇區去活動。
我們到袁水後,如果敵人不來,就在袁水上遊的北岸活動,做發動群衆和籌款擴兵工作。
如敵人追來,就進蘇區配台蘇區黨政及廣大群衆來打,中央蘇區幾次戰争的勝利,就是這佯取得的。
“不過不管怎樣行動,有件事是要特别注意的,也是要馬上辦的。
第一件是嚴密注意敵人攔頭堵截,這是我們這幾天的教訓。
我們現在是在從連雲山南渡過浏陽河,敵人會判斷我們是向南,就一定會設法攔頭堵截。
根據過去的經驗來看,曾士虎在部署上還是很快的。
同時由于敵人兵多,白區有廣泛的電話網,加上飛機,對我們的情況了解快。
交通又便利,所以隊伍調動快。
我們萬萬不要以為敵人的主力都甩到後面了,前面沒有問題了,這樣可能又會吃虧。
因此,在向南行動中,要加強偵察警戒,特别要加強偵察員的教育,不要因為疲勞就馬虎。
每天到宿營地,幹部一定要先看地形,要迅速布置警戒,規定緊急集合場,注意防空後才能宿營等等。
第二件事同樣重要。
從我們北上以來,減員大,沒有補充,現在許多連隊,零零落落,不整編一下,不好打仗。
我的意見,把三個團整編成兩個團,如果人數還不夠,有些連編六個班也可以,不一定通通編九個班。
我的意見就是這些。
” 郭楚松講完了,黃晔春接着說:“我完全同意老郭的意見,我現在說兩個問題。
第一關于堅定全軍的鬥志問題。
接着各團的首長也到了,他們都坐在三個地鋪排成的凹字形地鋪上面。
兩個洋鐵公文箱平擺起來,上面的馬燈已擰熄。
附近十步八步遠的竹樹下,露營的人都起來了,三五一群,七嘴八舌地議論着杜崇惠出走的問題: “哎,知道嗎?杜政委走了。
” “你怎麼知道的?不要亂說。
” “我聽到政委的警衛員告訴馮參謀說政委走了,馮參謀還罵了幾句‘逃兵’。
” “什麼政委,真是可恥的逃兵。
” “連政委都走了,還有什麼幹頭。
” “他走他的,我幹我的。
” “……” 黃晔春坐在凹字形的左邊,向大家看一下,小聲地說: “今天我們利用部隊出發之前的時間開個師黨委擴大會,除黨委委員還有各團團長和團政委參加。
會議的議題有兩個,第一個是整編隊伍問題;第二個是堅定全軍的鬥志問題。
” 郭楚松伸了一下懶腰,疲勞的眼睛突然放出光輝,接着說“首先說一下政委杜崇惠的問題。
他在昨天夜晚離開隊伍走了。
革命不是強迫的,要走想留也留不住,更何況他是個受黨教育多年的人。
在他突然離隊的情況下,我建議讓黃晔春同志當我們的政委。
在上級沒有批準之前是代理。
根據紅軍政治工作傳統,政治委員不在政治部主任就可以代理。
同志們有意見沒有?” 杜崇惠的行為,團以上幹部都知道了,聽郭楚松這樣講,大家都說沒有意見。
郭楚松頓了頓,又說:“沒有意見我們就這樣執行了。
等電台通了後,立即給上級報告。
下面我來講講前一段的行動問題。
“我們從突出敵人對九宮山的包圍後,艱苦地向南走了幾天。
那時候我們認為敵人的主力都落到後面,同時還根據一些不足為憑的偵察材料,認為厲鼎也落到後面或者還在攸水方面,所以在行軍中隻注意後面側面不注意前面。
走到巨溪,結果厲鼎竄出來了。
厲鼎明知他有一個師,人員充實,是在有計劃地堵截我們。
我們的部隊要同敵人一個師打,是不行的。
可是,覺得前面有敵人堵,後面有敵人追,想打開一條生路,于是拼命向前沖,結果,反而打了個敗仗。
如果我們事先警覺前面,注意偵察,是可以避免同優勢的敵人打的;打響之後,如果好好掩護,向西撤退,也可以脫離敵人;可是,我們沒有這樣做,一錯再錯。
朱彪犧牲了,二團政委也犧牲了,隊伍傷亡三百來人,損失不小。
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這件事我負主要責任。
“現在我們過了楓陽坳,行動的方向有兩個,一個是向南,一個是向東。
向南是回羅霄山中段蘇區,向東是到幽居蘇區。
兩個方向哪個好些呢?我的看法是繼續向南為好。
本來我們在九宮山向南突圍之前,曾經把向南到幽居蘇區的意見報告了總司令部,但因時機緊迫,沒有等到回電就行動了。
走了兩天,得到總司令部的指示,不僅同意我們的意見,還要我們在必要時進到袁水流域行動,這樣就給我們的機動範圍大得多了。
由于袁水南面是蘇區,這樣就使我們可以靠近基本蘇區去活動。
我們到袁水後,如果敵人不來,就在袁水上遊的北岸活動,做發動群衆和籌款擴兵工作。
如敵人追來,就進蘇區配台蘇區黨政及廣大群衆來打,中央蘇區幾次戰争的勝利,就是這佯取得的。
“不過不管怎樣行動,有件事是要特别注意的,也是要馬上辦的。
第一件是嚴密注意敵人攔頭堵截,這是我們這幾天的教訓。
我們現在是在從連雲山南渡過浏陽河,敵人會判斷我們是向南,就一定會設法攔頭堵截。
根據過去的經驗來看,曾士虎在部署上還是很快的。
同時由于敵人兵多,白區有廣泛的電話網,加上飛機,對我們的情況了解快。
交通又便利,所以隊伍調動快。
我們萬萬不要以為敵人的主力都甩到後面了,前面沒有問題了,這樣可能又會吃虧。
因此,在向南行動中,要加強偵察警戒,特别要加強偵察員的教育,不要因為疲勞就馬虎。
每天到宿營地,幹部一定要先看地形,要迅速布置警戒,規定緊急集合場,注意防空後才能宿營等等。
第二件事同樣重要。
從我們北上以來,減員大,沒有補充,現在許多連隊,零零落落,不整編一下,不好打仗。
我的意見,把三個團整編成兩個團,如果人數還不夠,有些連編六個班也可以,不一定通通編九個班。
我的意見就是這些。
” 郭楚松講完了,黃晔春接着說:“我完全同意老郭的意見,我現在說兩個問題。
第一關于堅定全軍的鬥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