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把人世間的一切看透了,我感覺到許多人們趨之若骛的所謂功名富貴,其實不過是過眼雲煙。
三天以前,我也曾經在禾新城樓上高唱凱歌,誰知不過一天,敵人卻在我們面前高唱凱歌!我剛才躺在靠幾上養神,一種不可遏抑的情感,突然湧上心頭。
暑往寒來春複秋, 夕陽西下水東流; 将軍戰馬今何在? 野草閑花滿地愁! 我覺得闆橋老人在百年前做這首詩的時候,完全是預指我和我的将軍們的。
前天下午在森林裡和土匪打仗的時候,不正是夕陽西下嗎?甲石南面的禾水,不正是向東流嗎?後兩句,我實在不忍讀下去了。
我想到,死者,又可憐我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我已無心于軍事,想離開軍隊,去遊曆名勝;也想出洋;也想到你的面前,挖出我破碎的心換上你那聖潔而完美的心,天使呵!你願意吧! 不過,我又痛恨闆橋老人,我看見他曾經指名譏笑過諸葛亮,說:“孔明枉作英雄漢,”他曾為孔明惋惜,說“早知道茅廬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
”你明明白白地笑話他,又為他惋惜,為什麼不可以明白地預告我一番呢?唉!假如你早就象笑話孔明一樣地指名笑話我,或勸告我,難道我還會在“夕陽西下”的時間和“水向東流”的地點去和土匪打仗嗎?咦!闆橋老人!薄德的老人啊! 他寫到這裡,就停筆了,剛剛寫上名字,一滴淚泉又從眼中迸出,浸漬得滿紙糊塗,他想撕毀重寫,但覺得一行清淚正想灑在愛神面前,現在灑在信箋上寄給她,不更痛快嗎?于是寫道: 這封信寫完的時候,我的眼淚不覺滴在紙上;我立刻覺得話還沒有完,要更洋細地告訴你。
我在寫信之前,接到江将軍從土匪那裡寄來的信,他們不僅不後悔,反而勸我和土匪妥協,這種卑劣行為,使我比什幺都傷心。
我痛恨他們。
但又可憐他們。
我現在覺得一切都無能為力,也不願為力,明白些說,我是天下最無能的人。
我很渺小,渺小得不能和宇宙間任何微小的東西相比拟;也很稚氣,和我們四歲的雲兒一樣。
在接到江将軍的來信之後,我傷心地流了好多“不堪回首”的眼淚。
可是,我的眼淚是白流的,流了又有什麼辦法呢? 我把心裡要說的話通通向你說了,你會悲傷流淚嗎?或者責備我嗎?但不管怎樣,也要向你說。
即便你會為我流淚吧,你是我的愛人,為我分流這流不盡的眼淚也是應該的;就算責備我吧!我也甘心情願。
我知道,我的上司們一定會斥責我,甚至處分我,他們是常用這種手段對待打敗仗的指揮官的。
但我卻不甘心。
因為他們早就和我一樣,他們指揮的位置是在廬山、武漢、長沙,我卻在高山峻嶺,懸崖峭壁,假如易地而處,也許比我還不如。
如果他們責備我,我卻要問他們為什麼不先責備自己,難道上司打敗仗就是可以不負責任而下級打敗仗就為國法所不容嗎?假如是這樣,那麼軍隊中的五等——将、校、尉、士、兵——十八級——特級上将、一級上将、二級上将直到二等兵——從上到下按級責罰下去,那就隻有二等兵才能對戰争負責了,我想天下是不會有這種道理的。
可是,他們是不會這樣想的,他們說人道人不如人,他們自己打了敗仗,就默不作聲,或者“剿匪已告一段落”,“因……關系,微有損失”,或“消滅之期,當在不遠”等等美麗詞句來自欺欺人。
此外,還有一件最不平的事,就是對嫡系部隊,不管打了多大的敗仗,也能得到補充的優先權。
對他們心中的所謂“非中央化”或雜牌部隊,則設法吞并。
吞并的步骧很巧妙,第一步以“剿匪”之名把他們調到别的地區,另以“追擊”、“堵截”的名義派遣嫡系軍隊到那裡去。
第二步,對調出的部隊派到戰争最嚴重的地區,勝則不加補充,讓他自生自滅;敗則假手于匪,借刀殺人,或以“剿匪不力”之名,把他縮編,甚至加以遣散。
但有時為避免物議,也采用“偷梁換柱”的辦法,或則“明升暗降”,或以“受訓”的名義調走,目的在插入嫡系幹部,于是乎“中央化”了。
所以非中央化的部隊越剿越少,再剿幾下,飯碗也剿掉了。
過去我因為這些事和自己沒有多大關系,所以不大注意,現在問題到自己的頭上,心所謂危,就不能不加考慮。
我雖然不能算雜牌,但也不是嫡系。
他們雖不一定象處理雜牌一樣處理我,但比起嫡系來,卻不能怪我憤憤不平。
天使呀!你覺得怎樣…… 他寫到這裡,頭已經疼得擡不起了,心裡好象要作嘔,于是離開座位,踉跄了幾步,就昏昏沉沉地倒到床上去了。
三天以前,我也曾經在禾新城樓上高唱凱歌,誰知不過一天,敵人卻在我們面前高唱凱歌!我剛才躺在靠幾上養神,一種不可遏抑的情感,突然湧上心頭。
暑往寒來春複秋, 夕陽西下水東流; 将軍戰馬今何在? 野草閑花滿地愁! 我覺得闆橋老人在百年前做這首詩的時候,完全是預指我和我的将軍們的。
前天下午在森林裡和土匪打仗的時候,不正是夕陽西下嗎?甲石南面的禾水,不正是向東流嗎?後兩句,我實在不忍讀下去了。
我想到,死者,又可憐我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我已無心于軍事,想離開軍隊,去遊曆名勝;也想出洋;也想到你的面前,挖出我破碎的心換上你那聖潔而完美的心,天使呵!你願意吧! 不過,我又痛恨闆橋老人,我看見他曾經指名譏笑過諸葛亮,說:“孔明枉作英雄漢,”他曾為孔明惋惜,說“早知道茅廬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
”你明明白白地笑話他,又為他惋惜,為什麼不可以明白地預告我一番呢?唉!假如你早就象笑話孔明一樣地指名笑話我,或勸告我,難道我還會在“夕陽西下”的時間和“水向東流”的地點去和土匪打仗嗎?咦!闆橋老人!薄德的老人啊! 他寫到這裡,就停筆了,剛剛寫上名字,一滴淚泉又從眼中迸出,浸漬得滿紙糊塗,他想撕毀重寫,但覺得一行清淚正想灑在愛神面前,現在灑在信箋上寄給她,不更痛快嗎?于是寫道: 這封信寫完的時候,我的眼淚不覺滴在紙上;我立刻覺得話還沒有完,要更洋細地告訴你。
我在寫信之前,接到江将軍從土匪那裡寄來的信,他們不僅不後悔,反而勸我和土匪妥協,這種卑劣行為,使我比什幺都傷心。
我痛恨他們。
但又可憐他們。
我現在覺得一切都無能為力,也不願為力,明白些說,我是天下最無能的人。
我很渺小,渺小得不能和宇宙間任何微小的東西相比拟;也很稚氣,和我們四歲的雲兒一樣。
在接到江将軍的來信之後,我傷心地流了好多“不堪回首”的眼淚。
可是,我的眼淚是白流的,流了又有什麼辦法呢? 我把心裡要說的話通通向你說了,你會悲傷流淚嗎?或者責備我嗎?但不管怎樣,也要向你說。
即便你會為我流淚吧,你是我的愛人,為我分流這流不盡的眼淚也是應該的;就算責備我吧!我也甘心情願。
我知道,我的上司們一定會斥責我,甚至處分我,他們是常用這種手段對待打敗仗的指揮官的。
但我卻不甘心。
因為他們早就和我一樣,他們指揮的位置是在廬山、武漢、長沙,我卻在高山峻嶺,懸崖峭壁,假如易地而處,也許比我還不如。
如果他們責備我,我卻要問他們為什麼不先責備自己,難道上司打敗仗就是可以不負責任而下級打敗仗就為國法所不容嗎?假如是這樣,那麼軍隊中的五等——将、校、尉、士、兵——十八級——特級上将、一級上将、二級上将直到二等兵——從上到下按級責罰下去,那就隻有二等兵才能對戰争負責了,我想天下是不會有這種道理的。
可是,他們是不會這樣想的,他們說人道人不如人,他們自己打了敗仗,就默不作聲,或者“剿匪已告一段落”,“因……關系,微有損失”,或“消滅之期,當在不遠”等等美麗詞句來自欺欺人。
此外,還有一件最不平的事,就是對嫡系部隊,不管打了多大的敗仗,也能得到補充的優先權。
對他們心中的所謂“非中央化”或雜牌部隊,則設法吞并。
吞并的步骧很巧妙,第一步以“剿匪”之名把他們調到别的地區,另以“追擊”、“堵截”的名義派遣嫡系軍隊到那裡去。
第二步,對調出的部隊派到戰争最嚴重的地區,勝則不加補充,讓他自生自滅;敗則假手于匪,借刀殺人,或以“剿匪不力”之名,把他縮編,甚至加以遣散。
但有時為避免物議,也采用“偷梁換柱”的辦法,或則“明升暗降”,或以“受訓”的名義調走,目的在插入嫡系幹部,于是乎“中央化”了。
所以非中央化的部隊越剿越少,再剿幾下,飯碗也剿掉了。
過去我因為這些事和自己沒有多大關系,所以不大注意,現在問題到自己的頭上,心所謂危,就不能不加考慮。
我雖然不能算雜牌,但也不是嫡系。
他們雖不一定象處理雜牌一樣處理我,但比起嫡系來,卻不能怪我憤憤不平。
天使呀!你覺得怎樣…… 他寫到這裡,頭已經疼得擡不起了,心裡好象要作嘔,于是離開座位,踉跄了幾步,就昏昏沉沉地倒到床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