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
”人們聽到了沉悶的聲音,轉頭看,是郭楚松牽着他的馬過來了。
朱老大說:“殺你的馬更不行。
” 郭楚松眼看着遠方,他懂得“軍無辎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的道理,要保存有生力量,隻有這樣辦了。
曆史上能征慣戰的軍人,誰不愛馬?但到了“無糧食則亡”的時候,就下決心殺馬。
他回頭看看大家,堅定地說:“現在隻能這樣了。
快殺吧!” “我不殺。
” 郭楚松把缰繩遞給朱老大,說:“執行命令。
”說完轉身走了,并要黎蘇派人到各團去傳達殺馬的指示。
朱老大看着馬,馬看着朱老大,人們都不再說話,沉默了片刻,朱老大撫摸着馬的脖子,說:“我,我,你們誰有本事誰幹吧。
”說完,含淚走開了。
幾十分鐘後,不曉得多少把刀把馬分成幾千塊,管理員按着人數的多少,分配馬肉,于是在大夥食單位中又分成好多小夥食單位。
各單位的人都圍着鍋竈,打水的,燒火的,采樵的,挖冬筍的,沒有一個人袖手旁觀。
火焰從來沒有那樣多。
千百條心想的是馬肉。
千百隻眼睛盯着的也是馬肉,他們從來沒有殺過馬吃,更沒有整個隊伍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菜是馬肉,飯也是馬肉,而且還是無油無鹽的馬肉。
可是,誰也沒有怨言,也不失望,千百人這時隻有一條心,一個動作,就是煮馬肉。
火焰雖然那樣多,火力雖然那樣猛,由于肚子在鬧,總覺得慢了,在馬肉還沒有切完的時候,水早燒開了,馬肉下鍋的時候,各人都拿起了碗筷,伸長脖子等了好久了。
肉湯沸了不久,千萬隻眼睛都集中在鍋裡,喜洋洋地說:“差不多了!” 但誰也沒有動手,幾分鐘後,都忍耐不住了,于是有人提議:“行了,拿下來。
” “對!”沒有半點不同意見。
于是,許多人都端碗圍在鍋台邊,由掌勺的按次序分馬肉。
他們或坐或立,沒有一個說話,隻有筷子拔碗和咀嚼的聲音。
吃完飯,郭楚松用望遠鏡向來路看了一下,敵人還沒有追來,但村莊和樹林裡面,有很大的煙火,看不清什麼,隻知道敵人還在那裡。
這時他和大家一樣,也很高興,而且還有點得意,覺得五六天以來,強大的敵人總是想把他們向北面趕,把他們趕到戰略上非常不利的鄂南地區。
但敵人的算盤落空了,敵人原來是在南面,自己在北面,經過五六天來的艱苦奮鬥,敵我兩方變了個方向,敵人不能不跟自己跑,自己卻達到向預定的戰略方向前進。
他雖然不是看輕敵人,但也覺得紅軍的英勇善戰,真值得在敵人面前驕傲。
紅白兩軍不僅在實戰上有高下之分,就是戰略思想上也有高下之分啊!他再向北面看,汨羅江的大流帶橫在眼前,于是聯想到屈原,這時他周圍的氣氛正和《楚辭》上有一段相照應,他不覺地哼起來: 後皇嘉樹 受命不遷 深固難徙 綠葉素榮 橘徕服兮。
生南國兮。
是壹志兮。
紛其可喜兮 他周圍有好些人雖然不知道他念的什麼,但知道他是很得意的。
隻有黃晔春說: “老郭,你念的是《楚辭》吧?” “是啊!” “《楚辭》好啊,屈原是個有骨氣的詩人啊!”黃晔春也改變腔調哼起來:“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面難徙,更壹志兮。
” 他們把屈原投汨羅江和龍舟競渡的故事給大家說了說。
一談龍舟競渡,插口的就多了,頓時熱鬧起來。
正熱鬧着,馮進文來了。
何觀說:“你們知道嗎,馮參謀
”人們聽到了沉悶的聲音,轉頭看,是郭楚松牽着他的馬過來了。
朱老大說:“殺你的馬更不行。
” 郭楚松眼看着遠方,他懂得“軍無辎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的道理,要保存有生力量,隻有這樣辦了。
曆史上能征慣戰的軍人,誰不愛馬?但到了“無糧食則亡”的時候,就下決心殺馬。
他回頭看看大家,堅定地說:“現在隻能這樣了。
快殺吧!” “我不殺。
” 郭楚松把缰繩遞給朱老大,說:“執行命令。
”說完轉身走了,并要黎蘇派人到各團去傳達殺馬的指示。
朱老大看着馬,馬看着朱老大,人們都不再說話,沉默了片刻,朱老大撫摸着馬的脖子,說:“我,我,你們誰有本事誰幹吧。
”說完,含淚走開了。
幾十分鐘後,不曉得多少把刀把馬分成幾千塊,管理員按着人數的多少,分配馬肉,于是在大夥食單位中又分成好多小夥食單位。
各單位的人都圍着鍋竈,打水的,燒火的,采樵的,挖冬筍的,沒有一個人袖手旁觀。
火焰從來沒有那樣多。
千百條心想的是馬肉。
千百隻眼睛盯着的也是馬肉,他們從來沒有殺過馬吃,更沒有整個隊伍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菜是馬肉,飯也是馬肉,而且還是無油無鹽的馬肉。
可是,誰也沒有怨言,也不失望,千百人這時隻有一條心,一個動作,就是煮馬肉。
火焰雖然那樣多,火力雖然那樣猛,由于肚子在鬧,總覺得慢了,在馬肉還沒有切完的時候,水早燒開了,馬肉下鍋的時候,各人都拿起了碗筷,伸長脖子等了好久了。
肉湯沸了不久,千萬隻眼睛都集中在鍋裡,喜洋洋地說:“差不多了!” 但誰也沒有動手,幾分鐘後,都忍耐不住了,于是有人提議:“行了,拿下來。
” “對!”沒有半點不同意見。
于是,許多人都端碗圍在鍋台邊,由掌勺的按次序分馬肉。
他們或坐或立,沒有一個說話,隻有筷子拔碗和咀嚼的聲音。
吃完飯,郭楚松用望遠鏡向來路看了一下,敵人還沒有追來,但村莊和樹林裡面,有很大的煙火,看不清什麼,隻知道敵人還在那裡。
這時他和大家一樣,也很高興,而且還有點得意,覺得五六天以來,強大的敵人總是想把他們向北面趕,把他們趕到戰略上非常不利的鄂南地區。
但敵人的算盤落空了,敵人原來是在南面,自己在北面,經過五六天來的艱苦奮鬥,敵我兩方變了個方向,敵人不能不跟自己跑,自己卻達到向預定的戰略方向前進。
他雖然不是看輕敵人,但也覺得紅軍的英勇善戰,真值得在敵人面前驕傲。
紅白兩軍不僅在實戰上有高下之分,就是戰略思想上也有高下之分啊!他再向北面看,汨羅江的大流帶橫在眼前,于是聯想到屈原,這時他周圍的氣氛正和《楚辭》上有一段相照應,他不覺地哼起來: 後皇嘉樹 受命不遷 深固難徙 綠葉素榮 橘徕服兮。
生南國兮。
是壹志兮。
紛其可喜兮 他周圍有好些人雖然不知道他念的什麼,但知道他是很得意的。
隻有黃晔春說: “老郭,你念的是《楚辭》吧?” “是啊!” “《楚辭》好啊,屈原是個有骨氣的詩人啊!”黃晔春也改變腔調哼起來:“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面難徙,更壹志兮。
” 他們把屈原投汨羅江和龍舟競渡的故事給大家說了說。
一談龍舟競渡,插口的就多了,頓時熱鬧起來。
正熱鬧着,馮進文來了。
何觀說:“你們知道嗎,馮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