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郭楚松、黃晔春根據紅軍總司令部和蘇區省委的指示,決心利用蘇區的優越條件,在敵人從禾新城向其他地區進攻的時候,尋機伏擊其繼續深入的一路、兩路,國民黨軍隊集中在蘇區中心的禾新城,力量大,聲勢也大,但他們四周在蘇區人民及其武裝的包圍中,形成孤軍,犯了兵家之忌。
羅霄縱隊除北上回來的兩個團外,還有原來留在蘇區的一個團和一個地方獨立團。
伏擊敵人那天,他們完全輕裝,每人除槍支子彈而外,什麼都不帶。
他們着裝并不整齊,有的穿紅軍軍裝,也有極少數穿白軍軍裝,有的穿草鞋,有的穿布鞋。
隻有一件是整齊的,就是頭上戴的是紅軍帽。
指揮員穿着和士兵一樣的衣服,如果不是身上有手槍的話,就和普通士兵分不清楚了。
他們臉上洋溢着臨戰前激奮的情緒。
高級指揮員們早晨起來的時候,還披了風衣,去集合的時候,卻激動得脫下了。
郭楚松到集合場,來到原來留在蘇區的那個團前面,立即被眼前排列着的九挺重機槍吸引了,他看到九挺機關槍隻有三個子彈箱,就問機關槍連長:“怎麼隻有三個子彈箱?” “沒有子彈了,”連長立正回答,“其實三個箱子隻有一個有子彈。
”郭楚松走到子彈箱面前,打開一個箱子,裡面空空如也;又打開一個,又是空空如也;等他去開最後的箱子的時候,連長先打開了,并小聲說;“這一箱也隻有一百四十一二發子彈。
” 他提起彈帶頭,看了看,的确是空的。
他頓了頓說:“用三四挺槍上火線就行了。
射手和彈藥兵還是要去,以便繳到敵人機關槍或子彈時,随時有人可用。
” 離埋伏的位置還有十二裡地,為了不因隊伍過早到達,增加走漏消息的可能性。
郭楚松命令隊伍就地休息。
這時李雲俊帶了九個人,都穿便衣,二人一組,每組帶一支馬槍,一支土槍,幾個手榴彈,從郭楚松身旁走過。
他們是擔任在敵前進大隊的中段的偵察任務的。
郭楚松忙對李雲俊說“五裡一組,敵人來了,不要死頂,打槍報信就行了。
” “是。
” 李雲俊的小隊走過後,郭楚松問黎蘇“派到敵人行軍縱隊後一段的偵察隊走了罷?” “早走了。
” “誰帶去的?” “張山狗帶去的。
” “也是五裡一組?” “是,和李雲俊的便衣隊相連接。
” 半點鐘後,下雨了。
郭楚松很興奮,說:“今天好天氣!正利于我們伏擊敵人。
”命令隊伍前進。
隻有點把鐘,各團都到達離敵人前進路上的右側約三裡的起伏地段。
他預定的主要突擊方向是右翼,就是敵人的先頭部隊。
他在擔任突擊隊的三個團到達指定的位置後,叫他們在聽到右前方甲石山上炮響的時候,就開始前進,并指定各團的攻擊目标和前進路線、戰鬥正面以及預備隊的位置。
他說:“攻擊的時候,各部隊要迅速展開,分成多路縱隊,在短時間内以全力投入戰鬥,以便迅速搞掉從杜合村到甲石五六裡地段的敵人,”他用右手指着左前方三裡遠的高地,又轉到右前方三裡遠的高地,“搞掉這一段,就協同獨立團打他們的後續部隊。
” 他叫大家隐蔽休息,隻等前面響槍報信。
自回蘇區以後,他對蘇區的戰局,不敢有半點樂觀,但對于捎滅敵人的先頭部隊,卻有很大信心。
他知道他們和敵人比較起來,不僅在戰略上,優劣之勢相差很遠,就是從這一天的戰術情況來說,自己的兵力也處于絕對劣勢。
但他卻在敵人的優勢中,找到了自己的優勢,就是敵人無論有多少人,他從縣城出發到甲石的四十五裡中,隻能單線行軍。
打他的前衛,他的後續部隊不可能一下子集結上來。
他們以全力對敵的先頭部隊,在數目上也不算優勢,但他們是預伏于敵人行軍縱隊的側面的,便于同時迅速展開所有兵力和火器,蘇區利于封鎖消息,紅軍可以發揮很大的突然性。
關鍵決定于時間,就是不等敵人後續部隊集結上來,不讓他的前衛構成戰鬥隊形。
這種時間,是十分短促的,他把這個意思告訴他的幹部,他們很快就明白他的意思,或者說,他們早就大體理解了這種形勢——這是他們從多年的戰鬥經驗體察得到的。
郭楚松又進到更前面的小土崗。
土崗原來沒有樹木,不便隐蔽,但黎蘇清早就派人在這些秃山上臨時栽了些正長着青葉的灌木。
他們到那裡後,都坐在灌木下,用望遠鏡觀察。
不久,左方傳來槍聲和土炮聲,随即響起了較密集的步槍聲。
有人喊道:“來了,到了。
” 郭楚松叫各團團長都回到自己的部隊去。
半點多鐘後,左前方又有槍聲和土炮聲,他們都知道敵人離自己不過八九裡的光景了。
第二次槍響後不久,黎蘇用望遠鏡觀察,突然叫道:“看!敵人正拉着線從前面兩個小山的
羅霄縱隊除北上回來的兩個團外,還有原來留在蘇區的一個團和一個地方獨立團。
伏擊敵人那天,他們完全輕裝,每人除槍支子彈而外,什麼都不帶。
他們着裝并不整齊,有的穿紅軍軍裝,也有極少數穿白軍軍裝,有的穿草鞋,有的穿布鞋。
隻有一件是整齊的,就是頭上戴的是紅軍帽。
指揮員穿着和士兵一樣的衣服,如果不是身上有手槍的話,就和普通士兵分不清楚了。
他們臉上洋溢着臨戰前激奮的情緒。
高級指揮員們早晨起來的時候,還披了風衣,去集合的時候,卻激動得脫下了。
郭楚松到集合場,來到原來留在蘇區的那個團前面,立即被眼前排列着的九挺重機槍吸引了,他看到九挺機關槍隻有三個子彈箱,就問機關槍連長:“怎麼隻有三個子彈箱?” “沒有子彈了,”連長立正回答,“其實三個箱子隻有一個有子彈。
”郭楚松走到子彈箱面前,打開一個箱子,裡面空空如也;又打開一個,又是空空如也;等他去開最後的箱子的時候,連長先打開了,并小聲說;“這一箱也隻有一百四十一二發子彈。
” 他提起彈帶頭,看了看,的确是空的。
他頓了頓說:“用三四挺槍上火線就行了。
射手和彈藥兵還是要去,以便繳到敵人機關槍或子彈時,随時有人可用。
” 離埋伏的位置還有十二裡地,為了不因隊伍過早到達,增加走漏消息的可能性。
郭楚松命令隊伍就地休息。
這時李雲俊帶了九個人,都穿便衣,二人一組,每組帶一支馬槍,一支土槍,幾個手榴彈,從郭楚松身旁走過。
他們是擔任在敵前進大隊的中段的偵察任務的。
郭楚松忙對李雲俊說“五裡一組,敵人來了,不要死頂,打槍報信就行了。
” “是。
” 李雲俊的小隊走過後,郭楚松問黎蘇“派到敵人行軍縱隊後一段的偵察隊走了罷?” “早走了。
” “誰帶去的?” “張山狗帶去的。
” “也是五裡一組?” “是,和李雲俊的便衣隊相連接。
” 半點鐘後,下雨了。
郭楚松很興奮,說:“今天好天氣!正利于我們伏擊敵人。
”命令隊伍前進。
隻有點把鐘,各團都到達離敵人前進路上的右側約三裡的起伏地段。
他預定的主要突擊方向是右翼,就是敵人的先頭部隊。
他在擔任突擊隊的三個團到達指定的位置後,叫他們在聽到右前方甲石山上炮響的時候,就開始前進,并指定各團的攻擊目标和前進路線、戰鬥正面以及預備隊的位置。
他說:“攻擊的時候,各部隊要迅速展開,分成多路縱隊,在短時間内以全力投入戰鬥,以便迅速搞掉從杜合村到甲石五六裡地段的敵人,”他用右手指着左前方三裡遠的高地,又轉到右前方三裡遠的高地,“搞掉這一段,就協同獨立團打他們的後續部隊。
” 他叫大家隐蔽休息,隻等前面響槍報信。
自回蘇區以後,他對蘇區的戰局,不敢有半點樂觀,但對于捎滅敵人的先頭部隊,卻有很大信心。
他知道他們和敵人比較起來,不僅在戰略上,優劣之勢相差很遠,就是從這一天的戰術情況來說,自己的兵力也處于絕對劣勢。
但他卻在敵人的優勢中,找到了自己的優勢,就是敵人無論有多少人,他從縣城出發到甲石的四十五裡中,隻能單線行軍。
打他的前衛,他的後續部隊不可能一下子集結上來。
他們以全力對敵的先頭部隊,在數目上也不算優勢,但他們是預伏于敵人行軍縱隊的側面的,便于同時迅速展開所有兵力和火器,蘇區利于封鎖消息,紅軍可以發揮很大的突然性。
關鍵決定于時間,就是不等敵人後續部隊集結上來,不讓他的前衛構成戰鬥隊形。
這種時間,是十分短促的,他把這個意思告訴他的幹部,他們很快就明白他的意思,或者說,他們早就大體理解了這種形勢——這是他們從多年的戰鬥經驗體察得到的。
郭楚松又進到更前面的小土崗。
土崗原來沒有樹木,不便隐蔽,但黎蘇清早就派人在這些秃山上臨時栽了些正長着青葉的灌木。
他們到那裡後,都坐在灌木下,用望遠鏡觀察。
不久,左方傳來槍聲和土炮聲,随即響起了較密集的步槍聲。
有人喊道:“來了,到了。
” 郭楚松叫各團團長都回到自己的部隊去。
半點多鐘後,左前方又有槍聲和土炮聲,他們都知道敵人離自己不過八九裡的光景了。
第二次槍響後不久,黎蘇用望遠鏡觀察,突然叫道:“看!敵人正拉着線從前面兩個小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