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關燈
第二天,羅霄縱隊又繼續向南轉移。

    馮進文還是同尖兵班一起走。

    不過,今晚同他在一起的不是司令郭楚松,而是政委杜崇惠。

     熟悉首長秉性的馮進文知道,郭楚松司令員在緊急情況下,常同尖兵班走在一起。

    他不知道兵書上寫過這種做法沒有,但這一招很管用,郭楚松常在敵情複雜、軍事上頃刻千變萬化的情況下,能迅速決定行動,調動部隊,從而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杜崇惠政委則不同,他一般都是在指揮機關,幾乎沒有跟尖兵走過。

    今天真是大姑娘坐轎頭一回。

    但今天的例外倒使馮進文非常感動。

     當時,郭楚松帶着尖兵班正準備出發,杜祟惠趕上來了。

     “老郭,今天我走前而,你在後。

    一見面,杜崇惠就以不容辯駁的口氣向郭楚松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郭楚松一愣,怎麼回事?馮進文也覺得意外,政委為何要到前面來?稍停,便聽到杜崇惠解釋說:“你這幾天太緊張了,沒睡覺,再這樣下去會垮的。

    我來換換你。

    這一帶我較熟悉,你就放心吧。

    ”說完,轉身招呼馮參謀就要走。

     郭楚松還想說什麼,杜崇惠語重心長地說:“就這樣吧。

    我們走了,再見。

    ” 郭楚松連忙叮囑馮進文:“主要任務,你都知道。

    但今天要特别注意兩條,一條是設路标,天黑,容易迷路,搞不好會失聯絡;第二是注意政委安全。

    快走。

    ”當馮進文跑步跟上政委時,尖兵班已出發了。

    走在馮進文前而的是兩名偵察兵、一位向導,後面是杜政委和設路标的偵察員,警衛員。

     杜崇惠今天沒有穿軍裝,披在肩上的是件駝絨裡布面大衣,裡面穿的是什麼,看不見。

    可能還是那件西裝,足下蹬的是皮鞋。

    這西裝革履他一般是不大穿的,隻有同駝絨大衣配起來才偶爾穿一下。

    頭上當然還是那頂灰色軍帽。

    這種打扮在他身上倒很合适。

    杜祟惠政委這些天明顯消瘦,胡子拉茬,面色灰白,尤其是那一對小而不亮的眼睛布滿了血絲,就象一潭死水中又長滿水鏽。

    向外翻的厚嘴唇上起了不少血泡和潰瘍點,馮進文心想,真夠難為他的,就這樣還堅持跟前衛尖兵行動。

     一路上,馮進文跑前跑後,了解情況,觀察地勢。

    一到岔路,就叫尖兵注意設置路标,有時還查看一下,看到路标設置不明顯時,就補上一張白紙片,并用石塊或土塊壓住,以防被風刮走。

    有時碰到重要的岔道、十字路口,就留下标兵,盡力避免失聯絡的可能。

    杜崇惠倒也落得清閑,他同向導走在一起,談論着這一帶的地形、路況、敵情,走得很快,不一會兒,就同大部隊拉開了一大段距離。

     夜深了。

    先前還挂在西山樹梢上的月牙兒已經躲進山裡去了。

    一陣涼風過後,天地間充滿了霧氣。

    路本來就不平,在黑幕之下就更顯得高低不一。

    大家跌跌撞撞,走走停停,直到黑幽幽的夜把道路完全吞沒,向導也認不清前面的路了,杜崇惠才命令尖兵班停下,原地休息。

    他要馮進文趕快回司令部,叫大部隊休息,待天明以後再作打算。

     馮進文沒有立即回司令部,他在四下張望。

    因為他看到不遠處有燈光閃爍。

     杜崇惠也看到了。

    但他不許馮進文獨自前往,而堅持和他一起向燈光閃爍處走去。

     這是一個小村莊,大約有四五戶人家。

    馮進文摸到一家窗前,從窗于縫裡向内看,屋内有一個穿布棉衣的男子,坐在床沿上,面朝窗子,在“叭答、叭笞”抽煙。

     馮進文用本地話叫道:“老哥,開門。

    ” 裡面的人一驚,一口把燈吹滅了,立刻就是一片漆黑。

    馮進文瞪着眼睛看窗内,什麼也看不見。

     “老哥,你開開門,我們是問路的。

    ”馮進文很和氣地又低聲喊了幾句。

     裡面依然沒有聲響。

     馮進文有點火了,舉手就要打門,杜崇惠一把拉住,低聲喝道:“不能發火,這是遊擊區。

    ”随後,他對着窗子悄聲說:“老哥,打擾你了,我們是紅軍,從這裡過路,現在迷路了,請你指點一下。

    你要是不開門,我們就隻好在你們這裡住下了。

    ” 房子内咔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