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六 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或不滿意被他剝削壓迫的人,都叫做反動,都叫做危害民國。
在這樣明文規定下,言論出版自由被限制了,很多進步的報紙、雜志、圖書,有的删改了,有的扣押了,有的燒掉了;許多著名學者文化人,有的被通緝,有的被逮捕,有的殺了。
譬如前年秋天,上海反帝同盟開會,所有到會的人都檢斃了。
去年夏天,有一百五十個人,參加反法西斯大會,也送到南京殺了。
類似這樣的罪惡,還不曉得有多少。
至于他投降帝國主義,賣掉東北,賣掉熱河,還有許多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罪惡。
還是用那句古話,叫做罄竹難書!” “蔣介石實行法西斯蒂專政絲毫也不避諱。
”黃晔春從衣袋裡取出一本蔣介石講演集來,翻了一下說,“你們看,我把蔣介石在二年前關于這個問題說的一段話,讀給大家聽聽:‘英美民風,本其長期演進之曆史,人民習于民權之運用,雖有時不免生效能遲鈍之感,然亦可以進行。
若在無此項曆史社會背景之國家行之,則意人利在法西斯當政以前之紛亂情形,可為借鑒……否則發言盈庭,誰知其咎,此事之最可痛心者。
’這明明白白是說,中國隻能用意大利的法西斯蒂辦法。
他為貫徹反動政治,就組織中央幹部俱樂部,又叫做CC團的,組織藍衣社,采用特務和法西斯蒂辦法。
他的走拘們提出:‘厲行一黨專政’、‘領袖獨裁’、‘領袖超越一切’和‘一切服從領袖’這些反動口号。
這樣,老百姓任何民主權利都沒有了,蔣介石成了專制皇帝,在他周圍的皇親貴戚,分别掌握政權,構成蔣家天下的核心。
聽說白色區域的老百姓,現在流行兩句俗話,是描寫蔣介石政權的,這兩句話是:‘蔣家皇帝陳家黨,宋家一門三總長。
’” 大家都笑起來,黃晔春又說:“這兩句話很不錯,把蔣介石政權的本質,漫畫式地描繪出來了,我們叫它為‘刮民政府’。
” 郭楚松從曬場前面來了,他是出來散步的。
看到曬場上很熱鬧,就問:“開會嗎?” “不是,在說故事。
” “什麼故事?”他随便問。
“講孽龍。
” “孽龍,”郭楚松有點興奮地說,“我從前也聽說過,你們講吧。
” 陳廉看看大家,眼睛動了一下,說:“五六年前,我父母帶我回吉安老家看叔叔,那是白區,好些人都把蔣介石看得象神仙一樣,說他是了小起的角色。
北伐的時候,打敗了吳佩乎、孫傳芳、蔡成勳,後來又打敗張作霖、張宗昌、李宗仁、閻錫山、馮玉祥,打一仗勝一仗……” “是呀,是呀,”顧安華說,“這些話我在他們那邊幹的時候聽得最多了,不僅是這樣,我在民國十七年回家去,有些人還這樣說沒有蔣介百就沒有飯吃了。
我當時雖然不完全相信,但總覺得他是了不起的角色。
” 大家都大笑起來,但不加解釋,因為他們知道北伐之所以成功,并不是什麼蔣介石本領大,而是那時國民黨同共産黨合作,在人民擁護和蘇聯的幫助下得到的勝利。
他們對反革命所散布的關于蔣介石的神話,好象隻能一笑置之。
黃晔春卻故意問陳廉:“你相信嗎?” “那時當然信。
”他回答,“因為那時反動派常常宣傳蔣介石長,蔣介石短,我們怎麼懂得?記得吉安縣政府一個科員,畫了一張大畫報,貼在我們學校門口,畫報上畫着好多老百姓和軍隊,擁在一塊,蔣介石戴着軍帽,挂起斜皮帶,站在他們頭上,一隻手捏着拳頭伸向前面,兩隻眼睛鼓礙鵝卵大,張開口,好象要吃人一樣。
那科員向我們說,蔣委員長是百姓的救星,中國的大英雄。
我那時莫名其妙,就問媽媽,媽媽說那是反動派的鬼話。
以後她常常同我講些道理,我才知道蔣介石不是好東西。
” 郭楚松诙諧地說:“你們都說過去曾相信蔣介石是什麼‘英雄’、‘了不起’,其實我也不例外,也可能比你們還早些呢。
” 郭楚松出生于漢水北面的一個山區農民家庭,從小喜歡讀書看報,考入師範學校後,接受不少革命思想,很注意廣東革命運動。
一九二五年春看到廣東東征軍打敗陳炯明、林虎。
十月又攻克惠州,占領整個東江,他欣喜若狂認為孫中山的事業有希望了。
就在學校每周作文卷中寫了首詩,題為贊蔣中正:“陳炯明踞惠,炮擊觀音山,洋鬼煽陰風,逆勢更猖獗。
将軍奉帥令,創辦學生團。
一戰下潮汕,再戰克惠陽。
數年來黨恥,雪諸一朝間。
還師廣州市,改組國民黨。
整頓革命軍,力促黨勢張。
異哉奇男子,伯仲李忠王。
”過了兩個多月,他去廣東參軍,誠心誠意做了蔣介後的部下。
但過了不久,發生“中山艦事變”,當時長官傳達,說中山艦艦長李之龍想推翻廣州政府,所以蔣介石把他扣押了。
廣州的朋友有不同的傳說,郭楚松有點迷惑。
又過了一段時間,他讀了陳獨秀、高語罕各給蔣介石的信,對蔣的态度有些變化。
七月,國民政府任命蔣介石為總司令,立即北伐,所向披靡,打到長江流域,蔣介石在郭楚松腦子裡又高大起來。
一九二七年二三月之交,郭楚松參加葉挺部隊,當時蔣介石要求把廣州國民政府遷到南昌,不去武漢,目的是為控制國民政府,他的陰謀沒有實現,就把總司令部從南昌搬到南京,沿途勾結青紅幫
在這樣明文規定下,言論出版自由被限制了,很多進步的報紙、雜志、圖書,有的删改了,有的扣押了,有的燒掉了;許多著名學者文化人,有的被通緝,有的被逮捕,有的殺了。
譬如前年秋天,上海反帝同盟開會,所有到會的人都檢斃了。
去年夏天,有一百五十個人,參加反法西斯大會,也送到南京殺了。
類似這樣的罪惡,還不曉得有多少。
至于他投降帝國主義,賣掉東北,賣掉熱河,還有許多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罪惡。
還是用那句古話,叫做罄竹難書!” “蔣介石實行法西斯蒂專政絲毫也不避諱。
”黃晔春從衣袋裡取出一本蔣介石講演集來,翻了一下說,“你們看,我把蔣介石在二年前關于這個問題說的一段話,讀給大家聽聽:‘英美民風,本其長期演進之曆史,人民習于民權之運用,雖有時不免生效能遲鈍之感,然亦可以進行。
若在無此項曆史社會背景之國家行之,則意人利在法西斯當政以前之紛亂情形,可為借鑒……否則發言盈庭,誰知其咎,此事之最可痛心者。
’這明明白白是說,中國隻能用意大利的法西斯蒂辦法。
他為貫徹反動政治,就組織中央幹部俱樂部,又叫做CC團的,組織藍衣社,采用特務和法西斯蒂辦法。
他的走拘們提出:‘厲行一黨專政’、‘領袖獨裁’、‘領袖超越一切’和‘一切服從領袖’這些反動口号。
這樣,老百姓任何民主權利都沒有了,蔣介石成了專制皇帝,在他周圍的皇親貴戚,分别掌握政權,構成蔣家天下的核心。
聽說白色區域的老百姓,現在流行兩句俗話,是描寫蔣介石政權的,這兩句話是:‘蔣家皇帝陳家黨,宋家一門三總長。
’” 大家都笑起來,黃晔春又說:“這兩句話很不錯,把蔣介石政權的本質,漫畫式地描繪出來了,我們叫它為‘刮民政府’。
” 郭楚松從曬場前面來了,他是出來散步的。
看到曬場上很熱鬧,就問:“開會嗎?” “不是,在說故事。
” “什麼故事?”他随便問。
“講孽龍。
” “孽龍,”郭楚松有點興奮地說,“我從前也聽說過,你們講吧。
” 陳廉看看大家,眼睛動了一下,說:“五六年前,我父母帶我回吉安老家看叔叔,那是白區,好些人都把蔣介石看得象神仙一樣,說他是了小起的角色。
北伐的時候,打敗了吳佩乎、孫傳芳、蔡成勳,後來又打敗張作霖、張宗昌、李宗仁、閻錫山、馮玉祥,打一仗勝一仗……” “是呀,是呀,”顧安華說,“這些話我在他們那邊幹的時候聽得最多了,不僅是這樣,我在民國十七年回家去,有些人還這樣說沒有蔣介百就沒有飯吃了。
我當時雖然不完全相信,但總覺得他是了不起的角色。
” 大家都大笑起來,但不加解釋,因為他們知道北伐之所以成功,并不是什麼蔣介石本領大,而是那時國民黨同共産黨合作,在人民擁護和蘇聯的幫助下得到的勝利。
他們對反革命所散布的關于蔣介石的神話,好象隻能一笑置之。
黃晔春卻故意問陳廉:“你相信嗎?” “那時當然信。
”他回答,“因為那時反動派常常宣傳蔣介石長,蔣介石短,我們怎麼懂得?記得吉安縣政府一個科員,畫了一張大畫報,貼在我們學校門口,畫報上畫着好多老百姓和軍隊,擁在一塊,蔣介石戴着軍帽,挂起斜皮帶,站在他們頭上,一隻手捏着拳頭伸向前面,兩隻眼睛鼓礙鵝卵大,張開口,好象要吃人一樣。
那科員向我們說,蔣委員長是百姓的救星,中國的大英雄。
我那時莫名其妙,就問媽媽,媽媽說那是反動派的鬼話。
以後她常常同我講些道理,我才知道蔣介石不是好東西。
” 郭楚松诙諧地說:“你們都說過去曾相信蔣介石是什麼‘英雄’、‘了不起’,其實我也不例外,也可能比你們還早些呢。
” 郭楚松出生于漢水北面的一個山區農民家庭,從小喜歡讀書看報,考入師範學校後,接受不少革命思想,很注意廣東革命運動。
一九二五年春看到廣東東征軍打敗陳炯明、林虎。
十月又攻克惠州,占領整個東江,他欣喜若狂認為孫中山的事業有希望了。
就在學校每周作文卷中寫了首詩,題為贊蔣中正:“陳炯明踞惠,炮擊觀音山,洋鬼煽陰風,逆勢更猖獗。
将軍奉帥令,創辦學生團。
一戰下潮汕,再戰克惠陽。
數年來黨恥,雪諸一朝間。
還師廣州市,改組國民黨。
整頓革命軍,力促黨勢張。
異哉奇男子,伯仲李忠王。
”過了兩個多月,他去廣東參軍,誠心誠意做了蔣介後的部下。
但過了不久,發生“中山艦事變”,當時長官傳達,說中山艦艦長李之龍想推翻廣州政府,所以蔣介石把他扣押了。
廣州的朋友有不同的傳說,郭楚松有點迷惑。
又過了一段時間,他讀了陳獨秀、高語罕各給蔣介石的信,對蔣的态度有些變化。
七月,國民政府任命蔣介石為總司令,立即北伐,所向披靡,打到長江流域,蔣介石在郭楚松腦子裡又高大起來。
一九二七年二三月之交,郭楚松參加葉挺部隊,當時蔣介石要求把廣州國民政府遷到南昌,不去武漢,目的是為控制國民政府,他的陰謀沒有實現,就把總司令部從南昌搬到南京,沿途勾結青紅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