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關燈
杜崇惠的身影閃了出來。

    他身材魁梧,隻是背微微有些駝,手裡依舊拿着那雲帚。

    他的步子不大,走起路來很快。

     出了院門,外面黑漆漆的。

    陰冷的北風,撲面面來。

    他不由地扣緊了風紀扣。

     “政委,要不要送你回去?參謀馮進文追出來。

     “三步半路,不要送了。

    ”杜崇惠說着,繼續往前走。

     走出街口,前面是個小坡,上弦月暗淡地在霧影中失色,杜崇惠心不在焉地邁着步子,不留神撞到一棵樹上。

    他自言自語地說:“真是撞上鬼了!” 前幾天,他們接到的上級電報,隻客觀地介紹了駐福建的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在陳銘樞,李濟琛、蔣光鼐、蔡廷锴的領導下,發動了抗日反蔣事變。

    中央紅軍要向北發展,但又沒有明确行動的目的。

    中央要羅霄縱隊配合中央紅軍,雖然指定了行動地區及任務,而羅霄縱隊遠在贛江以西,北上又是去另一個蘇區,也看不出明确的戰略目的。

    可是,中央紅軍既是向北,就會去南昌、撫州方面,客觀上對十九路軍是有利的。

    羅霄縱隊北上,既然是為着配合中央紅軍,也就不能是不間接有利于十九路軍了。

    但領導上又不明說,實在令人難以捉摸。

    在閑談中,杜崇惠了解到,他和羅霄縱隊其他領導人幾乎都有同感。

    這天下午,他們開會研究讨論,也沒有研究出任何名堂,剛才大家又做了許多猜測:上級叫他們破壞南浔路,大概要攻打撫州、南昌;有的說可能是北面的蔣軍東進去打十九路軍,北邊方向敵人空虛,可以趁機擴大蘇區;還有人獵測上級有别的意圖…… 猜測畢竟都是猜測,軍隊是不能靠猜測打仗的!會議前,杜崇惠見到了剛從省委來的巡枧員,問他們知不知道此次北上行動的有關情況。

    得到的答複更令人疑惑:省委也接到内容相同的電報,正想問問他們呢……作為羅霄山脈中段革命根據地的主力離開這裡,省委卻不知道是什麼目的。

    這也太令人難以理解了。

     杜崇惠想,有時上級為了一次大的戰役行動,不把目的全部告訴下級,這是正常的。

    但作為縱隊的最高指揮機關,是應該知道些内情和戰略目的的。

    這次,無論如何也推測不出上級的真正意圖,實在是不可思議。

     “是政委吧?”是警衛員丁長生的聲音。

     杜崇惠答應一聲,繼續低頭往前走。

     “收拾好了。

    她很高興!”小丁指的是杜崇惠的夫人李佳榮。

    她到部隊的時候,杜崇惠正在離他隔院的郭楚松那裡開會,他們還沒有見面,是丁長生半小時前才告知他的。

    “她給你帶了好多好吃的。

    ” 杜崇惠心煩意亂地推開屋門,燈下妻子李桂榮正在往桌上放飯碗,在燈光照耀下,李桂榮顯得更年輕,更秀麗。

    杜崇惠心頭不由一熱。

    警衛員走了,屋裡隻剩下他倆。

    桌上,擺了杜崇惠愛吃的菜和地方老酒,李桂榮斟滿一碗端到他面前。

    他一連喝了幾口,一陣幽香和着深情沁入心脾,一時忘乎所以。

    幾句鐘情話之後,杜崇惠幾天來的矛盾心情又浮上心扉,竟找不出一句合适話對好幾個月沒見面的妻子說。

     李桂榮倒是喜氣盈盈,她對杜崇惠說:“看你的樣子,好象有心思。

    不會高興點嗎?” 是啊,妻子老遠趕來,無論如何也應該熱情點才是。

    杜崇惠說:“你帶了這麼多好吃的,我能不高興嗎?” “高興你就多吃點,我要看你把桌上的東西都吃光。

    ” “你也吃啊。

    ” “不,我看你吃。

     “你不吃,我也不吃了。

    ”杜崇惠向她逗趣,“還是一起吃吧。

    ” 杜崇惠打心眼裡感激妻子。

    結婚三年來,自己總是東跑西颠,家裡成了“店”,一年半載不能回去一趟。

    回去了又說不定什麼時候離開。

    可她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

    她是很不容易的呀!調到蘇區工作的時候,他辦青年訓練班,李桂榮是學生,他知道她在革命之前是高小學生,家是富農兼作小商,父親還曾在贛南做過生意。

    前幾年蘇區加強反富農鬥争的時候,她父母怕鬥,就帶了小兄弟去贛州了。

    她父母本來想把她帶走,但她不願走,她向父母說:“你們走了,難道還會鬥到我頭上?”她說舅舅是中農,就到舅舅家。

    她雖然因成份關系,隻分到一份壞田,但她勤勞,跟舅舅學會農作,又跟舅母學會針線,積極參加社會文化活動,做鞋襪送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