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大轎在一幢美輪美矣的酒樓前停下。
碧瓦凝月,紅燈高懸。
隆起的甍脊①、飛起的檐角上都裝飾了燈彩,五色斑駁,氣象華麗。
酒樓大門正上方懸挂一金字古篆匾額:“白鶴樓。
” 白玉階前早有四人華服恭候。
狄公,馬榮下轎,四人一見不是羅縣令,不由吃驚。
馬榮厲聲道:“諸位賢達聽了,羅縣令已将金華行署印玺暫交浦陽正堂狄縣令管攝。
——羅縣令已星夜回金華去了,這金山樂苑一應公私衙務皆由狄大人獨擅處斷。
即此宣示,着樂等依序拜見。
” “卑職馮岱年叩拜狄大人,仰問大安。
”馮岱年率先表态。
狄公滿意道:“羅縣令臨行時有囑,萬事可與馮相公商榷。
” 馮岱年臉上閃出紅光:“請狄大人樓上入席,主持酒宴。
” 狄公點點頭。
——他的身份如此明快地為當方官紳接受,心裡頗為得意。
馮岱年逐一介紹了三個同僚:溫文元,樂克裡最大的古董商。
除經營秦瓦漢磚、骨董字畫外還兼做金銀首飾、珍珠玩好的生意。
五十四五年紀,一張馬臉,白淨微須,兩頰凹陷,鼠目閃爍,顯得深于世故,精明幹練。
陶德,樂苑裡酒樓飯館業主,正是白鶴樓的大掌櫃。
年紀二十八歲,溫文爾雅,莊嚴矜持,脫盡商賈氣息。
一他與馮、溫兩人幾乎包攬了這金山樂苑一應商界業務,最是這裡的富貴巨頭。
賈玉波,最為年輕。
眉目清新,豐姿俊雅,還是一名秀才。
衢州府人氏,僑旅此地。
因做得一手好詩,備受器重,出入上流府第,周旋于朱門青樓之間,逍遙自在。
狄公—一拱手見禮,見這四人儀态各異,風格特立,不比世俗商人,心中遂也歡喜。
衆人擁簇狄公上了白鶴樓,馬榮則乘機溜之大吉。
酒宴開始前照例先飲茶叙話。
狄公開門見山:“本縣受羅應元賢弟之托,具結李琏自殺一案,詳文申報。
隻是初來乍到,人地兩疏,很想聽聽諸位賢達對此事的高見。
” 一座正趨高興,不提防狄公忽的吐出李琏事來,皆嘿然無語。
一對氣氛慎肅,心理沉重。
馮岱年歎了一口氣,先開了言:“狄老爺,這李公子雖有了個舉人的功名,卻還年輕,不谙世故。
稍受挫折,即憤而輕生,終是狷狹②之徒,不足為訓。
其實樂苑裡這類事并不鮮見,青樓失意,樗③蒲破财,常有一死了結的。
狄老爺似不必過于認真。
” 狄公道:“這李琏案與青樓失歡不同,聽說是一味單相思,入了魔障,擺布不開,終至棄世。
”轉而又歎道,“讀書之人不思發奮用功,掇巍科,登上第,緻身青雲,光宗耀祖,卻為個煙花妓女殉情,不思父母生養劬④勞,友朋笑恥,實也可卑。
” 馮岱年的眼光在座間遍掃一過,溫文元、賈玉波皆有意躲過,低頭不語。
陶德則意味深長地看了看馮岱年,開口道:“這樂苑本是情天恨海,花柳世界,悲歡豈有一定?當事的一味癡念,迷溺其中,退步不得,也隻是煩惱自尋。
我們此地長大的人,早已司空見慣,持身超豁,不即不離,不偏不倚。
入則盡情取樂,出則抽身自好,有何看不破的?古人早說盡了: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李公子一味清高,不知濯足,入得進去。
抽不出來,憋在盆水裡淹死,都能怨誰誰?” 狄公聽了心中暗驚。
這個管攝酒桶飯囊的商賈竟有如此一通透徹之論,不由折服。
便問:“陶先生可是本地人氏?” “回狄老爺問,在下祖籍嶺南,四十年前才來此地定居。
先祖父買下了這裡所有酒鋪飯館,經營至今。
——家父死得早,在下孩童時便知世故人事,故爾看似通達,其實孤陋,狄老爺見笑了。
” 狄公微笑地點了點頭。
這時馮岱年站起大聲道:“我們入席吧。
請狄老爺就上座。
” 狄公遜謝入座。
馮岱年坐在狄公對面。
他左首是陶德,右首是溫文元。
又示意賈玉波秀才在狄公右首就座。
——團團一桌,正有熱意。
馮岱年朝陶德點了點頭。
陶德一拍手,侍役魚貫送酒菜上桌。
一時水陸八珍,佳馔紛疊,時新瓜果,點綴其間。
酒過三巡,狄公啟疑:“馮相公,我這左首座位為何兀自空着。
” 馮岱年呵呵笑道。
“見我這記性,竟忘了交代。
狄老爺,這個座位是留給這樂苑的花魁娘娘秋月小姐的。
——不知何故,至今未來就席。
” “秋月小姐?”狄公蓦地一驚。
“是的,狄老爺。
這秋月小姐是我們樂苑的參天搖錢樹,無底聚寶盆,人人仰慕,個個敬愛。
少間來了,還望狄老爺賞識示恩。
” 狄公知道這樂苑繳納州府的稅金一直占了江南道的首位,故稱富可敵國。
秋月一班歌舞妓,無疑可稱是搖錢樹、聚寶盆了。
“馮相公,這金山樂苑遍地金銀,如此富綽,隻不知地方靖安如何?”狄公問。
馮岱年得意道:“卑職手下有十六
碧瓦凝月,紅燈高懸。
隆起的甍脊①、飛起的檐角上都裝飾了燈彩,五色斑駁,氣象華麗。
酒樓大門正上方懸挂一金字古篆匾額:“白鶴樓。
” 白玉階前早有四人華服恭候。
狄公,馬榮下轎,四人一見不是羅縣令,不由吃驚。
馬榮厲聲道:“諸位賢達聽了,羅縣令已将金華行署印玺暫交浦陽正堂狄縣令管攝。
——羅縣令已星夜回金華去了,這金山樂苑一應公私衙務皆由狄大人獨擅處斷。
即此宣示,着樂等依序拜見。
” “卑職馮岱年叩拜狄大人,仰問大安。
”馮岱年率先表态。
狄公滿意道:“羅縣令臨行時有囑,萬事可與馮相公商榷。
” 馮岱年臉上閃出紅光:“請狄大人樓上入席,主持酒宴。
” 狄公點點頭。
——他的身份如此明快地為當方官紳接受,心裡頗為得意。
馮岱年逐一介紹了三個同僚:溫文元,樂克裡最大的古董商。
除經營秦瓦漢磚、骨董字畫外還兼做金銀首飾、珍珠玩好的生意。
五十四五年紀,一張馬臉,白淨微須,兩頰凹陷,鼠目閃爍,顯得深于世故,精明幹練。
陶德,樂苑裡酒樓飯館業主,正是白鶴樓的大掌櫃。
年紀二十八歲,溫文爾雅,莊嚴矜持,脫盡商賈氣息。
一他與馮、溫兩人幾乎包攬了這金山樂苑一應商界業務,最是這裡的富貴巨頭。
賈玉波,最為年輕。
眉目清新,豐姿俊雅,還是一名秀才。
衢州府人氏,僑旅此地。
因做得一手好詩,備受器重,出入上流府第,周旋于朱門青樓之間,逍遙自在。
狄公—一拱手見禮,見這四人儀态各異,風格特立,不比世俗商人,心中遂也歡喜。
衆人擁簇狄公上了白鶴樓,馬榮則乘機溜之大吉。
酒宴開始前照例先飲茶叙話。
狄公開門見山:“本縣受羅應元賢弟之托,具結李琏自殺一案,詳文申報。
隻是初來乍到,人地兩疏,很想聽聽諸位賢達對此事的高見。
” 一座正趨高興,不提防狄公忽的吐出李琏事來,皆嘿然無語。
一對氣氛慎肅,心理沉重。
馮岱年歎了一口氣,先開了言:“狄老爺,這李公子雖有了個舉人的功名,卻還年輕,不谙世故。
稍受挫折,即憤而輕生,終是狷狹②之徒,不足為訓。
其實樂苑裡這類事并不鮮見,青樓失意,樗③蒲破财,常有一死了結的。
狄老爺似不必過于認真。
” 狄公道:“這李琏案與青樓失歡不同,聽說是一味單相思,入了魔障,擺布不開,終至棄世。
”轉而又歎道,“讀書之人不思發奮用功,掇巍科,登上第,緻身青雲,光宗耀祖,卻為個煙花妓女殉情,不思父母生養劬④勞,友朋笑恥,實也可卑。
” 馮岱年的眼光在座間遍掃一過,溫文元、賈玉波皆有意躲過,低頭不語。
陶德則意味深長地看了看馮岱年,開口道:“這樂苑本是情天
我們此地長大的人,早已司空見慣,持身超豁,不即不離,不偏不倚。
入則盡情取樂,出則抽身自好,有何看不破的?古人早說盡了: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李公子一味清高,不知濯足,入得進去。
抽不出來,憋在盆水裡淹死,都能怨誰誰?” 狄公聽了心中暗驚。
這個管攝酒桶飯囊的商賈竟有如此一通透徹之論,不由折服。
便問:“陶先生可是本地人氏?” “回狄老爺問,在下祖籍嶺南,四十年前才來此地定居。
先祖父買下了這裡所有酒鋪飯館,經營至今。
——家父死得早,在下孩童時便知世故人事,故爾看似通達,其實孤陋,狄老爺見笑了。
” 狄公微笑地點了點頭。
這時馮岱年站起大聲道:“我們入席吧。
請狄老爺就上座。
” 狄公遜謝入座。
馮岱年坐在狄公對面。
他左首是陶德,右首是溫文元。
又示意賈玉波秀才在狄公右首就座。
——團團一桌,正有熱意。
馮岱年朝陶德點了點頭。
陶德一拍手,侍役魚貫送酒菜上桌。
一時水陸八珍,佳馔紛疊,時新瓜果,點綴其間。
酒過三巡,狄公啟疑:“馮相公,我這左首座位為何兀自空着。
” 馮岱年呵呵笑道。
“見我這記性,竟忘了交代。
狄老爺,這個座位是留給這樂苑的花魁娘娘秋月小姐的。
——不知何故,至今未來就席。
” “秋月小姐?”狄公蓦地一驚。
“是的,狄老爺。
這秋月小姐是我們樂苑的參天搖錢樹,無底聚寶盆,人人仰慕,個個敬愛。
少間來了,還望狄老爺賞識示恩。
” 狄公知道這樂苑繳納州府的稅金一直占了江南道的首位,故稱富可敵國。
秋月一班歌舞妓,無疑可稱是搖錢樹、聚寶盆了。
“馮相公,這金山樂苑遍地金銀,如此富綽,隻不知地方靖安如何?”狄公問。
馮岱年得意道:“卑職手下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