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馮岱年不意料狄公突然來訪,忙不疊搶出衙廳來迎駕。

     “狄老爺,李公子、秋月兩案有何進展?”馮岱年照例先說公務。

     狄公平靜道:“已弄清了糾葛糾紛許多情節,此刻我想與馮相公還有令媛玉環小姐作一番探讨。

    ” 馮岱年沒提防狄公來意,口中答應,心裡不兔有些尴尬。

     “我們這就去頭裡狄老爺與陶先生說話的小亭如何?” “隻怕有人偷聽。

    ”狄公的話不知是頑笑還是指責。

     馮岱年臉上一搭兒紅一搭兒青,不敢仰頭。

     狄公笑道:“那小亭甚好,馮相公去叫令媛來吧。

    ” 須臾,馮玉環窈窕的身姿跳躍進了小亭,一陣風一般。

    如雀兒登枝,十分自在。

     小亭裡圓石桌邊正好有三個石鼓,三人坐了。

    仆役獻茶,又擺列了幾味鮮果。

     馮岱年慚色滿面,揖道.“小女早間亭外偷聽老爺與陶先生說話,又冒犯沖撞,罪該萬死。

    ” 玉環道。

    “是我想着來的,不幹爹爹事。

    ” 狄公笑道:“也是孝女行為,馮相公不必過責。

    古時還有個缇萦①姑娘,親上朝廷為父代罪哩。

    ” 馮岱年一聽,心涼半截。

    狄公此話再非頑笑,而是明白指我犯罪了。

     “謝狄老爺明示,卑職曉得。

    ” 狄公慢慢撚着颔下的大黑胡子,開口道:“據雲,李琏那夜撞船後,見了玉環小姐頓生愛慕之心。

    事後傳信于她,約去紅閣子晤面。

    倘不從,便将二十年前馮相公殺人的真憑實據公諸于世。

    ——那天夜裡李琏便突然死了,偏巧有人在紅閣子後見到了你馮相公。

    不知這段說話可是屬實?” 馮岱年一聽,混身顫索,臉如死灰。

    牙齒咬着嘴唇,再吐不出一句話來。

     玉環半邊見了,心中不忍。

    肚中略略轉思,應道:“回狄老爺,這話不假。

    爹爹,紙包不住火,這殺人血案豈可一再遮瞞?小女早感不祥,這事總領吐出為妙。

    ” 馮岱年猛吃一驚,惘然望着玉環,一臉陰霾②。

     玉環并不着父親面色,有條不紊地吐道:“狄老爺今日追問到舍下,這事料無隐瞞。

    且聽小女子從容說來,再行裁斷。

    且說那夜撞船時,我一時驚吓,慌慌張張跑到船頭。

    正遇那個名叫李琏的無賴過來我船上賠禮。

    這時半夜三更,兩船不及舉火。

    唯李琏手中擎着一盞燈籠。

    他将燈籠在我臉上來回照過,心中動了歹念,等賠了銀子後,便過來扯手踩腳,輕薄無禮。

    ——我羞憤之極,一時不便怒斥,便轉身回進内艙。

    關合了窗扉,堵死了艙門。

    ——回到家中也沒将此事禀告,以免父親動怒。

    再說當時隻以為輕薄公子,一時醉中胡行,便不再計較。

     “果然那個無賴捎了信來,大意正如适才狄老爺所說。

    挾嫌脅逼,迫我就範。

    ——狄老爺或許也知道,二十年前有一件人命官司牽涉到父親清譽,一時也辯白不清。

    李琏既雲他握有那官司的真憑實據,小女子便大膽赴約,意圖弄清那事真相,好讓父親從流言苦痛中擺脫出來。

     “那夜我獨個悄悄去了紅閣子。

    是從桃花客店後面轉折進去的。

    李琏正在桌邊書寫什麼,桌上還堆着一劄劄票據信函。

    他見我進了紅閣子,兩眼便放出邪火來。

    我開口便問那真憑實據何在,欲求過目。

    叵耐那賊囚不但不回答我的問話,卻猛撲過來摟抱住我動手腳。

    我亟力反抗,呼喚求救。

    他還涎皮嬉笑,纏住不放。

     “這時我見一劄票據下露出一柄匕首的銅柄,便佯作無力,倒伏在桌邊。

    李琏那賊獰笑過來便解我裙衫。

    我猛地奪過那匕首,叱道‘再敢胡來,我認得你李公子,匕首不認得你李公子。

    ’李琏狂笑不已,自恃男子力大,猶死纏不放,胡亂撕扯。

    我情急心橫,手起刀落,狠命一戳,隻聽得‘卟咚’一聲,他仰八叉倒地。

    再上前細看,那無賴已紫血滴瀝,眼珠翻白,隻有出的氣,再沒入的氣了。

     “小女子頓時吓得沒了主張。

    發瘋般跑了回家,向父親求助。

    ——老爺,這便是小女子當夜紅閣子所做的事。

    李琏正是小女手刃,決不隐瞞,甘受刑法處斷。

    ——以後的情節聽我爹爹詳細說來。

    ”說罷朝馮岱年咧嘴一笑。

     狄公聽完這一番話,如釋重負。

    ——原來李琏的死因竟是這樣。

     馮岱年見狄公臉上秋霜化去,眼光慈和,心中一塊大石落地。

    随即呷了一口茶,清了清嗓眼,接道: “狄老爺,一個弱女子在遭罹強暴時,動手反抗甚而持刃殺人也是合法的,理應受到官府旌表。

    我聽了小女那一番殺人情節,心中震蕩不已。

    一來生怕女兒名譽有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