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英國生活的大場面我也有所接觸,從門外漢的觀察來看,可以猜想紐曼度過了許多無聊的日子,但他就喜歡這種無聊的日子,他的悲傷就像康複中的傷口一樣正在進入第二階段,有點刺激,令人惬意的愉快。
過去他總想着交朋結友,現在他誰也不想,沒有任何結識朋友的欲望,湯姆·特裡斯特拉姆送他的幾份引薦短函他動也沒動。
他心中思念德·辛特雷夫人,有時像是進入禅定狀态一樣,每次一刻鐘,差不多像一個健忘的老人。
他又回憶起曾經經曆的幸福時光,那些像珍珠項鍊一樣串起來的屈指可數的日子,這樣的回憶效果顯然極佳,那些午後的拜訪讓他的精神陶醉在愉悅的心情當中。
做完這些白日夢之後,他回到現實,隐約感到有些詫異,開始覺得有必要接受無法改變的現實。
在另一些時候,現實又變得醜陋不堪,無可改變的爾虞我詐,為此他暴跳如雷,直到精疲力竭。
但總體上他陷入了反思的情緒之中,有意無意地試圖剖析導緻自己不可思議的不幸遭遇的原因。
在他平靜的時候,他常常自問是不是因為從前的自己太注重經商,而忽略了享樂。
我們知道他來到歐洲尋找美的消遣就是抗拒自己過度商業化的一種強烈反應。
因此,就可以理解他能夠想象一個人可能會太過商業化,他也非常願意承認這一點。
但就他自己的情況而言,他做出的讓步并不是因為任何沉重的羞恥感而導緻的。
如果他曾經太重商業利益,他會樂意忘記這點,因為他沒有做出任何有損别人而又無法挽回的事情。
他嚴肅冷靜地反思,至少人們還不能給他貼上&ldquo自私卑鄙&rdquo的标簽,如果說他和商業的聯系天然在他與一位美麗女郎的關系上投下了陰影或甚至導緻他們關系破裂,他甯願永遠淡出商業領域。
毫無疑問,他無法像有些人那麼敏感地察覺到,似乎幾乎不值得展開想象的翅膀去産生這樣的念頭,但這種可能性足以讓他仍有必要作出犧牲。
至于現在要作出什麼樣的犧牲,紐曼在一面白牆前稍停,有時能看到那上面影影綽綽的形象,他幻想自己的生活能如所願那樣夢想成真,要是能得到德·辛特雷夫人,他願意為她做任何她喜歡的事情。
如果是這樣,那自然就不存在犧牲了,但這種希望是十分渺茫的。
這是一種孤獨的自娛自樂,非常像一個沒有同伴的人在鏡子前自說自話,然而,這個想法讓紐曼獲得了好多個小時無聲的喜悅。
許多次,在英國不朽的暮色裡,他就那樣坐着,手插在兜裡,腿伸着,面前擺着昂貴但質量低劣的晚餐的殘羹剩汁。
當然,如果他的商業想象力就此消失,他覺得也沒什麼不光彩的,他照樣可以坦然面對現實。
他很慶幸自己曾經發達過,做過大商人,而不是一般的普通商人,他對自己的财富十分滿意。
他不會一時沖動賣掉所有的東西分給窮人,或者幻想節儉和禁欲,他為自己的富裕和年輕而慶幸,如果因為是考慮了太多的生意問題,那麼就别去想它們,過好日常生活總是利大于弊。
咳!他現在應該想什麼呢?紐曼反複隻能想到一件事,他的思緒總是又回到那上面。
這時,服務員已離開房間,他感到自己情緒一陣波動,一時似乎急促得喘不過氣來。
他身子前傾,雙肘撐在桌面,捂住了自己那張苦惱的臉。
他在英國一直待到仲夏,在鄉下玩了一個月,常常徜徉在教堂、城堡和古迹之間。
好幾次,他從客棧走到牧場和公園,停在舊木門前,在年久失修的教堂塔樓旁,整個傍晚看着燕子密集盤旋的昏暗景象,尚記得這或許是他蜜月消遣的一部分。
他從來沒有如此孤獨過,甚至連意外和别人談話都沒有。
特裡斯特拉姆太太建議他的休養時間終于結束了,他自問現在應該怎麼辦,她已經給他寫信,邀約他一起去遊比利牛斯山,但他并沒有心情返回法國。
最簡單的就是去利物浦,搭乘第一艘美國造蒸汽船,于是他來到了這個海港大都市,弄到了一張鋪位。
起航前一天晚上,他坐在旅館房間裡,茫然而又疲憊地低頭看着一隻打開的旅行箱,那上面有一些他一直打算查看的文件,有一些方便時應該銷毀掉的,但最後他把它們淩亂地揉成一團,塞進旅行箱一角,那都是些商業文件,他也沒有心情篩查一下。
接着他取出皮夾子,從中抽出一張比他處理的文件還小一号的紙,沒有展開,隻是坐着看那張紙的背面,如果說他瞬間有一閃念想要銷毀它,那這個念頭很快就失效了。
這張紙代表的是他深埋心間的感情,任何重生的快樂都無法與之比拟,總而言之,他覺得自己是被冤枉的好人。
有了這張紙,就可以滿心希望貝樂嘉家族惶惶不可終日,不知道他下一步會做出什麼,這張紙存世越久,他們就會越慌張!是的,他曾經猶豫過,也許以他現在不尋常的精神狀态,他又會猶豫不決。
但他又把那張小紙條小心翼翼地放進皮夾子,一想到貝樂嘉家族的焦慮,他感覺好多了。
他在夏日的海洋上航行時,每每想到那張紙條,他都會覺得好受一些。
他在紐約登岸,穿過大陸到達舊金山,一路所見所聞卻并未削弱他是一個被冤屈的好人的感覺。
他見到了許多好夥伴&mdash&mdash他的老朋友,但他對誰也沒有講自己所遭遇的捉弄,他隻是簡要地說他準備迎娶的女士改變了想法,當有人問他是否
過去他總想着交朋結友,現在他誰也不想,沒有任何結識朋友的欲望,湯姆·特裡斯特拉姆送他的幾份引薦短函他動也沒動。
他心中思念德·辛特雷夫人,有時像是進入禅定狀态一樣,每次一刻鐘,差不多像一個健忘的老人。
他又回憶起曾經經曆的幸福時光,那些像珍珠項鍊一樣串起來的屈指可數的日子,這樣的回憶效果顯然極佳,那些午後的拜訪讓他的精神陶醉在愉悅的心情當中。
做完這些白日夢之後,他回到現實,隐約感到有些詫異,開始覺得有必要接受無法改變的現實。
在另一些時候,現實又變得醜陋不堪,無可改變的爾虞我詐,為此他暴跳如雷,直到精疲力竭。
但總體上他陷入了反思的情緒之中,有意無意地試圖剖析導緻自己不可思議的不幸遭遇的原因。
在他平靜的時候,他常常自問是不是因為從前的自己太注重經商,而忽略了享樂。
我們知道他來到歐洲尋找美的消遣就是抗拒自己過度商業化的一種強烈反應。
因此,就可以理解他能夠想象一個人可能會太過商業化,他也非常願意承認這一點。
但就他自己的情況而言,他做出的讓步并不是因為任何沉重的羞恥感而導緻的。
如果他曾經太重商業利益,他會樂意忘記這點,因為他沒有做出任何有損别人而又無法挽回的事情。
他嚴肅冷靜地反思,至少人們還不能給他貼上&ldquo自私卑鄙&rdquo的标簽,如果說他和商業的聯系天然在他與一位美麗女郎的關系上投下了陰影或甚至導緻他們關系破裂,他甯願永遠淡出商業領域。
毫無疑問,他無法像有些人那麼敏感地察覺到,似乎幾乎不值得展開想象的翅膀去産生這樣的念頭,但這種可能性足以讓他仍有必要作出犧牲。
至于現在要作出什麼樣的犧牲,紐曼在一面白牆前稍停,有時能看到那上面影影綽綽的形象,他幻想自己的生活能如所願那樣夢想成真,要是能得到德·辛特雷夫人,他願意為她做任何她喜歡的事情。
如果是這樣,那自然就不存在犧牲了,但這種希望是十分渺茫的。
這是一種孤獨的自娛自樂,非常像一個沒有同伴的人在鏡子前自說自話,然而,這個想法讓紐曼獲得了好多個小時無聲的喜悅。
許多次,在英國不朽的暮色裡,他就那樣坐着,手插在兜裡,腿伸着,面前擺着昂貴但質量低劣的晚餐的殘羹剩汁。
當然,如果他的商業想象力就此消失,他覺得也沒什麼不光彩的,他照樣可以坦然面對現實。
他很慶幸自己曾經發達過,做過大商人,而不是一般的普通商人,他對自己的财富十分滿意。
他不會一時沖動賣掉所有的東西分給窮人,或者幻想節儉和禁欲,他為自己的富裕和年輕而慶幸,如果因為是考慮了太多的生意問題,那麼就别去想它們,過好日常生活總是利大于弊。
咳!他現在應該想什麼呢?紐曼反複隻能想到一件事,他的思緒總是又回到那上面。
這時,服務員已離開房間,他感到自己情緒一陣波動,一時似乎急促得喘不過氣來。
他身子前傾,雙肘撐在桌面,捂住了自己那張苦惱的臉。
他在英國一直待到仲夏,在鄉下玩了一個月,常常徜徉在教堂、城堡和古迹之間。
好幾次,他從客棧走到牧場和公園,停在舊木門前,在年久失修的教堂塔樓旁,整個傍晚看着燕子密集盤旋的昏暗景象,尚記得這或許是他蜜月消遣的一部分。
他從來沒有如此孤獨過,甚至連意外和别人談話都沒有。
特裡斯特拉姆太太建議他的休養時間終于結束了,他自問現在應該怎麼辦,她已經給他寫信,邀約他一起去遊比利牛斯山,但他并沒有心情返回法國。
最簡單的就是去利物浦,搭乘第一艘美國造蒸汽船,于是他來到了這個海港大都市,弄到了一張鋪位。
起航前一天晚上,他坐在旅館房間裡,茫然而又疲憊地低頭看着一隻打開的旅行箱,那上面有一些他一直打算查看的文件,有一些方便時應該銷毀掉的,但最後他把它們淩亂地揉成一團,塞進旅行箱一角,那都是些商業文件,他也沒有心情篩查一下。
接着他取出皮夾子,從中抽出一張比他處理的文件還小一号的紙,沒有展開,隻是坐着看那張紙的背面,如果說他瞬間有一閃念想要銷毀它,那這個念頭很快就失效了。
這張紙代表的是他深埋心間的感情,任何重生的快樂都無法與之比拟,總而言之,他覺得自己是被冤枉的好人。
有了這張紙,就可以滿心希望貝樂嘉家族惶惶不可終日,不知道他下一步會做出什麼,這張紙存世越久,他們就會越慌張!是的,他曾經猶豫過,也許以他現在不尋常的精神狀态,他又會猶豫不決。
但他又把那張小紙條小心翼翼地放進皮夾子,一想到貝樂嘉家族的焦慮,他感覺好多了。
他在夏日的海洋上航行時,每每想到那張紙條,他都會覺得好受一些。
他在紐約登岸,穿過大陸到達舊金山,一路所見所聞卻并未削弱他是一個被冤屈的好人的感覺。
他見到了許多好夥伴&mdash&mdash他的老朋友,但他對誰也沒有講自己所遭遇的捉弄,他隻是簡要地說他準備迎娶的女士改變了想法,當有人問他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