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棗記 第八回 王惡察真人過失 真人還客商明珠
關燈
小
中
大
話他并無半句話兒嗟怨,隻有一夥旅客約有十二三人,走忙忙的趕上真人,說道:“這位先生,怎的雨傘也沒有?”真人道:“雨傘倒有,隻适才被狂風揭去。
”内有一客商道:“今日的風也不是風,今日的雨也不是雨。
”又有一客商道:“這個時候,要這樣大風怎的?終不然清明風、魚苗風、桃花風。
”又一客商道:“這個時候也沒用這樣大雨,終不然是豆苗雨、梨花雨、黃梅雨。
”又一客商道:“我若做神仙時節,把那行風的風伯,行雨的雨師,吊在半空之中,每人打他一千。
” 你看,途路之中,人多嘴多,講的話兒,真不真假不假,哪裡有些兒正經。
真人道:“你們列位老爺.此是天定事,不要這等怨三怨四。
”内有一客商道:“你這先生,遍身濕濕的,還恁般心寬,全不想會黃腫病哩。
”真人道:“人語講得好:‘黃腫不打行路客,痰火不害苦力人。
”這卻不打緊,内又有一客商道:“雨若還不止,隻愁你沒有衣服換哩。
”真人道:“諒此時沒有久雨,這衲頭今日是大雨淋濕,明日天晴,又是日頭替我曬幹,天公豈肯虧負我們?”内有一客商笑道:“這樣的人,是個古老的君子。
” 薩真人雖是這等講,隻見那雨下的轉大。
那些客商們說道:“先生,雨轉大了。
你慢慢的行,我們向前走罷。
”真人道:“不在忙上,前途亦有。
”真人說便是這般說,隻見“狂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這風雨自巳時初起,到午時中就止了。
遙望長空,雲收霧散,一輪紅日剛照當頭。
真人乃到了一亭子之上,脫下了衲頭,止穿着身上短衣,把袖頭扭去了水,對日曝幹,自坐在亭子之上,乃吟詩一絕雲: 雨驟風狂天地昏,長途旅客欲銷魂。
而今喜得陽和出,多謝蒼天覆佑恩。
時符使看見這個真人,落雨之時淋得個孤孤凄凄,好似雨打寒雞,破衲頭一身是水,全無半點嗟籲,及天霧之時,又吟詩答謝天公,乃歎道:“此好人也!此好人也!”王惡道:“明府,明府,且不要恁般稱羨他,自有不停當處,你看我結果着他。
” 一日,真人又到永甯州,有一地名叫做濯濯鄉,一連二十裡并無一根樹木。
山無樹木,此孟子所雲:“是以若彼其濯濯也。
”因此叫做濯濯鄉。
真人行至其處,忽然有大便,此乃緊急之事,哪裡還忍得哩?王惡喜道:“此化日當空,若還穢污三光.須教他作鞭下之鬼。
”符使道:“且看他怎的。
” 隻見真人左尋右找,沒一個廁屋,又沒根樹木,當空而便,恐穢污了三光。
好個薩真人,前番被猛風揭去了雨傘,此時又買有新的,于是從田心中間,将那雨傘撐開,遮了日頭,方才大便。
便了即以手扒着土塊,厚厚的掩之,然後撤去其傘,卻從溪流中洗溜溜幹幹淨淨。
又念了幾句“九鳳破穢”的神咒,再念幾句“幹羅答那”及“常清常淨天尊”解那厭穢。
符使看見這等,乃與王惡道:“此人細行謹密,無一疵可指,你還打得他麼?”王惡道:“明府,明府,打他不在今年,定在明年,你隻等等看。
” 卻說真人一日又行到曲靖府甘興驿,忽見歧路之傍遺有一顆明珠,那珠呵: 光光瑩瑩,團團圓圓,似參星商星之燦爛,如奎宿壁宿之光寒。
赤水之遺以象罔而得,合浦之去因孟嘗而還。
此珠啊,曾系之骊龍颔下。
此珠啊,曾蘊之老蚌腹間。
魏惠玉嘗懸以照乘,伍子胥且懷以過關。
真個是圓似丹砂洗藥井,光如露水走荷盤。
蛇報隋侯真是異,蟻穿孔子實為難。
真人見了這一顆珠光亮亮的可愛,乃說道:“明月之珠委棄道側,行者在過豈不按劍相視乎?”乃低着頭撿将起來,指去其塵垢,遂以紙卷定,藏于袖子之中。
王惡看見,乃舉起鋼鞭對符使言說:“道不拾遺,古之淳俗,守堅在路途之上撿人明珠,不打死他更待何時?”符使急止之,說道:“焉知他撿了此珠,把還人不把還人?”王惡道:“那一顆珠兒,他已曾将紙卷了放在袖子之中,尚把還人哩,我隻是賞他一鞭。
”符使道:“城隍爺爺叫我做明府,你若胡亂打死了人,我就與你做對頭。
”王惡無奈,隻得忍住了性子。
卻說這個真人撿了這一顆明珠,卻也不去,就坐在草坡之上等那失珠人來,好把原珠還他。
左望望不見,右望望不來,時天色已晚,将
”内有一客商道:“今日的風也不是風,今日的雨也不是雨。
”又有一客商道:“這個時候,要這樣大風怎的?終不然清明風、魚苗風、桃花風。
”又一客商道:“這個時候也沒用這樣大雨,終不然是豆苗雨、梨花雨、黃梅雨。
”又一客商道:“我若做神仙時節,把那行風的風伯,行雨的雨師,吊在半空之中,每人打他一千。
” 你看,途路之中,人多嘴多,講的話兒,真不真假不假,哪裡有些兒正經。
真人道:“你們列位老爺.此是天定事,不要這等怨三怨四。
”内有一客商道:“你這先生,遍身濕濕的,還恁般心寬,全不想會黃腫病哩。
”真人道:“人語講得好:‘黃腫不打行路客,痰火不害苦力人。
”這卻不打緊,内又有一客商道:“雨若還不止,隻愁你沒有衣服換哩。
”真人道:“諒此時沒有久雨,這衲頭今日是大雨淋濕,明日天晴,又是日頭替我曬幹,天公豈肯虧負我們?”内有一客商笑道:“這樣的人,是個古老的君子。
” 薩真人雖是這等講,隻見那雨下的轉大。
那些客商們說道:“先生,雨轉大了。
你慢慢的行,我們向前走罷。
”真人道:“不在忙上,前途亦有。
”真人說便是這般說,隻見“狂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這風雨自巳時初起,到午時中就止了。
遙望長空,雲收霧散,一輪紅日剛照當頭。
真人乃到了一亭子之上,脫下了衲頭,止穿着身上短衣,把袖頭扭去了水,對日曝幹,自坐在亭子之上,乃吟詩一絕雲: 雨驟風狂天地昏,長途旅客欲銷魂。
而今喜得陽和出,多謝蒼天覆佑恩。
時符使看見這個真人,落雨之時淋得個孤孤凄凄,好似雨打寒雞,破衲頭一身是水,全無半點嗟籲,及天霧之時,又吟詩答謝天公,乃歎道:“此好人也!此好人也!”王惡道:“明府,明府,且不要恁般稱羨他,自有不停當處,你看我結果着他。
” 一日,真人又到永甯州,有一地名叫做濯濯鄉,一連二十裡并無一根樹木。
山無樹木,此孟子所雲:“是以若彼其濯濯也。
”因此叫做濯濯鄉。
真人行至其處,忽然有大便,此乃緊急之事,哪裡還忍得哩?王惡喜道:“此化日當空,若還穢污三光.須教他作鞭下之鬼。
”符使道:“且看他怎的。
” 隻見真人左尋右找,沒一個廁屋,又沒根樹木,當空而便,恐穢污了三光。
好個薩真人,前番被猛風揭去了雨傘,此時又買有新的,于是從田心中間,将那雨傘撐開,遮了日頭,方才大便。
便了即以手扒着土塊,厚厚的掩之,然後撤去其傘,卻從溪流中洗溜溜幹幹淨淨。
又念了幾句“九鳳破穢”的神咒,再念幾句“幹羅答那”及“常清常淨天尊”解那厭穢。
符使看見這等,乃與王惡道:“此人細行謹密,無一疵可指,你還打得他麼?”王惡道:“明府,明府,打他不在今年,定在明年,你隻等等看。
” 卻說真人一日又行到曲靖府甘興驿,忽見歧路之傍遺有一顆明珠,那珠呵: 光光瑩瑩,團團圓圓,似參星商星之燦爛,如奎宿壁宿之光寒。
赤水之遺以象罔而得,合浦之去因孟嘗而還。
此珠啊,曾系之骊龍颔下。
此珠啊,曾蘊之老蚌腹間。
魏惠玉嘗懸以照乘,伍子胥且懷以過關。
真個是圓似丹砂洗藥井,光如露水走荷盤。
蛇報隋侯真是異,蟻穿孔子實為難。
真人見了這一顆珠光亮亮的可愛,乃說道:“明月之珠委棄道側,行者在過豈不按劍相視乎?”乃低着頭撿将起來,指去其塵垢,遂以紙卷定,藏于袖子之中。
王惡看見,乃舉起鋼鞭對符使言說:“道不拾遺,古之淳俗,守堅在路途之上撿人明珠,不打死他更待何時?”符使急止之,說道:“焉知他撿了此珠,把還人不把還人?”王惡道:“那一顆珠兒,他已曾将紙卷了放在袖子之中,尚把還人哩,我隻是賞他一鞭。
”符使道:“城隍爺爺叫我做明府,你若胡亂打死了人,我就與你做對頭。
”王惡無奈,隻得忍住了性子。
卻說這個真人撿了這一顆明珠,卻也不去,就坐在草坡之上等那失珠人來,好把原珠還他。
左望望不見,右望望不來,時天色已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