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棗記 第二回 薩君入衙門為吏 薩君為醫誤投藥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薩真人前身,既以二世修行,此複跟随着引魂童子來至蜀中西河縣出世。
時有一薩姓名如望者,妻曹氏,夫妻多種善根,年三十無子。
曹氏遂心愫三年,忽一日身懷有孕。
因與夫晝寝,夢有一飛鳳集身,則見: 九苞貴異,五采輝煌。
九苞貴異飲乾坤靈秀,五采輝煌煥天地文章,俨乎若虞廷之瑞,恍然比歧山之祥。
謾說非梧桐不栖,非竹實不食,且看入奇夢而集,應昌期而翔。
鳳兮鳳兮,覽德輝而下之,鳳兮鳳兮,展羽翼而高揚。
此鳳呵,乃薩門兆茲仙胤,非秦樓乘被蕭郎。
曹氏既夢此鳳,言于夫君如望。
如望亦說道:“餘亦有些夢,此分明應一好子。
”十月将期,隻見大大的杜仲,小小的人參,薩員外卻着令劉寄奴把烏頭上取吊了金銀花,侞香前解下了海帶,将大腹皮柔了幾柔,則見麥門冬大開。
須臾之間,産下個丁香子來。
如望夫婦不勝之喜,乃取名守堅。
但見子之生,聰明天姿,穎異夙成。
及為童,善讀書,讀的書,滿腹藏,萬卷一目下十行。
又善寫字。
寫的字,鐵畫銀鈎勢,龍盤虎卧形。
又善吟詩。
吟的詩,咳唾落九天,随風生珠玉。
又善作文,作的文,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
薩君既有這樣學識,分明是一個神童,人皆謂:“取青紫如拾地中芥,決科第若摘額底髭耳。
”豈知閻君欲試他戒行,多緻變故。
不想,他年方九歲,父先殂,母繼死,丢得個薩君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茕茕孤獨,就如那失哺鴉雛,咿咿啞啞真可憐憫哩! 及稍長時,衣食且不給。
忽遇上司明文,着各縣耆老保取子弟俊秀者,充取農吏。
西河縣的耆老就保了這個薩君。
薩君辭之不可,隻得就縣中應役。
薩君雖是個仁厚之輩,然應役不打緊,若佥在吏房管些文書也好,佥在禮房管些祭祀及迎送各官的下程也好,佥在戶房管些錢糧也好,佥在工房管些工匠造作等事也好,佥在兵房管些軍丁也好,偏偏的當着刑房。
一入了這個刑房,出罪入罪,不得不使些機巧,弄些刀筆。
一日,有一人夜入馬廄,盜出駿馬一匹。
時新雨初歇。
馬主于次日清早跟尋着馬蹤蹤迹,約行有二十餘裡,直在一人家尋出,就投明地方,送到官府。
人人說道,此盜馬之人畢竟是一個徒罪。
盜馬之人訴說,逸出之馬是他收留的是實。
官府命刑房查究,盜馬人隻得哀求薩君脫罪。
薩君為他辯别,做一張申文說道:“既有盜馬手段,豈無匿馬機關?此馬或系逸出,屬某人收留是實。
”隻此數語,就說開盜馬之人清清白白。
官府遂将馬主反坐。
怎的叫做“反坐”?告人徒罪,自己得一徒罪是也。
又一人,有一虛舟,無人看守,被一人順流盜去,改造一舟撐駕。
剛拆舟之際,被舟主尋見,經投地方,就将一紙狀詞告道:“其人夜至三更,鳴鑼擊鼓劫去客船一隻,分散貨物,遂将其船拆闆,改造他船。
”官府準理,審定“某某劫去貨物,未至殺傷人命,減一等而問,拟以免死充軍。
”其人隻得哀求薩君,洗脫軍罪。
薩君為之辯别,禀明于官,說道:“客船既載貨物,豈無二三人看守?彼夜鳴鑼擊鼓劫船,人若走脫,即該喊叫兩岸居民救護;人若走不脫,畢竟被賊人斬殺。
今隻告劫去客船,分散貨物,并不言舟中有人,此虛船可知。
以虛船為貨船,以順流取去為劫去,此不情之詞。
”你看,薩君為此人帶了這幾句不打緊,官府即明明白白超豁其人無罪,反把告狀人反坐,拟以充軍。
此卻不在話下。
又一男子與一婦人相交約有三年,情甚密。
後,其人又别交一女子,此的是新情既密舊愛遂疏。
那前相交的女子卻又不忿,屢屢的間阻其人,不要他到後交的女子家去。
豈知恩多成怨,愛多成仇。
那女子說男子一
時有一薩姓名如望者,妻曹氏,夫妻多種善根,年三十無子。
曹氏遂心愫三年,忽一日身懷有孕。
因與夫晝寝,夢有一飛鳳集身,則見: 九苞貴異,五采輝煌。
九苞貴異飲乾坤靈秀,五采輝煌煥天地文章,俨乎若虞廷之瑞,恍然比歧山之祥。
謾說非梧桐不栖,非竹實不食,且看入奇夢而集,應昌期而翔。
鳳兮鳳兮,覽德輝而下之,鳳兮鳳兮,展羽翼而高揚。
此鳳呵,乃薩門兆茲仙胤,非秦樓乘被蕭郎。
曹氏既夢此鳳,言于夫君如望。
如望亦說道:“餘亦有些夢,此分明應一好子。
”十月将期,隻見大大的杜仲,小小的人參,薩員外卻着令劉寄奴把烏頭上取吊了金銀花,侞香前解下了海帶,将大腹皮柔了幾柔,則見麥門冬大開。
須臾之間,産下個丁香子來。
如望夫婦不勝之喜,乃取名守堅。
但見子之生,聰明天姿,穎異夙成。
及為童,善讀書,讀的書,滿腹藏,萬卷一目下十行。
又善寫字。
寫的字,鐵畫銀鈎勢,龍盤虎卧形。
又善吟詩。
吟的詩,咳唾落九天,随風生珠玉。
又善作文,作的文,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
薩君既有這樣學識,分明是一個神童,人皆謂:“取青紫如拾地中芥,決科第若摘額底髭耳。
”豈知閻君欲試他戒行,多緻變故。
不想,他年方九歲,父先殂,母繼死,丢得個薩君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茕茕孤獨,就如那失哺鴉雛,咿咿啞啞真可憐憫哩! 及稍長時,衣食且不給。
忽遇上司明文,着各縣耆老保取子弟俊秀者,充取農吏。
西河縣的耆老就保了這個薩君。
薩君辭之不可,隻得就縣中應役。
薩君雖是個仁厚之輩,然應役不打緊,若佥在吏房管些文書也好,佥在禮房管些祭祀及迎送各官的下程也好,佥在戶房管些錢糧也好,佥在工房管些工匠造作等事也好,佥在兵房管些軍丁也好,偏偏的當着刑房。
一入了這個刑房,出罪入罪,不得不使些機巧,弄些刀筆。
一日,有一人夜入馬廄,盜出駿馬一匹。
時新雨初歇。
馬主于次日清早跟尋着馬蹤蹤迹,約行有二十餘裡,直在一人家尋出,就投明地方,送到官府。
人人說道,此盜馬之人畢竟是一個徒罪。
盜馬之人訴說,逸出之馬是他收留的是實。
官府命刑房查究,盜馬人隻得哀求薩君脫罪。
薩君為他辯别,做一張申文說道:“既有盜馬手段,豈無匿馬機關?此馬或系逸出,屬某人收留是實。
”隻此數語,就說開盜馬之人清清白白。
官府遂将馬主反坐。
怎的叫做“反坐”?告人徒罪,自己得一徒罪是也。
又一人,有一虛舟,無人看守,被一人順流盜去,改造一舟撐駕。
剛拆舟之際,被舟主尋見,經投地方,就将一紙狀詞告道:“其人夜至三更,鳴鑼擊鼓劫去客船一隻,分散貨物,遂将其船拆闆,改造他船。
”官府準理,審定“某某劫去貨物,未至殺傷人命,減一等而問,拟以免死充軍。
”其人隻得哀求薩君,洗脫軍罪。
薩君為之辯别,禀明于官,說道:“客船既載貨物,豈無二三人看守?彼夜鳴鑼擊鼓劫船,人若走脫,即該喊叫兩岸居民救護;人若走不脫,畢竟被賊人斬殺。
今隻告劫去客船,分散貨物,并不言舟中有人,此虛船可知。
以虛船為貨船,以順流取去為劫去,此不情之詞。
”你看,薩君為此人帶了這幾句不打緊,官府即明明白白超豁其人無罪,反把告狀人反坐,拟以充軍。
此卻不在話下。
又一男子與一婦人相交約有三年,情甚密。
後,其人又别交一女子,此的是新情既密舊愛遂疏。
那前相交的女子卻又不忿,屢屢的間阻其人,不要他到後交的女子家去。
豈知恩多成怨,愛多成仇。
那女子說男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