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鈍鈍吊橋垮下來

關燈
序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有位怪客來訪。

     這是除夕夜,本該放輕松,好好過個年,去泡泡溫泉也好,無奈時間不允許。

    我正在寫一部長篇小說,截稿日迫在眉睫。

    當然,我也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寫稿。

    我租了一間公寓,做為工作場所,今晚打算休息,看看電視上的除夕特别節目,但是那些節目都很難看,愈看心愈煩。

    我已處於“精神上超忙”的狀态,身心俱疲。

     就在此時,不速之客到訪。

     那是晚上将近十點的時候,推銷員不可能在除夕夜上門吧?我邊想邊開門。

    站在門口的是個膚色白皙的青年,他穿著厚皮衣,身材纖細,有如玉樹臨風,年紀大約比我小十歲——大概是二十歲吧? “绫辻先生晚安!” 此人面相老實溫馴,看來弱不禁風,一頭長發,像往昔那些唱民歌的。

    此刻他面現紅潮,口吐白氣。

    我好像在哪裡見過他,但——到底是誰呢?我想不出姓名,也記不起他和我有什麽關系。

     他的腋下挾著一頂黃底綠紋的全罩式安全帽,戴著皮手套,背著黑色小背包。

    看樣子是騎機車來的。

     “咦,閣下是……呃……”我望著地,瞠目結舌。

    我還是想不出他是誰。

     “久違了,我是U,你大概忘了。

    ” “啊……哦,原來是U君呀,我想起來了。

    ”我邊說邊點頭,心中卻仍是大惑不解。

     “U”名字,我覺得非常熟悉,卻又無法喚回清晰的記憶,猶如被半透明的窗簾遮住了部分腦袋一般,那種感覺真是難以言喻。

     “你氣色不佳,大概是累壞了吧。

    ”U君露出親切的笑容。

    “占用你一點時間,可以嗎?” 依我的個性,精神上再怎麽“忙”,也不會将訪客趕回去,何況他并非陌生人。

    雖然仍無法完全想起來,至少可确定不是初次見面。

    大概是大學的學弟吧?我邊想邊請他入内。

     他坐在客廳的沙發椅上,看看手表,喃喃念道:“時間剛好。

    ”然後從背包中拿出一本筆記簿,又說:“绫辻先生,我今天來此,是想請你看這個。

    ” 他将筆記簿放到桌上。

    那不是普通的簿子,而是用一疊稿紙釘成的,封面上以鬥大的字寫著“鈍鈍吊橋垮下來”。

     “這是……小說嗎?” “是的。

    ”他輕撫長發,有點難為情地說道。

    “想到好點子,就寫了下來。

    今夜厚顔來此,便是想請你撥冗過目。

    ” “是推理小說嗎?”我刺探道。

     “不錯。

    ”回答得乾淨俐落。

     看來這個U君的确是我的大學學弟。

    我念大學時,參加了校内社團“推理小說研究會”,拜此所賜,如今竟以推理作家為職業。

    我畢業之後,也常受邀出席該社團的聚會。

    經常和年輕學子接觸,可以刺激頭腦,增進腦力。

     盡管如此,但……那種奇怪的感覺依舊揮之不去。

     近來記憶力雖顯著衰退,但也不該想不出來。

    這張臉我明明認識,名字“U”有印象,以前也确曾見過幾次面,可是卻…… “字數不多,可否請你立刻惠予指正?”他說。

     我拿起那稿子,以專業作家的口吻問道:“是什麽類型的?” U君面露緊張之色,說道:“是所謂的正宗解謎推理,有附上「向讀者挑戰」……” “就是「猜犯案者」嗎?” “差不多,可以算那一類的。

    ” 所謂“猜犯案者”,即“猜犯案者是誰的推理小說”之簡稱,也是推理小說迷聚會時,經常玩的遊戲之通稱。

     首先由出題者朗讀“問題篇”,接箸念“挑戰書”,亦即:“到此為止,線索已齊全,請指出兇手是誰。

    ”各人将自己的答案寫下來,交給主持人,然後由出題者出示“解答篇”,答對者有賞——就是這種遊戲。

     以前日本偵探作家俱樂部的“星期六會”,每逢過年就以此做為馀興節目,遠近馳名。

    我的母校的“推理小說研究會”,創社已十多年,直到現在都還在舉辦這種遊戲,已成為定期活動的一環。

     “已經在例行聚會中發表過了嗎?”我問。

     “沒有。

    ”他搖頭道。

    “無論如何,想讓你先看看。

    ” “是否對此作有信心?” “我想,你絕對猜不中。

    在這點上,我有信心。

    ” “哦,勇氣可嘉。

    ” 我街箸香菸,窺伺他的表情。

    他面露微笑,似乎往顯示自己膽量不小——原來如此!我明白了。

     以前我曾用同樣的方式,向大名鼎鼎的推理作家島田莊司“挑戰”過,企圖讓島田莊司承認我是“猜兇手的高手”,如今這小憋子一定也是為了相同的目的而來。

     “問題本身十分單純,如果故意寫得很複雜,讓讀者看得一頭霧水,就會猜不中,我絕不使用那種卑鄙的手段。

    我督促自己,一定要站在「正統推理小說」的原點來寫作,同時必須嚴守「公平遊戲」的規則,即使是以第三人稱寫的旁白叙述,也絕不可有欺瞞讀者的虛僞詞句,這在「向讀者挑戰」那一頁中,也寫明了。

    此篇并未使用繁雜的「機械性詭計」,也沒有安排毫無理性的中國人登場,因此你大可放心閱讀。

    ”他說明完畢後,看看手表,又說:“那麽,可否請你馬上開始?” “如果猜中,獎品是什麼?”我這是玩笑話。

     U君笑著回答:“倘若完全猜對,今後你可以叫我狗奴才。

    ” 無論此話是否戲言,都顯示他有無比的自信。

    既然如此,我也不能退縮。

     “就這麽說定!”我奮勇點頭,展卷拜讀。

     鈍鈍吊橋垮下來 ╭──────────────────────────────╮ │                              │ │  伴大助:H大學的學生。

          伴行人:大助之弟。

      │ │  阿佐野洋次:大助之友。

        阿佐野咲:洋次之妹。

       │ │  齊戶榮:洋次之學弟。

          愛倫坡:M村的長老。

      │ │  艾勒裡:年輕的首領。

          阿嘉莎:艾勒裡之元配。

     │ │  奧耳姬:艾勒裡之側室。

        卡爾:艾勒裡與阿嘉莎之子。

    │ │  魯陸:卡爾之表弟。

          綸太郎:苦惱的自由業者。

     │ │  武丸:綸太郎之愛犬。

                      │ │                              │ ╰──────────────────────────────╯ 1、鈍鈍橋 地點是日本本州的一處深山林内。

     山中有深谷,谷上有吊橋。

    谷底有條河,名曰“鈍鈍河”,吊橋名為“鈍鈍橋”。

     看起來是一座古老的破橋。

     橋長約近二十公尺,橋面是木闆,兩旁吊以纜繩,構造極為單純。

    大風一起,就吱吱作響,搖搖欲墜,和電影“魔宮傳奇”中那座橋很像。

    橋前有塊牌子,上寫“小心危橋”。

    即使沒有這句警語,隻要是稍具想像力的人,必定走不到兩、三步,就會退回——看起來就是如此危險。

     從橋面至谷底,至少有三十公尺。

    峽谷兩邊是垂直的峭壁懸崖,崖壁岩石呈赤褐色,看來光滑易碎,找不到可踏腳之處,而且寸草不生。

     可以斷言:若無登山繩,一般人是不可能從崖頂下到谷底的。

    不,關於這點,或許不用加上“若無工具”的條件。

    因為,即使是個攀岩的天才,也不可能征服此斷崖,除非能像蝴蝶或小鳥那樣脅生雙翼,展翅高飛。

     壩水由東流向西,吊橋連接南北路。

     南邊那條路通往“鈍鈍山”的山脊,那裡也有一條縱向的山路。

    北邊則無通路,過了吊橋就須止步。

     本來那邊是有路的,但一個月前發生了大規模的山崩,路便不見了。

    那條沿著峽谷通往西邊的路,約有十多公尺因坍方而消失。

    由於位在深山林内,修複無望,故一直延若至今,無人理會。

    坍方處前面隻剩一小塊空地,如同陽台般向山谷凸出。

    這裡也是一樣被斷崖圍住,任何人都休想在此爬上爬下。

     請注意—— 鈍鈍橋北邊這塊凸出的空地,已成為“孤立地帶”,本故事中“問題”的焦點,就在此處。

    也就是說,以下所記述的兇殺案中,犯案現場便是此地。

     2、綸太郎與武九 鈍鈍橋南邊那條山路,離橋不遠處便有岔路。

    那些羊腸小徑險峻異常,一般的登山地圖均未标出。

    沿著岔路走是下坡,地勢很陡,不久便會碰到鈍鈍河的支流。

     那天——八月一日下午,溪邊出現了一名男子和一隻小狗。

    這條小溪是鈍鈍河的東側支流之一。

     男子名叫綸太郎,二十六歲。

    小狗叫做武丸,是雄性的日本柴犬。

     綸太郎的故鄉是位於鈍鈍山山麓的“鈍鈍村”。

    他早已離鄉背井,目前隻身住在都市;曾就讀於某一流大學,畢業後任職於銀行,因适應不良,不到一年就辭職不幹了。

    現在的職業是“自由業”,至於具體的工作是什麽,在此就略過不提。

     目前綸太郎很煩惱。

    至於到底在煩惱些什麽,在此也按下不表。

    要把那些事的前因後果講清楚,來龍去脈說明白的話,恐怕會花掉太多篇幅,對故事的進展一點幫助也沒有。

    總歸一句話,造成煩惱的原因很複雜就對了。

     由於愁腸百結,幾近崩潰,他便抛下一切工作,回到家鄉。

    他已多年未回鄉省親,因此父母大表歡迎,愛犬武丸也飛撲過來撒嬌。

    武丸是他念高中時開始飼養的。

    然而,他的心情并未因歸鄉而好轉。

     最後,他決定孤注一擲,於是帶著武丸來到鈍鈍山上。

    此地遠離塵世喧嚣,不虞受人攪擾,或許能使他忘卻一切煩惱,還他清淨心靈。

    但若徒勞無功,依舊心亂如麻,那他也有所覺悟,最壞的結局是一死了之,自尋絕路。

    竟然有這種打算,可見他苦惱到何種程度。

     下午一點過幾分,他們來到小溪邊。

    這些日子天氣一直是陰晴不走,今天卻是豔陽高照,晴空萬裡。

     以前綸太郎總是不畏路途遙遠,很喜歡來這裡玩,念高中時,隻要放暑假,差不多每三天就會來一次。

    溪邊有塊細細長長的大石塊,形如煙鬥,他便命名為“煙鬥石”。

    當時他常坐在此石上沉思,那是一種“孤獨的樂趣”。

     “好久沒來了。

    ” 他如往昔般,坐在煙鬥石的一端,對著蹲在一旁的武丸說話。

     “以前也常帶你來呢,你還記得嗎?” 武丸已滿十一歲,若換算成人類的年齡,恐怕已過了六十大壽,垂垂老矣。

    這條崎岖險峻的山路,讓它走得筋疲力盡,此刻它正吐著舌頭,上氣不接下氣,頭都擡不起來。

     綸太郎仰望蒼穹。

    他的内心困苦惱而充滿愁雲慘霧,黯淡無光,但這片碧空卻是蔚藍如海,萬裡無雲,放眼望去,四周盡是翠綠的草木。

    他雖已汗流浃背,但山風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