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燕京大學
關燈
小
中
大
在北京求學十年,這十年的時間,是我平生最快樂的日子。
其中一半的光陰花在燕京大學,另一半花在國立北京圖書館和政治學會圖書館。
燕京大學是美國的教會在華創辦的十一間大學之一。
這間學校的前身是彙文大學及協和神學院,後來因為校長司徒雷登先生的工作能力被美國的教會朋友所賞識,捐款源源而來,所以他就在北京西郊購買幾百畝地皮,照固定的長久的計劃,按部就班地建築校舍,添置圖書,聘請教授,增加學生。
到了抗戰的前夕,燕京大學不但占中國教會大學的首席,而且在中國僅有的少數學術機關中,占了相當地位。
原來北京的勝景,郊外占了十分之七,城裡僅占了十分之三。
城裡除景山和三海之外,其餘的勝景,完全得力于金碧輝煌的宮殿,靜穆閑适的公園。
至于郊外,勝景層出不窮:亭亭玉立的玉泉山,豪華氣派的萬壽山,雄渾甯靜的西山,已經夠你消受。
就在這些優美的環境中,擁有林園之勝的燕京大學,是不會被人忽視的。
假如暮春三月,你從北京西直門出來,沿途楊花柳絮直撲你的襟懷。
大約走了十幾華裡,經過一個古老的鄉鎮——海甸——你已經抵達燕京大學。
校門是朱紅的,一進校門,通過一座蒼老古雅的石橋,前面便是綠油油的草地。
草地的中央矗立着一對華表,華表上雕龍舞鳳,這是中國古代的雕刻的精華。
擡頭一看,中央為貝公樓,樓上為大禮堂,樓下為辦公處。
左邊為穆樓,即法科學生的課室;右邊為生物大樓。
這三座大樓,造成一個品字形,整整齊齊,一絲不苟。
我們穿過生物大樓,跑到另一個院子,中央為圖書館,右邊為化學大樓,左邊為生物大樓,這兒又是一個品字形的一組築物,整整齊齊,一絲不苟。
從貝公樓和圖書館的夾道中跑出來,直上一個小坡,坡上有個朱欄玉砌的八角亭,亭的中間懸挂一個古老的大鐘,鐘聲響處,無論怎樣懶惰的學生也會從甜夢中醒過來。
由鐘樓的斜坡跑下來,便到未名湖畔。
湖的左邊為男生宿舍與食堂,右邊為高聳的自來水塔,湖光塔影,相映成趣,而薄暮時分男生宿舍的燈光,反映到湖底的蕩漾的景象,更使人神往。
湖的中央有個小島,島前有個石船,這是一般高談闊論的同學們最好的去處。
沿湖繞了一周,回頭再往山坡上爬,這兒是全校的脊骨,即校長司徒雷登先生的住宅——臨湖軒——的所在。
臨湖軒可以說是燕大男女兩校的交界,過了這個界限,便抵達女校。
這兒有個哲樓,即文科學生的課室,前面有兩座秀麗雅潔的四方形的建築物,别号姊妹樓;其中一座為女校主任的辦公室,另一座為男女同學談情說愛的場合。
由姊妹樓往南走,這兒有兩排磚牆建築的樸素的樓房,即女生宿舍。
宿舍的中央有個花園,花園的盡頭處有個女生體育館,這與男生宿舍的盡頭處的男生體育館,剛好成個對稱。
燕大的校舍,不是一朝一夕建築成功的,而是按照固定的藍圖逐步構成起來的。
除女生宿舍特别顯出樸素外,其餘十幾座建築物都是中西合璧,外表宛若宮殿,内部全是西式的設備,夏涼冬溫,既清潔,又幹淨;這是中西文化交流後在建築上所得的一種結晶品。
教職員的宿舍,起初僅有兩處,即燕南園和燕東園。
前者是在學校的圍牆之内,後者和學校相距一二百碼。
這兩個地方各建築一二十座雅緻的洋樓,每家都有獨立的花園。
在燕南園的外圍有個偌大的農場,裡邊試種各種農産品,飼養各種家畜,每當深秋收獲的時候,農場總要開個展覽會,歡迎各界參觀。
校園的北鄰為朗潤園。
朗潤園到處有參天的古樹,澄清的湖水,連綿的山坡,尤其隆冬已過,湖上的厚冰已經融化,雪白的鵝兒在湖中遊來遊去,這自然而然地造成美妙的風景。
這兒原先也是個王府,後來被燕京改為教職員的宿舍,所有宿舍全是平房,雖然内部都有現代化的衛生設備。
校園的西鄰——即校園的對面——為蔚秀園。
蔚秀園久曆年所,荒蕪不堪。
因為這兒是一些研
其中一半的光陰花在燕京大學,另一半花在國立北京圖書館和政治學會圖書館。
燕京大學是美國的教會在華創辦的十一間大學之一。
這間學校的前身是彙文大學及協和神學院,後來因為校長司徒雷登先生的工作能力被美國的教會朋友所賞識,捐款源源而來,所以他就在北京西郊購買幾百畝地皮,照固定的長久的計劃,按部就班地建築校舍,添置圖書,聘請教授,增加學生。
到了抗戰的前夕,燕京大學不但占中國教會大學的首席,而且在中國僅有的少數學術機關中,占了相當地位。
原來北京的勝景,郊外占了十分之七,城裡僅占了十分之三。
城裡除景山和三海之外,其餘的勝景,完全得力于金碧輝煌的宮殿,靜穆閑适的公園。
至于郊外,勝景層出不窮:亭亭玉立的玉泉山,豪華氣派的萬壽山,雄渾甯靜的西山,已經夠你消受。
就在這些優美的環境中,擁有林園之勝的燕京大學,是不會被人忽視的。
假如暮春三月,你從北京西直門出來,沿途楊花柳絮直撲你的襟懷。
大約走了十幾華裡,經過一個古老的鄉鎮——海甸——你已經抵達燕京大學。
校門是朱紅的,一進校門,通過一座蒼老古雅的石橋,前面便是綠油油的草地。
草地的中央矗立着一對華表,華表上雕龍舞鳳,這是中國古代的雕刻的精華。
擡頭一看,中央為貝公樓,樓上為大禮堂,樓下為辦公處。
左邊為穆樓,即法科學生的課室;右邊為生物大樓。
這三座大樓,造成一個品字形,整整齊齊,一絲不苟。
我們穿過生物大樓,跑到另一個院子,中央為圖書館,右邊為化學大樓,左邊為生物大樓,這兒又是一個品字形的一組築物,整整齊齊,一絲不苟。
從貝公樓和圖書館的夾道中跑出來,直上一個小坡,坡上有個朱欄玉砌的八角亭,亭的中間懸挂一個古老的大鐘,鐘聲響處,無論怎樣懶惰的學生也會從甜夢中醒過來。
由鐘樓的斜坡跑下來,便到未名湖畔。
湖的左邊為男生宿舍與食堂,右邊為高聳的自來水塔,湖光塔影,相映成趣,而薄暮時分男生宿舍的燈光,反映到湖底的蕩漾的景象,更使人神往。
湖的中央有個小島,島前有個石船,這是一般高談闊論的同學們最好的去處。
沿湖繞了一周,回頭再往山坡上爬,這兒是全校的脊骨,即校長司徒雷登先生的住宅——臨湖軒——的所在。
臨湖軒可以說是燕大男女兩校的交界,過了這個界限,便抵達女校。
這兒有個哲樓,即文科學生的課室,前面有兩座秀麗雅潔的四方形的建築物,别号姊妹樓;其中一座為女校主任的辦公室,另一座為男女同學談情說愛的場合。
由姊妹樓往南走,這兒有兩排磚牆建築的樸素的樓房,即女生宿舍。
宿舍的中央有個花園,花園的盡頭處有個女生體育館,這與男生宿舍的盡頭處的男生體育館,剛好成個對稱。
燕大的校舍,不是一朝一夕建築成功的,而是按照固定的藍圖逐步構成起來的。
除女生宿舍特别顯出樸素外,其餘十幾座建築物都是中西合璧,外表宛若宮殿,内部全是西式的設備,夏涼冬溫,既清潔,又幹淨;這是中西文化交流後在建築上所得的一種結晶品。
教職員的宿舍,起初僅有兩處,即燕南園和燕東園。
前者是在學校的圍牆之内,後者和學校相距一二百碼。
這兩個地方各建築一二十座雅緻的洋樓,每家都有獨立的花園。
在燕南園的外圍有個偌大的農場,裡邊試種各種農産品,飼養各種家畜,每當深秋收獲的時候,農場總要開個展覽會,歡迎各界參觀。
校園的北鄰為朗潤園。
朗潤園到處有參天的古樹,澄清的湖水,連綿的山坡,尤其隆冬已過,湖上的厚冰已經融化,雪白的鵝兒在湖中遊來遊去,這自然而然地造成美妙的風景。
這兒原先也是個王府,後來被燕京改為教職員的宿舍,所有宿舍全是平房,雖然内部都有現代化的衛生設備。
校園的西鄰——即校園的對面——為蔚秀園。
蔚秀園久曆年所,荒蕪不堪。
因為這兒是一些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