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回 護國公魂遊天府 小爵主挂白救駕
關燈
小
中
大
夜奔。
且講大國長安護國公秦叔寶臨終這日,傳各府小爵主到床前,一個個教訓說:“我當初幼年間,視死如歸,槍刀内過日,不惜辛苦,才做到一家公位。
汝等正在青年少壯,當幹功立業,不可偷懶安享在家。
我死之後,須領兵前去保駕立功。
我兒過來,為父一點忠心報國,就是尉遲恭叔兵保駕,聞報一路平安,為父不能托膽放心,思量病好還要去保駕。
如今看來,病勢沉重,是不能的了。
為父倘有三長兩短,功名事大,祭葬事小,或三朝五日将來殡殓了,也不必守孝。
單人獨騎前往東遼,戴孝立功,為國盡忠,方為孝子,為父死在九泉,自當保佑你立功揚名後世,孩兒盡孝,天下人知。
若忘我今日臨終之言,就是逆子了。
”懷玉含淚跪領教訓。
秦瓊又叫羅通過來說:“侄兒,你雖在木陽城,朝廷也是一忿之氣将你削職,你母親乃女流之輩,不知大節,萬分不快,但是有兩句詩說得好:人爵不如天爵貴,功名怎比孝名高。
原是勸勉人子事親之意,你不要拿來認了真,到底為人功名為大,況且你少年本事高強,伯父未死之言,前去立功,朝廷決不來見責的。
”羅通答應叔寶。
這一日各府子侄一個個都是這樣吩咐,公子不敢逆命。
叔寶歸天,喪葬已完,衆爵主不忘遺命,奏聞殿下,起兵十萬,依然羅通督兵,有這一班段家兄弟、騰氏弟昆、程鐵牛、尉遲号懷。
秦懷玉受父訓,戴孝立功,為前部先鋒。
他頭戴三梁冠,身穿麻布衣,草索拴腰,腳踏蒲鞋,手執哭喪棒,随身帶領三千人馬,逢山開路,過海起岸,星飛趕到三江越虎城,剛剛徐茂功所算的二十天救兵已到。
懷玉遠遠望去,營盤密密不計其數,都是娛蚣旗招展,圍住四城,并不見本國人馬旌旗,心中吃了一驚。
打發探子上前打聽朝廷安紮何方。
去不多時,前來回報說:“驸馬爺,不好了。
但見四營盡是番兵圍繞城池,并不見我邦一個兵卒,一定萬歲人馬被困在城。
”秦懷玉說:“既如此,安營下寨,待元帥大兵一到,然後開兵。
”放炮一聲,安下營寨。
次日羅通大兵已到,秦懷玉上前接住說:“兄弟,就在此處安營罷!”羅通說:“且到城邊朝見父王,然後安營。
”懷玉道:“你看城外營盤,盡是番邦人馬,我們的兵将一個也不見,聖上定然困在城中。
幸喜我們興兵來得湊巧,等候兄弟到來商議救駕。
”羅通道:“哥哥說得有理。
”便傳軍令,大小三軍安下營寨,一聲炮響,十萬大兵齊齊紮下營盤。
衆爵主聚集帥營,議論破番之策。
羅通說:“秦哥,番兵圍困城池,必然有幾百萬,所以城中老伯父不能殺出,須要裡應外合才能救得。
”秦懷玉道:“這也不難,當年掃北,兄弟獨馬單槍前去報号,今日理應愚兄踹進番營先去報知,就可裡應外合了。
”羅通道:“若說報号,原是小弟去,何勞哥哥出馬。
”懷玉道:“兄弟,你這句講差了。
當日破虜平北,原是奉旨挑選元帥救駕,故此兄弟去報号。
今日出兵不是奉旨,為兄不過受父親臨終之言,叫我戴孝立功,不惜身軀。
所以願為先鋒,以搶頭功,不忘我父遺訓。
一路上太太平平并無立功,今日理當是我單槍獨馬前去報号,算愚兄全了忠孝之心。
”羅通道:“這也說得是,讓哥哥前去報号。
事不宜遲,速速前去,須要小心。
”懷玉道:“曉得。
”秦懷玉戴孝在身,又不頂盔,又不穿甲,坐下呼雷豹,手執提爐槍,擺一擺,大吼一聲,沖上前來。
番營内把都兒擡頭看見,叫聲:“不好了!大唐朝救兵到了,有個中原蠻子來踹營了。
”那個說:“兄弟,他不是踹營的,他單人獨騎而來,是到城報号的。
哥們,我們發亂箭射他便了。
” 秦懷玉大喝道:“不要放箭!天邦有公爺救兵到了,汝等作速棄圍退去,還可保全性命。
若然執意不從,盡要死在我爵主槍刀之下,斷不容情的!快快讓我一條進城之路,通個信息。
”衆番兵哪裡肯聽。
秦懷玉大怒說:“你們這班該死的,不肯讓路,我爵主爺要動惱了!”大呼一聲,豁刺刺望着亂箭中冒了過來。
沖進番營,手起槍落,識時者散往四城,不識時者槍挑而亡,殺條血路進了第一座營盤,拚着性命殺進第二座營頭。
這番不好了,那偏正牙将花智魯達胡臘,提着一字镋,端把兩刃刀,四楞锏,舉起開山斧,抱定大銀錘,攔住在懷玉馬頭前,一字镋裹頭就打,兩刃刀劈頂梁心,四楞锏護身招架,開山斧當面相迎,大銀錘前心就蓋,好一場厮殺。
那懷玉全不在心,掄動提爐槍,前遮後攔,左鈎右掠,一個落空,傷掉了幾員番将。
把馬一催,又踹進四五座營盤,兵馬一發多了,但見槍刀耀目,并無進路。
懷玉
且講大國長安護國公秦叔寶臨終這日,傳各府小爵主到床前,一個個教訓說:“我當初幼年間,視死如歸,槍刀内過日,不惜辛苦,才做到一家公位。
汝等正在青年少壯,當幹功立業,不可偷懶安享在家。
我死之後,須領兵前去保駕立功。
我兒過來,為父一點忠心報國,就是尉遲恭叔兵保駕,聞報一路平安,為父不能托膽放心,思量病好還要去保駕。
如今看來,病勢沉重,是不能的了。
為父倘有三長兩短,功名事大,祭葬事小,或三朝五日将來殡殓了,也不必守孝。
單人獨騎前往東遼,戴孝立功,為國盡忠,方為孝子,為父死在九泉,自當保佑你立功揚名後世,孩兒盡孝,天下人知。
若忘我今日臨終之言,就是逆子了。
”懷玉含淚跪領教訓。
秦瓊又叫羅通過來說:“侄兒,你雖在木陽城,朝廷也是一忿之氣将你削職,你母親乃女流之輩,不知大節,萬分不快,但是有兩句詩說得好:人爵不如天爵貴,功名怎比孝名高。
原是勸勉人子事親之意,你不要拿來認了真,到底為人功名為大,況且你少年本事高強,伯父未死之言,前去立功,朝廷決不來見責的。
”羅通答應叔寶。
這一日各府子侄一個個都是這樣吩咐,公子不敢逆命。
叔寶歸天,喪葬已完,衆爵主不忘遺命,奏聞殿下,起兵十萬,依然羅通督兵,有這一班段家兄弟、騰氏弟昆、程鐵牛、尉遲号懷。
秦懷玉受父訓,戴孝立功,為前部先鋒。
他頭戴三梁冠,身穿麻布衣,草索拴腰,腳踏蒲鞋,手執哭喪棒,随身帶領三千人馬,逢山開路,過海起岸,星飛趕到三江越虎城,剛剛徐茂功所算的二十天救兵已到。
懷玉遠遠望去,營盤密密不計其數,都是娛蚣旗招展,圍住四城,并不見本國人馬旌旗,心中吃了一驚。
打發探子上前打聽朝廷安紮何方。
去不多時,前來回報說:“驸馬爺,不好了。
但見四營盡是番兵圍繞城池,并不見我邦一個兵卒,一定萬歲人馬被困在城。
”秦懷玉說:“既如此,安營下寨,待元帥大兵一到,然後開兵。
”放炮一聲,安下營寨。
次日羅通大兵已到,秦懷玉上前接住說:“兄弟,就在此處安營罷!”羅通說:“且到城邊朝見父王,然後安營。
”懷玉道:“你看城外營盤,盡是番邦人馬,我們的兵将一個也不見,聖上定然困在城中。
幸喜我們興兵來得湊巧,等候兄弟到來商議救駕。
”羅通道:“哥哥說得有理。
”便傳軍令,大小三軍安下營寨,一聲炮響,十萬大兵齊齊紮下營盤。
衆爵主聚集帥營,議論破番之策。
羅通說:“秦哥,番兵圍困城池,必然有幾百萬,所以城中老伯父不能殺出,須要裡應外合才能救得。
”秦懷玉道:“這也不難,當年掃北,兄弟獨馬單槍前去報号,今日理應愚兄踹進番營先去報知,就可裡應外合了。
”羅通道:“若說報号,原是小弟去,何勞哥哥出馬。
”懷玉道:“兄弟,你這句講差了。
當日破虜平北,原是奉旨挑選元帥救駕,故此兄弟去報号。
今日出兵不是奉旨,為兄不過受父親臨終之言,叫我戴孝立功,不惜身軀。
所以願為先鋒,以搶頭功,不忘我父遺訓。
一路上太太平平并無立功,今日理當是我單槍獨馬前去報号,算愚兄全了忠孝之心。
”羅通道:“這也說得是,讓哥哥前去報号。
事不宜遲,速速前去,須要小心。
”懷玉道:“曉得。
”秦懷玉戴孝在身,又不頂盔,又不穿甲,坐下呼雷豹,手執提爐槍,擺一擺,大吼一聲,沖上前來。
番營内把都兒擡頭看見,叫聲:“不好了!大唐朝救兵到了,有個中原蠻子來踹營了。
”那個說:“兄弟,他不是踹營的,他單人獨騎而來,是到城報号的。
哥們,我們發亂箭射他便了。
” 秦懷玉大喝道:“不要放箭!天邦有公爺救兵到了,汝等作速棄圍退去,還可保全性命。
若然執意不從,盡要死在我爵主槍刀之下,斷不容情的!快快讓我一條進城之路,通個信息。
”衆番兵哪裡肯聽。
秦懷玉大怒說:“你們這班該死的,不肯讓路,我爵主爺要動惱了!”大呼一聲,豁刺刺望着亂箭中冒了過來。
沖進番營,手起槍落,識時者散往四城,不識時者槍挑而亡,殺條血路進了第一座營盤,拚着性命殺進第二座營頭。
這番不好了,那偏正牙将花智魯達胡臘,提着一字镋,端把兩刃刀,四楞锏,舉起開山斧,抱定大銀錘,攔住在懷玉馬頭前,一字镋裹頭就打,兩刃刀劈頂梁心,四楞锏護身招架,開山斧當面相迎,大銀錘前心就蓋,好一場厮殺。
那懷玉全不在心,掄動提爐槍,前遮後攔,左鈎右掠,一個落空,傷掉了幾員番将。
把馬一催,又踹進四五座營盤,兵馬一發多了,但見槍刀耀目,并無進路。
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