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回 唐天子班師回朝 張士貴欺君正罪

關燈
怒。

    說:“原來有這等事!我王兒無辜,慘傷奸賊之手。

    你又私開戰船,背反寡人,欲害寡人的殿下,思想篡位長安。

    幸有薛仁兄能幹,将你擒入天牢。

    如今明正大罪,再無強辯。

    十惡大罪,不過如此而已。

    ”降旨錦衣武士,将士貴父子綁出午門,踹為肉醬,前來繳旨。

    錦衣武士口稱:“就來捆綁張環父子女婿。

    ” 單說尉遲恭來得細心,仔細睜睛看綁,卻見張環對東班文武班内一位頂龍冠、穿黃蟒的丢眼色,侍衛紮綁不緊。

    尉遲恭知是成清王王叔李道宗與張環有瓜葛之親,在朝堂賣法,暗救張環。

    連忙俯伏金階奏道:“陛下,張環父子罪在不赦,若發侍衛綁出,恐有奸臣賣法,放去張環,移調首級,前來繳旨。

    不如待臣親手将先王封贈的鞭,押出張家父子到午門外打死,誰敢放走張環。

    ”朝廷準了敬德之奏。

    這吓得張環面如土色,渾身發抖。

    急得王叔李道宗一時沒了主意,隻得大膽出班俯伏金階,奏道:“陛下龍駕在上,老臣有事冒奏天顔,罪該萬死。

    ”天子道:“王叔有何事奏聞?”李道宗奏:“張環父子屢有欺君之罪,理當斬草除根,但他父子也有一番功勞在前,開唐社稷,輔助江山,數年跋涉,今一旦盡除,使為人臣者見此心灰意冷,故老臣大膽冒奏,求陛下寬洪,放他一子投生,好接張門後代。

    未知我王龍心如何?”天子見王叔保奏,隻得依準,說:“既然王叔行德,保他一脈接宗。

    ”降下旨意,将張環第四子放綁,發配邊外為民,餘者盡皆誅戮。

    侍臣領旨,傳出午門外,放了張志豹,哭别父兄,配發邊外。

    後來子孫在武則天朝中為首相,與薛氏子孫作對,此言不及細表。

    且講尉遲恭将張環父子女婿五人打死,割落首級,按了君法。

    成清王李道宗将他父子五人屍骸埋葬。

    王叔寵妃張氏容貌超群,已經納為正室,聞父兄因與薛仁貴作對,被打死午門,痛哭不已,怨恨仁貴在心,必要擺布,好為父兄報仇。

    王叔十分解勸,方得逍遙在宮,不表。

     單言尉遲恭繳過旨意,仁貴侍立在旁,有黃門接了湖廣漢陽荒本一道,奏達天子。

    朝廷看本,頓發仁慈。

    說:“湖廣如此大荒,不去救濟,民不聊生,恐有變亂之患。

    ”便對茂功說:“徐先生,你往湖廣走遭罷。

    寡人開銷錢糧,周濟子民,招安百姓,要緊之事,非先生不可。

    ”徐茂功領旨。

    當日辭駕,離了長安,徑往湖廣救荒而去,此非一日之功。

     當夜駕退回官,群臣散班。

    其夜朝廷睡至三更,夢見一尊金身羅漢,到來說:“唐王,你曾許下一願,今日太平安樂,為何不來了償此願?”天子夢中驚醒,心中記得,專等五更三點,駕登龍位。

    文武朝見,三呼已畢,侍立兩旁。

    天子開言說:“寡人當初即位時,天下通财,鑄國寶不出,曾借湖廣真定府寶慶寺中一尊銅佛,鑄了國寶,通行天下。

    曾許複得遼邦,班師回朝,重修廟宇,再塑金身。

    不想今日安享班師,國事忙忙,朕心忘懷此願。

    幸菩薩有靈,昨宵托夢于朕。

    今開銷錢糧,鑄此銅佛,其功洪大。

    尉遲王兄,你與朕往湖廣真定府,一則了願,二則督工鑄銅佛完工,回朝繳旨。

    敬德領了旨意,辭駕出午門,帶家将上馬,趁早離了大國長安,徑往湖廣鑄銅佛去了。

    此言不表。

     如今單言那薛仁貴,俯伏塵埃奏道:“陛下在上,臣有妻柳氏,苦守破窯,候臣衣錦榮歸,夫妻相會。

    不想自别家鄉,已有一十二年,到今日臣在朝中受享,未知妻在破窯如何度日,望陛下容臣到山西私行察訪,好接來京,同享榮華。

    ”天子聽奏,心中歡悅。

    說道:“薛王兄功勞浩大,朕當加封為平遼王之爵,掌管山西,安享自在,不必在長安随駕,命卿衣錦還鄉,先回山西。

    程王兄,你到绛州龍門縣督工,開銷錢糧,起造平遼王府,完工之日,回朝繳旨。

    ”程咬金當殿領了旨意,打點往山西督工造王府。

    薛仁貴受了王位,心中不勝之喜。

    三呼萬歲,謝恩已畢,退出午門。

    其夜安歇公館。

    次日清晨,端正船隻,百官相送出京。

    下落舟船,放炮三聲,掌号開船。

    離了大國長安,一路上威風凜凜,号帶飄飄,行了數天,已到山西,炮響三聲,泊住号船。

    合省府州縣大小文武官員,獻腳冊手本,紛紛亂亂,兵馬層層,明盔亮甲,戎裝結束,多在馬頭迎接。

    仁貴見了,暗想當初三次投軍的時節,人不知鬼不覺,何等苦楚,到今日身為王爵,文武俱迎,何等風光。

    我欲乘轎上岸,未知妻在破窯度日如何?不免在此地改裝,扮做差官模樣,上岸到绛州龍門縣大王莊,私行探聽妻房消息,然後說明,未為晚也。

    薛仁貴算計已定,傳令大小文武官員盡回衙署理事。

    隻聽一聲答應,各自散去。

     薛仁貴扮了差官,獨自上岸,隻帶一名貼身家将,拿了弓箭,靜悄悄往龍門縣而來。

    天色已晚,主仆歇宿招商,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