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回 賣弓箭仁貴巧計 逞才能二周歸唐

關燈
第31回 賣弓箭仁貴巧計 逞才能二周歸唐 詩曰: 摩天高嶺如何破,賴得英雄智略能。

     賺上番營誇逞技,周家兄弟有歸心。

     不表衆三軍暗相稱贊。

    單說元帥祭旗已畢,衆将拜過,莫酒三懷。

    元帥說:“諸位将軍,請各自回營。

    本帥隻帶八員總兵,去破了摩天嶺,回來相會罷。

    ”衆将道:“元帥興兵出戰,末将們理當同去聽用。

    ”元帥說:“不消,保駕要緊。

    城内乏木,請回罷。

    ”衆将道:“元帥既如此說,末将們從命便了。

    ”衆爵主便各自回營而去。

     且講薛仁貴傳令發炮起營,點齊十萬大隊雄兵,八員總兵護住,出了三江越虎城,徑望摩天嶺大路進發。

    一路上旗幡招展,号帶飄搖,好不威風。

    在路行了二三天,這一日來到摩天嶺,離山數箭,傳令安營。

    炮響三聲,齊齊紮下營盤。

    元帥帶馬到山腳下,望摩天嶺一看,隻見嶺上半山中雲霧迷迷,高不過的,路又是壁棧,要打此山,确是難破。

    周青道:“元帥哥哥,看起來,這座摩天嶺來實難攻破。

    當初取那天山,尚然費許多周折,今日此座山頭,非一日之功可成,須要慢慢商量,智取此山。

    ”仁貴說:“衆位兄弟,我們且山腳下傳令,三軍們震聲呐喊,發炮擂鼓,叫罵一回,或者有将下山,與他開兵交戰如何?”周青道:“元帥又來了,前日天山下尚然叫罵不下,今摩天嶺高有數倍,我們縱然叫破喉嚨,他們也不知道的。

    ”元帥道:“兄弟們,随我上山去,探他動靜,看看此山有多高。

    ”周青說:“不好。

    如有滾木打下來,大家活不成。

    ”仁貴道:“依你們之言,摩天嶺怎生能破?待本帥沖先領頭,你們随後上來。

    倘有滾木,我叫一聲,你們大家往山下跑就是了。

    ”八員總兵不敢違逆,隻得聽了仁貴之言,各把絲缰扣緊,随了仁貴,往山路上而去。

    一直到了半心,才見上面隐隐旗幡飄蕩,兵丁雖然不見,卻聽得有人喊叫打滾木。

    唬得仁貴渾身冷汗,說:“阿呀,不好了,有滾木了!兄弟們快些下去。

    ”那班總兵聽說要打滾木下來,盡皆魂不在身,帶轉馬頭,往山下拚命的跑了。

    薛仁貴騎的是賽風駒寶馬,走得快,不上幾縱,先到山下,數根滾木追着總兵馬足上掃下來,隻逃得七條性命,那姜興本因馬遲得一步,可憐盡打為肉泥。

    姜興霸放聲大哭,七員總兵盡皆下淚。

    仁貴說:“衆位兄弟,事已如此,不必悲傷,且回營去,慢慢商議。

    ”八人回往帥營,擺酒設席,飲到午夜,各自回營。

     過了一宵,明日營中商議,全無計較。

    看看日已沉西,忽然記起無字天書,原說凡有疑難事,可以拜告。

    今摩天嶺難破,也算一件大事,不如今夜拜看天書,也許可能得破了。

    薛仁貴算計已定,到了黃昏,打發七員總兵先回營帳,随即把天書放在香案上供奉,三添淨水爐香,拜了二十四拜,取天書一看,上邊顯出二七一十四個字,乃九天玄女所贈:“賣弓可取摩天嶺,反得擎天柱二根。

    ”仁貴全然不解,暗想這兩句話實難詳解。

    賣弓可取摩天嶺,或者要我到山頂上賣這張震天弓,行刺守山将士也未可知。

    後句反得擎天柱二根,怎樣解說?且上山去賣弓,也許自有應驗。

     其夜薛仁貴全不合眼,直思想到天明。

    見衆兄弟進營來了。

    仁貴說道:“兄弟們,本帥昨夜拜見天書,上顯出兩句詩來,說‘賣弓可取摩天嶺,反得擎天柱二根。

    ’不知什麼意思,本帥全然詳解不出。

    ”周青開言叫聲:“元帥哥哥,此事分明是玄女娘娘要你扮做賣弓人,混上山去,别尋機會,或者可破此山,也未可知。

    ”仁貴說:“本帥也是這等詳解,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兄弟們,且在此等候,待本帥扮作賣弓模樣,混上山去。

    ”周青說:“哥哥須要小心。

    ”仁貴說:“這個不妨。

    ”薛仁貴扮做差官,帶了震天弓,好似張仙打彈模樣,靜悄悄出了營盤,往摩天嶺後面轉過去,思想要尋别條路上去。

    走了十有餘裡。

    才見一條山路,有數丈開闊,樹木深茂,乃番将出入之處。

    上落所在,好走不過的。

    薛仁貴放着膽子,一步步走将上去。

    東也瞧,西也觀,并沒有人行。

    走到了半山,擡頭望見旗幡飄揚,兩邊滾木成堆,寨口有把都兒行動。

    心下暗想:“我若從正面走上去,恐打下滾木,反為不美。

    我不如從半邊森林中,掩将上去,使他們不見。

    ”仁貴正在暗想,忽聽見山下有車輪之聲,響上山來。

    仁貴往下一看,隻見一人頭戴一頂煙氈帽,身穿一領補舊直身,面如紙灰相同,濃眉豹眼,招風大耳,腮邊長長幾根須髯,年紀約有四五十歲,推一車輪,望山上行來。

    仁貴暗想,必定是番将差下來的小卒,不知推的是貨物呢還是财寶,不免躲過一邊,看他作為。

    拭往左邊,隐在一株大槐樹背後,偷眼看他。

     這人一步步推将上來,到得半山槐樹邊,薛仁貴往上下一看,并沒有人走動,飛身跳将出來,把推車的夾領毛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