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回 火頭軍躲藏軍洞 唐天子困越虎城

關燈


    他們守了一夜,天明望下一看,滿山凹盡是火灰,諒九人九騎也已化為灰了。

    如今同四子一婿回到自己營中,商議要哭訴天子事情。

    忽軍師府差人傳令,着張環父子作速起兵離獨木關,前往建都攻打三江越虎城,破得城池,汝命可保,還要官上加官,不得違誤。

    張環父子得了此令,滿心歡悅:“我的兒,這是軍師好意,暗中救我父子性命,如今不怕元帥歸罪了。

    ”當日就此打扮,傳令三軍攏寨起兵,離了獨木關,走建都而去。

    徐茂功從不傳令,今日為何傳起令來?軍師心中明白,猶恐元帥歸罪張環,所以把張環提調建都,使他活了性命。

    元帥尉遲恭聞得張環不在獨木關,知是軍師救他性命,調往三江越虎城去了,隻得無可奈何。

    薛仁貴卻依然不見。

     且按下獨木關朝廷之事。

    單講三江越虎城,高建莊王身登龍位,軍師雅裡貞及底下各位文臣武将站立兩旁。

    單有元帥蓋蘇文不在,他往朱皮山求木角大仙煉飛刀去了,尚未回程。

    雖有千軍萬馬在越虎城,無人提調。

     君臣正在議論,忽有小番報進來道:“啟上狼主千歲,不好了,獨木關已破,安殿寶已死,不道兵臨建都來了。

    ”高建莊王聽見失了獨木關,挑死安殿寶,吓得魂不附體,叫聲:“軍師,為今之計怎生是好?元帥又不在城,倘唐兵來,誰人抵敵?”衆文武無計可施。

    軍師雅裡貞上前奏道:“狼主龍心韬安,臣有一計,能擒中原君臣将士。

    ”莊王大喜,說道:“軍師有何妙計?”雅裡貞說:“聞得大唐名将甚廣,況有火頭軍骁勇,元帥尚且在鳳凰山大敗,安殿寶是有名的能将,也死在他們之手,料我數員将卒哪裡守得住三江越虎城,不如把那城池調空,我們安頓營盤在賀鸾山上,把四門大開,專等唐兵一進城中,臣便點将暗中埋伏,統大兵把城圍困,連紮數皮營帳,他縱有能人,也難踹出此營。

    然後慢慢攻打,豈不唐王性命如在反掌之中?”莊王說:“軍師妙計甚高。

    ”文臣武将無不歡心。

    即降旨小兒郎官員等類,盡皆搬到賀鸾山居住,點齊數十萬人馬暗中埋伏,專要圍困城池。

     且講張環父子,在路行了四五天,這一日早到三江越虎城。

    張環說:“我的兒,此城乃國王身居之處,諒來能人勇士猛将強兵不知多少在内,如今又少火頭軍,隻怕未必破得此城。

    ”衆兒道:“正是,隻怕難以立功。

    ”父子正在馬上言談,那一首早有探子馬報道:“啟上大老爺,前面番城不知為何城門大開,吊橋放平,但見旗幡招展,并無将卒把守,因此特來報與老爺得知。

    ”張環說:“有這等事?阿,我兒,這是什麼原故?想是他們聞得我那火頭軍厲害,所以不戰而自退了。

    也算天賜循環,不如占了越虎城,待天子到來就要立功了。

    ”何宗憲上前叫聲:“嶽父,非也,可記得掃北遇那空城,弄出大事來,招架不住。

    今日他又是空城之計了,不可上他的當。

    ”張士貴道:“這等,見機而作就是,他邦擺的詭計,我們隻要進得城,報天子那邊,隻說你本事高強,攻破越虎城,待他上了功勞簿,尉遲恭赦了我們之罪就是了,管他圍住不圍住。

    ”四子道:“爹爹言之有理。

    ”忙傳大小三軍統進三江越虎城。

    三聲炮響,把四城緊閉,吊橋高扯,城上改換旗号,城中紮定營盤,尋查仔細已畢,即差人速報獨木關去了。

     朝廷與茂功正在禦營言談,忽有當駕官啟奏說:“陛下在上,今有先鋒張環同婿宗憲攻破越虎城,奪了建都一帶地方,請陛下作速到越虎城。

    ”天子聽奏開言道:“徐先生,這張士貴原算得一家梁棟,不上幾天就奪了建都地方,真算異人了。

    ”尉遲恭說:“萬歲,既然張環取了建都,待臣興兵保駕往越虎城。

    ”天子道:“元帥言之有理。

    ”敬德傳令大小三軍卷帳起程,炮響三聲,天子身登龍鳳辇,衆大臣保住龍駕,一路上旌旗飄蕩,劍戟重重,離了獨木關。

    在路行了數天,早到三江越虎城。

    張士貴父子遠遠出城迎接,朝廷進往城中,身登銀銮殿。

    衆臣朝參已畢,大元帥傳令五十萬大隊人馬紮住營頭,把四城緊閉。

    張士貴前來見駕說:“陛下在上,小臣攻破越虎城,高建莊王逃遁,故未獻降表,略立微功在駕下,待番王獻了降表,然後班師。

    ”朝廷說:“此愛卿之大功。

    ”尉遲恭記了功勞簿。

    忽有黑風關獅子口來了報馬一騎,叫進城來,飛報銀銮殿說:“萬歲爺在上,長國公王大老爺看守戰船,冒了風寒,得其一病,前日已經身故,盛殓在黑風關了。

    今戰船無人看守,恐番兵奪取,故來請旨定奪。

    ”天子聞言說:“阿呀!王君可得病身亡了嗎?”不覺十分傷感,便說:“戰船是要緊之事,徐先生如今差那一個去看守?”茂功說:“今建都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