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回 仁貴病挑安殿寶 敬德怒打張士貴
關燈
小
中
大
第23回 仁貴病挑安殿寶 敬德怒打張士貴
詩曰:
八将英雄雖說能,未如殿寶獨稱尊。
若無仁貴天星将,獨木關前盡喪魂。
那兩邊戰鼓敲得如雷霆相似,獨木關前沸反盈天,忽驚動前營月字号内病人薛仁貴。
他有大病在床,最喜清靜,可以朦胧打睡。
不想外面開兵,喊殺大震。
薛仁貴哪裡睡得穩,忙問徒弟們:“外面哪個開兵?為何殺了半日,不定輸赢,隻管鼓炮喧聲,害得我再睡不着?”徒弟回道:“營外衆師父在那裡開兵,不道關内出來一将,名喚金臉安殿寶,其人骁勇異常,善用兩柄大銀錘,因此八位師父圍住戰他,不分勝敗,所以戰鼓不絕。
”仁貴聽言大怒,說道:“有這等事,我到東遼地方,從不敗于番将之手,多是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
今一病在床,想安殿寶有多大本事,八人都戰他不過,我火頭軍之名,豈不一旦被他喪盡了。
快将我的盔囊甲包取過來,待我去殺這金臉番狗。
”十個徒弟上前道:“這個使不得,你有病在床,保重尚且不妙,怎去與他開兵,不要說這沒正經的話。
方才周老師臨去,囑咐我們小心服侍,怎麼你反要出去戰陣,分明自送殘生;不要說别的,就是冒了風,也有幾日難過。
”仁貴道: “你等曉得什麼來,我一生憤氣,忿忿在心。
今雖有病,哪裡容得外面這番奴如此逞威耀武。
八個兄弟沒法,自當我去開兵。
”說完,坐起身來,穿好衫褲說:“快拿盔甲與我穿好,帶馬擡戟,我好出陣。
”那些小卒們都說道:“薛老師,這斷斷使不得的,要開兵,待病勢好了,然後再去。
”仁貴怒道:“别多講!快去拿來。
”小卒無奈,隻得帶馬的帶馬,取盔甲的取盔甲。
薛仁貴裝束起來,拿一頂爛銀盔戴在頭上,猶如泰山般重,說:“這頂盔不象我的。
”徒弟道:“正是老師的。
”仁貴說:“為什麼這般沉重?”徒弟說:“這個自然,老師雖那豪傑氣性猶在,然而形容意景,恍惚不過,身體十分瘦怯,力氣蕭然,自然帶這項銀盔是沉重的了。
”仁貴又把銀甲披在身上,慢騰騰跨上了馬,接過方天戟來,猶如千斤模樣,再也拿不起來。
未曾出戟,心中混亂,曲了腰,雙手拿定戟杆,楞在判官頭上,戟尖朝上。
遂叫徒弟加鞭,手下答應:“是。
”把馬牽出營盤,加上三鞭,這騎馬不管好歹,後足一蹬,四蹄發開,豁喇喇竟沖上前來。
驚動了虛空九天玄女娘娘,見仁貴帶病出馬,遂傳法旨,叫左首青衣小童仗劍,去幫薛禮取勝安殿寶。
小童領旨,暗中保護。
再講張士貴,見薛禮在馬上腰駝背曲,帶病出馬,又驚又喜,說:“薛禮,你是恍惚之人,須要小心,不可造次。
”仁貴也未聽見,望看時,但見圍在一團,槍刀耀目,大叫:“衆兄弟快些退下來,待為兄取他性命。
”陣上八個火頭軍,大家殺得眼目昏花,汗流浃背,巴不能夠有人來替。
他忽聞大哥出馬,心中歡喜。
大家按下兵刃,都轉營前來。
仁貴忘記了病體,隻有他獨自向前。
安殿寶見八人退去,又聽說叫大哥上來,知是有名薛蠻子,擡頭看他穿白用戟,一定無疑。
就扣住了馬,把兩柄銀錘鳳翅分開,一個朝上,一柄向下,看他沖來,必定住馬與我打話。
哪曉仁貴病颠之中,身不由主,哪裡還把絲缰去扣,憑它沖到敵将馬前。
這叫天然湊巧,玄女保護童子,拿他戟尖刺人番将咽喉。
這安殿寶不曾防備,要架也來不及,喊得一聲:“啊呀!”人已穿在戟尖上了。
仁貴原不曾扣馬,又無力挑掉此人,由馬直搶吊橋。
後面八個火頭軍喜之不勝,跨馬持槍刀,來奪關頭。
那些番兵剛退進關來,薛仁貴也到了關内。
那些番兵齊舉槍刀劍戟,直殺過來。
仁貴着了忙,用盡膂力,把個安殿寶挑到旁首,掄戟就刺,好似無病一般,殺得番将死的死,逃的逃。
後邊八人沖進關來,四下一迫,殺入帥府,救出張志龍、何宗憲,查明糧草,關上改換旗号。
張環領進人馬,放炮安營,犒賞了九個火頭軍,取了獨木關。
此回書叫薛仁貴病挑安殿寶,張士貴又要冒功了。
朝廷聞報奪了獨木關,命大元帥尉遲恭傳令大小人馬,發炮起營,離了汗馬城,一路往獨木關進發。
先鋒張環遠遠相迎,進了關門,發炮三聲,齊齊紮下營盤。
張士貴進到禦營,俯伏塵埃道:“陛下龍駕在上,臣狗婿何宗憲,路上辛苦得了大病,前日又病挑安殿寶,已取獨木關,略立功勞。
”朝廷大喜說:“汝婿有病,取勝番将,功勞非小,待元帥上了功勞簿。
”張環道:“多謝元帥爺。
”尉遲恭又道:“張先鋒,本師看你倒是個能人。
”張環道:“不敢,何蒙元帥爺謬賞。
”尉遲恭又說:“本帥營中有件古董,人人不識,想你必然識得。
”張環道:“小将隻怕未必識得。
”尉遲恭道:“又來謙讓了。
且随我到帥營來。
”
若無仁貴天星将,獨木關前盡喪魂。
那兩邊戰鼓敲得如雷霆相似,獨木關前沸反盈天,忽驚動前營月字号内病人薛仁貴。
他有大病在床,最喜清靜,可以朦胧打睡。
不想外面開兵,喊殺大震。
薛仁貴哪裡睡得穩,忙問徒弟們:“外面哪個開兵?為何殺了半日,不定輸赢,隻管鼓炮喧聲,害得我再睡不着?”徒弟回道:“營外衆師父在那裡開兵,不道關内出來一将,名喚金臉安殿寶,其人骁勇異常,善用兩柄大銀錘,因此八位師父圍住戰他,不分勝敗,所以戰鼓不絕。
”仁貴聽言大怒,說道:“有這等事,我到東遼地方,從不敗于番将之手,多是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
今一病在床,想安殿寶有多大本事,八人都戰他不過,我火頭軍之名,豈不一旦被他喪盡了。
快将我的盔囊甲包取過來,待我去殺這金臉番狗。
”十個徒弟上前道:“這個使不得,你有病在床,保重尚且不妙,怎去與他開兵,不要說這沒正經的話。
方才周老師臨去,囑咐我們小心服侍,怎麼你反要出去戰陣,分明自送殘生;不要說别的,就是冒了風,也有幾日難過。
”仁貴道: “你等曉得什麼來,我一生憤氣,忿忿在心。
今雖有病,哪裡容得外面這番奴如此逞威耀武。
八個兄弟沒法,自當我去開兵。
”說完,坐起身來,穿好衫褲說:“快拿盔甲與我穿好,帶馬擡戟,我好出陣。
”那些小卒們都說道:“薛老師,這斷斷使不得的,要開兵,待病勢好了,然後再去。
”仁貴怒道:“别多講!快去拿來。
”小卒無奈,隻得帶馬的帶馬,取盔甲的取盔甲。
薛仁貴裝束起來,拿一頂爛銀盔戴在頭上,猶如泰山般重,說:“這頂盔不象我的。
”徒弟道:“正是老師的。
”仁貴說:“為什麼這般沉重?”徒弟說:“這個自然,老師雖那豪傑氣性猶在,然而形容意景,恍惚不過,身體十分瘦怯,力氣蕭然,自然帶這項銀盔是沉重的了。
”仁貴又把銀甲披在身上,慢騰騰跨上了馬,接過方天戟來,猶如千斤模樣,再也拿不起來。
未曾出戟,心中混亂,曲了腰,雙手拿定戟杆,楞在判官頭上,戟尖朝上。
遂叫徒弟加鞭,手下答應:“是。
”把馬牽出營盤,加上三鞭,這騎馬不管好歹,後足一蹬,四蹄發開,豁喇喇竟沖上前來。
驚動了虛空九天玄女娘娘,見仁貴帶病出馬,遂傳法旨,叫左首青衣小童仗劍,去幫薛禮取勝安殿寶。
小童領旨,暗中保護。
再講張士貴,見薛禮在馬上腰駝背曲,帶病出馬,又驚又喜,說:“薛禮,你是恍惚之人,須要小心,不可造次。
”仁貴也未聽見,望看時,但見圍在一團,槍刀耀目,大叫:“衆兄弟快些退下來,待為兄取他性命。
”陣上八個火頭軍,大家殺得眼目昏花,汗流浃背,巴不能夠有人來替。
他忽聞大哥出馬,心中歡喜。
大家按下兵刃,都轉營前來。
仁貴忘記了病體,隻有他獨自向前。
安殿寶見八人退去,又聽說叫大哥上來,知是有名薛蠻子,擡頭看他穿白用戟,一定無疑。
就扣住了馬,把兩柄銀錘鳳翅分開,一個朝上,一柄向下,看他沖來,必定住馬與我打話。
哪曉仁貴病颠之中,身不由主,哪裡還把絲缰去扣,憑它沖到敵将馬前。
這叫天然湊巧,玄女保護童子,拿他戟尖刺人番将咽喉。
這安殿寶不曾防備,要架也來不及,喊得一聲:“啊呀!”人已穿在戟尖上了。
仁貴原不曾扣馬,又無力挑掉此人,由馬直搶吊橋。
後面八個火頭軍喜之不勝,跨馬持槍刀,來奪關頭。
那些番兵剛退進關來,薛仁貴也到了關内。
那些番兵齊舉槍刀劍戟,直殺過來。
仁貴着了忙,用盡膂力,把個安殿寶挑到旁首,掄戟就刺,好似無病一般,殺得番将死的死,逃的逃。
後邊八人沖進關來,四下一迫,殺入帥府,救出張志龍、何宗憲,查明糧草,關上改換旗号。
張環領進人馬,放炮安營,犒賞了九個火頭軍,取了獨木關。
此回書叫薛仁貴病挑安殿寶,張士貴又要冒功了。
朝廷聞報奪了獨木關,命大元帥尉遲恭傳令大小人馬,發炮起營,離了汗馬城,一路往獨木關進發。
先鋒張環遠遠相迎,進了關門,發炮三聲,齊齊紮下營盤。
張士貴進到禦營,俯伏塵埃道:“陛下龍駕在上,臣狗婿何宗憲,路上辛苦得了大病,前日又病挑安殿寶,已取獨木關,略立功勞。
”朝廷大喜說:“汝婿有病,取勝番将,功勞非小,待元帥上了功勞簿。
”張環道:“多謝元帥爺。
”尉遲恭又道:“張先鋒,本師看你倒是個能人。
”張環道:“不敢,何蒙元帥爺謬賞。
”尉遲恭又說:“本帥營中有件古董,人人不識,想你必然識得。
”張環道:“小将隻怕未必識得。
”尉遲恭道:“又來謙讓了。
且随我到帥營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