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回 薛禮三箭定天山 番将驚走鳳凰城

關燈
第14回 薛禮三箭定天山 番将驚走鳳凰城 詩曰: 仁貴威風誰不聞,東遼将士盡寒心。

     張環何獨将功冒,到底終須玉石分。

     單講王新鶴叫聲:“哥哥,待我上去會他一會看。

    ”薛賢徒道:“須要小心。

    ”新鶴答應,催開戰馬上前說:“嗒,穿白小将休得耀武揚威,我來會你。

    ”仁貴擡頭一看,隻見一将沖過來。

    薛禮大喝道:“呔,來的番将少催坐下之馬,快通名來。

    ”王新鶴道:“你要問我姓名麼?洗耳恭聽。

    魔家乃紅袍大力子大元帥蓋麾下總兵大将軍王新鶴便是。

    你可知我将軍厲害麼?照魔家的槍罷!”說罷,把手中槍直望仁貴面上刺來。

    薛禮把方天戟架了槍,複回一戟,直望番将前心挑将進去。

    王新鶴說:“阿呀,不好!”把槍一擡,險些跌下馬來。

    喊聲:“阿唷,名不虛傳,果然厲害。

    兄弟們快些上來,共擒薛蠻子!”一聲大叫,關前薛賢徒、王新溪說:“李大哥,你在這裡掠陣,我們上去幫助王大哥殺這火頭軍薛蠻子。

    ”李慶先說:“既如此,各要小心。

    ”二人道:“不妨。

    ”催開戰馬上前,直奔仁貴厮殺。

    這薛禮好不厲害,一條戟敵住三人,殺得天昏地暗。

    薛賢徒使動紫金槍望着咽喉便刺,王新鶴舞動白纓槍望着胸前刺,王新溪使動大砍刀照天靈亂砍,薛禮全不在心。

    擡開槍,架開刀,四人殺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周青、李慶紅說:“他們三人戰我一個薛大哥,我等也上去幫幫。

    ”衆人道:“說得有理。

    ”周青在前沖上來,截住王新溪這把大刀;李慶紅抵定薛賢徒這杆槍。

     關前李慶先看見中原上來一将:“ 此人好象我同胞哥哥,當初我弟兄同學蔡陽刀,原有十二分本事,他霸住風火山為盜,我等四人出路為商,飄流至此十有餘年。

    今看此将一些不差,不如待我上去問他,就知明白了。

    ”李慶先帶馬上前大叫一聲道:“使大刀蠻子,可是風火山為盜的李慶紅麼?”那慶紅正殺之間,聽得有人叫,擡頭一看,有些認得,好象自家兄弟,連忙帶過馬來說:“你可是我兄弟慶先麼?”慶先答應道:“正是你弟在此。

    ”二人滾鞍下馬,弟兄相會,叫:“王兄弟休要動手,這是我哥哥好友。

    ”慶紅叫薛大哥:“不要戰,多是我弟結義弟兄,大家下馬見禮。

    ”四人聽言,住了手中兵器,來問端的。

    李氏弟兄把細細情由說個明白。

    王新鶴大喜:“如此講起來,我們都是弟兄了。

    嗄,薛大哥,小弟不知,多多有罪。

    ”仁貴道:“說哪裡話來,愚兄莽撞,得罪兄弟,不必見怪。

    ”周青說:“二位王大哥,我等九人既為手足,須要服順我邦,并膽同心才好。

    ”新鶴說:“這個自然。

    況今又都是手足,自然同心征剿番王。

    ”李慶紅道:“如此,我們大家沖關奪了思鄉嶺,報你們四位頭功。

    ”衆人道:“說得有理。

    ”慶紅、慶先上馬,提刀在前引路,九騎馬豁喇喇沖上吊橋。

    那些小番連忙跪下說:“将軍們既順大唐,我們一同歸服。

    ”仁貴道:“願降者,決不有傷性命。

    關上改換旗号,運出糧草,送與張大老爺,上了四位兄弟頭功。

    ”不言王新鶴運糧投獻。

    先鋒張環帶領人馬穿進關内,紮定營盤,來到總府衙門,升坐大堂。

    九人跪下。

    李慶紅說:“大老爺,這李慶先是小人同胞弟兄,望老爺收留。

    ”四人也道:“我等王新鶴、王新溪、薛賢徒、李慶先叩見大老爺,今獻糧草寶物馬匹,願伏帳下共破東遼,以助微功。

    ”張士貴大喜說:“四位英雄歸順本總,賜汝等旗牌,輔其左右。

    ”四人道:“我聞薛大哥是火頭軍,慶紅兄是何官職?”慶紅說:“我們五人都是火頭軍。

    ”四人道:“如此,我等九人共為火頭軍。

    ”張環心下暗想,不受擡舉的,也罷,你四人俱往前營為火頭軍便了。

    遂上了四人名字,不必細表。

     再講天子聞報打破思鄉嶺,元帥傳令起了人馬,離了金沙灘,來至思鄉嶺。

    張士貴出關迎接,接進龍駕,坐于總府。

    張環俯伏說:“我主在上,狗婿何宗憲取了思鄉嶺,前來報功。

    ”天子大悅說:“愛卿其功非小,奏凱班師,金殿論功升賞。

    ”張環道:“謝主萬歲萬萬歲。

    ”尉遲恭上了功勞簿。

     張士貴退出總府,來到帳房,不勝歡喜,犒賞火頭軍酒肉,前營内弟兄暢飲。

    仁貴開言叫聲:“兄弟們,明日起兵下去,不知什麼地方?可有能将保守?”王新鶴說:“薛大哥,思鄉嶺下去,乃是一座天山。

    山上有弟兄三人,名喚遼龍、遼虎、遼三高,十分兇勇,除了元帥英雄,要算他弟兄三人厲害。

    ”仁貴說:“果有這樣能人?愚兄此去,必要奪取天山,方顯我手段。

    ”新鶴說:“大哥此去,無有不勝。

    ”大家飲至三更。

    一到明日,張士貴傳令三軍拔寨起兵,離開思鄉嶺,一路下來。

    相近天山,把都兒報上山去:“啟上三位平章爺,不好了。

    南朝穿白薛蠻子果然厲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