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回 小将軍獻平遼論 瞞天計貞觀過海

關燈


    ”張環聽了大驚,說:“元帥,待末将去與狗婿何宗憲商議此計,有了計即前來繳令。

    ”敬德說:“既如此,快去。

    ”張環答應,回營說:“中軍傳令薛禮進見。

    ”中軍奉令來傳,薛禮忙到營中說:“大老爺傳小人有何将令?”士貴道:“隻因朝廷懼怕風浪,不去征東。

    元帥着我要獻個瞞天過海之計,使朝廷不見風浪潑天,就不緻聖駕驚恐,竟到東遼。

    是你之功。

    ”薛禮說:“待小人去想來。

    ”奉令出來,回到前營,忙擺香案,拜求天女,翻看天書,上邊明明白白。

    薛禮看罷,藏好天書,來到中營說:“大老爺,瞞天過海之計有了。

    ”張環大喜道:“快說與我知道。

    ”仁貴道:“大老爺,此非一日之功。

    可請元帥傳令,買幾百排大木頭來,喚些匠人造起一座木城。

    各方要四裡長,城内城外多用闆造些樓房,下面鋪些沙泥,種些花草,當作街道。

    要一萬兵扮為士農工商經紀百姓。

    居中造座清風閣,要三層樓一樣,請幾位佛供在裡面。

    等朝廷歇駕,将木城先推下海,趁着順風緩緩吹去,哄朝廷下船趕到城邊,竟上此城,歇駕清風閣。

    又不見海,又不側身倒動,豈不瞞了天子過海麼?”張士貴稱謝,自回前營不表。

     單講土貴來到帥營,叫聲:“元帥,有計了。

    隻須降下令去,伐倒山木,築一木城,如此這般做法,可以過得海去。

    ”尉遲恭大悅,又記了何宗憲功勞,來見軍師,一一将言對茂功說了。

    茂功稱善:“此計甚妙。

    ”茂功假傳旨意,暗中行事,一些不難。

    十萬人動手伐倒山林大木。

    正叫人多手多,不上三個月,這座木城就造完了。

    推入海上,果然是順風穩穩的去了。

    單單瞞得朝廷。

    隻有程咬金膽小,見了木城,心中怕去。

    又隔了三天,朝廷說:“先生,回長安去罷,在此無益。

    ”茂功道:“陛下,臣算陰陽,這有半年風浪平靜,何不下船前去?過了半載,風浪來時,已到東遼有二三個月了。

    ”朝廷道:“果有此事麼?”茂功道:“臣怎敢說謊?”天子道:“若下了船又起風浪,是徐先生之大罪了。

    ”茂功道:“這個自然,是臣陰陽不準之罪,該當領罪。

    ”天子道:“既如此,降朕旨意下船過海。

    ”尉遲恭傳下令來,張環先開五百号戰船,先鋒開路,竟自前去。

     單講這朝廷下了龍船,衆國公保住。

    二十六家總兵官也下戰船,隻隻開去。

    單有程咬金在沙灘上說道:“徐哥,我看這座木城甚是可怕。

    倘被風浪打翻,豈不白白送了性命?你且保駕去罷。

    我轉長安,等秦哥病好一同前去,有何不可?”茂功道:“既如此,你天子駕前不可多講。

    ”咬金答應。

    上船進船艙說:“陛下在上,臣思秦哥有病在床,乏人看望,臣心難安。

    恕臣之罪,臣不敢保駕征東了。

    欲轉長安,侍奉秦哥,病愈同到東遼助駕。

    ”朝廷說:“正該如此。

    程王兄請便。

    ”咬金辭駕上岸,别了諸将,快馬轉回陝西。

     且說朝廷降旨,開了龍船,離登州府二三日,行到大海之中,十分曠野之所,無風風也大,龍船原在這裡波動。

    朝廷說:“先生,你說如今沒有風浪,故此下船的。

    如今還是這等風浪,便怎麼處?不如回轉山東,少驚朕心。

    ”茂功說:“陛下龍心韬安。

    且降旨前面,看可有歇船躲浪之處?”尉遲恭假意望前一看,說道:“陛下,前面影影見有一所城池,不如去泊上岸,避避風浪。

    ”朝廷說:“先生,這是什麼城池?是東遼該管,還是寡人汛地?”茂功說:“陛下,臣見這地圖上載的,不叫什麼城,名為避風寨,都是用木頭築的,乃是陛下該管的汛地。

    陛下今到此處,且停船上岸進寨去,一則避過海内風浪,二則觀玩寨中人民豐樂景緻。

    ”朝廷說:“這也使得。

    ”元帥傳令下來,龍船飛趕到木城邊,把繩索纜住。

     衆大臣先在岸上接駕,天子同了茂功、敬德走上岸,騎了馬,諸将保定。

    進得寨門,淘淘曳曳,擁上許多百姓,香花燈燭,跪伏塵埃說:“萬歲龍駕在上,避風寨百姓接駕。

    願聖天子萬壽無疆。

    ”朝廷說:“衆百姓,此處可有清靜所在歇駕麼?”那些百姓都是元帥掌管的黃旗人馬假扮為民,遵軍師吩咐在此。

    大家應道:“啟上萬歲爺,這裡有座清風閣,十分幽雅,可以安歇龍駕。

    ”朝廷說:“既如此,就往清風閣。

    ”天子來到閣上,把四面紗窗推開,好比仙景一般,心中歡樂。

    果然并不聽見風浪,瞞過天子緩緩行過海去。

    那些兵馬原在戰船内,被木城帶了行動。

    諸大臣在清風閣上,單瞞過朝廷。

    他又看不出行動,認真隻道歇在岸上。

    雖在此與軍師下棋,隻想回轉長安,便說道:“徐先生,待風浪平息就要回長安去了。

    ”軍師道:“這個自然。

    ”到晚,軍師别了朝廷,出來私自對衆公爺說,不要叫聖上知道。

    正是,海中風浪随時有,休對君王說短長。

     畢竟不知如何過得海去,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