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回 富女逃難托乳母 窮漢有幸配淑女
關燈
小
中
大
挑米淘米,乳母燒起魚肉來。
差不多天色昏暗,仁貴換了衣服,毛氏扶過小姐,茂生服侍仁貴,參天拜地、夫妻交拜已畢,猶如人家讨新婦一般做了親。
茂生安排一張桌子,擺四味夜飯,說:“兄弟坐下來,為兄奉敬一大杯。
”薛禮說:“不消哥哥費心,愚弟自會飲的。
”茂生敬了一杯,叫聲:“娘子,我與你回去罷。
兄弟,你自慢飲幾杯,為兄的明日來望你。
”仁貴說:“哥哥,又來客氣了。
且在此,等愚弟吃完花燭,還要陪哥哥、嫂嫂飲杯喜酒去。
”茂生道:“兄弟,這倒不消費心了。
”茂生夫妻出了窯門,徑自回家。
再說仁貴飲完花燭,乳母也吃了夜飯,如今大家睡覺。
顧媽媽在地下打一稻草柴鋪,分條褥子來當被蓋了。
仁貴落了好處,又不凍餓,這一夜夫妻說不盡許多恩愛,一宵晚景不必細表。
次日清晨,茂生夫妻早來問候,茶罷回去。
如今薛仁貴交了運了,有了娘子,這三百兩頭,放大膽子吃個飽足,三個人每日差不多要吃二鬥米。
誰想光陰迅速,過了一月,銀子漸漸少起來了。
柳金花叫聲:“官人,你這等吃得,就是金山也要坐吃山空了。
如今随便做些事業,攢湊幾分也好。
”仁貴說:“娘子,這倒煩難,手藝生意不曾學得,叫我做什麼事業攢湊起來?想起來真正沒法。
”自此仁貴天天思想,忽一日想着了一個念頭,尋些毛竹,在窯内将刀做起一件物事來了。
小姐叫聲:“官人,你做這些毛竹何用?”仁貴說:“娘子,你不知道,如今丁山腳下雁鵝日日飛來,我學得這樣武藝好弓箭,不如射些下來,也有得吃了,故而在此做弓箭,要去射雁。
”小姐說:“官人,又來了,既要射雁,拿銀子去買些真弓箭射得下。
這些竹的又無箭頭,哪裡射得下?”仁貴說:“娘子,要用真弓箭非為本事,我如今隻隻要射的是開口雁,若傷出血來非為手段,故用這毛竹的弓箭。
雁鵝叫一聲就要射一箭上去,貼中下瓣咽喉,豈不是這雁叫口開還不曾閉,這箭又傷不傷痛,口就合不攏,跌下來便是開口雁了。
”小姐說:“官人,果有這等事?候射下雁來便知明白了。
”那仁貴做完,到丁山腳下候等。
隻見兩隻雁鵝飛過來,仁貴扳弓搭箭,聽得雁鵝一聲叫,嗖的一箭射上去,正中在咽喉,雁鵝墜地果然口張開的。
仁貴隻隻多射開口雁,一日倒有四五十隻拿回家來,小姐見了滿心歡喜,仁貴拿到街坊賣了二三百文;一日動用盡足夠了。
自此天天射雁,又過了四五個月,忽一日在山腳下才見兩隻雁鵝飛過,正欲攀弓,隻聽見那一邊大叫:“呔!薛仁貴,你射的開口雁不足為奇,我還要射活雁。
”仁貴聽見此言,連忙住了弓,回轉頭一看,隻見那邊來了一人,頭上紫包巾,穿一件烏緞馬衣,腰拴一條皮帶,大紅纨褲,腳踏烏靴,面如重棗,豹眼濃眉,獅子犬鼻,招風大耳,身長一丈,威風凜凜。
其人姓周名青,也是龍門縣人,從幼與薛仁貴同師學武,結義弟兄,本事高強,武藝精通,才年十八,正是小英雄,善用兩條镔鐵锏,有萬夫不當之勇。
隻因離别數載,故仁貴不認得了。
因見周青說了大話,忙問道:“這位哥,活雁怎生射法,你倒射一隻我看看。
”周青說:“薛大哥,小弟與你作耍,你難道不認得小弟了嗎?”仁貴心中一想,說:“有些面善,一時想不起了。
請問哥尊姓,因何認得小弟。
”周青說:“薛大哥,小弟就是周青。
”仁貴道:“阿呀!原來是周兄弟。
”連忙撇下弓,二人見禮已畢,說:“兄弟,自從那一年别後,到今數載有餘,所以為兄的正不認得賢弟。
請問賢弟,一向在于何處,幾時回來的?”周青說:“哥哥有所不知,小弟在江南,傅家特請在家内為教師,三百兩一年,倒也過了好幾年。
自思無有出頭日子。
今聞這裡龍門縣奉旨招兵,故此收拾行囊飛星趕來。
哥哥有這一身本領,為何不去投軍,反在這裡射雁?”仁貴說:“兄弟,不要說起,自從你去後,為兄苦得不堪之極,哪裡有盤纏到龍門縣投軍。
兄弟耳朵長,遠客江南,聞知回來,謀幹功名,如今不知在何處作寓。
”周青說:“我住在繼母汪媽媽家内。
不想哥哥如此窮苦。
我身雖在江南,卻心在山西,何日不思?何日不想?今算天運循環,使我們弟兄相會。
哥哥,射雁終無出息,不如同去投軍幹功立業,有了這一身武藝,怕沒有前程到手?哥哥,你道如何?”仁貴說:“兄弟之言,雖是淮陰侯之谕,但為兄有妻子在家,一則沒有盤費,二來妻子無靠,難以起身,故爾不敢應承。
兄弟一個去幹功立業罷。
”周青說:“哥哥有了嫂嫂,可喜!哥哥,雖然如此,到底功名為大。
”這正是: 豈有幹功立事業,不共桃園結義人? 畢竟薛仁貴怎樣前去投軍,且聽下回分解。
差不多天色昏暗,仁貴換了衣服,毛氏扶過小姐,茂生服侍仁貴,參天拜地、夫妻交拜已畢,猶如人家讨新婦一般做了親。
茂生安排一張桌子,擺四味夜飯,說:“兄弟坐下來,為兄奉敬一大杯。
”薛禮說:“不消哥哥費心,愚弟自會飲的。
”茂生敬了一杯,叫聲:“娘子,我與你回去罷。
兄弟,你自慢飲幾杯,為兄的明日來望你。
”仁貴說:“哥哥,又來客氣了。
且在此,等愚弟吃完花燭,還要陪哥哥、嫂嫂飲杯喜酒去。
”茂生道:“兄弟,這倒不消費心了。
”茂生夫妻出了窯門,徑自回家。
再說仁貴飲完花燭,乳母也吃了夜飯,如今大家睡覺。
顧媽媽在地下打一稻草柴鋪,分條褥子來當被蓋了。
仁貴落了好處,又不凍餓,這一夜夫妻說不盡許多恩愛,一宵晚景不必細表。
次日清晨,茂生夫妻早來問候,茶罷回去。
如今薛仁貴交了運了,有了娘子,這三百兩頭,放大膽子吃個飽足,三個人每日差不多要吃二鬥米。
誰想光陰迅速,過了一月,銀子漸漸少起來了。
柳金花叫聲:“官人,你這等吃得,就是金山也要坐吃山空了。
如今随便做些事業,攢湊幾分也好。
”仁貴說:“娘子,這倒煩難,手藝生意不曾學得,叫我做什麼事業攢湊起來?想起來真正沒法。
”自此仁貴天天思想,忽一日想着了一個念頭,尋些毛竹,在窯内将刀做起一件物事來了。
小姐叫聲:“官人,你做這些毛竹何用?”仁貴說:“娘子,你不知道,如今丁山腳下雁鵝日日飛來,我學得這樣武藝好弓箭,不如射些下來,也有得吃了,故而在此做弓箭,要去射雁。
”小姐說:“官人,又來了,既要射雁,拿銀子去買些真弓箭射得下。
這些竹的又無箭頭,哪裡射得下?”仁貴說:“娘子,要用真弓箭非為本事,我如今隻隻要射的是開口雁,若傷出血來非為手段,故用這毛竹的弓箭。
雁鵝叫一聲就要射一箭上去,貼中下瓣咽喉,豈不是這雁叫口開還不曾閉,這箭又傷不傷痛,口就合不攏,跌下來便是開口雁了。
”小姐說:“官人,果有這等事?候射下雁來便知明白了。
”那仁貴做完,到丁山腳下候等。
隻見兩隻雁鵝飛過來,仁貴扳弓搭箭,聽得雁鵝一聲叫,嗖的一箭射上去,正中在咽喉,雁鵝墜地果然口張開的。
仁貴隻隻多射開口雁,一日倒有四五十隻拿回家來,小姐見了滿心歡喜,仁貴拿到街坊賣了二三百文;一日動用盡足夠了。
自此天天射雁,又過了四五個月,忽一日在山腳下才見兩隻雁鵝飛過,正欲攀弓,隻聽見那一邊大叫:“呔!薛仁貴,你射的開口雁不足為奇,我還要射活雁。
”仁貴聽見此言,連忙住了弓,回轉頭一看,隻見那邊來了一人,頭上紫包巾,穿一件烏緞馬衣,腰拴一條皮帶,大紅纨褲,腳踏烏靴,面如重棗,豹眼濃眉,獅子犬鼻,招風大耳,身長一丈,威風凜凜。
其人姓周名青,也是龍門縣人,從幼與薛仁貴同師學武,結義弟兄,本事高強,武藝精通,才年十八,正是小英雄,善用兩條镔鐵锏,有萬夫不當之勇。
隻因離别數載,故仁貴不認得了。
因見周青說了大話,忙問道:“這位哥,活雁怎生射法,你倒射一隻我看看。
”周青說:“薛大哥,小弟與你作耍,你難道不認得小弟了嗎?”仁貴心中一想,說:“有些面善,一時想不起了。
請問哥尊姓,因何認得小弟。
”周青說:“薛大哥,小弟就是周青。
”仁貴道:“阿呀!原來是周兄弟。
”連忙撇下弓,二人見禮已畢,說:“兄弟,自從那一年别後,到今數載有餘,所以為兄的正不認得賢弟。
請問賢弟,一向在于何處,幾時回來的?”周青說:“哥哥有所不知,小弟在江南,傅家特請在家内為教師,三百兩一年,倒也過了好幾年。
自思無有出頭日子。
今聞這裡龍門縣奉旨招兵,故此收拾行囊飛星趕來。
哥哥有這一身本領,為何不去投軍,反在這裡射雁?”仁貴說:“兄弟,不要說起,自從你去後,為兄苦得不堪之極,哪裡有盤纏到龍門縣投軍。
兄弟耳朵長,遠客江南,聞知回來,謀幹功名,如今不知在何處作寓。
”周青說:“我住在繼母汪媽媽家内。
不想哥哥如此窮苦。
我身雖在江南,卻心在山西,何日不思?何日不想?今算天運循環,使我們弟兄相會。
哥哥,射雁終無出息,不如同去投軍幹功立業,有了這一身武藝,怕沒有前程到手?哥哥,你道如何?”仁貴說:“兄弟之言,雖是淮陰侯之谕,但為兄有妻子在家,一則沒有盤費,二來妻子無靠,難以起身,故爾不敢應承。
兄弟一個去幹功立業罷。
”周青說:“哥哥有了嫂嫂,可喜!哥哥,雖然如此,到底功名為大。
”這正是: 豈有幹功立事業,不共桃園結義人? 畢竟薛仁貴怎樣前去投軍,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