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回 尉遲恭囚解建都 薛仁貴打獵遇帥
關燈
小
中
大
第16回 尉遲恭囚解建都 薛仁貴打獵遇帥
詩曰:
鳳凰山上鳳凰鳴,鳳去朝天番将驚。
請救扶餘懷妙計,雄師百萬困山林。
話說那軍士報上:“萬歲爺,老千歲殺敗番将,追趕上去,不道中他詭計,身落陷馬坑,被他活捉進營。
小的們等候許久,不見消息,又不見首級挑出,一定兇多吉少。
”天子聽言,吓得渾身冷汗,便說:“徐先生,馬王兄被他捉去,決然有死無生,快些點将去救才好。
”尉遲恭道:“陛下放心,待臣去救來。
”朝廷說:“尉遲王兄前去,須要小心。
”尉遲恭道:“不妨。
”按好頭上金盔,提了黑纓槍,跨上烏骓馬,帶了四員家将出營,徑往鳳凰山而去。
遠遠望見山腳下帳房密密,想來這是番将守山的營寨。
尉遲恭正想之間,擡眼看見道路上一人,并無手腳,象冬瓜一般。
尉遲恭吃了一驚,忙喚家将前面去看。
衆将奉命上前去看,忙來報說:“元帥,這就是馬老千歲,被番營斷去手足,還是活的。
”敬德聞言: 猶如天打與雷驚,半個時辰呆住聲。
連忙把槍尖放下,槍杆向天,縱上一步,見馬三保這等模樣,不覺淚如雨下,叫聲:“老将軍,你怎的不小心,遭這樣慘禍?想你決不能活。
有什衆話說,趁本帥在此,可要蔭封,還是怎樣?負痛快快說來,待我申奏朝廷。
”馬三保被斬去手足,心疼不已,有口難言,隻把口亂張,頭亂搖,眼内淚如線穿。
要近一步,又無手擎,又無腳掙,隻把頭一仰一曲攏來了些。
尉遲恭說:“你心内疼痛,不必掙攏來,待我走近來便了。
”敬德近一步,槍尖貼對馬三保當心。
這馬三保痛得緊,正不能夠死,用力挺起心來,正刺當中。
一位興唐大将,今日歸天去也。
敬德連忙拿起槍尖,馬三保已合眼身故。
尉遲恭吩咐家将擡到鳳凰城去。
家将答應,自去料理擡回。
那尉遲恭說:“我此番要不為老将軍報仇,枉為一殿之臣。
” 尉遲恭暴跳如雷,縱馬搖槍來到番營,呼聲大叫:“呔,小番快報你主兒番狗奴知道,說我大唐大元帥尉遲将軍在此,叫他早早出營受死。
”小番聞言報進帳内。
蓋賢谟聞是大唐元帥尉遲恭,不勝歡喜,忙坐馬端槍出到營外,架住兵刃,哈哈大笑說:“呔,尉遲蠻子,我隻道你有蘭頭六臂,原來你也是個平常莽夫。
看你年紀老邁,怎與魔家鬥戰一二合?你不見路上此人麼?不要照樣而死,那時悔之晚矣。
”敬德聽說,心中益發火冒,大怒說:“你這狗奴有多大本事,敢把本帥标下一員大将斷去手足,仇如海深。
故本帥親來擒你,活祭我邦老将,以雪此恨。
放馬過來,照本帥一槍罷。
”忙緊一緊烏纓槍,直望蓋賢谟面門上挑将進來。
蓋賢漠喊聲:“不好!”把鞭望槍杆子上噶啷一架,馬都退後十數步,沖鋒過去,圈得轉馬來。
尉遲恭一心要報仇恨,捅的一槍,又望番将咽喉刺将過去。
蓋賢谟用盡平生之力,架得開槍,手都震麻了,隻得勒馬便走。
敬德随後追趕,蓋賢谟跑進營去了。
尉遲恭才到得營前,也是哄嚨一響,連人帶馬翻下陷坑中去了。
這裡撓鈎搭起,綁起帳房。
唬得外邊軍士忙報往鳳凰城。
這且慢表。
單講蓋賢谟捉了大唐元帥,心中大喜:“我狼主向有旨意說:‘有人生擒得南朝秦叔寶、尉遲恭活解建都候旨發落,其功非小。
’我如今把他解去,豈不是我之大功也!”主意已定,說:“老蠻子,你的造化,若不是我狼主要活的,我早已把你的手足也斷去了。
”尉遲恭氣得不開口。
蓋賢谟吩咐囚入囚車,五千人馬護住,送往建都。
仍扯起營盤,離了鳳凰山,竟走三江越虎城。
再說那鳳凰城内,天子正在憂愁,思想王兄此去,未知勝敗如何。
不想營外飛報進來說:“啟萬歲爺,那馬老将軍被番兵割去手足,撇在大路,負痛不過,正碰着元帥的槍尖而死。
因此把屍骸擡在門外,請旨定奪。
”天子聞言,吓得魂飛天外,魄散九霄,龍目中紛紛下淚。
段、殷、劉三位老将軍渾身冷汗直淋,趕出禦營,一見馬三保如此而死,不覺放聲大哭,走進禦營,哭奏天子,要求蔭封。
天子降旨,即蔭封埋葬鳳凰山腳下。
段、殷、劉三老将領旨,帶同軍士親往鳳凰山埋葬。
忽然探子又報天子說:“啟上萬歲爺,元帥為馬老将軍報仇,追殺番将,也入陷坑,被他綁入營中,未知生死,故特飛報。
”天子聞此報,吓得呆了一個時辰,方才叫道:“徐先生,為今之計怎麼處?”茂功說:“陛下龍心韬安。
馬将軍慘死,乃是大數,不能挽回。
尉遲恭陽壽未絕,自有救星,少不得太平無事回來。
” 不表君臣議論之話,再說那汗馬城先鋒張士貴。
他奉旨停兵在城養馬,未有旨意,不敢攻打前關,所以空閑無事,日日同了四子一婿,在城外擺下圍
請救扶餘懷妙計,雄師百萬困山林。
話說那軍士報上:“萬歲爺,老千歲殺敗番将,追趕上去,不道中他詭計,身落陷馬坑,被他活捉進營。
小的們等候許久,不見消息,又不見首級挑出,一定兇多吉少。
”天子聽言,吓得渾身冷汗,便說:“徐先生,馬王兄被他捉去,決然有死無生,快些點将去救才好。
”尉遲恭道:“陛下放心,待臣去救來。
”朝廷說:“尉遲王兄前去,須要小心。
”尉遲恭道:“不妨。
”按好頭上金盔,提了黑纓槍,跨上烏骓馬,帶了四員家将出營,徑往鳳凰山而去。
遠遠望見山腳下帳房密密,想來這是番将守山的營寨。
尉遲恭正想之間,擡眼看見道路上一人,并無手腳,象冬瓜一般。
尉遲恭吃了一驚,忙喚家将前面去看。
衆将奉命上前去看,忙來報說:“元帥,這就是馬老千歲,被番營斷去手足,還是活的。
”敬德聞言: 猶如天打與雷驚,半個時辰呆住聲。
連忙把槍尖放下,槍杆向天,縱上一步,見馬三保這等模樣,不覺淚如雨下,叫聲:“老将軍,你怎的不小心,遭這樣慘禍?想你決不能活。
有什衆話說,趁本帥在此,可要蔭封,還是怎樣?負痛快快說來,待我申奏朝廷。
”馬三保被斬去手足,心疼不已,有口難言,隻把口亂張,頭亂搖,眼内淚如線穿。
要近一步,又無手擎,又無腳掙,隻把頭一仰一曲攏來了些。
尉遲恭說:“你心内疼痛,不必掙攏來,待我走近來便了。
”敬德近一步,槍尖貼對馬三保當心。
這馬三保痛得緊,正不能夠死,用力挺起心來,正刺當中。
一位興唐大将,今日歸天去也。
敬德連忙拿起槍尖,馬三保已合眼身故。
尉遲恭吩咐家将擡到鳳凰城去。
家将答應,自去料理擡回。
那尉遲恭說:“我此番要不為老将軍報仇,枉為一殿之臣。
” 尉遲恭暴跳如雷,縱馬搖槍來到番營,呼聲大叫:“呔,小番快報你主兒番狗奴知道,說我大唐大元帥尉遲将軍在此,叫他早早出營受死。
”小番聞言報進帳内。
蓋賢谟聞是大唐元帥尉遲恭,不勝歡喜,忙坐馬端槍出到營外,架住兵刃,哈哈大笑說:“呔,尉遲蠻子,我隻道你有蘭頭六臂,原來你也是個平常莽夫。
看你年紀老邁,怎與魔家鬥戰一二合?你不見路上此人麼?不要照樣而死,那時悔之晚矣。
”敬德聽說,心中益發火冒,大怒說:“你這狗奴有多大本事,敢把本帥标下一員大将斷去手足,仇如海深。
故本帥親來擒你,活祭我邦老将,以雪此恨。
放馬過來,照本帥一槍罷。
”忙緊一緊烏纓槍,直望蓋賢谟面門上挑将進來。
蓋賢漠喊聲:“不好!”把鞭望槍杆子上噶啷一架,馬都退後十數步,沖鋒過去,圈得轉馬來。
尉遲恭一心要報仇恨,捅的一槍,又望番将咽喉刺将過去。
蓋賢谟用盡平生之力,架得開槍,手都震麻了,隻得勒馬便走。
敬德随後追趕,蓋賢谟跑進營去了。
尉遲恭才到得營前,也是哄嚨一響,連人帶馬翻下陷坑中去了。
這裡撓鈎搭起,綁起帳房。
唬得外邊軍士忙報往鳳凰城。
這且慢表。
單講蓋賢谟捉了大唐元帥,心中大喜:“我狼主向有旨意說:‘有人生擒得南朝秦叔寶、尉遲恭活解建都候旨發落,其功非小。
’我如今把他解去,豈不是我之大功也!”主意已定,說:“老蠻子,你的造化,若不是我狼主要活的,我早已把你的手足也斷去了。
”尉遲恭氣得不開口。
蓋賢谟吩咐囚入囚車,五千人馬護住,送往建都。
仍扯起營盤,離了鳳凰山,竟走三江越虎城。
再說那鳳凰城内,天子正在憂愁,思想王兄此去,未知勝敗如何。
不想營外飛報進來說:“啟萬歲爺,那馬老将軍被番兵割去手足,撇在大路,負痛不過,正碰着元帥的槍尖而死。
因此把屍骸擡在門外,請旨定奪。
”天子聞言,吓得魂飛天外,魄散九霄,龍目中紛紛下淚。
段、殷、劉三位老将軍渾身冷汗直淋,趕出禦營,一見馬三保如此而死,不覺放聲大哭,走進禦營,哭奏天子,要求蔭封。
天子降旨,即蔭封埋葬鳳凰山腳下。
段、殷、劉三老将領旨,帶同軍士親往鳳凰山埋葬。
忽然探子又報天子說:“啟上萬歲爺,元帥為馬老将軍報仇,追殺番将,也入陷坑,被他綁入營中,未知生死,故特飛報。
”天子聞此報,吓得呆了一個時辰,方才叫道:“徐先生,為今之計怎麼處?”茂功說:“陛下龍心韬安。
馬将軍慘死,乃是大數,不能挽回。
尉遲恭陽壽未絕,自有救星,少不得太平無事回來。
” 不表君臣議論之話,再說那汗馬城先鋒張士貴。
他奉旨停兵在城養馬,未有旨意,不敢攻打前關,所以空閑無事,日日同了四子一婿,在城外擺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