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波谲雲詭
關燈
小
中
大
玉清師太眉頭雙蹙,略作尋思,突然目注馬二憑,發話問道:“馬師弟,當日在河朔石家莊外,你入莊的時刻,比那黑衣女子慢了多久?”
馬二憑道:“一怔之間,不會太長,最多也不會超過半盞熱茶時分”
玉清師太又道:“那石員外一家七口,以及五名仆婦下人,共是十二條生命,馬師弟倘若施展你威震武林的那招‘孤星不孤’的絕學,把他們全部殺死”
馬二憑聽至此處,立即加以糾正,面含微笑,插口說道:“‘孤星不孤’一招,旨在克制強敵,或防身免禍而已,故分攻守二用,但無論或攻或守,都不是殺人手段!”
玉清師太笑道:“我是比方,不是要馬師弟當真殺人,總而言之,由你下手,殺死這十二人,需要多少時間?”
馬二憑道:“由于十二屍并非同在一屋,即令完全放棄抵抗,也需頓飯光陰以上,何況石員外一家七口,形似中毒,屍體不太淩亂,有兩名仆婦房中,卻有極為激烈的打鬥迹象,遺屍手中并還執有五行輪、弧形劍等比較少見的外門兵刃”
玉清師太道:“馬師弟内功之厚,已臻絕頂,尤其于靜夜之間,定可聞得十數丈外的落葉飄下,你在石家莊外發怔的半盞熱茶時分中,曾聽得什麼打鬥聲息麼?”
馬二憑道:“沒有,隻聽見過一聲極為低微的歎息,此外便完全靜寂”
玉清師太笑道:“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經我一問,經你一答,大概已可從時間和聲息二者之上,替那夜入石家莊的黑衣女子消卻嫌疑,明白那一十二條人命的血案,不是她所造的惡孽!” 馬二憑愧然點頭道:“小弟答話之際,已體會出師姊的深意,但不知在我入莊察看時,為何竟不見那黑衣女子的蹤迹?” 玉清師太對于分析事理,似有專長,胸有成竹地含笑說道:“關于馬師弟此疑,可以有三種解釋,而其中一種,又可加以摒除!” 馬二憑遞過一瞥驚佩的眼色道:“師姊高明,請加指教!” 玉清師太伸出左手食指,向馬二憑面含微笑,緩緩說道:“第一種解釋是,那黑衣女子的功力身法之高,既能令馬師弟心驚,則她于喟然一歎後,悄悄走去,使你未曾發覺,也不是什麼說不過去之事!” 馬二憑表示接受這項解釋,連連颔首。
玉清師太又複說道:“一十二條人命悉數被殲,似與江湖恩怨有關,何況石員外仆婦的遺屍手中,還執有五行輪、弧形劍等一般俗手難于使用的外門兵刃;倘若我作一大膽假設,石員外明是河朔間有名的善士,實際上可能仍屬江湖人物,最多不過因居積已足,洗手歸隐而已!” 馬二憑道:“石家莊的莊院房舍隐含奇門生克的布置,故而師姊之言,已非大膽假設,确定可以成立!” 玉清師太笑道:“既然成立,則石員外這等人物的莊院之中,多半建有地道或是秘室,甚至于藏有啟人觊觎、因而喪生的奇珍異寶,馬師弟睹屍驚心、皺眉離去之際,那黑衣女子可能正在地道或秘室中搜尋什麼重要物件?” 馬二憑深表佩服道:“可能,可能,絕對可能,師姊的第二種解釋是認為我和那黑衣女子彼此錯過?” 玉清師太笑了笑說道:“第三種解釋是那黑衣女子既未悄然走去,也未進入什麼地道秘室,她在聞得師弟入莊聲息後,可能藏于暗處,冷眼注視,一明一暗,一個無意,一個有心,加上她更功力極高,你未必能發現呢?” 馬二憑道:“對,對,這項解釋,似乎最有可能”玉清師太搖頭道: “不,這項看起來最有可能的解釋,卻應予以摒除,因為那黑衣女子身份特殊,是在河朔間到處尋你,甚至逼得你改用‘孤星俊客’的身份,使‘瘦馬書生’馬二憑暫隐人間的‘寒心仙子’,她若發現是你之時,定必一撲而出,還會藏在暗處” 馬二憑不等玉清師太說完,便自截斷她的話頭,接口說道:“她可能認不出我,當時我已用人皮面具易容,變成如今這副形相!” 玉清師太微微一笑,向馬二憑搖了播頭,表示異議說道:“馬師弟,我記得我問你秦盼盼姑娘是否‘寒心仙子’之時,你曾斷然否決,并說‘面容易變,神韻難改’!這八個字兒,對她适用,對你又何獨不然?‘情’之一字,感人極深,玉露金風,銘刻肺腑!慢說你變作‘孤星’,就是變作一鈎‘冷月’,一片‘寒霜’,但那份‘瘦馬書生’的神韻,卻絕難完全甩脫,在情人眼中,一看便知你是驢是馬!” 馬二憑聽得深以為然,并體會出玉清師太言外之意,點頭說道:“人在局中,确實靈智不清,不如局外之人來得高明!師姊如此闡釋,是否認為那‘寒心仙子’雖入江湖,卻不一定堕落魔道,為非作歹,叫我不必挖空心思,去向什麼‘玉娘子’、‘摩伽魔女’身上,打聽消息?” 玉清師太笑道:“常言道:‘眼前有佛,何必西天?’秦盼盼姑娘既向你說出那樁‘馬肉星心’的故事,足證她與‘寒心仙子’定是手帕至交,師弟又何必再與那些聲名污穢的蕩婦淫娃接近,緻惹俠譽之玷?” 馬二憑抱拳道:“師姊教訓得對,如今師姊是否相助小弟再複走趟金鼎峽呢?” 玉清師太道:“我是閑雲野鶴之身,并無任何羁絆,隻要師弟有意,便再去一趟商山金鼎峽,查查那前後兩位秦盼盼姑娘,在品格氣韻上頗有差别之謎,并進而探察一下那位‘寒心仙子’,如今究竟何在?” 馬二憑皺眉道:“金鼎峽當然要去,但我與金冷月既已定約明歲元宵,如今先期而至,豈不有點違背江湖傳統?” 玉清師太微一沉吟道:“我有辦法” 馬二憑大喜道:“師姊請加明教!” 玉清師太把兩道充滿慈悲智慧的目光,盯在馬二憑的臉上問道:“師弟,在我說出這樁主意以前,要先問你一項問題,你必須從實答複。
” 馬二憑拱手應道:“在師姊佛駕之前,小弟怎敢有半句不實之言?” 玉清師太沉聲問道:“馬師弟,你對咬過你一塊肩頭血肉的‘寒心仙子’,究竟愛是不愛?” 馬二憑想不到玉清師太竟是這麼一問,不由怔了片刻,嗫嚅答道:“我 我我不是業業已對她挖肉斷情” 玉清師太笑道:“我懂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理,馬師弟當時絕藝未成,力圖上進,生恐耽誤對方青春,才來了那手情到深時情反斷的挖肉酬情之舉,但我猜你盡得‘天癡遁客’師伯儒道釋三家絕學,以青衫瘦馬名震江湖以後,定會悄然回到那無名山無名谷無名溪畔的土地廟前,看看青梅竹馬的昔日戀人,是否仍在癡癡等待,望盡黃昏” 馬二憑赧然點頭道:“師姊猜得不錯,我回去過” 玉清師太笑道:“玉露金風,山川依舊,斜陽影裡,不見伊人!師弟當時的惆怅心情,可想而知,你以為對方已投入他人懷抱,卻絕想不到那位姑娘因對你過份癡情,居然也入江湖,并幸遇明師,練成絕藝,變作‘寒心仙子’!” 馬二憑神情沮喪道:“小弟縱然再擅推理,也無法憑空推斷出會有這等發展?” 玉清師太正色沉聲道:“故而,我問的是現在,當初你癡癡愛她,後來因‘愛’而勉強‘不愛’,如今,你知曉她也入江湖,變成了‘寒心仙子’,究竟還愛不愛呢?” 馬二憑知曉在這位通情達理的師姊面前,不必矯情,遂微喟答道:“師姊,小弟若對她已無愛意,又何必甘玷清名,去和那‘摩伽魔女’、‘玉娘子’等,打甚交道?” 玉清師太目中神光電閃,念聲“阿彌陀佛”,揚眉說道:“好,既然如此,馬師弟請還本來” 馬二憑惑然道:“師姊此語何意?是是叫我放棄‘孤星俊客’馮多心的面目,恢複‘瘦馬書生’馬二憑的身份?” 玉清師太點頭道:“對,一來,明歲元宵之約,是‘馮多心’與金冷月所訂,你以‘馬二憑’的身份硬闖金鼎峽,便不算違背武林規矩!” 馬二憑笑道:“師姊想得妙,否則,我若以‘馮多心’的身份期前犯約,真難免被金冷月有所讪笑!” 玉清師太道:“二來,師弟摘下人皮面具,作上幾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瘦馬書生’馬二憑再出江湖之訊,必然傳遍四海八荒,那時,你根本不必費事去找‘寒心仙子’,她自會聞聲而至,前來找你!” 馬二憑一面聆聽玉清師太說話,一面已深以為然的在伸手卸卻臉上所戴的人皮面具。
玉清師太向他全身上下略一注目,面含微笑說道:“馬師弟既複本來面目,無須再作喬裝,這件青衫滿布酒漬風塵,也該換一換了,瘦馬書生風神絕世,不必如此落拓,當那位‘寒心仙子’尋來見你之時,也好給她一份舊人如玉的驚喜愉悅!” 馬二憑恭身陪笑道:“是是小弟恭遵師姊教訓,到前途市鎮上買件新衣,換換行頭。
” 玉清師太失笑道:“有關師弟利欲熏心、色欲迷心的流言業已澄清,但對于名欲醉心一節,倒可不必理它,争名,不是壞事,若能索性把金鼎峽元宵之約,改為‘武林第一人’的名号之争,引得三山五嶽的魑魅魍魉紛紛現形,視其惡性重輕,一一誅除勸化,使武林清平上一段時間,豈非莫大功德?” 馬二憑劍眉雙軒,俊目中閃射出朗朗神光,連連點頭答道:“好,小弟以‘瘦馬書生’之名遊俠冀北時,因遵先師之囑,盡量韬光隐晦,通常所展露的,不過是适合書生身份的‘詩魄詞魂掌法’,以‘孤星俊客’闖蕩時,則收藏儒家絕學,多用玄門‘天星罡氣’,如今,敬遵師姊啟迪,與群邪作一周旋,不再有任何隐晦,可能連佛門中的‘天龍無相步’和學而未全的‘大羅十三劍’也一并施為,讓那群魑魅魍魉看點顔色!師姊是大大行家,若發現小弟所學不純或火候欠到之處,要不吝指點才是!” 玉清師太笑道:“馬師弟說哪裡話來,關于十三式‘大羅慧劍’,我和你一樣,隻蒙恩師傳了十式,由于資質關系,火候定必你深于我,千萬不要存甚客套之念,倒是我又想起一事問你,師弟的那柄鏽痕斑駁,但鋼質頗佳的長劍呢?” 馬二憑搖頭笑道:“那等尋常青鋒,有何用處?當日去往金鼎峽,不過借它裝裝門面,早已被我棄之深壑。
小弟既習‘天星罡氣’,可以折枝代劍!” 玉清師太不以為然地搖頭說道:“江湖人不妨氣概淩霄,但驕傲卻應大戒,當世群邪中好手極多,遇上常人,不需用劍,若遇勁敵,則折枝之舉,未免太嫌托大!” 馬二憑聽至此處,日注玉清師太,揚眉含笑說道:“聽師姊之言,莫非想替小弟弄柄前古神物,來蕩滌腥膻,掃除魔孽?” 玉清師太笑道:“前古神物,當世中能有幾多?得之者,視如性命,未出世者,又多半在古代帝王将相的陵墓之中,不知從何發掘,要想弄它一柄,談何容易?” 語音至此微頓,手中長尾“滌塵玄拂”擺處,突然起了一片清越龍吟! 原來,玉清師太的“滌塵玄拂”拂柄乃是中空,如今竟從柄中抽出一口小劍。
這小劍長才盈尺,但光色如銀,精芒流動,令人一望而知,不是凡物! 玉清師太持劍在手,反複看了一看,向馬二憑含笑說道:“這柄劍兒雖非前古聖品、但也系用金精鋼母,聘請名師鑄造,洞金穿石,不算凡物!我自把‘大羅慧劍’化入拂招遊俠江湖以來,雖遇過幾次勁敵,倒始終僥幸,不曾用過此劍!如今便送給馬師弟防身,你不要嫌它尺寸太短才好!” 馬二憑搖手道:“不是小弟不領師姊厚賜,師姊拂中藏劍,當世罕有人知,正好留來對付紮手勁敵!至于小弟”玉清師太見馬二憑不肯接受自己所贈的小劍,正自有點不悅,突然雙眉微軒,臉色一變!曠野山風之中,竟從遠遠的峰腳下,隐隐送來了“賣劍”二字! 這喊叫“賣劍”之人,語音蒼老,但中氣甚弱,顯然是位上了年紀之人,不是受了内傷,就是人在病中! 馬二憑也看出玉清師太有些不悅,借此機會含笑說道:“師姊請把這柄珍貴的短劍收起來吧,小弟有所需時再向師姊借用,那峰腳下既然有人賣劍,不妨過去看看,或許機緣湊巧,能弄到一柄稱手之物,不就太妙了麼?” 玉清師太也知小劍尺寸太短,防身雖極具威力,攻敵可能卻有所難于盡量發揮,遂收斂了臉上的不悅之色,一面回鋒入拂,一面點頭說道:“如此山野,有人高呼賣劍,實是奇事,我們去看看也好!” 這兩位武林奇俠身形晃處,哪消片刻,便到了前面峰腳,看見有位灰衣老人,在一株半抱大樹之下倚樹而坐。
這老人須發蒼白,年齡約在七十左右,臉色灰白,神情十分委頓! 而且,不單兩手空空,連肩頭腰下也未見有什麼劍柄劍鞘。
但他一見玉清師太與馬二憑飄然而來的絕世身法,以及玉清師太手中所執的“長尾玄拂” 時,目中已萎的神光陡然迸現異彩!馬二憑睹狀之下,暗叫一聲“不妙” 因為他雖不像白天樸那樣精通青囊妙術,卻也頗知醫理!他看得出,這灰衣老人似已在死亡邊緣,眼中的異樣芒彩,正是世俗所謂的回光返照! 俠士襟懷,與常人畢竟不同,他雖因聽了賣劍之聲而來,如今卻根本不提買劍之事,隻目注那灰衣老人問道:“老人家,你是否患有重病?或是受了什麼内傷?” 誰知馬二憑空有一片仁慈恻隐的俠心,那灰衣老人卻毫不領情,隻把雙眼一翻,冷然問道:“風萍不識,何必關懷?你們是不是聞我呼聲,想來買劍?” 馬二憑修養極好,雖然碰了對方一個釘子,仍自毫不為意,神色安詳地含笑說道:“買劍與否,無關緊要,我看老人家傷病不輕,還是先為你” 話猶未了,灰衣老人便發出一陣狂笑,神色突轉獰厲,軒眉接道:“我與尊駕雖不相識,卻久仰那位師太手中‘長尾玄拂’的威名!江湖俗諺說得好:‘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
’‘煙雨庵主’請看,你縱然佛法無邊,恐怕也度不了我這一腳業已踏入鬼門關的無緣漢吧?” 語音才住,突然伸手一揭一揮,所着的灰白長衫飛向半空,衫内情況着實把玉清師太和馬二憑看得吓了一跳 原來這灰衣老人的胸腹部位至少中了十餘種暗器,有镖、有刺、有箭、有釘,尤其是幾根白虎釘、鐵翎箭,俱打在緻命要害,入膚甚深,隻剩些許尾部留在體外! 灰衣老人向玉清師太苦笑一聲道:“庵主看清了麼?這些暗器件件皆喂奇毒,毒性并件件不同” 馬二憑接口叫道:“老人家放心,我身邊帶有當代第一神醫所煉的‘龍涎解毒丹’” 灰衣老人不等馬二憑再往下說,便看他一眼,搖頭歎道:“就算奇毒能解,髒腑間重傷難救,老朽身中‘修羅摧心掌’,心肝将碎,隻剩回光返照的一口殘餘氣息,如今眼前仿佛已見拘魂鬼影不住晃動,兩位還不把握時間,做樁仁義交易,問問我要賣的是是什麼劍?以以及代代價是是多多少錢麼?” 說至此處,他的回光返照似乎已近尾聲,有點氣竭之感! 玉清師太江湖經驗較豐,已知此人無法再救,遂念了一聲佛号,順其所謂問道:“施主賣什麼劍?” 灰衣老人道:“昔年峨嵋仙俠齊金蟬的煉魔法物‘鴛鴦霹靂雙劍’” 馬二憑聽得心中一震,接口問道:“代價幾何?” 灰衣老人臉上肌肉一顫,全身仿佛也起了一陣抽搐,勉強提氣答道:“代價便宜得很,隻消為我殺兩個人!” 馬二憑應聲道:“說說看,是什麼人?惡人當誅,好人不殺。
” 灰衣老人顫聲道:“是是‘地獄三魂’中的‘七殺兇魂’秦盼盼和‘血印三煞’中的‘修羅夫人’郝柔心,你你們肯肯為我殺,我 我便告告訴你們劍劍在何處” 一聽這兩個名号,馬二憑便毫不遲疑地連連颔首道:“好好!” 兩個“好”字才出,那灰衣老叟伸手在胸前略一抓撓,苦笑接道:“對不起,我我對尊駕素昧平生,想想得到以‘滌塵玄拂’威震江南的‘煙雨庵主’千金一諾” 玉清師太又念了聲“阿彌陀佛”,以一種慈悲的目光看着灰衣老叟,點頭說道:“施主安心,這兩人都是萬惡兇邪,無論是否有劍相酬,貧尼與我‘瘦馬書生’馬二憑師弟一定代你了卻心願!” “瘦馬書生”馬二憑的名号聽得這灰衣老人神色一驚,臉上從蒼白之中浮現出一片紅潤! 他似已無力多言,隻向馬二憑投過一瞥歉然的目光,口中略嫌含混地喃喃說道:“劍劍在西南約當三十裡外的靈官廟,快快去,快” “快”字是個張口音,灰衣老人說到第三個“快”字時,五官一擠,似乎心脈已碎,一大口腥臭而帶有碎裂髒器的鮮血從口中狂噴而出,人也歪倒一旁,寂然不動! 這現象,顯然是他傷毒并發,心脈已斷,登了黃泉鬼錄! 馬二憑還想上前察看他是否有救,玉清師太卻長歎一聲,搖手急叫道: “馬師弟,你别去碰他,這老人沾碰不得,可能全身是毒!” 馬二憑微吃一驚,收回了正探向灰衣老人胸口的一隻右掌,目注玉清師太,詫然問道:“師姊說這老人死後還全身是毒,沾不得、碰不得麼?” 玉清師太道:“我雖不識此人,但從他的形相以及言語微帶閩腔之上,有點懷疑他便是‘南北雙毒’中的‘南毒’!” 馬二憑驚道:“‘南毒’是‘武夷茶癡’陸雨,聞得此人外号不惡,人也長得十分慈祥良善,但心腸之惡和毒技之精,均高出号稱‘北毒’的‘鐵算婆婆’朱一芝之上,這顯然因傷毒并發而死的灰衣老人會會是他麼?” 玉清師太歎道:“善水者,死于溺;善火者,死于焚;善射者,死于箭;善毒者,又何嘗不會死于毒呢?馬師弟請看,他倚樹而坐,連這半抱大樹都似喪失生機,開始籁簌落葉” 她一面說話,一面在别的樹上,折根長枝,挑開灰衣老人的衣衫,發現他腰帶上竟帶了不少特制的扁平茶葉匣兒,匣外并均有“武夷奇香”、“雲霧猴茶”、“大紅袍”等字樣。
憑失聲道:“由福建遠赴陝西,身上居然還帶有鐵制的茶匣,這老兒果然不愧‘茶癡’之号,師姊認為他是‘南毒’陸雨之猜,大概不會錯的了!” 玉清師太皺眉道:“陸雨的手段太毒,心腸太狠,身上背有無數血腥罪孽,我們平時若遇此人,必将下手殲除,不料今日居然受他臨終囑托,代報深仇,真是奇妙萬分!那對‘鴛鴦霹靂劍’是峨嵋煉魔神物,若與師弟有緣,定能痛掃群邪,大放異彩,靈官廟還不知何在?我們快去找吧!” 武林人物無不把秘籍神兵愛逾性命,但馬二憑卻搖頭一笑,緩緩說道: “尋劍之事不急,倘若真是神兵,應該善能擇主,師姊請看,陸雨的遺屍已在漸漸化水,我們不能留
’經我一問,經你一答,大概已可從時間和聲息二者之上,替那夜入石家莊的黑衣女子消卻嫌疑,明白那一十二條人命的血案,不是她所造的惡孽!” 馬二憑愧然點頭道:“小弟答話之際,已體會出師姊的深意,但不知在我入莊察看時,為何竟不見那黑衣女子的蹤迹?” 玉清師太對于分析事理,似有專長,胸有成竹地含笑說道:“關于馬師弟此疑,可以有三種解釋,而其中一種,又可加以摒除!” 馬二憑遞過一瞥驚佩的眼色道:“師姊高明,請加指教!” 玉清師太伸出左手食指,向馬二憑面含微笑,緩緩說道:“第一種解釋是,那黑衣女子的功力身法之高,既能令馬師弟心驚,則她于喟然一歎後,悄悄走去,使你未曾發覺,也不是什麼說不過去之事!” 馬二憑表示接受這項解釋,連連颔首。
玉清師太又複說道:“一十二條人命悉數被殲,似與江湖恩怨有關,何況石員外仆婦的遺屍手中,還執有五行輪、弧形劍等一般俗手難于使用的外門兵刃;倘若我作一大膽假設,石員外明是河朔間有名的善士,實際上可能仍屬江湖人物,最多不過因居積已足,洗手歸隐而已!” 馬二憑道:“石家莊的莊院房舍隐含奇門生克的布置,故而師姊之言,已非大膽假設,确定可以成立!” 玉清師太笑道:“既然成立,則石員外這等人物的莊院之中,多半建有地道或是秘室,甚至于藏有啟人觊觎、因而喪生的奇珍異寶,馬師弟睹屍驚心、皺眉離去之際,那黑衣女子可能正在地道或秘室中搜尋什麼重要物件?” 馬二憑深表佩服道:“可能,可能,絕對可能,師姊的第二種解釋是認為我和那黑衣女子彼此錯過?” 玉清師太笑了笑說道:“第三種解釋是那黑衣女子既未悄然走去,也未進入什麼地道秘室,她在聞得師弟入莊聲息後,可能藏于暗處,冷眼注視,一明一暗,一個無意,一個有心,加上她更功力極高,你未必能發現呢?” 馬二憑道:“對,對,這項解釋,似乎最有可能”玉清師太搖頭道: “不,這項看起來最有可能的解釋,卻應予以摒除,因為那黑衣女子身份特殊,是在河朔間到處尋你,甚至逼得你改用‘孤星俊客’的身份,使‘瘦馬書生’馬二憑暫隐人間的‘寒心仙子’,她若發現是你之時,定必一撲而出,還會藏在暗處” 馬二憑不等玉清師太說完,便自截斷她的話頭,接口說道:“她可能認不出我,當時我已用人皮面具易容,變成如今這副形相!” 玉清師太微微一笑,向馬二憑搖了播頭,表示異議說道:“馬師弟,我記得我問你秦盼盼姑娘是否‘寒心仙子’之時,你曾斷然否決,并說‘面容易變,神韻難改’!這八個字兒,對她适用,對你又何獨不然?‘情’之一字,感人極深,玉露金風,銘刻肺腑!慢說你變作‘孤星’,就是變作一鈎‘冷月’,一片‘寒霜’,但那份‘瘦馬書生’的神韻,卻絕難完全甩脫,在情人眼中,一看便知你是驢是馬!” 馬二憑聽得深以為然,并體會出玉清師太言外之意,點頭說道:“人在局中,确實靈智不清,不如局外之人來得高明!師姊如此闡釋,是否認為那‘寒心仙子’雖入江湖,卻不一定堕落魔道,為非作歹,叫我不必挖空心思,去向什麼‘玉娘子’、‘摩伽魔女’身上,打聽消息?” 玉清師太笑道:“常言道:‘眼前有佛,何必西天?’秦盼盼姑娘既向你說出那樁‘馬肉星心’的故事,足證她與‘寒心仙子’定是手帕至交,師弟又何必再與那些聲名污穢的蕩婦淫娃接近,緻惹俠譽之玷?” 馬二憑抱拳道:“師姊教訓得對,如今師姊是否相助小弟再複走趟金鼎峽呢?” 玉清師太道:“我是閑雲野鶴之身,并無任何羁絆,隻要師弟有意,便再去一趟商山金鼎峽,查查那前後兩位秦盼盼姑娘,在品格氣韻上頗有差别之謎,并進而探察一下那位‘寒心仙子’,如今究竟何在?” 馬二憑皺眉道:“金鼎峽當然要去,但我與金冷月既已定約明歲元宵,如今先期而至,豈不有點違背江湖傳統?” 玉清師太微一沉吟道:“我有辦法” 馬二憑大喜道:“師姊請加明教!” 玉清師太把兩道充滿慈悲智慧的目光,盯在馬二憑的臉上問道:“師弟,在我說出這樁主意以前,要先問你一項問題,你必須從實答複。
” 馬二憑拱手應道:“在師姊佛駕之前,小弟怎敢有半句不實之言?” 玉清師太沉聲問道:“馬師弟,你對咬過你一塊肩頭血肉的‘寒心仙子’,究竟愛是不愛?” 馬二憑想不到玉清師太竟是這麼一問,不由怔了片刻,嗫嚅答道:“我 我我不是業業已對她挖肉斷情” 玉清師太笑道:“我懂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理,馬師弟當時絕藝未成,力圖上進,生恐耽誤對方青春,才來了那手情到深時情反斷的挖肉酬情之舉,但我猜你盡得‘天癡遁客’師伯儒道釋三家絕學,以青衫瘦馬名震江湖以後,定會悄然回到那無名山無名谷無名溪畔的土地廟前,看看青梅竹馬的昔日戀人,是否仍在癡癡等待,望盡黃昏” 馬二憑赧然點頭道:“師姊猜得不錯,我回去過” 玉清師太笑道:“玉露金風,山川依舊,斜陽影裡,不見伊人!師弟當時的惆怅心情,可想而知,你以為對方已投入他人懷抱,卻絕想不到那位姑娘因對你過份癡情,居然也入江湖,并幸遇明師,練成絕藝,變作‘寒心仙子’!” 馬二憑神情沮喪道:“小弟縱然再擅推理,也無法憑空推斷出會有這等發展?” 玉清師太正色沉聲道:“故而,我問的是現在,當初你癡癡愛她,後來因‘愛’而勉強‘不愛’,如今,你知曉她也入江湖,變成了‘寒心仙子’,究竟還愛不愛呢?” 馬二憑知曉在這位通情達理的師姊面前,不必矯情,遂微喟答道:“師姊,小弟若對她已無愛意,又何必甘玷清名,去和那‘摩伽魔女’、‘玉娘子’等,打甚交道?” 玉清師太目中神光電閃,念聲“阿彌陀佛”,揚眉說道:“好,既然如此,馬師弟請還本來” 馬二憑惑然道:“師姊此語何意?是是叫我放棄‘孤星俊客’馮多心的面目,恢複‘瘦馬書生’馬二憑的身份?” 玉清師太點頭道:“對,一來,明歲元宵之約,是‘馮多心’與金冷月所訂,你以‘馬二憑’的身份硬闖金鼎峽,便不算違背武林規矩!” 馬二憑笑道:“師姊想得妙,否則,我若以‘馮多心’的身份期前犯約,真難免被金冷月有所讪笑!” 玉清師太道:“二來,師弟摘下人皮面具,作上幾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瘦馬書生’馬二憑再出江湖之訊,必然傳遍四海八荒,那時,你根本不必費事去找‘寒心仙子’,她自會聞聲而至,前來找你!” 馬二憑一面聆聽玉清師太說話,一面已深以為然的在伸手卸卻臉上所戴的人皮面具。
玉清師太向他全身上下略一注目,面含微笑說道:“馬師弟既複本來面目,無須再作喬裝,這件青衫滿布酒漬風塵,也該換一換了,瘦馬書生風神絕世,不必如此落拓,當那位‘寒心仙子’尋來見你之時,也好給她一份舊人如玉的驚喜愉悅!” 馬二憑恭身陪笑道:“是是小弟恭遵師姊教訓,到前途市鎮上買件新衣,換換行頭。
” 玉清師太失笑道:“有關師弟利欲熏心、色欲迷心的流言業已澄清,但對于名欲醉心一節,倒可不必理它,争名,不是壞事,若能索性把金鼎峽元宵之約,改為‘武林第一人’的名号之争,引得三山五嶽的魑魅魍魉紛紛現形,視其惡性重輕,一一誅除勸化,使武林清平上一段時間,豈非莫大功德?” 馬二憑劍眉雙軒,俊目中閃射出朗朗神光,連連點頭答道:“好,小弟以‘瘦馬書生’之名遊俠冀北時,因遵先師之囑,盡量韬光隐晦,通常所展露的,不過是适合書生身份的‘詩魄詞魂掌法’,以‘孤星俊客’闖蕩時,則收藏儒家絕學,多用玄門‘天星罡氣’,如今,敬遵師姊啟迪,與群邪作一周旋,不再有任何隐晦,可能連佛門中的‘天龍無相步’和學而未全的‘大羅十三劍’也一并施為,讓那群魑魅魍魉看點顔色!師姊是大大行家,若發現小弟所學不純或火候欠到之處,要不吝指點才是!” 玉清師太笑道:“馬師弟說哪裡話來,關于十三式‘大羅慧劍’,我和你一樣,隻蒙恩師傳了十式,由于資質關系,火候定必你深于我,千萬不要存甚客套之念,倒是我又想起一事問你,師弟的那柄鏽痕斑駁,但鋼質頗佳的長劍呢?” 馬二憑搖頭笑道:“那等尋常青鋒,有何用處?當日去往金鼎峽,不過借它裝裝門面,早已被我棄之深壑。
小弟既習‘天星罡氣’,可以折枝代劍!” 玉清師太不以為然地搖頭說道:“江湖人不妨氣概淩霄,但驕傲卻應大戒,當世群邪中好手極多,遇上常人,不需用劍,若遇勁敵,則折枝之舉,未免太嫌托大!” 馬二憑聽至此處,日注玉清師太,揚眉含笑說道:“聽師姊之言,莫非想替小弟弄柄前古神物,來蕩滌腥膻,掃除魔孽?” 玉清師太笑道:“前古神物,當世中能有幾多?得之者,視如性命,未出世者,又多半在古代帝王将相的陵墓之中,不知從何發掘,要想弄它一柄,談何容易?” 語音至此微頓,手中長尾“滌塵玄拂”擺處,突然起了一片清越龍吟! 原來,玉清師太的“滌塵玄拂”拂柄乃是中空,如今竟從柄中抽出一口小劍。
這小劍長才盈尺,但光色如銀,精芒流動,令人一望而知,不是凡物! 玉清師太持劍在手,反複看了一看,向馬二憑含笑說道:“這柄劍兒雖非前古聖品、但也系用金精鋼母,聘請名師鑄造,洞金穿石,不算凡物!我自把‘大羅慧劍’化入拂招遊俠江湖以來,雖遇過幾次勁敵,倒始終僥幸,不曾用過此劍!如今便送給馬師弟防身,你不要嫌它尺寸太短才好!” 馬二憑搖手道:“不是小弟不領師姊厚賜,師姊拂中藏劍,當世罕有人知,正好留來對付紮手勁敵!至于小弟”玉清師太見馬二憑不肯接受自己所贈的小劍,正自有點不悅,突然雙眉微軒,臉色一變!曠野山風之中,竟從遠遠的峰腳下,隐隐送來了“賣劍”二字! 這喊叫“賣劍”之人,語音蒼老,但中氣甚弱,顯然是位上了年紀之人,不是受了内傷,就是人在病中! 馬二憑也看出玉清師太有些不悅,借此機會含笑說道:“師姊請把這柄珍貴的短劍收起來吧,小弟有所需時再向師姊借用,那峰腳下既然有人賣劍,不妨過去看看,或許機緣湊巧,能弄到一柄稱手之物,不就太妙了麼?” 玉清師太也知小劍尺寸太短,防身雖極具威力,攻敵可能卻有所難于盡量發揮,遂收斂了臉上的不悅之色,一面回鋒入拂,一面點頭說道:“如此山野,有人高呼賣劍,實是奇事,我們去看看也好!” 這兩位武林奇俠身形晃處,哪消片刻,便到了前面峰腳,看見有位灰衣老人,在一株半抱大樹之下倚樹而坐。
這老人須發蒼白,年齡約在七十左右,臉色灰白,神情十分委頓! 而且,不單兩手空空,連肩頭腰下也未見有什麼劍柄劍鞘。
但他一見玉清師太與馬二憑飄然而來的絕世身法,以及玉清師太手中所執的“長尾玄拂” 時,目中已萎的神光陡然迸現異彩!馬二憑睹狀之下,暗叫一聲“不妙” 因為他雖不像白天樸那樣精通青囊妙術,卻也頗知醫理!他看得出,這灰衣老人似已在死亡邊緣,眼中的異樣芒彩,正是世俗所謂的回光返照! 俠士襟懷,與常人畢竟不同,他雖因聽了賣劍之聲而來,如今卻根本不提買劍之事,隻目注那灰衣老人問道:“老人家,你是否患有重病?或是受了什麼内傷?” 誰知馬二憑空有一片仁慈恻隐的俠心,那灰衣老人卻毫不領情,隻把雙眼一翻,冷然問道:“風萍不識,何必關懷?你們是不是聞我呼聲,想來買劍?” 馬二憑修養極好,雖然碰了對方一個釘子,仍自毫不為意,神色安詳地含笑說道:“買劍與否,無關緊要,我看老人家傷病不輕,還是先為你” 話猶未了,灰衣老人便發出一陣狂笑,神色突轉獰厲,軒眉接道:“我與尊駕雖不相識,卻久仰那位師太手中‘長尾玄拂’的威名!江湖俗諺說得好:‘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
’‘煙雨庵主’請看,你縱然佛法無邊,恐怕也度不了我這一腳業已踏入鬼門關的無緣漢吧?” 語音才住,突然伸手一揭一揮,所着的灰白長衫飛向半空,衫内情況着實把玉清師太和馬二憑看得吓了一跳 原來這灰衣老人的胸腹部位至少中了十餘種暗器,有镖、有刺、有箭、有釘,尤其是幾根白虎釘、鐵翎箭,俱打在緻命要害,入膚甚深,隻剩些許尾部留在體外! 灰衣老人向玉清師太苦笑一聲道:“庵主看清了麼?這些暗器件件皆喂奇毒,毒性并件件不同” 馬二憑接口叫道:“老人家放心,我身邊帶有當代第一神醫所煉的‘龍涎解毒丹’” 灰衣老人不等馬二憑再往下說,便看他一眼,搖頭歎道:“就算奇毒能解,髒腑間重傷難救,老朽身中‘修羅摧心掌’,心肝将碎,隻剩回光返照的一口殘餘氣息,如今眼前仿佛已見拘魂鬼影不住晃動,兩位還不把握時間,做樁仁義交易,問問我要賣的是是什麼劍?以以及代代價是是多多少錢麼?” 說至此處,他的回光返照似乎已近尾聲,有點氣竭之感! 玉清師太江湖經驗較豐,已知此人無法再救,遂念了一聲佛号,順其所謂問道:“施主賣什麼劍?” 灰衣老人道:“昔年峨嵋仙俠齊金蟬的煉魔法物‘鴛鴦霹靂雙劍’” 馬二憑聽得心中一震,接口問道:“代價幾何?” 灰衣老人臉上肌肉一顫,全身仿佛也起了一陣抽搐,勉強提氣答道:“代價便宜得很,隻消為我殺兩個人!” 馬二憑應聲道:“說說看,是什麼人?惡人當誅,好人不殺。
” 灰衣老人顫聲道:“是是‘地獄三魂’中的‘七殺兇魂’秦盼盼和‘血印三煞’中的‘修羅夫人’郝柔心,你你們肯肯為我殺,我 我便告告訴你們劍劍在何處” 一聽這兩個名号,馬二憑便毫不遲疑地連連颔首道:“好好!” 兩個“好”字才出,那灰衣老叟伸手在胸前略一抓撓,苦笑接道:“對不起,我我對尊駕素昧平生,想想得到以‘滌塵玄拂’威震江南的‘煙雨庵主’千金一諾” 玉清師太又念了聲“阿彌陀佛”,以一種慈悲的目光看着灰衣老叟,點頭說道:“施主安心,這兩人都是萬惡兇邪,無論是否有劍相酬,貧尼與我‘瘦馬書生’馬二憑師弟一定代你了卻心願!” “瘦馬書生”馬二憑的名号聽得這灰衣老人神色一驚,臉上從蒼白之中浮現出一片紅潤! 他似已無力多言,隻向馬二憑投過一瞥歉然的目光,口中略嫌含混地喃喃說道:“劍劍在西南約當三十裡外的靈官廟,快快去,快” “快”字是個張口音,灰衣老人說到第三個“快”字時,五官一擠,似乎心脈已碎,一大口腥臭而帶有碎裂髒器的鮮血從口中狂噴而出,人也歪倒一旁,寂然不動! 這現象,顯然是他傷毒并發,心脈已斷,登了黃泉鬼錄! 馬二憑還想上前察看他是否有救,玉清師太卻長歎一聲,搖手急叫道: “馬師弟,你别去碰他,這老人沾碰不得,可能全身是毒!” 馬二憑微吃一驚,收回了正探向灰衣老人胸口的一隻右掌,目注玉清師太,詫然問道:“師姊說這老人死後還全身是毒,沾不得、碰不得麼?” 玉清師太道:“我雖不識此人,但從他的形相以及言語微帶閩腔之上,有點懷疑他便是‘南北雙毒’中的‘南毒’!” 馬二憑驚道:“‘南毒’是‘武夷茶癡’陸雨,聞得此人外号不惡,人也長得十分慈祥良善,但心腸之惡和毒技之精,均高出号稱‘北毒’的‘鐵算婆婆’朱一芝之上,這顯然因傷毒并發而死的灰衣老人會會是他麼?” 玉清師太歎道:“善水者,死于溺;善火者,死于焚;善射者,死于箭;善毒者,又何嘗不會死于毒呢?馬師弟請看,他倚樹而坐,連這半抱大樹都似喪失生機,開始籁簌落葉” 她一面說話,一面在别的樹上,折根長枝,挑開灰衣老人的衣衫,發現他腰帶上竟帶了不少特制的扁平茶葉匣兒,匣外并均有“武夷奇香”、“雲霧猴茶”、“大紅袍”等字樣。
憑失聲道:“由福建遠赴陝西,身上居然還帶有鐵制的茶匣,這老兒果然不愧‘茶癡’之号,師姊認為他是‘南毒’陸雨之猜,大概不會錯的了!” 玉清師太皺眉道:“陸雨的手段太毒,心腸太狠,身上背有無數血腥罪孽,我們平時若遇此人,必将下手殲除,不料今日居然受他臨終囑托,代報深仇,真是奇妙萬分!那對‘鴛鴦霹靂劍’是峨嵋煉魔神物,若與師弟有緣,定能痛掃群邪,大放異彩,靈官廟還不知何在?我們快去找吧!” 武林人物無不把秘籍神兵愛逾性命,但馬二憑卻搖頭一笑,緩緩說道: “尋劍之事不急,倘若真是神兵,應該善能擇主,師姊請看,陸雨的遺屍已在漸漸化水,我們不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