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翌年一月二十六日,太陽商社購入銀座的辦公樓,并以此為契機将商社改組為股份公司,并搬入銀座。
公司的集資總額已超過一千萬,貸出款超過了五百萬。
報紙的廣告也放在了三行廣告中最顯赫的位置。
廣告費增長了五倍,集資金額呈現幾何式的增長。
作為不動産投資,在銀座擁有辦公樓也是公司資金運營的一環。
誠之所以博得極高的信譽,完全是由于“章魚紅利”,即動用資本支付利息的岌岌可危的經營方式。
就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比起疏于來往的兄弟姐妹,往往會更容易信任經常晤面的友人。
利息遲付一個月,投資者會滿腦子惦記自己的本金,如果月月如期拿到利息,便會忘了本金的存在。
K市的母親惦記久未歸家的兒子的感情,便與這本金的固有觀念類似。
一想起誠的事,虛榮心就受到傷害。
丈夫責備誠的不孝像觸及了自己的傷口。
每有患者谄媚地問起她那名噪一時的優秀兒子,母親就會像是被問起了背着人偷偷送進精神病院的兒子,惴惴不安地答道: “誠兒呀,挺好的,常寫信回來呢。
最近功課忙沒時間回家。
就是擔心别把身體搞壞了,隻有這一點讓人放心不下。
”[據說章魚饑餓時有食用自己觸須的習性。
指動用資本分紅,僞造紅利。
] 如此回答的結果,反而讓人懷疑有什麼隐情。
并非母親知道了内情或是掌握了誠品行不端的證據。
隻是給誠的房東田山逸子寫信詢問誠的近況,回信上說誠在銀座松屋百貨店PX[Postexchange的略稱。
銀座三丁目的松屋及四丁目交叉路口的和光百貨均挂上“TokyoPX”招牌,被美軍征收為販賣部,1952年返還日本]後面的“太陽株式會社”供職,這讓母親有些擔心。
逸子的信寥寥數句,卻流露出一種自豪,令母親更為不安起來。
母親想進一步了解誠的詳細情況,心裡雖這麼想,但調查兒子品行這種沒出息的事要是傳到丈夫毅的耳朵肯定會被痛罵一頓。
母親關在房裡寫了封快信,決心親自去一趟郵局。
站起身卻又改了主意,将好不容易寫的信撕了。
心慌意亂的母親又想不如給逸子打個電報,電文如下:“誠之近況還望詳告。
”立即出了門。
二月中旬的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
她将标志上流社會貴婦人的銀狐圍脖收起來,隻裹了一條素色黑披肩,像是去做什麼見不得人的壞事,匆匆趕往南町路的郵局。
K市氣候溫暖。
冬天從K市去東京經過兩國站,兩地的溫差要多加一件衣服。
可憐的母親加快了腳步,腦海裡全是誠小時候的情景,險些将盤旋在上空的美軍飛機的轟鳴聲誤以為是昔日的海軍。
推開郵局的門,新的念頭又在腦海中閃現,母親不由躊躇起來。
小城唯一的郵局,當地名門望族的電報内容肯定會瞬間傳出去,内容被無限誇大,到最後還不知被傳成怎樣的閑話。
那個中年女職員一看就像是長舌婦。
不行,電報還是算了……神經質的女人,不敢随手扔了電報紙,團成一團塞入和服的袖兜。
“還是回家寫封快信穩妥一些吧。
” 川崎夫人突感疲倦,在陽光充足的窗邊的長椅上坐了下來。
一位來取款的青年——因所取的金額非常之少,引起了夫人的注意——碰到對方視線時,青年微笑着打了個招呼。
這樸實的笑容讓夫人多少有些安慰,夫人嘴角浮出笑容,說道: “這不是易君嗎,好久不見了。
” “是啊,好久沒去拜訪您了。
” “哎呀,千萬别這麼說。
都怪你伯父不讓你上門嘛。
” “您就别提這事了。
” 川崎夫人認為共産黨不過是大學裡出來的賭徒,其意識形态該譴責的理由不在于思想内容,而是好端端枉費了學到的知識。
這也難怪,夫人的父親是千葉醫科大學的教授,她是學者的女兒。
夫人和這位遠房侄子在咖啡店坐了小半個時辰,終于想出一個主意。
事先不給誠打招呼,直接去那個可疑的公司找本人問個清楚。
夫人自己一個人心裡有些不踏實,約了與正好也去東京辦事的易瞞着丈夫一同前往。
這時,夫人才重新打量了一眼已長大的易。
“誠兒要是也像你這樣健壯,曬得黑黑的該有多好。
”夫人一說出口,立刻被母愛定律般的利己思想
公司的集資總額已超過一千萬,貸出款超過了五百萬。
報紙的廣告也放在了三行廣告中最顯赫的位置。
廣告費增長了五倍,集資金額呈現幾何式的增長。
作為不動産投資,在銀座擁有辦公樓也是公司資金運營的一環。
誠之所以博得極高的信譽,完全是由于“章魚紅利”,即動用資本支付利息的岌岌可危的經營方式。
就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比起疏于來往的兄弟姐妹,往往會更容易信任經常晤面的友人。
利息遲付一個月,投資者會滿腦子惦記自己的本金,如果月月如期拿到利息,便會忘了本金的存在。
K市的母親惦記久未歸家的兒子的感情,便與這本金的固有觀念類似。
一想起誠的事,虛榮心就受到傷害。
丈夫責備誠的不孝像觸及了自己的傷口。
每有患者谄媚地問起她那名噪一時的優秀兒子,母親就會像是被問起了背着人偷偷送進精神病院的兒子,惴惴不安地答道: “誠兒呀,挺好的,常寫信回來呢。
最近功課忙沒時間回家。
就是擔心别把身體搞壞了,隻有這一點讓人放心不下。
”[據說章魚饑餓時有食用自己觸須的習性。
指動用資本分紅,僞造紅利。
] 如此回答的結果,反而讓人懷疑有什麼隐情。
并非母親知道了内情或是掌握了誠品行不端的證據。
隻是給誠的房東田山逸子寫信詢問誠的近況,回信上說誠在銀座松屋百貨店PX[Postexchange的略稱。
銀座三丁目的松屋及四丁目交叉路口的和光百貨均挂上“TokyoPX”招牌,被美軍征收為販賣部,1952年返還日本]後面的“太陽株式會社”供職,這讓母親有些擔心。
逸子的信寥寥數句,卻流露出一種自豪,令母親更為不安起來。
母親想進一步了解誠的詳細情況,心裡雖這麼想,但調查兒子品行這種沒出息的事要是傳到丈夫毅的耳朵肯定會被痛罵一頓。
母親關在房裡寫了封快信,決心親自去一趟郵局。
站起身卻又改了主意,将好不容易寫的信撕了。
心慌意亂的母親又想不如給逸子打個電報,電文如下:“誠之近況還望詳告。
”立即出了門。
二月中旬的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
她将标志上流社會貴婦人的銀狐圍脖收起來,隻裹了一條素色黑披肩,像是去做什麼見不得人的壞事,匆匆趕往南町路的郵局。
K市氣候溫暖。
冬天從K市去東京經過兩國站,兩地的溫差要多加一件衣服。
可憐的母親加快了腳步,腦海裡全是誠小時候的情景,險些将盤旋在上空的美軍飛機的轟鳴聲誤以為是昔日的海軍。
推開郵局的門,新的念頭又在腦海中閃現,母親不由躊躇起來。
小城唯一的郵局,當地名門望族的電報内容肯定會瞬間傳出去,内容被無限誇大,到最後還不知被傳成怎樣的閑話。
那個中年女職員一看就像是長舌婦。
不行,電報還是算了……神經質的女人,不敢随手扔了電報紙,團成一團塞入和服的袖兜。
“還是回家寫封快信穩妥一些吧。
” 川崎夫人突感疲倦,在陽光充足的窗邊的長椅上坐了下來。
一位來取款的青年——因所取的金額非常之少,引起了夫人的注意——碰到對方視線時,青年微笑着打了個招呼。
這樸實的笑容讓夫人多少有些安慰,夫人嘴角浮出笑容,說道: “這不是易君嗎,好久不見了。
” “是啊,好久沒去拜訪您了。
” “哎呀,千萬别這麼說。
都怪你伯父不讓你上門嘛。
” “您就别提這事了。
” 川崎夫人認為共産黨不過是大學裡出來的賭徒,其意識形态該譴責的理由不在于思想内容,而是好端端枉費了學到的知識。
這也難怪,夫人的父親是千葉醫科大學的教授,她是學者的女兒。
夫人和這位遠房侄子在咖啡店坐了小半個時辰,終于想出一個主意。
事先不給誠打招呼,直接去那個可疑的公司找本人問個清楚。
夫人自己一個人心裡有些不踏實,約了與正好也去東京辦事的易瞞着丈夫一同前往。
這時,夫人才重新打量了一眼已長大的易。
“誠兒要是也像你這樣健壯,曬得黑黑的該有多好。
”夫人一說出口,立刻被母愛定律般的利己思想